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道的特徵與力量

2018/04/01本網報導:
人氣:2,037

2018/04/01 15:30:10 編輯部 報導

聖道的特徵與力量(1)

 

法增比丘撰

 

佛說:「外道沙門之言論皆是空幻。然,須跋!若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間則不空缺阿羅漢。」([大涅槃經])這正道即是聖道,也即是八支聖道(Ariyaatthāngikamagga)。佛又說:「諸道八支勝,諸諦四句勝,諸法離欲勝,兩足具眼勝。」這八正道是外道所沒有的,只有在佛的聖道才有。([南傳法句經新譯],二七三偈)。

 

佛又說:「若人皈依佛,皈依法與僧,依於正知見,得見四真諦。苦諦苦集諦,苦滅諦道諦、滅苦八正道,導至苦寂滅。」只有在聖道上的行者才得見四聖諦,才能滅盡眾苦。這聖道有些什麼的特殊性質呢?

 

聖道的特徵

 

這聖道有以下的特徵:

 

1.惡業的淨化。

2.四雙八輩的出現。

3.道果的證悟。

4.寂靜涅槃。

 

1.惡業的淨化

 

惡業如何淨化呢?它是依靠對聖道的信心,加上自己的努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奉持禁戒。並能夠懂的對所作的惡業如法懺悔,依四正勤修持,惡未生不令生,惡已生令斷,善未生令生,善已生令長。煩惱千變萬化,難以覺察,因為煩惱的關係,我們才造惡業;佛陀把煩惱分類成許多種:

 

()(āsava)---欲漏,有漏,邪見漏和無明漏四種漏。漏是指膿瘡所流出的膿。欲漏是對欲樂之貪,有漏是對存在或生命之貪,邪見漏屬邪見,無明漏屬癡。

 

()暴流(oghā)---同上,有欲暴流,有暴流,邪見暴流及無明暴流四種。

 

()身系(Kāyaganthā)---有貪婪之身系,瞋恨之身系,執著儀式(戒禁)之身系,及武斷地執取é只有這才是真實的û之身系。

 

()(Upādānā)---欲取,邪見取,戒禁取和我論取。對欲樂的強烈渴愛是欲取,任何道德上的邪見是邪見取,戒禁取是執取實行儀式或修苦行及其它種種戒禁能導致解脫,我論取是執著身見,或五蘊的任何一個是éûé我所有û

 

()(Nīvarana)---指貪欲蓋,瞋恚蓋,昏沉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和無明蓋。前五蓋是證禪那的障礙,無明蓋是生起智慧的主要障礙。

 

()隨眠(潛在傾向Anusaya)---欲貪隨眠,有貪隨眠,瞋恚隨眠,我慢隨眠,邪見隨眠,疑隨眠和無明隨眠。

 

()(Samyojanāni)---欲貪結、色貪結、無色貪結、瞋恚結、我慢結、邪見結、戒禁取結、疑結、掉舉結、無明結。這些結把眾有情結縛在生死輪回中。

 

()煩惱(Kilesa)---貪、瞋、癡、慢、邪見、疑、昏沉、掉舉、無慚、無愧十種煩惱,它們使有情內心污染。

 

以上的這些煩惱要配合修習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和正念覺支來斷除。

 

[沙門果經]裡(41-63)佛說:「居士或居士子,或其他族姓子,聽聞如來之教法;聽聞此法已,對如來得信仰,而彼如是熟慮:在家多障礙、塵道,出家之生活是自由自在。住在家者,不容易一向修圓滿清淨如螺細光耀之梵行。然,即令我剃除鬚髮,著袈娑衣,出家而為無家者。而後,彼捨棄財產及親族,剃除鬚髮,著袈娑衣,出家而為無家者。如是出家,依波羅提木叉之禁戒,持戒而住,精勤於正行,見小罪亦恐怖,受學處而修學。具足清淨之身業語業,過清淨生活,戒具足,守護諸根門,圓滿具足正念正智。」

 

「大王!如何為比丘戒具足耶?大王!於此有比丘,舍殺生,離殺生,不用刃、杖,有羞恥之念,充足慈悲心,憐湣利益一切生物、友善而住。此為比丘戒之一份。舍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物,期望所與,無何等之盜心,自清淨而住。此為比丘戒之一份。舍非梵行而修梵行,離染污濁,離淫欲法。此為比丘戒之一份。」

