更新日期:2010/12/18 07:52:44
學習次第 : 初階

勇敢心靈的盛宴
  上師 毗盧遮那阿貝迦那伽羅仁波切 開示
  敬禮無比導師釋迦牟尼佛!
  這裏我們要講述的,是身為修行人的行為和發心準則,雖然在漢地的經典中主要是針對僧人而說的,但是在整體佛陀的教法之中,這是所有的修行人都應該瞭解並且奉行的,因此在此略說。
  佛陀在戒經裏說,出家人要隨緣乞食,但是現在,因為咱們對於戒律瞭解太少,或者僅僅是作為一種說法而已,並不去真正地去遵循,這就導致除了戒律規定的物品以外,聚集的雜亂東西變得越來越多,這對於大多數的修行人來說,實在是過分貪了些。至今,南傳上座部的比丘都是嚴持別解脫律儀的,例如不坐高廣大床等等。那些大德們,國王對他們再尊敬,他們坐的位子也是有規格的,而且身體端正,不論僧俗,全是這樣井然有序。更有許多修行人為了儘快調伏自己的煩惱,遵照佛陀的教導而修行十二頭陀行。
  頭陀或者杜多(Dhuta)等都是音譯,其內容是指淨治和修行苦行,也是禁行。禁行,是禁止了惡業所作,奉行善法的意思,而十二種頭陀行,是指三種進食的方法、三種衣服的要求、六種居住的地方。像摩訶迦葉,就是佛陀弟子中的禁行第一,圓滿奉行了十二種頭陀行,他不收集財物,不過量接受供養,平等接受佈施,居住在樹下。如:一坐食,就是在坐下來接受了一餐飯的供養後,今天便不再接受食物的供養或者佈施;還有肋不沾席,常坐不臥的禁行等等。這些修行人真的是非常好的自我調伏者,他們一輩子不持金銀,乃至不觸及財物,僅僅是托缽乞食,非常地少欲知足,所以得到了佛陀的極大讚歎。
  不是說修行人就一定要苦行,但是至少大家要恪守佛陀少欲知足的宗風,不蓄積多餘的財產,因為這是修行人道路上的負擔和障道。對於修行人,哪怕不是出家人,如瑜伽士,都應該不蓄積財產,敦炯仁波切說,財產是魔王的鎖鏈,會將希求解脫之人的手腳緊緊地囚錮。所以,想要今生解脫的人,就將那身外之物拋棄!  
  

我們要時常培養自己少欲知足的美德,決不要說,我需要錢,你供養我,或者以婉轉的方式去取得自己心裏非常惦記著的物品,這除了和威嚴的戒律相違背之外,也是造成墮落之因緣的邪命。佛陀喝斥僧人們這麼做,為了得到額外的衣食等物品,而向別人去化緣,佛陀痛斥說,這樣做是敗壞如來的種姓!因為三寶是世間的依怙,三界的最勝福田,而配得上這種偉大的稱號的人,只有真實具足功德的佛陀、佛法、清淨的僧眾,如果因為我們個人的煩惱驅使,造就了玷污清淨法流的行為,那麼這就不僅僅是過失可以形容的罪業了!所以我們要時刻警醒自己,做一個至少不再造惡業的修行人,姑且不說我們今生是否成佛,僅僅在因果這個方面,也都是要極大精進才能夠不致大咎的!如果我們連自己前進道路中的障礙和險道都不去避免,這哪里是順利的解脫之道呢!所以微細於善惡因果的取捨,清淨地守護戒律,在此基礎之上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解脫因緣,因此,如果我們真正地希求解脫道,那就應該認識到清淨戒律的重要,並且去學習、奉行,令自己不虛度此生。           
 

 以上是大概略述持戒和善巧取捨因果的重要性,而對於專修的人,尤其是依靠他人的供養而從事修行的人們,比如僧人和瑜伽士們,最容易出現誤差,並且不易發現潛伏的惡念,這其中就有佛陀所說的五種邪命。我們這裏所講述的方式,是遵照一切有部的戒律,總體上,以所有不正當的方式獲取的供養或者物品,比如說搶來的、奪來的、騙來的等等,這肯定是犯戒的,不用說了。而這裏所說的邪命,是因為自己內在的渾然不覺的貪念作怪,在外表上,卻展現出看似真誠的善巧方便,以對方不知不覺或者無可拒絕的方式,滿足了自己貪求的實際目的。事實上,這是變相的偷盜和詐騙,不僅讓自己的德行和戒律受損、失壞,甚至連三寶的威名都被出賣和踐踏了,這真是非常令人遺憾和悲哀的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確地知道什麼是邪命,從而避開這個令人羞恥和令人恐懼的深淵! 
