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參加 我要祈福
尊貴吉美法王

 

 

 

 

 

鹿港千手千眼觀音道場

 

傳講《無上續論-寶性論》

 

 

 

 

 

2018/1/9藏密白玉佛學會/鹿港千手千眼觀音道場大恩根本上師吉美法王傳講《無上續論-寶性論》 課程摘要分享~ 辛一、略說體相之異門分三: 壬一、自性身之體相及五種功德: 斷自性身和證智慧身(也可以講解脫身和智慧身)是遠離二障,二淨的界。

 

自性身有五個體相: 一、無為法的體相。「非初中後無別異」~ 自性身初無生、中無住、後無滅, 無有生、住、滅,是無為法的體相。所以第一個體相就是「非初中後」無為法的體相。

 

 

 

 

二、無別的體相。境法界、無漏的界這也是智慧裡面最後的妙觀察智,這是講同樣一個智,這是境的部分。那境法界、有境佛的智慧這兩者智慧是不是個別的呢?不是!是無二無別的。

 

等於是說,境法界也好,無漏的界也好,妙觀察智也好,這和有境佛的智慧是不是各自的呢?不是!是「無別異」無二無別的體相。即境法界、內心佛的智慧實際上是無二無別不是各自的。

 

假如說境、有境這兩個是別異各自的話,那佛的境界佛地要有二取執著,變成有漏法。可是佛的境界佛地來講,是沒有二取的執著,不是有漏法,是完全遠離四邊、佛的果位。

 

法界的自性清淨離暫垢、清淨的智慧顯現這兩者是無二無別,所以是「無別異」無別的體相。這就是第二個體相。

 

 

 

 

三、無二的體相「無二離三垢分別」~ 自性身是不落在有邊跟無邊,遠離有、無二邊的。自性身的身來講,有沒有有我常法、無我斷法呢?是沒有的!不落在有我、無我。

 

所以自性身不落在有邊跟無邊,是「無二」的體相。這是第三個體相。四、遠離三垢的體相自性身遠離煩惱障、所知障、禪定障這三障,「離三垢」這就是自性身的第四個體相。

 

 

 

 

第五、光明的體相。「證悟法界之自性」~ 自性身本體從無始劫以來就是離三垢、離分別念,遠離一切八萬四千個念頭,是離一切有相法的光明體相。

 

像這樣光明的體相、光明的自性、勝義的法界、究竟的自性,如實的來證悟,就是證悟法界的自性。這是第五個光明的體相。

 

「入定瑜伽師得見」~ 證悟法界的自性,是時時刻刻法性上入定的瑜珈師才可以得見。入定的瑜伽師講的是佛陀,佛可以得見證悟法界的自性,除了瑜伽師、佛之外,其他聲聞、獨覺或是凡夫眾生是見不到法界的自性的。

 

~這以上講的是自性身的五個體相。

 

 

 

 

 

接下來講自性身俱有五種功德: 一、廣大無量的功德。「無量超過恆沙數」~ 自性身廣大的功德來講,是完全沒辦法衡量,沒辦法用比喻或是詞句來形容的,衡量不了,比喻不了,詞句也形容不了,所以是廣大「無量」的功德。

 

二、超過恆沙數的功德。自性身的功德是無緣的數量的功德,也就是沒辦法找到一個對境去算自性身的功德,是無量、無數的功德。比如印度恆河沙的數量是很多的,是不可思議的數量,而自性身的功德是超越恆河沙的數量。所以第二個功德是超過恒沙數的功德。

 

三、不思的功德。「具諸不思無等德」~ 一般凡夫眾生有肉眼的眼識可以看境思惟,但自性身的功德是無法依靠凡夫眾生用肉眼、眼識去看境而思惟的,所以是不思的功德。自性身的功德不是靠比喻、現象、詞句的境,無法去依靠這些,沒辦法去見到、去思惟的,所以叫「具諸不思」的功德。這是第三個功德。

 

 

 

 

四、無等的功德無等的功德是不共的,只有圓滿佛能行境之外,聲聞、獨覺是不能行境的,哪怕是十地菩薩也無有這樣的一個功德。

 

也就是佛的功德是其他聲聞、獨覺、菩薩無法平等的,凡夫眾生更不用說,所以叫無等德。這是第四個「無等德」的功德。~這以上是講證圓滿。五、斷圓滿的功德「如來無垢法性身,盡斷過失及習氣」~ 無垢就是無有垢的法界,這也是二淨的法性身,盡斷煩惱障、所知障二障一切過失及習氣,這就是斷圓滿的功德,共有五個功德。

 

~~法具度母分享

 

 

 

佛學會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