 

「沙門瞿曇舍妄語、離妄語,語真實、不外真實,誠實可信賴,不欺世間,此為比丘戒之一份。舍兩舌,離兩舌,不此處聞往彼處告以離間此等諸人,亦不彼處聞來此處告以離間此等之諸人。如是和合離間者,親密者更令親密,愛和合、好和合、喜和合、持和合。此為比丘戒之一份。舍惡口,離惡口,凡語無過失、樂耳、悅意、感銘、眾人所愛。此為比丘戒之一份。舍綺語,離綺語,語適時,語真實,語法,語義,語律儀,語應明確、有段落、適義、可銘記於心。此為比丘戒之一份。」

 

「離採伐諸種之植物,日中一食,夜不食,離非時食;遠離觀劇、歌謠、舞、樂之娛樂;離持華鬘、香料、塗香之化裝;離使用高床、大床;遠離受蓄金銀;遠離受生穀物;遠離受生肉;遠離受婦人、少女;遠離受男、女之奴僕;遠離受牝牡之山羊;遠離受雞、豬;遠離受象、牛牝牡之馬;遠離受耕田荒地;遠離差使、仲介所為之事;遠離買賣;遠離欺瞞秤、升、尺之計量;遠離賄賂、詐欺、虛偽之邪行;遠離傷害、殺戮、捕縛、劫奪、竊盜,強盜。此為比丘戒之一份。」

 

「有某沙門、婆羅門,受食信施而生活。專心住于採伐諸種植、樹木,例如從根生、從幹生、從節生、從芽生、第五為從種子生者。遠離如是諸種植、樹木之採伐。此為比丘戒之一份。」

 

「有某沙門、婆羅門,受食信施而生活。專心住於享樂積蓄物,例如食物之積蓄、飲物之積蓄、乘具之積蓄、衣服之積蓄、臥具之積蓄、香類之積蓄、財物之積蓄等。遠離如是享樂積蓄物。此為比丘戒之一分。」

 

「有某沙門、婆羅門,受食信施而生活。專心住於觀聽娛樂。例如觀劇、歌謠、舞樂、表演、古譚、手鈴、鳴缽、銅鑼、摩術奇境、賤人之竹棒戲、象、馬、水牛、牡牛、山牛、山羊、牡羊、雞鶉之鬥技、棒擊、拳鬥、角力、模擬戰、利兵、配兵、閱兵等之娛樂。遠離如是等巡迴演藝之娛樂物。此亦為比丘戒之一份。」

 

「有某沙門、婆羅門,受食信施而生活。專心耽住於賭博之放逸處。例如八目棋、十目棋、無盤棋、踢石、擲骰、棒打、占手痕、拋球、葉笛、鋤戲、倒立、風車戲、升戲、車戲、弓戲、字戲、測意戲、模擬殘傷戲等。遠離如是等之賭博放逸處。此亦為比丘戒之一份。」

 

「有某沙門、婆羅門,受食信施而生活。專心住于享用高廣大床等。例如過大之床座、獸形之腳台、覆以長羊毛之織物、有文彩之白氈、繡花圖繪之床墊、於兩邊有垂緣、單側有垂緣、鏤綴寶石、絹布之被蓋、大毛氈、象覆、馬掛、車衣、羚羊皮、迦達利鹿皮之殊勝敷物、寶蓋、上下之紅枕等。遠離享用如是等之高廣大床。此亦為比丘戒之一份。」

 

「有某沙門、婆羅門,受食信施而生活,專心住於裝飾之放逸處。例如塗身、按摩、沐浴、鏡、眼塗色料、華蔓、塗香、臉粉、面油、手環、發飾、手杖、藥袋、刀劍、蓋傘、彩履、頭巾、寶珠、拂塵、白衣、長袖等。遠離如是等任何裝飾之放逸處。此亦為比丘戒之一份。」

 

「有某沙門、婆羅門、受食信施而生活。專心住於無益徒勞之論。例如王論、盜賊論、大臣論、軍兵論、恐怖論、戰爭論、食物論、飲料論、衣服論、臥具論、華鬘論、香料論、親族論、乘具論、村裡論、鄉鎮論、都市論、國土論、婦女論、英雄論、路邊論、井邊風傳論、祖先論、種性論,世界起源論、海洋起源論、如是有無之論爭。遠離如是等無益徒勞之論。此亦為比丘戒之一份。」