  

邪命中的暗示他人供養,現在不這樣犯錯的人已經很少了,暗示的意思是什麼呢?比如,自己拿著一個舊物品,對方也拿一個類似的物品,但是當我發現我想得到他的那個的時候,心裏會主動或情不自禁地,在對方面前將我的物品和對方的做比較:哎,你的比我的好多了!我怎麼沒見過這種呢?對方說:是啊,這是性能更好的那種。”“你看我的怎麼樣?”“你的已經很舊了吧。”“哦,我說怎麼搞的用起來不聽使喚呢!你的好使嗎?多少錢呀?等我有錢我也買你那樣的,可惜現在經濟比較困難,只能到時再說了!然後做出無可奈何的樣子。對方一聽,這話不是給人家了嗎!這怎麼辦呢,只好或者情願地或者不得不供養出來:如果您不嫌棄的話,我這個給你吧,你把你的給我。你說:那這個多不好意思呢!一邊看著自己的,一邊說:那多不好意思呢!這叫暗示別人供養,拿話(暗示)別人,其實自己的心裏想:太好了,怎麼還不快的拿來啊!像這種情況,佛陀說,這就是邪命,邪命的罪業很大,有多大呢?這就好像是你在受用甘露的時候,在裏面加了毒藥一樣。你的確在受用甘露,同時也受用了毒藥,因此必亡,你一生的慧命就完了。所以別看僅僅是獲得一點兒小小的名聞利養,認為是一點兒小事,但你的一生都將背負著破犯戒律和邪命的惡業,所以佛陀一再強調說,修行人要少欲知足。    
  在藏地,有很多的大德做得非常好,也決不姑息苟且,不是僅僅口說我是大圓滿瑜伽士,我是通達空性的,一切都是幻化的等等的藉口。像博多瓦格西就屬於這種人,他是非常好的修行人,論成就、論功德都非常了得,但他非常少欲知足。在藏地每年有雪頓節,雪頓節就是優酪乳宴會節日的意思。因為那個時候正是一年中最新鮮的優酪乳剛做出來的時候,人們把優酪乳作為首供供養德高望重的大德們,也會供養很多的僧眾。博多瓦格西作為大供養處,人們請他去參加慶典的時候,博多瓦格西聽到之後,心想:一年中最新鮮的優酪乳,實在是好喝啊!但是在一瞬間,他觀察到,世間上的人尚且知道用最新鮮的東西來供養三寶,而我作為一個希求解脫的僧人,為了接受供養而生起這樣的貪心,真是可恥啊!於是他猛勵懺悔。雖然他仍然去了供養法會,但是人們在給他盛優酪乳的時候,他說:我已經喝過了,已經不再需要了。人們說:我們還沒盛第一勺,您怎麼就喝過了?他說:因為在我來之前,我的貪心已經得到滿足,所以現在不需要再受用了,我來的目的就是為你們祈福的。
  博多瓦格西是這麼嚴於律己。但咱們就不一樣了,貪心不得了,這時滿腦子想的是怎麼想辦法從別人這兒謀求點兒什麼,你有多少錢?聽說你有些閒錢沒用?拿來呀!一切供養中,供養上師最勝,還不供養?!這樣積累財產、貪得無厭,這既斷送了佛法的威信,自己也斷送掉了解脫的前程。所以華智仁波切一再地喝斥這些人,說:你不要以為自己是活佛,是大上師,名聲越大的人魔障越大!華智仁波切很厲害,他是寧瑪派和格魯派中非常著名的導師,他喝斥人們的時候,真是入骨三分,所以我們要檢查自己,即便我們不是什麼有字頭銜的人,難道我們就不是自以為是的人嗎?
