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3/30 01:36:15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3/30 01:34:34   編輯部 報導

佛法要領

 

四川中江劉洙源先生說

弟子王靖寰等記

 

 

佛法要領序一

虛雲  

 

戊子春夏之交。金弘恕居士。將其師劉洙源居士佛法要領一書。並往來函札數十通。彙而付諸梓。問序於衲。時方有事於雲門祖庭復興工作。不遑執筆為文字。未有以報。後二年。孫張清揚居士。復謀刊此書。重以序請。辭不獲命。乃為之詞曰。劉居士此書。寥寥萬言。闡述一代聖教。揭其旨歸。示初學以從入之途。明白精當。求之近人著述中。得未曾有。學者得此以為津梁。進探大藏。庶幾不致擔麻棄金矣。書中所言觀心一法。原係古法。但用之今人。微嫌不契。古人根利。單假觀照。便可直造心源。今人根器不及古人。若用觀照。每易沉觀不進。諸祖觀機設教。遂易以看話頭起疑情方法。俾行人疑至極處。忽然打破疑團。即得親見本來面目。不至沉滯修途。故近世宗門用功。每重疑情。觀照之法。遂鮮行用者矣。此就恒人而論。若果是過量大人。則直下承擔。便無餘事。說一觀字亦多矣。尚安用疑情為哉。此原書未及之處。學者不可不知也。至於修行之本末理體。劉居士書中言之極中肯要。當無俟衲之再贅矣。居士後出家受具戒。法名昌宗。且已圓寂。法運衰歇。哲人長逝。其感傷為何如哉。

 

雲門老衲虛雲序  

 

佛法要領序二

演本  

 

自清季迄今。百有餘年間。四川出生兩聖者。一大儒劉止唐。一菩薩劉洙源。議者謂兩大德。乃不一不二。一願而前進。一人而兩現。此緣揣測之說不具論。請略述其實際之貢獻。劉公止唐。德性學力。出類拔萃。著易書詩。三禮春秋。五大部恒解。暨四書恒解。孝經直解。古本大學質言。與史存等傑作。共十一部。一百四十三卷。(國史列傳。成都印行。)劉公洙源。歷任四川大學教援。立德立言。純粹以精。深於佛學。暢讀諸經。別具法眼。於達摩初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要旨。指示來學。慈悲痛切,一片婆心。婉如印光大師之弘淨。分道揚鏕。浙江上虞金弘恕居士。與公有大因緣。一如莊生之於李老。居士殷勤請示如鑰投鎖。於往還十八通書札中。剖示詳細。度盡金鍼。凡獨居無侶之士。得此一冊。如法修持。保證免入歧途。初版上海大法輪書局主任陳法香居士。協助流通。未幾四川第二次重版。又未幾。台灣印經處印行第三次版。第四次版。現在暹羅曼谷開始重刊贈送。中泰僧俗弘法願深。十方讚仰。推動法輪之無比。勇毅堅誠。如謝普揚廖振祥等諸大德。均大菩薩。弘誓大願。來此人間。昨居士來書云。此一種希有法寶。已在曼谷起印。囑記一言。僅進蕪辭二句如下:

 

希有難聞之示導

一超直入之南鍼

 

一九五五,三,三十,演本敬誌於 金馬崙 三寶壽退省關

 

佛法要領序三

 

什麼是佛法呢?人人會問!有人說懂了,有人說尚不懂,這懂與不懂離不開二門:(一)一路向下,乘願再來,果徹因源門,含:教、理、行、果。(二)一路向上,究達彼岸,因該果海門,含:信、解、修、證。

 

何謂要領呀?君知否?這要領,古人說是—把柄!共有四字:教、觀、照、宗。萬法都了無餘蘊了。

 

學佛的人,可分初心、久學!初心的人根據聞、思、修三慧,它的把炳是由約而博,廣探三藏,由文字而啟觀照。久學的人,據戒、定、慧證無漏,它的把柄是由博返約,窮澈一心,達到—性相如如(真如!)—乃由觀照而入實相,簡單而言—佛法要領!就是:「心地法門!」的意思。

 

學佛的人,有了以上的功行見地,進一步,要證大總持而開秘密藏,把柄分四:

 

一、由明心見性,了二空真如,把柄在正真般若觀照。

 

二、正真般若觀照既起,名:發菩提心!志在三覺圓滿。

 

三、深窮緣起性空,三覺圓滿,得六無畏四無礙。

 

四、由了前三,俯就機宜,三乘五性,建立教門,導入法界,分四種淨土,總名「一真法界」。

 

第一個把柄主要是教、觀雙通,第二個把柄是觀、照雙運,第三個把柄是寂照雙泯,第四個把柄是入法界—在照,照之又照,法界入矣,得歸淨土。

 

近代佛教史上,出了四位代表人物,一為宗門,單提向上,虛雲老和尚,二為法界圓覺學太虛菩薩僧,以上為出家之表率,三為達庵馮寶瑛居士,顯密圓融,通達教、觀、宗三門,四為本書作者,劉洙源居士,以在家人而提向上一門,由「觀」窮「宗」,以上為在家眾之表率,這四位龍家,為末法保持了—心燈不滅—佛的法身慧命以有利賴。我有位菩薩友,君炎煌老師,以佛法要領一書入佛之門,並以之就我下問,我捧讀之餘,不忍釋卷,因這佛法要領有兩大把柄:一由約至博,知道明心見性為萬法根本,二由博返約,以四句偈,通曉群倫,宗、教、觀三通。今者劉居士哲人已逝,出家證滅,然則見書如見其人,這本佛法要領,也就是他的應化法身了,並願是書長留人間,為學佛人之眼目!值此刊行流通之在即,略誌微言,以表大義。微言已序!然則大義何在呢?答云:大義唯佛能道,吾何人也,敢言大義?