 

「又有某沙門、婆羅門,受食信施而生活。專心住於諍論。例如汝不知此法、律、我如此法、律,汝如何如此法、律耶?”“汝是耶行者,我是正行者,”“我言前後相應,汝言不相應。”“汝應言于前者而言于後,應言于後者而言於前。”“汝無細慮而自言返複。”“汝之立論,墮於負處。”“為解汝負說而尋思,若能者即自解!”遠離如是等任何諍論。此亦為比丘戒之一份。」

 

「有某沙門、婆羅門,受食信施而生活。專心住於差使者、傳信之行作。例如國王、大臣、刹帝利、婆羅門、居士、童子令:汝來此處、往彼處,汝來持此、持此往彼。遠離如是任何使者、傳信之行為。此亦比丘戒之一份。」

 

「又有某沙門、婆羅門,受食信施而生活。而于欺瞞、饒諛騙詐。遠離如是饒諛騙詐。此亦為比丘戒之一份。」

 

「又有某沙門、婆羅門,受食信施而生活。彼等依無益徒勞之橫明(畜生)而過邪命生活。例如占卜手足之相、占前兆吉凶、占夢、占體全身相、占鼠所咬、火護摩、杓子護摩、谷皮護摩、糠護摩、米護摩、熟酥護摩、油護摩、口護摩、血護摩、肢節明、宅地明、刹帝利明、濕婆明、鬼神明、地明、蛇明、毒藥明、蠍明、鼠明、鳥明、鴉明、命數豫言,防箭咒、解獸聲法等。遠離如是等任何無益徒勞之橫明。此亦為比丘戒之一份。」

 

「又有某沙門、婆羅門,受食信施而生活。彼等依無益徒勞之橫明而過邪命生活。例如占珠相、杖相、衣服相、劍相、矢相、弓相、武器相、婦人相、丈夫相、童子相、童女相、象相、馬相、水牛相、牡牛相、山羊相、羊相、雞相、鶉相、蜥

蜴相、耳環相、龜甲相、獸相等。遠離如是無益徒勞之橫明。此亦為比丘戒之一份。」

 

「又有某沙門、婆羅門,受食信施而生活。彼等以占無益徒勞之橫明以過邪命生活。例如占王應進車、王不應進車。”“內部諸王當迫進、外部諸王當退卻。”“外部諸王當迫進、內部諸王將退卻。”“內部諸王當勝利、外部諸王將敗退。”“外部諸王當勝利、內部諸王將敗退。”“此人當勝利、此人將敗退。遠離如是等無益徒勞之橫明。此亦為比丘戒之一份。」

 

「又有某沙門、婆羅門,受食信施而生活。彼等以占無益徒勞之橫明過邪命生活。例如占:應有月蝕、應有日蝕、應有星蝕、日月應行正道、諸星宿應行正道、諸星宿應行非道,流星應損落、應有天火、應有地震、天鼓將鳴、應有日月星宿之升沉明暗。如是之果報,應有月蝕……乃至……如是之果報,應有日月星宿之升沉明暗。遠離如是無益徒勞之橫明。此亦為比丘戒之一份。」

 

「又有某沙門、婆羅門,受食信施而生活。彼等以占無益徒勞之橫明過邪命生活。例如占:應有多雨、應無雨、應有豐收、應無收穫、應來太平、應無恐怖、應有疫病、應有健康。並占記號、計算吉凶數、作詩、順世論爭。遠離如是任何無益徒勞之橫明。此亦為比丘戒之一份。」

 

「又有其沙門、婆羅門,受食信施而生活。彼等以占無益徒勞之構明過邪命生活。例如占:娶、嫁、和睦分裂、貸入、貸出、以咒術令開運、遇禍、墮胎、啞口、不能言、舉手不下、耳聾、問鏡、問童女、問天神、拜太陽、奉祭大梵天、口吐火、奉請吉祥天等。遠離如是任何無益徒勞之橫明。此亦為比丘戒之一份。」

 

