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3/26 08:48:37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3/26 08:42:30   編輯部 報導

福慧二資糧

 

堪布卡塔仁波切

 

第一天
  各位晚上我首先要來談談有關「止」的禪定。「止」可以使我們的心變得非常寧靜和放鬆。一般來說,當我們修持禪定時,如果沒有參考任何經典,或接受任何一位上師的指引,就不應該著手去做,因為那是很冒險的事,可能會產生錯誤的觀念,以及使用錯了方法。而一旦禪修真的有誤,要改正便很困難了,而且也要花上很長的時間。因此,在修行禪定方面,首先我們必須增長自己在佛學上的知識,特別是有關禪修方面的。然後,對所學到的知識仔細地去思惟,好好地瞭解之後,再著手去修持,這樣才是正確修持禪定的方法。對金剛乘、大乘或一般的佛法而言,在修禪定之前,我們必須生起對輪回的出離,以及發願利益一切眾生的心。以此出離心和慈悲心去修禪定,便一定會修持得很好。


  佛法上的禪定,不像其他一般的禪定,只為了健康的因素,或只想解除心理的痛苦而求得放鬆。這種僅求短暫利益的禪定,並不會具什麼效益。在佛法上的禪定,我們所著重的是發展自心,使心安定下來,並在清靜的狀態之下,使自己的智慧生起。止觀,最主要的是發展我們內心的智慧,直到證悟為止。所以,在修行中,禪定的修持是非常重要的。


  瞭解有關禪定的概念後,我們就要實際去修行。佛陀對於一切禪修的教導可分為兩部分:一是「止」,另一是「觀」。首先我們要修持的是「止」,即是將我們不安定、焦躁的心穩定下來,達到內在平靜祥和的境界。「觀」是在內心靜慮的狀態下,去觀察並了悟心的究竟本質——即明空的合一——此觀察的過程就是「觀」。「觀」的梵文是Vipashana(毗缽舍那)。


  Vipa的意思特別,Shana則是觀察;兩字合一,指的是特別的觀察法。止的梵文是Shamatha(奢摩他),Shama的意思是平靜祥和,tha則是保任、住於;兩字合一,就是指住于平靜之中。


  所以,為了了悟自心的本質,我們必須修習止觀的禪定。首先,心要靜慮下來,才能在平靜的狀態中去瞭解心的本質。這就好象一盞油燈一樣,沒有風的阻擋就會很明亮;如果有風有干擾,就會搖晃不定。我們的心如果像這樣搖晃不定,就無法看清其真實本質——明性。所以,當心變得更為平靜安定時,障礙就會消除,就像一盞沒有風阻礙的燈一樣,可以把每件事看得很清楚。當能夠觀得更好、研究得更深入時,便可以瞭解心的究竟本質了。


  為了修好禪定,我們必須要具備一些有利的條件,其中第一,就是我們需要一個沒有阻礙的適當環境;沒有外來的打擾、沒有噪音或惡意者的騷擾……等等。再則就是要對周遭的一切生起出離心,因為具有出離心才能減少我們的貪欲。貪欲熾盛也是一種禪修的障礙,會使我們無法集中注意力,以致難以產生平靜的心,這就是我們要少欲的原因。另外,我們學習知足,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到滿足。再下來的條件是,禪修時,我們應該有一位合適的導師,能隨時指導我們,為我們解說。如果具備了以上修習條件,那麼禪定一定會修得很成功。


  此外,我們也要注意身體上的情況,例如:坐姿。禪定有幾種不同的坐姿,如:七支坐法、八支坐法……等等很多種。坐姿非常重要,原因是我們的身、心一直都相連的。根據密宗的教法,我們的身體與氣脈有關。氣脈一旦順暢,心就會變得清明,不假外力,也能夠很自然地穩定平靜下來,這就是我們必須注意坐姿的原因。無始劫來,我們的心識和氣就是這樣結合在一起的,我們的心好象一個可以看清一切的人,但無法有所行動,好似看到一粒蘋果,卻不能去拿一樣。所以,心和氣是相互依賴、相互幫忙的,當兩者結合時,我們便可以做任何事情了。所以心可以離開身體再去投胎轉世,心也可以到任何我們想去的地方。


  關於坐禪的姿勢,我們先談七支坐法。雙腿的坐法可以用金剛跏趺或半跏趺坐,依個人的需要和身體狀況來決定。有些人可以一點不費力的就盤起雙腿,這樣他們可以使用金剛跏趺坐;有些人雙盤很困難、很不舒服,這時就可以採用半跏趺的坐姿來坐。第二點,談到眼睛。打坐的時候,眼睛不要太開,但也不要全部閉起來,自自然然半開著,從鼻尖注視著前方。眼睛注視的目標並無限定,例如可以注視在一樣物體上,此時眼睛注視的焦點就放在此物上。但無論如何,眼睛都儘量不要移動,因為一旦移動了,就會分心散亂。我們要照著這樣的方式去做,眼睛一定要放在同樣的位置上。


  現在我們討論的主題是二種資糧——福德資糧與智能資糧。福德資糧的積聚,我們可以使用聲聞獨覺乘(小乘)的觀點來解釋,也可以用菩薩乘(大乘)的觀點來看,或是以最善巧方便的金剛乘來說明,而層次不同的資糧積聚,則完全依個人根器的不同而定。至於智慧資糧的積聚,可以使我們了悟小乘的人無我(我空)、大乘的法無我(法空)、以及金剛乘輪涅不二的教法。