 

大佛頂首楞嚴經云:「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並告以: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以上如來之開示,正是本書—「佛法要領」所欲一言道盡,以示予人的宗旨所在,能明此旨,才不辜負劉洙源老居士之一番苦心孤詣,是為微言大義之序。

 

菩薩戒 黃正男序台中圓覺佈教所

 

佛曆三○○八年民國七十年歲次辛酉年九月十九日觀音菩薩出家日

 

劉洙源先生略歷

 

先生名復禮。字洙源。別號離明。年七十三。四川中江籍。前清拔貢。北京經科大學畢業。長文學通三禮。歷任四川高級師範。成都大學。四川大學。文學教授。棲心竺典。澹泊自處。創辦成都佛學社。獨任講筵十餘載。歸向者甚多。尋退隱深山。時應鄰邑之請。講說不絕。

 

先生早歲精唯識。曾著唯識學綱要數萬言。海潮音社刊行之。晚耽禪悅不喜著作。只存講稿數篇。門第子展轉傳鈔。得之者如獲至寶。今徇弘恕請編次付印。名曰佛法要領。乃先刊于覺有情。以結法緣。然後製版流通。以垂久遠。

 

先生遁世不求知故。知之者甚少。茲從陳法香兄言。不得已違先生意。略敘其概。以作介紹。

 

弟子金弘恕謹述

 

又先生晚年出家。法號上昌下宗。一九五零夏。在白雲寺圓寂。是夜寺上白光衝天。遠近見者甚眾。云詳載覺有情十一卷八期。

 

佛法要領

 

上編  四句要義

四川中江劉洙源先生說

弟子王靖寰記

 

丙戍五月,中江劉洙源先生,道過廣漢,駐軍周參謀長朗清先生留請說法,先生以初未準備經論,說者聽者皆無依據,驟然印書,倉猝不能遽辦。乃曰:吾有四句要義一為何事?二依何義?三修何行?四悟何法?試為君等演說如何?僉曰:願樂欲聞,惟希說之。爰記先生所說于次,倘有錯謬,請教正之。

 

一為何事……明心見性

 

近來人心多好佛法,或家庭奉佛、或朝山燒香,或勤布施,或修供養,或受三皈,或守五戒,或誦經念佛,或持咒修法,或精研教理,或專修禪觀。種種不同,信佛則一。吾今欲發一問,君如是勤修,究為何事?勞身苦體,費精神,耗時日,而不辭。志願安在?彼將云:聞佛法奇特,吾故好之,世俗成風,吾從眾耳。余曰:此非答我所問。彼又云:欲脫苦耳。貧者欲求富饒,病者欲祈疾癒,困厄者希通達,沉淪者冀超昇。余曰:此言近似,尚非真實。彼又云:欲除業障耳。今生之苦,皆由前生惡業所招:今將去惡行善,以期業障消除,免受苦報。余曰:此言似矣,猶未盡也。彼又云:欲斷煩惱耳。人生造業,由煩惱起:今將斷滅煩惱,庶幾苦果不生。余曰:此言似矣,猶未盡也。彼瞿然曰:斷煩惱,除業障,離苦得樂,此乃佛法正宗,云何而猶未盡?布施持戒,禮拜供養,誦經念佛,持咒修觀,此乃佛法正行,云何而猶未盡?吾將以此自度度他,豈尚有遺憾耶?余曰:且稍安毋躁,當為子說之。大凡談理必窮根源,作事必問根由。子所談者,在佛法中非無其義。但是枝葉末節,若向這裏做去,立志雖佳,枉費精神。經云:「未知真實法,不名為布施。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供養。」余今例此,再作數語:未知真實法,不名為持戒。未知真實法,不名為禮拜。未知真實法,不名為誦經。未知真實法,不名為念佛。未知真實法,不名為持咒。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修觀。君未說到真實處,所以我不認可。經曰:「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又曰:「欲修大行,須知因地法行。」世人懵懵,不此之求,所以徒勞無益。今為君等發明真實,事半功倍,可乎?僉曰:願聞。曰:真實法者,吾人之心也。此心以有覺性,故謂之佛性。為萬法之本,故謂之法身。永不變易,謂之真如。性非虛妄。謂之實相。無所不知,謂之菩提。(菩提是正智,故無所不知。)寂靜不動,謂之涅槃。萬法之性,謂之法性。凡此種種名稱,皆是吾人真心之異名。人人本有,箇箇圓成,近在心內,無勞遠求。成佛作祖,是此一心。宗門謂之明心見性,心即性也。(心性是一,出華嚴經。)所謂真實法者,即此心也。我輩人人有心。而不自知,長劫受苦,豈不可憐!學佛無他,明心見性而已。(明悟自心,徹見本性。)如果明心見性,煩惱不待斷而自斷,業障不待除而自除,諸苦不待滅而自滅。三寶不言供養,而已供養自心三寶。布施不施一金,而其所施勝過七寶。不持咒而自得印明,不誦經而十二部經無不通利。若從根本下手,果大功高如是,君等奈何不圖?先德云:眾生依業有,業依惑有,惑依識有,識依心有。心是最終究竟處,不通此一著,意識長在,煩惱旋斷旋生,業障旋消旋萌,苦果永遠不除。譬如伐木,去其枝葉,來年又生,有何了期?若斷根蒂,永不再發。是故佛說未知真實法,不名為布施供養者,意在策勵世人,知真實處,在吾自心。(此義出華嚴經,及般若經,其文甚廣,可研閱之。)不然,修因無果,何以故?果在真實處故。不然,經云:「心是惡源,形為罪藪。」(此心是識心,與上真心別。)倘未明白真實所在,如何能斷煩惱。除業障。出苦海耶?為何事者,為求明心見性也。