「又有某沙門、婆羅門,受食信施而生活。彼等以無益徒勞之橫明過邪命生活。例如許願、還願、對地基作咒、得精力有子、失精力無子、相宅地、對宅地撒祭物;漱口、沐浴、供犧牲、吐藥、下劑、上吐、下瀉、頭痛藥、點耳、洗眼、灌鼻、眼藥、藥油;眼科醫、外科醫、小兒科醫、與根本藥、草藥、瀉藥等。遠離如是任何無益徒勞之橫明。此亦為比丘戒之一份。」

 

「大王!此比丘如是戒具足者,無論於何處,由戒之護持故,皆不見怖畏。大王!恰如一灌頂之刹帝利制伏怨敵,無論於何處,皆不見怖畏。比丘而戒具足者,由戒之護持故,無論於何處,皆不見怖畏。具足此聖戒蘊,彼之內心,感受無垢純淨安樂。大王!如是比丘乃戒具足。」

 

佛繼續說:「……防護諸根門,……具足正念、正智,……知足,」以上是對戒學的修持。

 

聖道的特徵與力量(2)

 

法增比丘撰

 

2.四雙八輩

 

四雙八輩是誰呢?他們是:é僧伽是世尊的追隨者,良好的修行佛法。僧伽是世尊的追隨者,直接的修行佛法。僧伽是世尊的追隨者,正確的修持佛法以求脫離苦,僧伽是世尊的追隨者,適當的依教奉行,修習清淨梵行;們即是四雙八輩行者(CATTĀRIPURISAYUGĀNIATTHAPURISAPUGGALĀ)(向須沱洹,須沱洹[初果].向斯沱含,斯沱含[二果],向阿那含,阿那含[三果],向阿羅漢,阿羅漢[四果])那才是世尊的追隨者僧伽,應當虔誠禮敬,應當熱忱歡迎,應當佈施供養,應當合什敬禮,是世間的無上福田。û[南傳佛法朝暮課誦]

 

佛在[大涅槃經]裡對須跋(Subhadda)說:「須跋!於任何法、律中,無八支聖道者,其處則無第一之沙門果、無第二之沙門果、無無三之沙門果、亦無第四之沙門果。須跋!於任何法、律中,有八支聖道者,其處則有第一之沙門果、有第二之沙門果、有第三之沙門果、亦有第四之沙門果。外道沙門之言論皆是空幻。然,須跋!若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間則不空缺阿羅漢。」

 

因此這四雙八輩是佛聖道的聖者。

 

3.道果的證悟與四沙門果的根

 

道果的修證依什麼呢?它依三學或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戒學有正語,正業,正命;定學有正念,正定;慧學有正見,正思惟;正精進貫通三學。

 

佛道修行聖者須斷除三結(八十八使),證得預流果;隨著煩惱的漸次減少,而後得二果(一來果)、三果(不還果)、乃至阿羅漢果。從預流果到阿羅漢果,一般上稱為四沙門果。他們都得園滿培育發展以下的根。

 

阿羅漢果的根

 

[阿毗達磨發智論]卷第十五說:幾根得阿羅漢果?答:十一。

 

是那十一根呢?即是:1.信根。2.勤根。3.念根。4.定根。5.慧根。6.樂受根。7.喜受根。8.舍受根。9.未知當知根。10.已知根。11.意根。

 

阿羅漢道的聖者必須園滿培育發展這十一根。

 

預流果的根

 

[阿毗達磨發智論]卷第十五說:幾根得預流果?

答:九。

 

是那九根呢?即是:1.信根。2.勤根。3.念根。4.定根。5.慧根。6.舍受根。7.未知當知根。8.已知根。(出世間的四諦法)9.意根。(不還果同)

 

預流果道的聖者必須園滿培育發展這九根。

 

預流果和阿羅漢果必須由出世間道而得,不能由世間道而得。但是一來果和不還果可以由世間道和出世間道而得,即是依世間道遠離大部分的貪欲之後,再依出世間道而得一來果和不還果。

 

一來果的根

 

[阿毗達磨發智論]卷第十五說:幾根得一來果?答:若倍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九。若從預流果得一來果者,世俗道七,無漏道八。

 

是那九根呢?即是:1.信根。2.勤根。3.念根。4.定根。5.慧根。6.舍受根。7.未知當知根。8.已知根。(出世間的四諦法)9.意根。

 

世俗道七根是那些呢?即是:1.信根。2.勤根。3.念根。4.定根。5.慧根。6.舍受根。7.意根。

 