  事實上就是這樣的,我的經歷也是這樣,我也不斷地觀察自己,很難,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忘失了,忘失之後再拉回來,不好意思啊!我也在觀察周圍的人,我發現大家好像一涉及這些事情都容易會忘失,除了個別能做到的人之外,多數也都是這樣的。我們在依止上師的時候,真的是為上師做任何事都是不圖報酬的,基本上是這樣的。有些人為三寶做事也要把錢算得清清楚楚的,他不管自己有多少錢,除了他自己樂意拿出的錢之外,他做任何事他從上師給他的錢裏扣除。咱們是儘量省錢來把事做好,即使我們沒錢,不得不用三寶的錢的情況下才會動用,但有些僧人不是這樣的,我給上師辦事,反正上師有錢,所以我出來之後就要那種最舒適的生活,比如到外地出差,住豪華賓館,電話用手機,反正上師給報銷,就猛打電話。像某些電話卡,漫遊狀態下一分鐘一塊五毛錢,人家一打一兩個小時,一點都不心疼錢。像這些大多數漢族人做的就好。在居士和僧人來說,許多居士比某些僧人要強的多,因為居士們還真是供養,但某些僧人們不僅不如法佈施、供養,還會拿著別人的錢財來揮霍,這是非常不好的現象。所以你們作為修行人,少欲知足是很好的。在家的人是不斷創造財富,而我們修行人一邊接受別人的供養一邊還心無厭足地謀求更多的供養,這太差勁了,非常不好。 
  邪命的第一種叫詐現威儀。就是本來自己是很懶散的人,為了獲取別人供養和恭敬,但一看有人來就把最莊重的叫詐現威儀,裝模作樣。咱們自己想一想會不會這樣,相對的來講,居士大多數不會這樣,而僧人們有很多會這樣的。詐現威儀有兩類,一是詐現莊重,像剛才講的。另一個詐現顛狂相,就是模仿像濟公這類的行為超常的修行人或者成就者,濟公自己說過,學我者入地獄。濟公是他自己的業力、願力和眾生的因緣,於是他就這麼顛三倒四的,所以你不能模仿他,模仿他就會墮地獄,因為你不是這麼願力。但是有很多人就裝得什麼也不在乎,男的女的也無所謂,說話親親密密的,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哪兒有那麼多分別,然後吃點豆腐占點兒便宜,自己大大咧咧的什麼也不在乎一樣,作個成就者的樣子,好像成就者都是顛倒的。
  在咱們漢地,有兩種人很容易被別人誤以為成就了,一種是敢說癲狂大話、隨便胡言亂語的這種人,容易讓人覺得成就了,另一種是詐現威儀的,一問他,哎,不可說,不可說。很神的樣子,這種人很容易引起一些人的模仿和信仰,這都屬於詐現威儀,無非就是為了獲取別人的尊重和利養。總而言之,是以一個假相騙取別人的信任。這都叫詐現威儀。我們偉大的導師佛陀對人研究得太透,任何一個小心眼都別想逃過他的智慧眼目。
  第二種叫諂媚奉承。這很多人都會做,就是通過讚揚別人有多好,實際上是謀求自己得到利益的,讚揚你這手機好啊,……”這就是諂媚奉承。說得你高興了,算了,給你一個吧,我再買一個。”“哎,你這人佈施心可真大!咱們佛教界這種人很多,居士們中也很多,比如說,別人幫著出了些錢,你真是一個大菩薩呀,你真是發大心了。有的居士見面,你修得好啊!”“我哪兒修得好,你修得好!讓我說了一頓,我說,不要盲目地讚揚別人,你並不瞭解別人的真實情況,你的讚揚會帶來很多誤區,比如說一個真有修行的,你一讚揚他會很舒服,為了謀求你下一次的讚揚而做作地修行,從此之後,他的修行就毀了。如果他的修行不好被你讚揚的話,他會變得很虛偽,故意裝模作樣。除此之外,你自己讚揚別人又是什麼發心呢?看到功德還是看到了過失?還只是一種假設呢?所以不要盲目地讚揚別人,如果你覺得好你自己去學習,如果覺得不如你的話,你千萬別犯你認為他存在的錯誤就行了,何必嘴裏說出來去惑亂別人的心呢?古人有句話,寧動千江水,莫動道人心。不要讓人心裏感覺自滿或自卑,這都不好,這都是阿諛奉承這範疇中的,所以我很討厭人們阿諛奉承。我不會奉承別人,也不喜歡別人奉承,在被人所奉承的不是我的境界的時候,我就搪塞過去,如果是我需要有責任調服的,我就會喝斥他一頓,就像對待自己家的孩子就管一管,對別人家孩子就只能氣沉丹田了。