 

二依何義……依二空義

 

吾人已知佛性即是自己真心,然則真心體相究竟如何?曰:真心無性,其體是空,故曰真空:其相如虛空。如虛空有二義:一如虛空不動搖,二如虛空遍滿一切國土。永明禪師云:(真心自體,非言所詮,湛若無際之虛空,瑩若圓明之淨鏡,毀讚不及,義理難通。)世人不知真心廣大圓明,妄謂此心在我身內,所以長劫輪迴,受苦無窮。今欲明白自己真心,第一莫認四大假合之身為真;第二莫認六塵緣影之心,以及山河大地為實。佛法入門,有二要義:一者眾生空,二者萬法空,眾生不空,謂之我執。萬法不空,謂之法執。何謂我執?謂我能主宰是也。主宰即是意識,非真有我。如果我能主宰,誰人肯入地獄:甘做畜生餓鬼?故知身中無我,全是意識分別執著。意識是生死根本,急宜斷除,不可姑息。所以大乘菩薩先修無我觀,以得人空。何謂法執?法者內之五根,(眼耳鼻舌身)外之五塵,(色聲香味觸)皆是四大(地水火風)造成,謂之色法。受想行識,謂之心法。色心二法,其性皆空,眾生不知,認為實有,起惑造業,生死不絕。佛法教人修法空,法空者,即空六根六塵六識諸法也,悟一切法,皆無自性,其體本空,名得法空。世人皆為我執法執所蔽,所以不知自己真心,大乘法門,若要悟心,先須信入人空法空之理。千經萬論所說法義,不外二空。若能信入,則悟心有期,剎那成佛。若不信此二空,專求福報,是門外漢,決不能得佛法利益。云何知無我耶?如果我能主宰,則臨命終時,妻室財產皆可攜去,何故不能?天上樂土,作惡之人皆可往生,何故不能?二俱不能,主宰安在,且一人之身,六根均動,豈有六我耶?如以六根為我。死者六根尚存,何以不能行動?故知無我。經云:(一切眾生,皆由著我,若離此著,則無生處。)云何知無法耶?根身器界,在人類共業同分中,見以為實:餘五道中,各有不同。可見六道之中,各各自變六塵境界,皆由業識所造,安有定法?故知一切人事營為,都是業風驅遣,識心所生,猶如夢幻泡影,空而不實。經云:(不知諸法空,恆受生死苦。)若能悟入二空,便證無生法忍,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由是言之,學法,唯學二空之義。

 

三修何行……修般若行

 

佛法要領,不出教理行果。教理即蘊處界諦緣起,如上一心二空說。果則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知教理而欲得果,非起行不能辦。今當論行,行有萬端,以六度為總,經中自在說法,或說一行:發菩提心是。或說二行:曰智慧,曰方便。或說三行:曰戒定慧。或說四行:曰四居處。四居處者,一慧、二戒、三施、四定,或說五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或說六行,曰六度。六度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行門雖多,六度括盡。此六度義,有無量門。茲略說三門:一六度義相,二六度所對治,三六度能入理,云何義相?萬行俱從菩提心流出,合之為菩提心,分之為六度。無顧戀心為布施,無持犯心為持戒,不忤一眾生為忍辱,念念不斷為精進,心不流動為禪定,知萬法空為般若。云何對治?對治六道,出三界輪迴故。立施度,對治餓鬼道。立戒度,對治地獄度。立忍度,對治畜生道。立精進度,對治修羅道。立禪定度,對治人及六欲天。立般若度,對治色無色界天。云何入理?隨順法性故。法性體無慳貪,立施度。法性離五欲,立戒度。法性離瞋惱,立忍度。法性離懈怠,立精進度。法性常定,立禪定度。法性離無明,立般若度。此六度法,要以般若為主。經云:(五度如盲,般若如眼。)布施無般若,惟得一世榮,後受餘殃債。持戒無般若,暫生上欲界,還墮泥犁中。忍辱無般若,報得端正形,不證寂滅忍。精進無般若,徒興生滅功,不趣真常海。禪定無般若。但行色界禪,不入金剛定。萬善無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無為果。據瑜伽,菩薩行有四:一六度行,二道品行,三四攝行,四神通行。要之,俱以般若為主。佛法雖分大乘小乘一乘三乘,四諦悉已括盡。世間因果,為苦集二諦。出世因果,為滅道二諦。滅為佛果,道為菩薩行。般若為道諦體,故般若為要行。