無漏道八根是那些呢?即是:1.信根。2.勤根。3.念根。4.定根。5.慧根。6.舍受根。7.意根。8.已知根。(出世間的四諦法)

 

一來果道的聖者必須園滿培育發展這些根。

 

不還果的根

 

[阿毗達磨發智論]卷第十五說:幾根得不還果?答:若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九。若從一來果,得不還果者。世俗道七。無漏道八。

 

是那九根呢?即是:1.信根。2.勤根。3.念根。4.定根。5.慧根。6.舍受根。7.未知當知根。8.已知根。(出世間的四諦法)9.意根。

 

世俗道七根是那些呢?即是:1.信根。2.勤根。3.念根。4.定根。5.慧根。6.舍受根。7.意根。

 

無漏道八根是那些呢?即是:1.信根。2.勤根。3.念根。4.定根。5.慧根。6.舍受根。7.意根。8.已知根。(出世間的四諦法)

 

不還果道的聖者必須園滿培育發展這些根。

 

煩惱斷除過程,佛說:「對可愛可喜的目標,數數不如理作意,是使未生的貪欲生起之因,也是使生起的貪欲增長及增強之因。」([相應部]覺支相應)在[大念處經]裡佛說:「比丘或於內貪欲存在者,知:我於內貪欲存在。;於內貪欲不存在者,知:於我內貪欲不存在。彼知未生之貪欲生起,知已生之貪欲滅盡,又知已滅盡之貪欲,于未來不再生起。」我們的習氣非常堅韌,要得下一翻苦功才能斷除,因此佛說要知未生之貪欲生起,對已斷除的煩惱,除了要知道已生之貪欲滅盡,還要知道已滅盡之貪欲,于未來不再生起。這才是真正的斷除了。

 

[雜阿含22]中佛言:「愛欲斷者,如來說名心善解脫。」至少可證得三果。又在[雜阿含28]中佛說:「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這是斷欲的成果,法的保護,法的成就。

 

 

 

聖道的特徵與力量(3)

 

法增比丘撰

 

[沙門果經]裡佛說:「具足此聖戒蘊、聖諸根之防護、聖正念正智、望之滿足,選住空閒處、樹下、山嶽、峽谷、岩窟、藪林、露地、塚間、槁堆。彼乞食而歸,食已而結跏趺坐、端身安住,現起深正念。彼對世間,捨棄貪欲、無貪欲心而住,由離貪欲令心淨化。捨棄害心及嗔恚,不害心而住,利益慈湣一切生物有類,由離害心及嗔恚令心淨化。捨棄惛沉及睡眠,脫離惛沉、睡眠而住,光明想而正念正智,由離惛沉、睡眠令心淨化。捨棄掉舉及惡作,心輕而住,內心寂靜,由離掉舉、惡作令心淨化。捨棄疑,脫離疑而住,於淨法無有疑,由離疑令心淨化。」

 

佛繼續說:「……舍離此等之五蓋,以觀自己猶如負債者、如疾病者、如囚獄者、如遇奴隸之境、曠野之路者。大王!然,比丘舍離此等之五蓋,以觀察(自己),猶如無負債、無疾病、出獄、自由、安穩者。觀察自己,舍離彼五蓋者,而生歡喜,生歡喜者而身經安;身經安者而覺樂,覺樂者而心得三昧。彼離諸欲、離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達初禪而住。彼由離生喜樂,以流潤充滿盈溢周偏其身;以由離生喜、樂,無不普洽其全身。大王!猶如浴室之熟練助浴者,或其弟子,撒洗粉於銅盆,注入水滴而混合,洗粉潤濕,由潤濕而溶化,其內外具潤濕而周偏不遺漏。大王(阿闍世王)!比丘如是由離生喜樂,流潤充滿盈溢周偏其身;以由離生喜樂,無不普洽其全身。大王!此亦沙門修行現世之果報,比前者更為殊勝微妙。」

 