  第三叫旁敲側擊。剛才說了,拿話點別人自己現在沒錢,讓人感覺到他現在需要錢,會讓人覺得:人家都把我說的那麼好了,我不表示表示怎麼行,總得要表示才行啊!這一表示,表示少了也不好意思,就得多表示表示,世間上的人就是被這種面子上的名利所累。乞討的人,有些說,你們都是有錢人,你們的零花錢就夠我吃一輩子了,你就行行好吧,給我幾毛錢!他嘴裏這麼說,心裏想的是,恭維你還不是為了讓你給我幾塊錢!我在香港的一家餐廳吃飯,付完費用,在找錢的時候,服務生托來一個盤子,都是拿硬幣,但是如果你在請人吃飯,當著客人的面一個一個往起抓,這很失身份,所以往往在這種情況下,就會說,算了,給你作小費了。”“謝謝!他就走了。其實這有可能是故意的,他們故意不給你整錢,按道理應該找客人好拿的才對,這就是大家都不說的規矩。這是一類人,學佛的圈裏類似這種人也是很多的,想謀取別人的東西的時候,我們自己有沒有注意到自己在向別人暗示一些事情?這是很容易造成的錯誤,因此,一定要發自內心地觀察自己的不足,無論如何都要避免貪心的增長。  
  第四巧取訛詐,就是有欺騙的成份。我在藏地遇到過這麼一件事,有個人,拿你需要的一點小東西送給你,然後他能到你家把你重要的東西搬走,他會說:你需要的東西我給你了,我覺得這個東西好,你應該給我。因為這個原故,我養成了個習慣,別人給了我點兒東西,我會掂量著點要還是不要,我可能接受了你一張紙,你可能拿走我一本書,我不想給你一本書,我也不用這張紙。這樣很辛苦,但是我們的東西本來不多,已經是精挑細選保留下來的,當然希望發揮他們的用途,而不是為了面子被別人拿走了!這就屬於巧取訛詐這一類的。   
  第五贈微搏厚,就像剛才說的,給你一張紙為了一本書,就好像是咱們說的抛磚引玉。比如我們現在很多人為了謀取別人的供養,這個東西可能你在街上一買一大把,你想謀取供養,你說:這個是某某大上師親自加持過的,這東西了不得,吃了之後消滅罪障增長福報,獲得悉地,我很捨不得呢。看上去沒什麼,一講歷史就厲害了。我不捨得,但看在咱們有緣的份上,送給你吧。這樣一來,別人說:這哪好意思,我出錢買吧。”“這價值連城的,而且這位大上師都圓寂了,上哪兒去買去,我送給你是因為我認為和你這個人有緣。你一聽,真是,你對我真好!怎麼辦呢?慷慨解囊吧,少則數百,多則成千上萬,像這樣的情形都是屬於邪命。
  我們漢地的大藏經裏翻譯的是四種邪命。這四種邪命有像算卦占卜,故意說的很玄乎,你有災,我給你破。然後掙點錢。這全部屬於邪命。
  邪命的果報,即使你用這些錢修行善業也會在惡趣中受生,比如說福報很大。轉生為豬,但你是寵物豬,同樣是狗,寵物狗。或者你轉生成虎頭鯨這一類的,個又大,誰也傷不了它,人類又不能捕殺。據說英國有一個老太太,她給狗買了三千五百萬英磅的保險,保險公司專門成立了一個小組,每天跟著狗,看護它。這只狗可能過去世曾經做過什麼善業,或者曾經以不淨佈施供養過佛菩薩、大成就者,然後因為這種不淨的佈施而得來現在的果報。這是佈施,如果騙來的錢是為了自利會怎麼樣呢?地獄、餓鬼道受生,痛苦無量無邊。
  因此作為一個修行人,最簡單的事就是不要存在非份之想,要這樣想:我就是修行人,不論是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自己坦誠一點、簡單一點兒,不做非份的事,能做的我就隨緣而做,不能做的我就放下,但有一件事不能放下——就是修行。任何時,無論如何,我都要好好地修法,活著就要修行,大不了死了,如若死亡,只要心中有佛法,通過修行善業和持戒的力量,死後也可以生於天界或者得到一個暇滿人身,接著來修行。但如果是一旦苟且讒誑,那就壞了——不僅這輩子沒有解脫,來生更沒有希望。福報只有越來越消減,不會增長,所以既然獲得暇滿人生的修行機緣非常之不容易,就決不能令之無益空耗!何況是如來親口宣說、厲令嚴禁的惡業呢!