 

四悟何法……悟緣生法

 

學教參禪,俱圖大徹大悟,徹悟之境,即是無生法忍。學人一心求悟,究竟悟何種法耶?曰:悟緣生法,何謂緣生法?曰:緣生法者,因緣所生之法也。一切諸法,緣會則生,緣散則滅;非有而有,幻相不實;有即非有,當體是空。曰:緣生之相,既是虛妄,云何悟相便為登峰造極耶?曰:見性不真,不能了相:見性真實,便能了了見森羅萬象,都是自己本性上因緣所生,謂之妙有。故學法要著,須明緣生性空。若見緣性,則脫緣縛。(緣性者,緣生之性,即是佛性。十二因緣是輪回相,佛性是輪回性,見佛性則輪回頓斷。緣縛者,即是十二因緣輪回之縛也。)故證性即了緣生,了緣生即證入真性,是一事也。大乘學人,入門便教觀緣生法,為將來悟入正因起見。此義云何?佛法以空為主,說空以因緣為宗,因緣即是緣起義。(緣起即緣生)凡夫不信,外道不知,小乘權教雖知而不徹底,唯大菩薩學佛乘者最須於此著眼。何也?佛說心地,乃說二空,無緣生義,二空不成。人之識心,造善惡業,故有昇沈:而其真心本來不動,識心為累,枉受輪回。當知惑業苦三,皆由因緣所生,緣生性空,故曰人空。根塵亦是因緣所生,根塵無性,一切是空,故曰法空,若無緣生之義,人法俱實,真心不顯。有緣生義,人法俱空,真心顯現,得本法身,即為佛果。法身如虛空,故曰真空。真空體內,十方微塵剎海一切俱現。故涅槃經云:(佛性者第一義空,第一義空者即是智慧。)又深密經云:(若不了知無相法,雜染相法不能斷,雜染相法不斷故,壞證微妙淨相法。)若能悟入緣生,即證無生法忍,即是大徹大悟。大乘學人,當如是行,勉之勉之。

 

中編  發菩提心

四川中江劉洙源先生說

弟子廖寂慧記

 

已說四句要義竟。由初句,知唯心。由次句,知心體空。由三句,知悟心不離般若。由四句,證真方能了俗。今當略說發菩提心。

 

  名義

 

發菩提心,具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簡稱菩提心,或云大乘心,或云普賢心,再簡云發心。義如常釋:阿,無也。耨多羅,上也,為無上心。三,正也。藐,等也,為正等心。三菩提者,三、正也,菩提、覺也,為正覺心。此無上心、正等心、正覺心,心字該通三項,各有所揀。初揀凡夫外道,凡夫不覺,外道邪覺故。次揀二乘,但了生空,偏覺故。三揀菩薩,菩薩因覺,未滿果位,非正覺故。

 

問:以上三心,如何融攝?以便下手。

 

答:菩提心者,統為自性清淨心。此自性清淨心,生佛平等,人人皆具,不增不減。發者,發起也,開發也。(初心只是發起,見性乃名開發。)

 

非觀照不能發起,非觀照不能開悟。故發心者,即觀此自性清淨心也。

 

  意義

 

問:云何為自性清淨心?云何觀自性清淨心?

 

答:自性清淨心,即吾人之真心,亦名佛法,亦名法身,亦名真如,亦名實相,亦名涅槃,亦名法性,亦名法界。妄念依之,而成三界,為世界成立之本,人生緣起之源,眾生不知,無始以來,從未觀照,枉造輪迴,沉淪生死。佛法教人返觀內照。即是入佛性,入法身,入真如,入實相,入涅槃,入法性,入法界。頓斷輪迴,速出生死。是故佛法根本在心,行法根本在觀,大乘心地觀經云:(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涅槃經云:(能觀心性,名為上定。)

 

問:發心究竟為甚麼事?

 

答:為見自性。吾故云:發心者,發見性之心也。學佛不求見性,即是外道;志求見性,方是佛子。

 

問:何以觀心便得見性?

 

答:古德云:「若不觀心,法無來處。」蓋佛法都在清淨心上,返觀內照,始能引出佛性:一切三昧門,一切陀羅尼門,一切解脫門,一切神通門,一時俱得顯現。故知心是妙法來處,若不觀心,如何能引得出來?是以觀心為佛法第一妙行,諸行莫及。故華嚴云:「初發心時,即成正覺。」謂自心是佛,見自己真佛,即成正覺也。發菩提心論云:「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今人欲成佛,而馳心外求,哀哉!未曾發心,而修雜觀行,只得生天果報,不得出離輪回。

 

問:發心既是觀心,且又重要如是,究應如何觀乎?