「大王!更有比丘,以滅尋伺,內心安靜、心為專一,無尋無伺,由定生喜樂,達第二禪而住。彼以由定生喜樂,流潤充滿盈溢周偏其身;以由定生喜樂,無不普洽其全身。大王!猶如有深池湧出水,於此水池,無東方之流入口,無西方之流入口,無北方之流入口,無南方之流入口,兩天神時時與驟雨,而且,由此深池湧流泠水,以泠水充滿盈溢、周偏流潤此深池;無不以泠水普洽此深池。大王!比丘如是以由定生喜樂,充滿盈溢、周偏流潤其身;以由定生喜樂,無不普洽其全身。大王!此亦沙門修行現世之果報,比前者更殊勝微妙。」

 

「大王!更有比丘,離喜而住舍,正念正智,以身感受樂。諸聖者言:以舍而正念樂住達第三禪而住。彼無喜樂,充滿盈溢、周偏流潤其身;無喜樂,無不普洽其全身。大王!猶如于青蓮池、紅蓮池、白蓮池中,有青蓮、紅蓮、白蓮生於水中、長於水中、浸于水中,吸引水底之營養,由頂上至根,受冷水所充滿、盈溢、周偏之流潤,冷水無不普洽青蓮、紅蓮、白蓮。大王!比丘如是以喜樂,充滿盈溢、周偏流潤其身:以喜樂無不普洽其全身。大王!此亦沙門修行現世之果報,比前者更殊勝微妙。」

 

「大王!更有比丘!舍樂離苦,前所感受之悅、憂具滅,不苦不樂,成為舍念清淨,達第四禪而住。彼以純淨心,偏滿其身而坐,其純淨之心,無不普洽其全身。大王!猶如有人,從頭至足,被覆白淨之衣而生,其白淨衣,無不普洽其全身。大王!比丘以如是純淨之心,偏滿其身而坐!以純淨之心,無不普洽其全身。大王!此亦沙門修行現世果報,比前者更為殊勝微妙。」

 

「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於化作意所成身。而且彼由其色身,化作意所成,而有一切大肢小肢及不異其自己之身。大王!猶如有人,由文奢草,取拔其莖,彼思惟:此是文奢草,此是莖。文奢革與莖是相異。但由文奢草取拔草莖。大王!猶如有人,由鞘拔取刀,彼思惟:此是刀,此是鞘。刀與鞘是相異。但刀由鞘拔取也。大王!猶如有人,蛇由蛇皮蛻出,彼思惟:此是蛇、此是蛇皮也。蛇與蛇皮是相異。但蛇由蛇皮薄出也。大王!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於化作意所成身。而且彼由其色身,化作意所成,而有一切()肢小肢及不異其自己之身。大王!此亦沙門修行現世之果報,比前者更殊勝微妙。」

 

「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於種種神通,而彼證得種種神通。一身而化為多身,多身而合為一身,或現身、或隱身;通過壁、透過牆,穿過山無有障礙,猶如於空中;出沒于大地,猶如于水;行于水上不沉,猶如於地上;趺坐、經行於空中,猶如有翼之鳥;有如是大威德,能以手捫摸日月,以身到達梵天界。」

 

「大王!猶如熟練之陶師或其弟子,能整泥土,任其所欲,完成製作種種容器。大王!猶如熟練之象牙師或其弟子,能整列象牙,任其所欲,完成製作種種象牙之雕刻物。大王!猶如熟練之雕金匠或其弟子,能整雕黃金,任其所欲,完成製作種種容具。大王!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於種種之神通,而彼證得種種之神通。一身而化為多身,多身而合為一身,或現身、或隱身;通過壁、透過牆、穿過山無有障礙,猶如於空中;出沒大地,猶如于水;行于水上不沉,猶如於地上;趺坐、經行於空中,猶如有翼之鳥;有如是神力、大威力,以手能捫摸日月,以身到達梵天界。大王!此亦沙門修行現世之果報,比前者更殊勝微妙。」

 

「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於天耳界。而彼清淨超越人間耳界,以天耳界,聞人天兩界遠近雙方之音聲。大王!猶如有人行于道路,彼得聽大鼓聲、小鼓聲、螺貝、腰鼓、銅鑼之聲,而思惟:彼是大鼓聲、小鼓聲,彼是螺貝、腰鼓、銅鑼之聲!大王!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於天耳界。而以清淨超越人間耳界,以天耳界,聽聞人天兩界及雙方遠近之聲。大王!此亦沙門修行現世之果報,比前者更殊勝微妙。」

 

「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于他心智。而以自己之心,徹見其他眾生及他人之心。如次證知之:

 