  如前所述,福德和智慧資糧的積聚,有幾個不同的層次。雖然一個人可聽聞各種不同的法教,老師亦可教導解說由最低至最高的法道,但我們心裏必須瞭解,一個修行人是不可以只選擇最高的法門,而拒絕從基本的開始。這情形就像我們一出生時是嬰兒,雖然許多人不喜經過嬰兒階段,而想直接長大成人,但那是不可能的事;同樣地,雖然大多數人也喜歡如此方便地積聚資糧,但那是不對的。我們必須從最初的基礎開始修起,即使從中切入也不行。所以,對一個修行者而言,一開始是最重要的,因此我要從最基礎的開始說起,再逐漸談到較高的層次。


  通常我們要開始修行前,必須先獲得某個法的灌頂、口傳、和法本的解說,以瞭解禪定和修行方法。你必須獲得這些,做為積聚和前行準備的條件,也就是修行前要先具足這些條件,然後再將所得到的指導、法本等應用到實際的修持上。


  一般來說,積聚資糧的好處和不積資糧的壞處是顯而易見的,就像現在有許多國家和地方非常乾燥,長不出任何東西,住在那兒的人也遭受嚴重的饑渴、瘟疫、疾病……等等。這並非由於天意的懲罰,亦非因高等的生命,如:神明、上帝……等在處罰那裏的人,而純然是由於過去世他們沒有積聚資糧的結果。相對地,有些繁榮富庶、物產豐饒,人們遠離饑荒,並且健康富有;同樣地,這也不只是那兒的人較具智慧,而是他們積聚了許多福德資糧的緣故,才使得他們能繁榮富裕。這些不是上天所賜予的,而是福德資糧積聚的結果。


  對福德的積聚,學習佛法的人,會較一般世俗的人更深入瞭解。學佛者知道,在餓鬼道所受的饑渴痛苦,都是因為沒有積聚福德的緣故;而阻礙了他人的積聚資糧的機緣,也會墜入餓鬼道,這可明顯看出不積聚福德資糧的壞處。反過來說,一個人生在較好的環境中,繁榮、富裕、健康、豐饒等,這些都是積聚福德的特徵。簡而言之,一個人如果投生到人道,那兒樣樣都很豐足,一定是福德積聚的結果;反之,如果投生到饑荒、疾病肆虐之處,這也是缺乏福德的緣故。從一般世俗的眼光來看,一個人在工作和事業上若有所成,大家便會認為這完全是他具備聰明才智的緣故;雖然這是事實,但真正的原因,是他以前曾積聚過福德。一個人具備聰明才智,但也要有福德,才會產生這樣的動力;就如同土壤肥沃,我們若去開墾播種,便一定有所收穫才對。但有一種人,不論如何努力,總是失敗,一般人都會覺得,這是因為那個人不具聰明才智之故。當然這也可能是事實,但真正的原因是他不曾積聚福德,所以無法具備這樣的聰明才智,以致無法成就;這就好比肥沃的土壤,不經開墾,仍然不會有收穫一樣。所以,我們此生會有種種成就、幸福和美善,其實都是由於曾經積聚福德的緣故;而此生之所以失敗,也是因為不具福德之故。


  為了瞭解正確的積聚福德資糧的方法,我們首先要知道有三種積聚的物件;第一個是佛菩薩,他們是積聚福德資糧最至高無上的對象;第二個是那些曾在此生幫助過我們、善待我們的人,如:善知識、特別的朋友和一切曾利益我們的人;第三個是貧困、需要財物或種種其他幫助的眾生,他們也是積聚福德資糧的對象。我們有時曾想,對於自己所喜愛的人給予幫助,如此的行為是否也能積聚福德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如果這位元物件不真正那麼需要幫助,則所積聚的功德就不像上述三個物件那麼大了。


  如果能供養佛菩薩,其所積聚的福德的是非常大的,他們是我們所能積聚最大福德的物件。即使我們所供的東西微不足道的,但由於物件很殊勝圓滿,所以也能積聚很大的福德。舉例來說,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一次,一些孩童在玩耍——依照傳統,佛陀每天要托缽出外乞食——那群孩童手中玩著一些豆子,其中有一位小孩把豆子丟到空中,說道:「我要供養佛。」這七粒豆子正好落入路過的佛陀的缽中。結果,雖然那七粒豆子並不多,而在他轉世到第七世的結束前,便已經學到了足夠的佛法而得成就。這就是因物件十分圓滿,能使我們積聚極大福德的例子。


  以上這個故事,也許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已沒機會再積聚如此殊勝的功德,因為佛陀已經涅槃了。但事實上,佛陀的化身雖已不再住世,但我們知道佛陀的的智慧心(譯注:此指法身)是無所不在、遍一切處的。福德的積聚,完全視我們的信心及發心而定,如果我們具足信心,佛陀就存在;如果我們將發心供養的物件――例如佛像等――視為真正成就證悟的佛,則這就成為至高圓滿的對象。我們並不需要一位元真正活生生的佛陀現前,只要我們有信心地向佛像供養燈、花……等等,則這些佛像就是如實圓滿的物件。但如果有分別心,覺得此佛像樣子不好看,不莊嚴、我不喜歡,而喜歡另一尊……等等,一旦生起這種分別心,發心就不清淨了;不淨的發心,就會破壞供養時所能真正帶來的功德。


  我們也可以應用佛法來積聚福德。但該如何做呢?佛法是教導人們證悟佛果的方便途徑,我們可用任何方法來讓他人獲得。首先,假設有人沒有佛經,我們贊助印經,使他們獲得經書,這就是以法積聚資糧的方法。如果已有人贊助佛書,而沒有法師說法,恰巧法師的開示也很重要時,我們就可以邀請法師前來說法,提供他一切必備的東西,如:說法的地方……等等,這也是法資糧的積聚。不論我們想做什麼來使他人獲得佛法,這都是積聚功德的圓滿對象。同樣地,這些行為也都須視我們的發心而定,因為發心清淨的話,不論我們做什麼,例如:印經、供養法師、使學子有老師等,也能真正積聚很大的福德資糧。


