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人便是利己

2012/08/24本網報導:
人氣:2,747

 

利人便是利己

聖嚴法師

 

一個學佛的人,如果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一定是煩惱重重。如果事事都為自己的利益打算,做任何事都只想到對自己有什麼好處,一定是煩惱很多、非常自私的人;對一個非常自私的人,要他沒有煩惱是很難的。

  我們一定要把心量放大、放寬,個人是極其渺小的,因為我們生存的環境與我們的關係密切,從時間上說,跟漫長的歷史相關,跟整個世界,乃至無盡的宇宙、所有的一切人、一切眾生都息息相關。例如中東發生戰爭,伊拉克入侵、佔領科威特,看起來不過是小小的一個地方發生了戰爭,但是整個世界都受到影響。

  因此,若從宇宙看個人,便無法自大,若從個人看宇宙,便不能不負責任。我曾聽到有人說:“我這樣微小的一個人,在天地間看起來像芝麻般大,做好做壞,無關緊要。”像這種念頭是不可以有的。

  佛經裏記載著一個故事:有一座山林失火了,火勢蔓延整座山,這時候有一隻鳥,很慈悲地想著:“經過這一場大火的延燒,山上所有的動物、眾生都會被燒死,實在很可憐!”因此它想去救火,它飛到大海裏把身上的羽毛打濕,沾著水再飛回山林,把水抖下去救火。用羽毛沾水救山林的大火,比起“杯水車薪”,還要無濟於事。可是它化不可能為可能,它一次次地飛,終於感動了帝釋天。

  天神說:“這只鳥真偉大!有這麼大的慈悲心!這些眾生本來都將死的,但是如果我們不救火,這只鳥最後一定會死掉,為了要救這只鳥,山林的火一定要熄掉。”

  結果,雷聲大作,濃雲密佈,大雨傾盆而下,森林的大火一下子就被澆熄了。天神救了這只鳥,這只鳥也救了整片山林。這只鳥就是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中行菩薩道時的一個階段,是釋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他很慈悲,一心為救眾生,所以最後能夠完成佛果。

  我們學佛的人應該要有這種信心,要盡其可能地做利他的事,要一點、半點地做好事,力量大就多做,力量小就少做,不要以為人微言輕,或抱持與其少做不如不做的念頭,好事就是好事,不應有大小之分。點點滴滴地做,就會做出大事來。而且別忘了,一個人做好事,還能影響他人做好事,當下沒有,未來一定會有。

  有錢有力的人當然可以像天神一樣,下一場傾盆大雨去救整座山的火,沒錢少力的人也可以學那只鳥救整座山。山上的眾生尚未成佛,那只鳥卻最先成佛;釋迦牟尼佛沒有想到自己的問題,只是想到如何去幫助眾生?如何使眾生脫離苦海?所以釋迦牟尼佛成佛了。因此利人就是利己,利了人才能真正可靠的利己,二者是息息相關的。

  當你把家裏的人照顧好、安頓好之後,每一次回家,還有人會跟你吵架嗎?家和萬事興,自己也得到幸福,這不等於是利己嗎?如果你是個自私鬼,把家裏兒女的零用錢拿去買酒喝、太太的買菜錢拿去賭博,回家時,家裏的人會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你呢?所以若想真正利己,最好先利人。利人一定更能夠利己,這是顛撲不破的道理。

  ------------------------------------------------------------------------
  若從宇宙看個人,便無法自大,
  若從個人看宇宙,便不能不負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