證知有貪欲心,為有貪欲心。

證知離貪欲心,為離貪欲心。

證知有嗔恚心,為有嗔恚心。

證知離嗔恚心,為離嗔恚心。

證知有愚癡心,為有愚癡心。

證知離愚癡心,為離愚癡心。

證知是統一心,為是統一心。

證知是散亂心,為是散亂心。

證知是廣大心,為是廣大心。

證知非廣大心,為非廣大心。

證知是有上心,為是有上心。

證知是無上心,為是無上心。

證知是有定心,為是有定心。

證知是無定心,為是無定心。

證知是解脫心,為是解脫心。

證知非解脫心,為非解脫心。」

 

「大王!猶如好裝飾之男女,或家有青年男女,于潔白清澄之鏡或水缽,細觀自己所反映之顏貌。若掛耳環時,如掛耳環,不掛耳環時,知不掛耳環。大王!確實如是,心寂靜、清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于他心智。而以自己之心,徹見其他眾生及他人之心。如次證知之:

 

證知有貪欲心,為有貪欲心。

證知離貪欲心,為離貪欲心。

證知有嗔恚心,為有嗔恚心。

證知離嗔恚心,為離嗔恚心。

證知有愚癡心,為有愚癡心。

證知離愚癡心,為離愚癡心。

證知是統一心,為是統一心。

證知是散亂心,為是散亂心。

證知是廣大心,為是廣大心。

證知非廣大心,為非廣大心。

證知是有上心,為是有上心。

證知是無上心,為是無上心。

證知是有定心,為是有定心。

證知是無定心,為是無定心。

證知是解脫心,為是解脫心。

證知非解脫心,為非解脫心。」

 

「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於宿住隨念智,而隨念彼於宿世之種種住處,猶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十萬生、幾壞劫、幾成劫、幾成壞劫:于彼處,我有如是名、生於如是種族、如是階級、取如是食、享受如是苦樂、有如是壽量。我由其處死而生於他處,于此我有如是名、生如是種族、如是之階級、取如是食、享受如是苦樂、有如是壽量。而我由彼處歿,生來此處。具如是形相、境遇,隨念種種宿世之住處。大王!猶如有人,從己之村落到其他之村落,又從其村落往其他之村落,又由此村落,回來自己之村落,其時,彼自隨念:我由此村落到某村落,於彼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默。我由此村落,往其他之村落,於彼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默。而我由其村落,回來自己之村落。大王!實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於宿住隨念智。而彼隨念於宿世種種住處,猶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十萬生、幾壞劫、幾成劫、幾成壞幾成壞劫:于彼處,我有如是名、生如是種族、如是之階級、取如是食、享受如是苦樂、有如是壽量。我由其處歿,生其他之處;于彼,我有如是名、生如是種族、如是之階級、取如是食、享受如是苦樂、有如是壽量。而又由彼處歿,生來此處。具如是形相、境遇,隨念種種宿世之住處。大王!此亦沙門修行現世之果報,比前者更殊勝微妙。」

 

「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于生死智。而彼以超越人界之天眼,觀察眾生,見眾生之死而又生;證如眾生應其所為之業,而有貴賤、美醜、幸福、不幸福。即:諸賢!此等眾生具身、語、意之惡業,誹謗聖者,以懷邪見,得邪見業;彼等於身壞死後,生於惡生、惡趣、地獄。諸賢!此等眾生具身、語、意之善業,不誹謗聖者,以懷正見,得正見業;彼等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如是,彼以清淨超越人界之天眼,觀察眾生,見眾生死而又生;證如眾生應其所為之業,而有貴賤、美醜、幸福、不幸福。大王!猶如有眼者,立於四衢街道中之高樓,見諸眾人出入某家,又往來於車道、人道,或生於四衢街道之中。彼思念:此等諸眾人出入其家,往來於車道、人道,或生於四衢街道之中。大王!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于生死智。而彼以清淨超越人界之天眼,觀察眾生,見眾生死而又生;證如眾生應其所為之業,而有貴賤、美醜、幸福、不幸福。大王!此亦沙門修行現世之果報,比前者更殊勝微妙。」

 