  接下來,我們談到僧伽。僧眾有二種,即聖僧和凡夫僧。聖僧是指一地以上的菩薩,具有高度的證悟,但以一般的人身來示現,因此我們一般人是無法分別出聖僧或凡夫僧的。但不論是聖僧或凡夫僧,只要我們供食他們食物、住所……等等,也都可以積聚極大的福德。凡夫僧是指一般出家的比丘和比丘尼,或是在金剛乘中受過戒且持戒未破的僧眾。


  前面已經談過,如果做供養時起了分別心,則不論我們供養時的物件為何,其所積聚的福德便很少了。所以,為了積聚福德,我們的發心要盡可能的清淨,不要有任何分別心。假使在我們做供養時,覺得所供養的佛像很莊嚴,便會積很大的功德,這是由於我們對佛像產生歡喜心。但如果我們做供養時,覺得佛像不美,雖然佛陀不會因此感受就對我們生出好壞或喜惡的分別,但由於我們自心的不淨,便無法像喜歡佛像般積聚那麼大的福德了。


  簡而言之,如果對圓滿的物件以正確的方法來積聚資糧,不以希求心、競爭心或傲慢心來行供養,便可以積聚很廣大的福德。我想再闡釋得更清楚一些:所謂不要有任何的希求心,是指在供養時,心中不要存有任何希求的想法;不要有傲慢心,是說供養時,不要認為自己的供養最殊勝特別,別人都比不上;不要有競爭心,是指行供養是出於已願,不是被迫,也不是見著別人供養,自己不好意思,或基於某種競爭的心理才做。所以,一個人做供養時,不應有這三種心態,就如龍樹菩薩曾說過的:供養時,態度的正確與否,將影響到其所產生的福德大小。
  所以,一切都是取決於我們的態度,而非所供養的東西產生了差別。就如同前面所舉的例子,小孩子供養佛陀七粒豆子,其實豆子的價值微薄,但由於他的發心非常清淨,沒有任何傲慢、希求或競爭的心理,所以得到了非常大的功德。


  曾經有個事說,過去有一位老婦人,她把狗的牙齒當成佛陀的舍利放在佛桌上供養,每天頂禮,供香、燈……等等東西,後來,犬牙竟然真的長出了舍利來!這並不表示犬牙已轉變成非常珍貴的東西了,而是由於老婦全然十足的信心使然。


  所以,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都是凡夫,無法分辨誰是清淨或不淨,誰是真的聖僧或不是,但只要對此具足信心,便都能夠積聚很大的福德。


  由此可見,所供養的東西是什麼並非很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發心。我再講一個故事,讓大家瞭解在積聚功德時,發心是如何的重要。有一種小擦擦(tsa tsa)是用土做的,樣子像一座小小的舍利塔。有個人看到一個「擦擦」,覺得這個東西應該讓多一點人也能看到,所以就把它放在路的旁邊。第二個人走過來,看到這個「擦擦」說:「這個『擦擦』非常美麗,非常好,但如果下雨被淋了,就不好了。」於是他拿了一隻鞋後跟把它蓋起來,以免淋到雨。通常,鞋跟是不乾淨的,拿它蓋在「擦擦」上也是不恭敬的,但由於他的發心非常純淨,所以,他還是積聚了功德。第三個人走過時,看到這個「擦擦」,心想:「這是一個多麼珍貴的東西,不應放在鞋跟下。」於是他又把鞋跟拿走了。這三個人都積聚了功德,走上菩薩道,這是由於他們所做的都具純淨發心的緣故。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在此生中具有種種的美善、豐足以及幸福快樂,都是由於我們曾經積聚福德的緣故,而這些功德的積聚,也都是立基於正確的態度而來。如果我們曾在過去供養過什麼珍貴的東西,但幾個月後就後悔了,覺得自己供得太多,由於這樣一個反悔的心,就把我們的功德破壞了。所以我們做供養時,發心是第一重要,而非所供養的東西。

 