  因此,我覺得,和人們的交往就要少一點兒。古人雲:君子之交淡如水。咱們就是一般的交往,我對你沒有什麼所求,我們交得來就交往,只有小人之交才甜若甘,沒事如糖如蜜的,我們沒有必要這樣。大家非常地明白,簡簡單單的非常好。
  不要隨意地耗費自己的福報,有福報很好,比如我們做事,我們儘量去做好,做不好也沒辦法,比如年龍上師要建經堂,上師需要三百萬,我是沒有這麼多,我自己也這麼多事,我只能發願,供養上師一個黃金法座,十萬大圓,這我可以做到的供養,我就儘量完成這樣的事,三百萬不是我的境界。我們把自己能幹的幹好。我們最應該做的是什麼呢?就是修行。自己把法修好了比什麼都好,把塔蓋好了還會塌,但把法修好的話,可以對所有的眾生都有利益,沒有比這更好的事。因此把自己管好,不要隨便地跟人去交往。對於錢上,要仔細一點兒,要精簡自己的生活,多餘的東西儘量不要,自己能修法是最好的。修行是多麼的不容易,我們要是有些錢的話,攢足了作為自己修法的資糧,不要拿出去揮霍,所以這上要好好地考慮。
  現在有很多人,不論是出家、在家,思想不一樣,沒有經歷過對於佛陀的思想準確的思維。覺得越有錢,人家供養我的錢就會越多,他供養我越多,我就會更有錢,然後就會揮霍,可以擺身份、擺架子。有人說:師傅!我有點兒錢給你拿去用吧。”“不用不用,那天有人供養我兩萬塊錢,我都說說什麼也幹不了呢,不用了。這話不是點給別人聽,你少了兩萬別拿來嘛,是不是這個意思?
  佛說,所謂佈施者,必得其利益,若為樂佈施,後必得安樂。任何人佈施和供養,他一定能得到佈施的福德果報,這是肯定的,如果是因為歡喜心的緣故而做的佈施的話,那他的來生必然會得到安樂。暫時的安樂生於天界,最終的安樂解脫成佛。這是肯定能夠。若為樂佈施,你是不是因為歡喜而佈施,還是因為有其他的目的,那得自己觀察。所以佛陀對我們的剖析非常地細緻,想一想,我們所有的壞心眼都逃不過他的觀察,他清清楚楚地告訴了我們。所以以後要知足一些,知足者常樂,簡單一點,就能把法修好。
  但我看到有些修行人,在關房裏本來是閉關,但是卻沒事總想著改善生活,今天一頓包子,明天一頓餃子,這不是來修行的,簡直是來過日子的,像在養老院、離休所。其實不該是這樣的,釋迦牟尼佛當年拋棄了作為太子的榮華富貴,日食一麥,受持苦行來精進修行,儘管我們不用受持那樣的苦行,但也不能過分地貪求,為了飽自己的口食,嘴裏覺得好吃一點兒,於是去花那麼多的時間,外邊喊的口號是我在閉關,其實在改善生活呢。我們也不是要找苦,修行就要把生活搞得簡單才好。我們即便沒有地方去乞食,但至少自己能少欲知足一些,不能對自己苛刻,但也決不能揮霍。