 

答:佛說觀心,有一句定義。文殊問經云:(不發,是發菩提心。)云何不發?謂不發一切求利益之心,及悲願有條件之心。蓋發心時,須要摒息一切外緣,離念清淨。生心動念,即乖法體,故云不發。云何又言發?謂念念俱寂,自性圓融,周遍無際,即是發心。智行于內,不行于外,故不發為發。華手經云:(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居士云:(但看起滅處,此箇是真如。)其熟味之。

 

又有要義三:一。發心時,當知無能發者,此破我執。二。無所發之境界。三。無所發之方便。此二破法執。總以畢竟空,無所有,無所得,為歸趣。又發心時,如有妙境,及小小神通發現,急宜捨去,以此是無相法故,一切雜行,一切雜觀想,不得合入此中修。此指修三乘言,如圓頓教,即純乎合修。

 

  修法

 

修此法時分二:一趺坐,二觀心,說明於下:

 

一趺坐  擇清淨處,結跏趺坐。(先以左趾押右股,後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於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安仰跏趺上。此為全跏,名吉祥坐。或但半跏,右押左上亦可。又有降魔坐:先以右趾押左股,後以左趾押右股,手亦左押右,禪宗多傳此坐,任人自擇,年老者端坐亦可。)身體端正,不動不搖。手結定印,(二手仰掌,右安左上,二大指頭相拄,安於臍下跏趺上。此名法界定印,能除一切狂亂妄想。)合眼斷光,閉口合齒,舌抵上顎,鼻對肚臍。背脊筆直。兩肩齊平,不偏不倚,如是而坐。

 

二觀心  觀心之法,先要休心息念。須將六塵萬緣,一概放下:善事惡事,都不思量,過去未來,一概不想。直觀當下念頭,憧憧往來,起滅不停;勿執著他,勿隨逐他,勿斷除他。只管細細靜看。妄念起時,一看不知去向:旋又復起,仍如是看:念若不起,只看著。久久純熟,看到一念不生,即與般若相應,發菩提心論云:(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萬德斯具,妙用無窮。)心性之妙如是,吾人平日之不相應,是為妄念所遮,是無明心。無明何所依?依真如而起。觀無明心即是觀真如心,觀心性即是觀無明心。何以故?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故。觀而得定,即是真如三昧,為三昧之王,故名上定。

 

問:此種發心,有異名否?

 

曰:有。觀上不念外境,故名無念行。一心不動,故名不動行。心無所緣,故名無相行。心不住境,故名無住行。用般若觀照,(觀時不起分別心)故名般若行。總之,常修此行,則離分別,離能所,即是離心意識,心意識離,真心自現。發心之能事,如是如是。

 

○事忙人,每日必須坐一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若能坐二三次,每次一二小時者方妙。愈多愈久則愈妙。坐時須要寬衣鬆帶,從容安詳,不宜當風,不宜飽腹。坐畢緩動其身,徐開口眼,兩手搓熱,撫摩面目腰腹腿足,休息片時,然後下坐。

 

○平時須將唯心之理,自心是佛,二空之義,諸法無性,常常思維,以作預備。涵養省察,尤不可忽。當知世事如夢幻,人生若朝露,剎那無常,都是空忙。如能發起冷淡想,厭離想,最易合拍。以一念萬年修去,即是。勉之勉之。

 

  種類

 

發菩提心有二種:一世俗,二勝義。發悲願心,是有為法,名為世俗。觀自性清淨心,是無為法,名為勝義。世俗不能攝勝義,勝義則能攝世俗。

 

問:大悲大願,是佛法要行,何以此中揀去?

 

曰:非揀去也。未見性人。悲願甚狹,見性時,乃能廣大,故見性為最急。所謂悲願者,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耳。今求見性。原為成佛利益眾生,即是大悲大願,何必更發。

 

  不發之失

 

發心為總相,其他觀行為別相,別必依總,總能攝別。涅槃經云:「雖信別相,不信一體無差別相,(即菩提心)名信不具。信不具足故,所有禁戒亦不具足,所有多聞亦不具足故。」古德云:(無菩提心,三歸五戒亦不成就,以不知佛法根本故。)其重要如此。今之人,學得一肚皮佛法,而於此茫然,何哉?