問答錄
  問:(本問題不清楚)
  答:我不懂中文,所以無法知道要怎樣來回答這個問題。但是基本上,所謂的功德是:今生你能夠享受到種種的福報、美善、成功等,這都是由於功德積聚的結果。
  問:供養之後後悔,便沒有了功德,那麼是要懺悔或繼續供養?
  答:這就像你身上穿了乾淨的衣服,忽然掉入了泥濘之中,那麼你到底是要趕快把身上的泥土洗乾淨?還是就把它這樣穿著?所以我們要是犯了錯,就要懺悔,這樣才能夠把污染洗乾淨。把污染清淨以後,我們便要非常小心,不要掉到泥濘裏去了。
  問:如果以同樣清淨的心來幫助甲、乙兩人,甲欣然接受,而乙則因為某種原因而心生嗔恨心。請問仁波切,這兩種情況其功德相比如何?
  答:由於我們是凡夫,沒有辦法去分辨所供養的物件是清淨或不淨,所以在做佈施的時候,只要我們的發心是純淨的,不管供養的物件如何,所得的功德便是一樣的。以剛才的問題來說,對甲而言,他感到非常高興,由於你對他的幫助或佈施,你會得到的功德;甲也會因為發了歡喜心及感恩心,而同樣積聚了功德。乙雖然對你的幫助感到生氣,但只要你自己對他並不產生恨心,也同樣能夠積聚功德,這是因為你發心純淨的緣故;但乙本人由於生了嗔恨心,所以沒有辦法積聚任何功德。
  問:我們現在一般所做的供養,可以算是三輪體空嗎?
  答:對我們初學者來說,當然一開始並不是三輪體空的,因為供養者(你自己)是有的;所供養出來的香、花、燈財物等等,也是實際有的;而供養的對象如:佛菩薩、善知識,也是有的,所以並不能算是三輪體空。
  問:如果發心的動機只是為了自己,或自己家人的利益,這樣是不是功德的積聚就不大?
  答:只要我們發心是好的,一定能夠積聚功德。譬如說,如果我們的家人有了麻煩,或是我們的親人朋友生病,我們去幫助他們,都絕對是能積聚功德的。這並不是說,我們要放棄我們的家人朋友,我的意思是,我們剛才談過的積聚功德的物件有三種,而最高的就是佛菩薩。我們幫助家人、親友還是能夠積聚功德的,只不過由於不是積聚功德的最高對象,也就不能積聚最大的功德。
  問:如果做每件事時,心裏都想著是不是有功德才去做,那麼這種發心是不是錯誤的?
  答:今天的開示,我已經非常詳細的解釋了什麼是至高的供養物件、什麼是積聚功德的正確發心、什麼是善行、什麼是不善的……這些都是要讓我們的種種迷惑能夠去除。所以當我們在供養諸佛時,心裏就不會產生「這是不是有功德」的疑問了。我曾經說過,如果我們聽聞佛法,就能夠去除無明,好像燈光去除黑暗一樣;所以我們在做種種供養時,我們的心裏就不會有任何「這是不是有功德」的疑問了。另一方面,功德的積聚取決於我們的發心,所以做事前應想「這事是否能利益他人」而非「這事是否有功德」。清淨利他的發心本身就是功德。


  第二天
  現在繼續說明第二個物件――仁慈的親人好友。先從朋友來談,當我需要或無助、生病時,有人願意幫助我們,這樣的朋友可說是非常善良仁慈的了,這是就一般世俗觀點來說的好,也是非常的珍貴。另有一種朋友,他們在佛法的修行上幫助我們,鼓勵我們,閉關時給予我們財物和精神上的支助……等等,這樣的法友更是非常珍貴、稀有的。接下來是父母親。雖然投生人道是因為積聚了善業,但若沒有父母親,我們也無法獲得這個肉體的人身。
  因此,我們要視父母親對我們非常的仁慈,因為他們給予我們身體,使我們能完好地出生――特別是母親,她非常、非常地慈悲從懷孕開始,就受盡種種困難和痛苦,給予我們慈愛、關懷、盡力把最好的給我們。以上是第二個要探討的對象——仁慈的親人好友。
  要回報父母及友人的恩惠是很重要的。回報他們的方法,是當他們在無助、生病時給予幫助;並在能力範圍內,以關愛和瞭解,給予他們財物或物質上的幫助。我們特別要去關心、瞭解、讚美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
  佛陀在許多教法中都曾提到,我們可以用禱告祈求來和別人建立起非常深的因緣,例如,回向給那些曾在此生中幫助過我們的人――幫助我們在佛道上成就者、父母和一切有情眾生。我們將功德回向給眾生利益他們,一定可以和他們建立起深厚的善緣。
  不僅如此,以此正確的心態來回向,還可以積聚福德,帶來很大的利益。雖然平常我們也做功德回向,但有時向父母、朋友發脾氣、開玩笑、批評他們……等等、這樣便減低了我們自己積聚資糧的機會。所以我們要知道一切對父母、朋友批評和生氣的行為,都對福德資糧的積聚有很大的傷害。
  第三個物件是需要幫忙的人,尤其是貧困者。如果有人餓了,可以給予食物;有人生病了,即使我們不是醫生,無法診斷施藥,也可以幫他獲得適當的醫療照顧,或給予財物上的幫助……等等,這些也是積聚資糧的方法。但記住,伸手施予協助時,要存著溫柔、仁慈的態度,這樣便可以積聚很多資糧。


  簡而言之,這三種積聚福德資糧的物件――佛法僧三寶、善待我們的人和無依且需要幫助的人,只要我們對此三種物件做出良善的事情,就可積聚非常大的福德資糧;但同樣地,如果我們對這三種物件做出負面的行為,也會造下很大的惡業。因此,我們要瞭解,好與壞雖是相反矛盾的兩樣東西,但其形成的方式都是相似的。


  我們必須以身、語、意三門來積聚資糧。以身而言,例如,做禮拜、繞佛塔、佛寺、供養聖地……等等,或幫助建寺、舍利塔,給予勞力、財物上的支助,以及對父母、有恩於我們的人提供種種幫助……等等,都是以「身」來積聚資糧的方法。「語」方面的資糧積聚,是指持咒、誦經以及說美善的話語等。不管做了以上什麼樣的善行,其根本還系於我們的心態,也就是「意」。我們必須具備清淨的心,如果自心不淨,帶嗔怒和自傲的心去持咒、念經,雖則力量還是有的,但無法積聚資糧,因為心中充滿煩惱之故。至於做禮拜、繞佛塔等,如果心不清淨,如果心不清淨,情況也是一樣。這就是為什麼龍樹菩薩說,如果心存慈悲,要成佛、成菩薩就很容易了。這句話證明了心態是積聚所有資糧的根本。


  所以,當我們自己修法,或別人請我們修法時,雖然是很認真的地在做,心中卻想著修法後,可以贏得許多人的讚揚和認同,或是盤算著如何藉由修法來消滅仇人……等等,只要心存其中任何一種想法,就會破壞了積聚資糧的可能。因此,在做身、語、意任何一種的修持時,都必須捨棄傲慢、嗔恨或欲消滅打倒仇敵的想法。