  修行,還得是專注地修,從前行到正行,按次第來。很多人喜歡聽一些稀奇古怪的咒語,一聽這個咒語很好,我就要念多少遍!你不能說念多少遍不好吧,但是你的目的呢,如果你為了能夠解脫的話,那就不能光為了念一句咒語。我建議人們的想法不要太多。就像我說修完了前行別忙著求大圓滿口訣,你最好踏踏實實地如量生起功德,不如量是無法成就正行的。別人想:他得到了,我為什麼不得到!於是剛修完了前行,就跑去求口訣,聽了,說:上師講什麼呢?因為沒有前行的地基,是無法建立起成就之高樓的。雖然很多人說聽懂了,而且在聽到大圓滿教言的時候,當時還大哭了一場。哭完了說:上師說的真好,就是沒聽懂。為什麼沒聽懂?他知道上師在講口訣,但是聽不懂。也有人把聽懂了當成成就了,但是這就像懂得了吃飯能夠解決饑餓和已經吃飽的差別一樣,其實是有天淵之別的!有些人說:上師講的很有道理。上師在傳口訣,誰說有沒有道理的事情呢?知道口訣是什麼意思嗎?口訣就是竅訣,如果產生真正的效益,是能夠藉此而出離輪回的,但是,你聽了半天,不錯,有道理!這是沒有真正地明白法義,很可能就擦肩而過了!所以不管是修行還是為人,一個人要簡單、誠實、包容,為人要坦蕩,這就非常好。但是如果一個人變得很複雜,很功利、很是故,這就壞了,距離解脫又遙遠了一步。
  什麼叫善知識?什麼叫惡知識?自己去感知就知道了,非常喜歡恭維你的人善不善就不知道了,首先我們要提防的是,千萬別讓內心習氣的惡知識冒出來,如果我們喜歡被恭維,可能就已經有問題了,而且可能已經非常地嚴重了。
  貢唐倉上師說過,意思是,如果一個人對待任何事都小心點兒,小心點兒,什麼事都小心到最後他什麼事也不會發生;有的人無所謂,無所謂……”,到最後出現的麻煩就是大麻煩。現在有些修行人口不對心,即便下定決心到山裏去閉關了,但是因為斷棄不了對世間的貪戀,所以就像狼一樣,身體是在山洞裏,但眼睛看著村落裏——因為在琢磨羊呢。有些人像這樣的狼一樣,開始閉關的時候,就想著出關的時候,然後,今年計畫著明年,吃這頓飯時想著:現在吃點苦是值得的,等我閉完關,鍍了一層金光之後,回去我就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了!
  我過去碰到一個老僧人,他不怎麼信佛,什麼也不學,問他為什麼到藏地這麼艱苦的地方,他說:我只要在這兒呆著,人們就知道我到這兒求法來了,這兒越冷越苦越好,等我呆幾天回去之後,人們會把我好好地供養起來,我以後再也不會愁吃穿了。這種人還是坦誠的,因為我就是為了獲取供養,話說的很明白,但有些人不是這樣,雖然嘴裏反復強調說,我什麼也不需要,我不要供養!其實他對供養的貪戀卻是最難以抵擋!
  雖然我想到了這些,但自己也只是個是凡夫俗子,走在濁流當中,難免被其污染,所以我想,一定要跳出來。我厭倦名利場,所以不會與人交往,也少跟人們交往,最好是能夠仰仗上師三寶的大悲加持,讓我自己堪能老老實實地在山裏把法修好。我們有飯吃的時候,自然是三寶的恩德,如果沒有飯吃,那便去乞食,這就夠了,要不然跟人們往來應酬,會把我變得很虛偽,我很不樂意聽到虛偽的話、見到虛偽的事,更何況摻雜其中呢!所以希望大家能夠簡單一點兒,坦誠一點兒,把法義弄明白之後,好好修行,不要被這些無意義的瑣事障礙解脫的道路,遵照至尊敦炯仁波切實修的宗風,在生命沒有結束之間精進於自他二利的法行!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