 

  發心功德

 

發心功德,說不能盡,遍於群經,廣在華嚴,瑜伽,智度等論。茲舉數條於下:

 

一受生利益。  發此心已,得四種利益:一種子勝,以菩提心為種子故。二生母勝。般若波羅密為生母故。三胎臟勝,大禪定樂為胎臟故。四乳母勝,大悲長育為乳母故。

 

二得出家功德。  居士不能得出家功德。維摩經云:(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出家。)是居士發心,與出家等,亦能得此功德。

 

三具足佛法。  維摩經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具足。)毗婆沙論云:(此法門是諸佛之母,諸佛之父,諸佛之眼,無生法忍之母,大慈大悲之母,常常修習,功德無量無邊,大般若經云:(如以箭射物,或中或不中,以箭射地,無不中者。)發心成佛,如箭射地,無不成者。

 

四入劫超劫。  世人常嫌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時期太遠。不知汝修雜觀行,尚在三大阿僧祇劫之外也。今日發心,未入劫者得入劫,已入劫者能超劫。

 

五諸佛授記,諸佛加被。  初發心時,佛與授記,群經有明文。如出生菩提經,大乘心地觀經,思益經,最廣在華嚴經。諸佛加被者,楞伽經云:(十方諸國土,所有無量佛,悉引光明手,而摩是人頂。)是諸佛常常加被如是行者。

 

六能轉女身。  藏中有轉女身經。佛說菩提心。八百居士婦,轉為男身。

 

七往生上品。  世人念佛,不知發心,縱得往生,只得中品下品?如能念佛而又發心,則可希望上上品生。觀經云:(不知第一義,不得上品生。)第一義即菩提心。他經尚多,茲不具引。

 

八遠離災橫  毗婆沙論云:(劫火官賊怨,毒龍獸眾病,侵是人者,無有是處。此人常為天龍八部諸佛皆共護念稱讚故。)此論略舉九種災橫:一劫難,二火難,三官事,四賊難,五仇怨,六毒害,七龍難,八惡獸,九疾病。其實一切災難,無不消滅。廣如華嚴,及瑜伽師地論。

 

  不揀門閥

 

賢劫經云:(星王如來,昔為牧牛人,於聲授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名稱如來,昔為織師,於電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明燄如來,昔為守城人,於無邊光

如來所,初發菩提心。難勝如來,昔為樵人,於堅固步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功德幢如來,昔為汲水人,於妙稱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力軍如來,昔為醫生,於大譬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此段經有三種看法:(一)卑門:牧牛織師等人,皆非高門,故發心不拘身家。(二)得果:此六人皆得如來之果,可見發心不虛。(三)要道:彼等得佛果,不歸功於其他觀行,而歸功於發心,故發心為成佛要道。

 

問:發心固在速成佛,如一生不成,有果否?

 

曰:有。從發心起,至成佛止,中間受生,瑜伽論中謂之增上生,言生生倍倍增加好處也。出生菩提心經說:欲求富饒豪貴,或作天王,隨意能得。何言無果?且能真實發心,十信以往,作十三種法師,即作十三種人天諸王。此義見仁王經,瓔珞經(上文受生利益,即是概括其果,論中謂之得四聖輪。)。

 

  儀軌

 

顯揚聖教論云:(於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發誓願言:我弟子某甲從今日起,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饒益諸有情故,凡我所修六度等,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詞薩同行,願尊證知。)如是三說,即合儀軌。

 

  結論

 

余觀菩薩藏中,說發心義,約十之三。諸大師章疏中,分條詳釋,義門尤多。今略說如此。最後有三要義:一要信自心是佛,二要有善知識教授,三要肯精進觀心,具此三要,無不成佛。即剎那一修,亦種佛種。其功德之殊勝,非平常誦經念佛持咒以及其他觀行所可比擬。諸修學者,有緣聞此,其各珍重勉勵之。

 

以上為先生常常演說之義,大略如此。能生一念信心,剎那修行,功德已無限量,何況精進專修,果報不可思議。

 

下編  略解楞伽(依據唐譯大乘入楞伽經)

四川中江劉洙源先生說

弟子廖寂慧記

 

佛言:大慧,菩薩摩詞薩,依諸聖教,無有分別。獨處閑靜。觀察自覺。不由他悟。離分別見。上上升進,入如來地。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

 

此段經文,佛答自證聖智行相,為頓教根本,今逐句釋之。

 

依諸聖教(宋譯作:前聖所知,轉相傳授。)依諸聖教者,先佛相傳之教,為聖教。所傳何法?廣則本經所明。其下手處,即達摩「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三句之義。(此偈共四句,第四句「可以入道」是果,用功只在上三句。)可知此言,是先佛所傳,非達摩杜撰,故應深信受持。  依者,言謹守此法,不得一絲出入,以期徹悟。

 

無有分別(宋譯作:妄想無性。)  此句是修行正軌,最要最要。何為分別心?即第六識。根塵相對,或憶念過去未來,枉造輪回,經中呼為六賊。今欲入法,應先停止此心,莫起分別。今作三段解:一初,二中,三後。初入觀時,先將根塵過未事,一齊放下,始為外息諸緣。教門謂之修止,宗門謂之休心息慮。妄念一息,心便寂靜,心若寂靜,般若乃生。先德喻之如珠吐光,還照珠體。珠喻涅槃心,(涅槃即寂靜。)光喻智慧。(智慧即般若。)光從珠生,喻般若從涅槃生。還照珠體,喻般若光明,還照法身。顯宗論云:「涅槃不生,能生般若。」故息緣為入手最要。中時,外緣已息,般若漸生。此刻應一心不動,故云內心無喘。(喘者,動也。)此不動時,即是無念、無住、無相。相雖有四,(不動、無念、無住、無相。)其行則一。後時,心如牆壁。此句狀無分別不動之相,最為吃緊,即是離識功夫。禪宗所謂如大死人,永絕餘想。又謂絕後再甦,欺君不得,即是此境,珍重珍重。枯木生花,於是乎在。