「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于漏盡智。而彼如實證知:此是苦,如實證知:此是苦之集,如實證知:此是苦之滅,如實證知:此是到達苦滅之道。如實證知:此是漏之滅,如實證知:此是到達漏滅之道。如是知、如是見故,其心解脫欲漏、解脫有漏、解脫無明漏,而於解脫,解脫之智慧生,證如:生已盡、梵行已修、應作已作、更不再生。大王!猶如有峽谷,無染汙而澄明、淨潔之水池,有眼者立其岸,見牡蠣之殼、砂石、礫、及群魚之或動、或止,彼思念:此水池,實是澄明,清淨而無染汙;於此,有牡蠣之殼。砂石、礫、及群魚之或動、或止。大王!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恒常活動,而且安住在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于漏盡智,而彼如實證知:此是苦,如實證知:此是苦之集,如實證知:此是苦之滅,如實證知:此是到達苦滅之道。如實證知:此是漏,如實證知:此是漏之集,如實證知:此是漏之滅,如實證知:此是到達漏滅之道。如是知,如是見故,其心解脫欲漏、解脫有漏、解脫無明漏,而於解脫,解脫之智慧生,證知:生已盡、梵行已修、應作已作、更不再生。大王!此實沙門修行現世之果報,比前者更殊勝微妙。大王!:此沙門修行現世之果報,其他絕無有比此更殊勝之沙門修行現世之果報。」以上是定的修持,乃至於慧如實證知。

 

 

聖道的特徵與力量(4)

 

法增比丘撰

 

4.寂靜涅槃

 

業的淨化就能達到業的止息,就不會產生惡業或多餘的業,涅槃是寂靜,無為,清淨,善。它是四究竟法之一(其它是二十八色法、五十二心所與八十九心),它是無為法。它是出世間,熄滅了世間三毒或三垢之火,渴愛的熄滅。人們總是被渴愛所糾纏著,還未達到出世間,還陷在生死的輪回苦海裡,因此是不會明白涅槃的。涅槃是一個行者徹底的熄滅渴愛,解脫一切的系縛,從生死輪回的苦海中解脫出來。它是完全的出世間,是無為的不死界,寂靜涅槃。

 

聖道的力量

 

聖道的力量來自那裡呢?它來自聖者對三寶的信心,煩惱的斷除,惡業的淨化,以及培育以上的善根。五力是由五根的增長所生的力量,它維持修行,加強並成就道業而達到解脫。一個行者若有貪,或嗔,或癡,他的善根不會鞏固,不會有足夠的力量。在修道的進度上,將會障礙重重。佛說:「諸比丘,有五力,何等為五?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龍藏.雜阿含]卷二十六,一零六頁。)又說:「何等為信力?于如來所起信心,深入堅固,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餘同法,所不能壞,是名信力。何等為精進力,謂四正斷。何等為念力?謂四念處如上說。何等為定力?謂四禪如上說。」([龍藏.雜阿含]卷二十六,一一三頁。)佛說:「聲聞(成就)五種學力,如來成就十種智力。」([雜阿含685])因此我們都要具足這些力量。

 

佛說:「愚者雖終生,與智者親近,仍不悟法味,如匙不知味。」([南傳法句經新譯])佛又說:「猶如大海只有一味,即是鹹味;他的聖弟子在他的法中也只有一味,即是解脫味。」這只有靠行聖道才能到達。在[增支部3.32]裡佛說:「這,比丘們!這真實是寂靜,這是最高的,這是諸行的止息,諸界生的捨棄,貪愛的漸次息滅,出離,滅盡。」

 

[律藏][附隨](12.2)裡佛說:「戒是為了防護,防護是為了免於後悔,免於後悔是為了喜悅,喜悅是為了輕安,輕安是為了心靜,心靜是為了心樂,心樂是為了心定,心定是為了正知見,正知見是為了厭離,厭離是為了不愛染,不愛染是為了解脫,解脫是為了解脫知見,解脫知見是為了完全無取無系縛。」「以何者為達業滅盡之道?此乃八支聖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諸比丘!此者稱為達業滅盡之道。」([相應部]第五新舊品)要達到業滅盡之道,那即是苦的滅盡之道,這只有八支聖道。依修習止觀,觀照生滅的業,只是因緣連系的精神(心理,或名法)與物質(物理,或色法)的現象,佛說在這聖道上,並無造業者與受報者,只有業在運作而已。

 

 

法增比丘,佛寶寺,澳大利亞,30/1/2009

願眾生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