  在許多積聚福德資糧的方法是,有一個既簡單又具大效益的方法,那就是以真誠的心去隨喜他人的善行。舉例來說,有人行善時,不論他的宗教、黨派如何,我們不嫉妒他,也不在意他的宗教黨派等和自己的有何不同,而衷心的讚賞隨喜他,覺得他做得很好,希望他能繼續做下去,有繼續行善的機緣。這樣做,我們福德資糧就會一直增長。平常有人在修法時,我們若隨喜他,極有可能我們所得的功德比他本身修法的功德還大。原因是,例如有人很認真積極地在修法,而且也修完了很多座的法,此時倘若我們隨喜他的精進修持,覺得修法非常殊勝,希望他在未來能繼續修持,此隨喜是很真誠的,沒有任何的競爭心或傲慢心,從不覺得自己的隨喜心已經足夠、或希求別人來讚賞我們的隨喜心。在此情況下,我們隨喜他人的善行是非常清淨的。


  相對地,有些修行人的可能會有慢心,比如:他修了很多的法,也可能有競爭的心理,因為有很多人尚未修完,自己因而感到沾沾自喜,如果有這樣的心態,就破壞了修行累積的功德。
  隨喜不僅可從佛法,也可從世間法的角度來看。當我們看到朋友或任何人事業有成、家庭富裕圓滿時,如果心態正確,覺得那樣很好,這也是福德資糧的積聚。相反地,如果我們對一些有成就人產生了嫉妒的心理,覺得他們的成功是不實的,那樣便大大地減少了我們福德資糧的積聚。


  至於如何才能積聚比在修法或行善的人更多的資糧呢?應該持何種心態才對?在此有一個釋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可以用來說明。這個故事發生在佛陀時代,有一個很有權勢和財富的國王,名為薩加,要供養佛陀及其弟子們三個月,提供住所及食物,請他們修法、辦法會。此法會是那時最大的盛會,當時沒有一個國王有如此能力供養那麼多的出家人,辦那麼大的法會。
  在三個月的法會圓滿結束時,如同往常一樣要做回向,國王希望能首先回向給他,因為他是這個法會最主要的功德主。而他希望第二個要回向的物件是王后,因為她是這些供養的第二大贊助人。雖然國王心中這麼想,但實際回向時,佛陀首先回向的人,既不是國王,也不是王后,而是門外的一位乞婦,國王和王后則排後面。


  後來,國王問佛陀,為何先回向給那位乞婦呢?佛陀回答說,在這三個月的法會裏,那位乞婦每天在門外隨喜讚歎國王能贊助這麼大的法會,這麼好的善事——她的心非常真誠、非常謙卑、無一絲嫉妒,因此她隨喜的功德,比國王和王后所獲得的還要大。國王有傲慢,覺得只有自己這般富有,才能供養這麼多的出家人,所以他做的善事帶著自滿。而王后心中也在想著,國王這麼有權勢,或許下次她也可以如此富裕有權。供養更多出家人,甚至比國王的還盛大。她心中存有互別苗頭的心態,因此他們兩人所積的福德還不及那乞婦。所以,佛陀便首先回向給她。


  一般凡夫或剛開始修行人,即使積聚了福德,做了善事,但要使善果成熟,恐怕仍有些困難,這是由於我們才剛開始修行,不瞭解如何使善業結果的正確方法。
  通常,如果我們受了在家戒、菩薩戒或金剛乘的戒律,便可確保善果成熟,否則,不論造了什麼善業,都有可能因煩惱障而被摧毀。就如同在風中提油燈一樣,隨時有可能被強風吹熄,無法一直保持明亮。如果我們持守在家戒,不傷害有情眾生,了悟輪回是苦且無意義,內心達到平靜的境地,這樣最終善業的果實便會成熟。


  除了持守小乘戒與在家戒外,如果再進一步受菩薩戒,所能積聚福德的力量就更大了。因為受了菩薩戒就表示走上菩薩道。我們首先受在家戒以為基礎,然後再受菩薩戒。受菩薩戒,除了祈請佛、菩薩之外,還要邀集六道眾生做為見證,發願利益救度他們。以此願心,不論做了善業或善行,除了回向給自己外,還要不忘回向給一切眾生,這樣回向的功德是既深且廣的。「廣」指回向的物件為一切眾生,所以功德永遠無法被摧破;「深」則是指回向的功德,不僅祈望眾生能短暫地得到解脫,且最終能證悟佛果,所以此功德是深的。在一切的修行或行善後,如果能做如此的回向,則任何惱障便都無法破壞所積聚的福德,因為功德已完全回向給了一切有情。如果沒有做回向,福德就有可能被破壞;但若已正確做了回向,便一點也不受影響了。這觀念和以下的例子很相似:假如我們手中有一滴水,一直握著不想讓它幹掉是不可能的,它在任何時候、任何一天,甚至是幾個小時內就有可能乾涸;但如果我們將此滴水放在大海中,它就永遠不會乾枯,一直存在那裏。相同地,我們回向福德,希望能使眾生解脫,如此,任何的煩惱及障礙就無法影響到它了,因為這樣的福德是既深且廣的。


  通常,當我們談到菩薩行時,我們可能會因無法度盡六道眾生而感到氣餒,但有二件事情可以鼓舞我們。第一是從無始以來,我們就本具佛性,擁有佛的一切特質與潛能。但由於無明,我們不瞭解自身所具有的成佛種子,執著於有「我」這個概念,非常執著自我。因為有「我」而起了分別心,把周遭的人分為我們親近的人――例如:親人朋友等――還有就是與自己不相干的人或仇敵。因此,我們生起了貪、瞋二種煩惱,此即為我們一直在生死輪回之中的原因。