 

獨處閑靜(宋譯作:獨一靜處。)此句有兩義:一。獨處,謂一人專修,不約伴侶,華嚴經云:「獨一發心,不求伴侶。」是也。可知近世成群打七之非。二。閑靜者。謂擇清淨處所。遠離憒鬧也。獨處對人而言,閑靜對地而言。

 

觀察自覺(宋譯作:自覺觀察。)此句若如字面解,有觀察心,有警覺心,心緒紛然,成何事體?今謂不然,作三段釋:初釋觀,次釋察,後釋自覺。初釋觀,觀謂觀心,觀何等心?曰觀無明心。何以不觀真心?曰:真心自無始以來,為無明所熏所蔽,不能顯現。此無明,依何處住?依真心上住,如膠著漆,不得解脫,故曰住地無明。此無明。為生死根本,一分不盡,生死永在,故曰根本無明。學法欲求真,當從此住地無明下手,何也?伐木不斷根,灸病不得穴,絲毫無益。故二乘人與權教菩薩,斷得四住無明,不知住地無明:能免分段生死,終受變易生死。(輪回有二重:一。界內十二因緣,受分段生死。二。界外十二因緣,受變易生死。)一乘人從觀心下手,為破住地無明,生死永斷,所謂從咽喉上取血,此是成佛妙訣,最真最實,李長者曰:「根本無明,即是根本不動智。」永嘉云:〔無明實性即佛性。〕台宗云:無明體即是明,即是實相,即是法性。經中不勝繁引,皆指此著而言。初時觀生滅心,不執不著,不隨不斷,或一味休心息慮。兩法是一。常常觀照,即是般若熏無明。無明一破,法身頓現。一超直入如來地,不歷僧祗護法身,故稱之為圓頓法門。次釋察:察。謂監察,謂觀心時,有兩種監察:一者正念,二者正知。正念者,一心守護觀境,不准起第二念。遺教經云:「制之一處,無事不辦。」金剛三昧經云:「制之一處,眾緣斷滅。」制之一處,即是正念。先德云:「若不守心,得成佛者,無有是處。」正知者,如起信論云:「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若不攝還,增長無明。監察機關,有此二種權力。禪門有喻云:「坐禪者如官吏,門外有二衛兵站岡,此二衛兵,一名正念,一名正知。」可謂善喻。三釋自覺:自覺者,言此監察機關,時常令正念守心,正知攝心,不令放逸。

 

不由他悟(宋譯作:不由於他。)  不由他悟者,到大徹大悟時,萬法自然從心顯現,不是他人授予。所謂無師智,自然智,是也,即是無生法忍。

 

離分別見(宋譯作:離見妄想。)  此句作兩句釋:一離分別心,二離諸見。先釋初句:此分別心,與上文不同,上是凡夫攀緣外境,此是行者攀緣觀境。不然,便是重複。云何攀緣觀境?此是無相法,不許有相。若現殊勝境界,或現佛菩薩像,或聞說法聲,皆是魔境,應嚴加拒絕。

 

若有取著,即是分別心起,便入魔網,故曰離分別。

 

次釋第二句:見者諸見,障人不能見道。諸見者,或云五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或云六十二見。起見者,謂於觀中,現出境界,以為或劣或勝,或與某經相合,或與某三昧相應,認為聖境,此即是見,必入魔網。佛藏經云:「發菩提心,只是離耳,離何等?一離欲,二離見。」「欲即是無明,見即是憶念。」華嚴論云:(見在即凡,情亡即佛」四祖云:「不用求真,惟須息見。」見之過患,可謂至重,故須離之。

 

上上升進(宋譯同上。)  上上升進者,觀心到此地位,應加精進,不間修行,暗中長進,不可限量。上上者,如在信位,升進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步步增高,謂之上上升進。

 

入如來地(宋譯同)  如來地者,為大徹大悟之果。觀行純熟,不覺趣入,故此法門,謂之如來禪。

 

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宋譯作:是名自覺聖智相。)  自證聖智行相者,自身內證聖智修行之相也。自證聖智,宋譯為自覺聖智。證者,見也。覺即是證,證即是見,二名無異。此即根本智,經論多名,華嚴謂之普光明智,即是本性寂照之用。華嚴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即說此義。此智成就,即為成佛。楞伽云:(如來以智為身,智為體故。)又云:(佛非人非蘊,但是無漏智。)此智即是行者報身佛。

 

云何名一乘行相?謂得證知一乘道故。云何名為知一乘道?謂離能取所取分別,如實而住。大慧,此一乘道,唯除如來,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

 