  藉由法的功德,我們認識和了悟了佛法,以理智來斷除「自」、「他」分別的執著迷惑。斬斷了執著,我們才有可能更具勇氣與決心,為利益眾生而努力。


  自、他分別的執著,光是在知性上認知還是不夠的,必須以方法來對治克服,而它就是修慈悲心。簡單地說,慈,就是當眾生安樂時,我們祈望他們的快樂能永遠持續,不會被破壞,這和愛心是非常相似的;悲,就是不論自己或眾生遭受痛苦、疾病或不幸時,祈求這些不幸能完全永遠地消除,希望一切眾生都能遠離疾病和困苦。不論是慈或悲這兩個願心都是奠基在我們的誠心上面,也就是奠基在願眾生離苦得樂的心有多真誠,因此,我們必須至誠地發願。
  對於一位初修行者而言,可能不會全然瞭解「慈悲地對待眾生」的意義。雖然我們具有對一切有情眾生慈悲的種子,如同我們具備像佛陀一般能證得佛果的潛能,但這顆成佛的種子卻由於「自我」與「他人」的執著分別,以及其他的煩惱等,而被障蔽住了,以致像我們這樣的初修者,沒有辦法體會到一種對一切有情真正全然流露的慈悲心。


  因此,我們要修練自己。修練自己對眾生有正確的慈悲心的方法是:坐下來,試著找出自己所想要的為何?自己在此生中最渴望的是什麼?當然我們渴望的一定是安樂,並且遠離痛苦、疾病和障礙;我們一定想要成功、快樂,不想要有任何毀壞我們生命的事情發生……等。然後,我們也會希望父母、家人們都能享有同樣的境遇,不希望他們失敗、生病或遭遇困難;我們希望他們也能遠離種種的苦因,同時得到安樂。


  接下來,我們要試著轉換這種感受,因為不僅是自己和家人有這樣的渴求,事實上,所有的眾生也都有同樣的需求——獲得安樂,遠離痛苦。為什麼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日日夜夜不停地努力,就是為了阻擋一切的痛苦,以及生成不幸的原因。因此,人類不分國籍,其所需要的都是一樣的——遠離任何痛苦,而這也是一切眾生的希求。有時候,我們覺得只有人類會希望安樂,而畜牲並不,因此,認為把這種想法移換到畜生身上是不正確的。但事實上,它們和我們一樣,日夜不停地忙,就是為了有食物吃、有地方住,保護自己不受任何痛苦――一切有情眾生的希求都是如此相同的。


  有了這種認識,我們的想法便會更擴展延伸,想到不只是我自己,其實世界上所有一切的眾生,也都同樣地渴望安樂、遠離痛苦。在這一刻,我們就生起了平等心,瞭解所有眾生都是平等的,都想遠離同一件事――苦。我們切實修行、善用佛法,由於法的善德,我們便能加深自己修行的體悟及功德,以此摧毀自私的心,瞭解執著於「自我」是不正確的,這便成為我們解脫生死輪回的方法,然而,其他眾生就不瞭解這些道理了,他們認為執著是唯一的解決方法。因此一味地想辦法保護自己,導致一直在生死輪回中徘徊。這是修行人與非修行人的差別所在。
  我們已闡釋了如何以大乘佛教的觀念來積聚福德,明天我會繼續講解聲聞、獨覺乘的修習。現在有一些時間可以問問題。

 

問答錄
  問:有人假裝殘疾,以博旁人的同情與佈施,譬如,目前在地下道賣香、賣口香糖的殘疾人士,聽說是以企業化的方式來經營。如果佈施者不察,那麼施者是否有功德?
  答:施者所積聚的福德一點不差,因為他佈施的時候完全是以慈悲的清淨心去做的。但如果接受者是偽裝的話,則偽裝者本身便不可能積聚功德。
  問:供養將心的調練具體化,也就是以供養的行為來考證自心的成就,如此的解釋是否符合仁波切的開示?
  答:不能說慷慨地供養佈施只是為了考驗我們的心,事實上,同時也是為了考驗我們佈施供養的動機和目的。供養或佈施後不後悔,才是考證我們心的重點所在。我不太瞭解這個題目的意思,不過,如果我們供養或佈施前不先考量自己,就衝動地去做這件事,以致後來又反悔了,這樣便破壞了一切可能積聚的福德資糧了。西藏有句諺語是:「如果在貓偷走你的肉之後,才後悔沒有關閉窗戶,那就太遲了。」所以,千萬不要那樣做。
  問:福德如何增長廣大?
  答:增長福德的主要方法是回向。當我們積聚了福德資糧後,要回向給一切眾生,讓他們也分享我們的功德。而且回向時,必須毫無分別心,朋友或仇敵平等的相待,也不要期望有所回報。有情眾的數量如虛空般無邊無際,如此我們的功德資糧也會一樣地廣大無邊。不僅從回向的意義來看如此,就其目的而言,也是為了讓數量廣大和虛空般的眾生能獲得證悟,因此,我們的資糧會積聚的很快。福德資糧的積聚是取決於我們回向時的心態而定。
  問:修金剛薩埵法時,其中有一個誓言是說:「從今以後絕不再犯錯」。但由於無始劫以來的習性使然,我們不可能修一次法後就不再犯錯,因此,常常感覺修這個法會有罪惡感,怎麼辦?
  答:在清淨自己之罪障時,懷有罪惡感是很有建設性的事。不錯,由於無始以來的習性,我們不可能修一次法後就不再犯錯了,但由於你有罪惡意識,因此下次再犯而與誓言相違時,做錯事的感覺就不會很愉快,而是懷著歉疚與後悔的心。因此,再造的惡業就不會很強、很大。舉例來說,一個人如果造惡沒有淨化,又沒有不可再犯或懺悔的心,便會樂此不疲,一犯再犯,並對自己的惡行感到自喜。如此一來,除出身、心所做的惡業外,又加上隨喜,所積的惡業就會變得非常強烈了,所以罪惡感從某個角度來講是很助益的,它不會讓你隨喜惡行,還會提醒你要用對治的方法來淨化自己,因為我們不可能一次就能斷除所有的惡行。


  問:身為醫護人員,每當面對病人的痛苦,而又不得不對其進行某些使肉體更為痛苦的醫療行為時,請問應該以何種態度或方法來幫助這樣的病人?
  答:想要去治療或破壞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動機。因此,在醫院中,你想的是治癒一個人,以此動機,你雖使病人更痛苦,但由於你的想法是想要救他,因此存著這樣的動機也就足夠了,不須再考慮其他的。這情形和憎恨是相反的,如果你對仇人起了嗔心,你的動機便很可能想去破壞傷害這個人。因此,為了治療他人的疾病,與出於嗔恨所引的傷害痛苦是不同的,這是由於發心不同的緣故。


  第三天
  昨天我們談到了一般的大乘傳統,以慈悲來培養菩提心以及證悟的心。但培養慈悲不應像我們昨天談的,僅止於知性上的瞭解而已,還須更進一步去實際修行。要有效地訓練自己培養正確真誠的慈悲心,可以應用「自他交換法」。「自他交換法」在藏文中稱為「東練Tong.Len」,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法門,但在開始時,各位可能會較不習慣。


  修「自他交換」是:當我們呼氣時,觀想一切善行、成就、健康、以及此生和過去世中所積的一切福德美善之物,隨著我們的呼氣一一施予一切眾生,使他們也能享受到福德、健康以及所有的善法――特別是我們曾經憎恨過的仇敵。而當我們吸氣時,觀想吸進一切有情眾生的疾病、不幸、逆緣等黑業——包括我們最恨的仇敵的,這些化為一股惡氣,吸進我們心中。這是「自他交換法」的修習。當我們開始做時,也許會有點困難,深怕把自己的美善、功德等全都送給別人,而自己的功德就這樣用完了。其實,這是一種我執的想法,因為有我執,才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此外,當我們吸進一切眾生的病災和不幸時,也許也會害怕,恐懼自己因此而真的生病。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也是由於我執的關係。


  其實,「自他交換法」的修持,目的就是要打破、去除和斬斷我們的我執,有此認知,在逐漸修煉的過程中,就不會害怕去擔起別人的疾病和不幸,也會毫不猶豫地把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功德、美善等,全部施予一切眾生了。這樣的修行方法能夠去除我們的自以為是,以及覺得非常重要的一種執著。只要我們具備了自他交換的修行基礎,在做其他修行時,譬如佈施,就能夠完全地佈施,內心充滿歡喜,沒有任何後悔和疑惑。這樣的佈施才能算是完全圓滿,而所得的功德也才會超乎想像的無窮廣大。反之,如果我們不具自他交換的修行基礎,即使做了佈施,也可能將來後悔;一旦後悔,就有可能造業。


  舉例來說,佛陀在世時,舍利弗是一位非常偉大的菩薩,只要有人向他要求什麼東西,他都會給。那時,有一位惡魔,化現為人的模樣,要求舍利弗把右手給他。舍利弗答應了,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把右手砍斷送給了他。然而,在那個時代,印度人習俗是:在給人東西時,一定要用右手,不可用左手。如果以左手給東西,就表示不恭敬,因此那位惡魔化人就打了舍利弗一個耳光,說道:「你怎麼可以用左手拿東西給我呢?這是不恭敬的!」舍利弗當時就非常沮喪,產生了後悔心。他覺得:「我實在沒辦法讓每個眾生都歡喜。」由於舍利弗生出了後悔心,所以無法由這件佈施的行為來積聚功德。因此,我們一定要好好修煉自心,這樣的話,當我們行善時,才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礙、動搖我們的心,才能夠真正的積聚功德。


  在上述我們解釋自他交換法的修行時,便已經闡明了此法是一種修行法門。諸位心中可能會產生一個問題,這法只是以心來觀想施予他人美善,和承擔他人痛苦,但在實際上,一點也沒有真正利益到眾生,這樣的修行怎麼能利益眾生呢?甚至還有人諷刺這樣的修習方法。但事實上,修習此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斷除我執——我執和自私很相似。


  如果我們心存自私,便無法真誠的佈施,也無法利益他人。因為不論我們做了什麼,總想不知將有什麼事要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這便大大地限制住了我們對一切有情眾生全然圓滿的佈施。同樣地,只要有自私的心理存在,就無法忍受任何困境,所以,當我們自己把「自他交換法」修煉好時,就可以超越任何自私的想法,如此一來,我們在做任何事時,就會變得真誠歡喜且全心全意。即使利他的事業困難漫長,且又令人疲累,也不會再讓我們覺得沮喪、灰心,因為我們已修煉了自心,絕對不會輕言放棄。否則,當事情變得困難時,我們就容易放手了。
  不但如此,修習「自他交換法」也可以去除我們許多的煩惱障,例如:當我們把自己的美善、福報、功德等佈施一切有情時,我們希望他們安樂、成功、健康;然而,在日常生活上,我們卻妒嫉他人的成功、快樂,所以,修習「自他交換法」可以摧毀我們的妒嫉,這是件相當重要的事。


  還有,修習「自他交換法」時,我們發心承擔一切眾生的疾病和痛苦,這和在日常生活時,我們所作所為都在傷害別人,以換取自己的安樂舒適,有很大的差別。所以,以此我們摧毀了嗔恨後,便不會再對任何眾生造成痛苦和打擊了。