此段經文,佛答一乘人入觀行相。大慧以與上章修法或異,佛以離分別為答,仍與上章義同。今略釋之。  何謂一乘行相?行相者,謂心念不住而住之相。一乘行相者,謂修一乘法安心之相也。離能取所取分別者,能取是見分,所取是相分,能所宛然,即是分別,應當離之。如實而住者,如作靜詞解,如即真如,實即實相,言住真如實相也。如作動詞解,如即如是之如,如實相而住。如實相而住者,不住根塵識,住於如如之理。此義最大,當引經證成。金剛三昧經云:「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善男子,住於如理,(即如實而住,)過三苦海。(即三界之苦。)又云:「若住大海,(譬佛果,)則括眾流,(譬三乘,)住于一味,(譬守心一法,)則攝諸味(譬信、住、行、向、地。)」大涅槃經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當知是人,已用諸河泉池之水。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修習如是金剛三昧,當知已為修習其餘一切三昧。」觀心入理,即是修習金剛三昧,此三昧成,一切三昧,無不具足,故為圓頓。又金剛三昧經云:「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脫。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來禪者,理觀心如,入如是地,即入實際。)實際即真如法身。存三解脫者,言不證三解脫也。守一心如,即如來禪。經語分明如是,而世人不知,悲夫。華嚴經云:「初發心時,即成正覺,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即是此境。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即是此經之如實而住。而生其心,即自證聖智現前也。本經偈云:「捨離此一切,(上文列各種禪,皆應捨去。)住於無所緣,是人則能入,如如真實相。)住於無所緣,即是如實而住。入真實相,即是如來禪。涅槃經云:「一切眾生,無漏智性,本自具足。」依如是修,無不得證。奈何不信?而甘沉淪三界乎。先德云:(妙得其門,成佛匪離於當念。若失其旨,修因徒困於多生。)思之  思之

 

華嚴經偈

 

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

若有欲得如來智,應離一切妄分別,

有無通達皆平等,疾作人天大導師。

 

佛法要領跋

 

佛法廣大。根本在心。行門無量。主要在觀。直觀自心。見性成佛。此吾師中江劉先生說佛法要領之宗旨也。先生博通經藏。精研教觀。深山隱居。澹泊自處。年已七十有三。而精神矍鑠。誨人不倦;時應鄰邑之請。講說不絕。常曰:學佛不求見性,皆是附佛外道。志求見性。方是佛子。欲求見性。必須觀心;觀與不觀。實為學法生死關頭。三乘人觀心,不深不徹:唯一乘人頓見本性。頓成如來。故其教人:每令放下觀心。學者從之。多獲開悟。弘恕聞道已晚。因君心若之介。始獲忝列門牆。十四年來。備蒙啟迪。循循善誘。殷懃懇切。嘗開示曰:學大乘法。以了一心為根本。若實了一心。則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將不求而自至。故云:一切諸法。心為上首。神通人人具足。但得母子自至。又云:大彌陀經三輩往生,俱以發菩提心為本。不明四智。只生邊地疑城。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固皆以了一心為根本者也。一心難信。(一心即是自己真心)了尤不易。(見性方了)能了則入無學位矣。又云:修觀持名。二法平等。修觀者,能明白見。持名者,至一心不亂時,乃明白耳。此皆佛法真實了義。凡學佛者,咸宜知之。無奈弘恕根性愚鈍。雖受淨土觀法,未及專修;又值世亂,不遑寧處;迄無成就。慚愧甚矣。邇因體力衰弱,性好簡易。重請授我要法,以資修習。先生始以「發勝義菩提心」教之。并告之曰:發心者,發見性之心也。即觀自性清淨心也。華嚴云:「初發心時,即成正覺。」涅槃云:「能觀心性,名為上定。」均謂此也。乃至起信論之真如三昧淨土宗之實相念佛達摩大師之如來禪。名異實同。皆是觀心云云,始知禪淨二門。原是一法。旋復寄示講錄三篇。所傳具在。且更詳焉。展誦之餘。贊歎無盡。乃細加編次,呈請鑑定。名曰佛法要領。集資付印,以利學人。竊謂是書。言簡義精指歸一乘,示二空理。悟入緣生發菩提心。徹見本性。闡明楞伽玄義。揭示頓教根本。絜前聖之要領。為成佛之捷徑。所謂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經藏奧旨。洩盡無遺者矣。學者苟能依此修之。則久久純熟。豁然開悟。明心見性。一念頓證。其福德智慧因緣之大。豈平常誦經念佛持咒修觀所可得而比擬哉。何以故?心性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故。此觀心法,是如來禪。只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迴非餘法所能及。故華嚴云:「雖盡未來際。遍遊諸佛剎。不求此妙法。終不成菩提。」妙法者何?觀心是也。大乘心地觀經云:「此法難遇過優曇。一切世間應渴仰。十方諸佛證大覺。無不從此法修成。此偈大聲疾呼出佛金口。更有何疑。又云:「一切有情聞此法。欣趣菩提得授記。一切有緣得記人。修此觀門當作佛。」可見一發心即授記。一授記當成佛。是決定義。何謂有緣?得聞此法為有緣。當下發心為有緣。願天下有緣人。如法修行。精進不退。皆得速證無上菩提。

 

一九四七年丁亥十一月十二日 弟子 金弘恕敬跋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