  正確地了知「自他交換法」修習須仰賴智慧,因此修習任何使人內心增長的法門,都可減輕我們的煩惱,開啟智慧。換言之,煩惱的斷除不是像脫掉衣服、洗去污點那般容易,須以正確的知見來修煉自心。煩惱就是不正確的見解產生的,必須以正確的觀念來馴心和調伏它;這並非把煩惱脫掉或洗去,而是把錯誤的觀念改為正確的知見。方法就是把從前只關注自己的成功與否——非常自私的動機,完全改為利他的心,想到利益他人。


  利己和利他這兩種觀念都是一種知見,但一是只關照自己,而另一則是關注一切有情。只關心自己利益的結果,便在生死輪回中流轉受苦;相反地,成就者如佛陀,知道如何斷除個人的利益,幫助他人,所以他們才能覺悟。因此,為他人謀福是一件非常美善的事,也是最能積聚資糧的修習良方。


  對初修行者而言,要完全放棄自己的利益,只關心他人,似乎是件非常困難的事,原因是我們尚未把自己修煉好,尚未熟悉和瞭解這些觀念――雖然我們都具開悟成佛與菩薩的種子。這很像我們從未嘗過辣椒、抽過煙。在第一次嘗試吃辣或抽煙時,可能會覺得不舒服,認為不可能再繼續吃或抽下去。但經過幾個星期的嘗試後,就會對辣椒和煙上癮,覺得沒有它就無法活下去,所以,這一切都只是訓練的問題。目前,我們要變得完全利他而無一點自私,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只要經過修行,就會像前面所舉的例子一樣,變得有可能了。


  因此,當我們以真摯的慈悲及利他的心來積聚福德,並使心置於三摩地(定)的狀態中時,則不論行做什麼善行――例如:供養、佈施或修法等——便能成為積聚福德資糧最殊勝的法門了。而且這樣的功德經由回向一切眾生,不僅不會耗光,還會日夜不斷增長;正如流動的河水一樣,日夜不停的流動,不會在夜晚就停止。所以,以慈悲心來積聚福德,是可以使資糧不斷增長的殊勝法門。


  現在就來探討智慧資糧的積聚。基本上,智慧資糧一直要到初地菩薩時,才能夠真正地開始積聚。因為菩薩在登初地時才能真正證悟諸法的空性,而不只是在知性上的瞭解而已。在證悟諸法空性之前,也就是在登初地的菩薩前,一切所做智慧資糧的積聚,都只是一種準備的前行而已,並非真正地已在積聚智慧的資糧了。


  如何才能達到證悟諸法空性的境地?我們必須在每次修完法後,安住在無念的狀態中,以為智慧資糧的積聚做準備。而此時,還不是真正地積聚智慧資糧,真正地積聚要等到證到初地菩薩位,也就是證得「無我」之後,通常,修行後將功德回向眾生時,可按照普賢及文殊菩薩的方式來回向,以他們的知識及智慧來回向,便可積聚智慧資糧。由於我們是凡夫,不懂如何以特別的知識和正確的方法來做回向。因此,在修法後的回向,就更具意義、更圓滿了。
  菩薩從初地到七地,只有在禪定時,才能夠積聚智慧資糧;一旦在下了座的四威儀中,也就只能積聚福德資糧,而無法真正的積聚智慧資糧了。可是從八地到十地的菩薩,便不管在禪定在座上或下座之後,都能不斷地積聚智慧及福德資糧。也就是說,在此三地的菩薩,在或不在禪修的定中,都是一樣的。第十一地菩薩,圓滿完成福德與智慧資糧的積聚,也就是佛了。
  對於一位初學者而言,即使非常想積聚智慧資糧,也沒有辦法,就只能積聚福德資糧;但不要因此而輕視了福德資糧的積聚,因為福德資糧積聚得越多,就表示越接近真正積聚智慧資糧的境地了,所以,不要放棄積聚福德資糧。


  在金剛乘中,我們不能一下子就想要修密法而不先具備強烈的覺悟心――即慈悲菩提為基礎的心。金剛乘的修行必須先由慈悲心及菩提心的發展做為基礎的開始,這並不意味著金剛乘很吝嗇,不願把教法隨便傳授給人,而是如果沒有圓滿的慈悲和利他的心做基礎,修持金剛乘就不會有很大的效益,也就不會有成就。


  為何金剛乘又稱為密乘?密乘並非像一般人所誤解,不輕易傳授給人的意思,而是指要具備相當的根器,才可以修持金剛乘的教法。如不以慈悲心菩提心做基礎,即使修了密法,也不會得到利益,這就是所謂密乘的意義。因此,初修行時,一定要多多下功夫,使自己具備非常強烈穩固的慈悲心,一旦具備了強烈又穩固的慈悲心做基礎後,再修持金剛乘的教法,便能獲得良好的成果。一般來說,金剛乘是開悟最快的修行法門,但要有慈悲心及菩提心做基礎,才能快速成就,否則金剛乘便談不上是最快的法門了。


  我們要盡力去了悟諸法的空性,精進地去學習、證悟它。我們所能感受察覺的一切事物都是佛性的顯現,整個宇宙也就是佛淨土。所以,我們的心必須時時安住於諸法的實相中,在此境界,任何造作都非真實,以此心保持在真實的法性中。如能了悟這點,即知此世界的一切現象事物(法),都由五大(即地、水、火、風、空)所組成;而已證悟諸法實相,或空性者,便能體悟到,其實五大的體性就是五方佛的眷屬——五方佛母。


  同樣地,我們本身是由五蘊所構成了,如能證悟其體性,便能瞭解五蘊其實就是五方佛,因此五蘊與五大就取決於我們是否能證悟它。未證前,五蘊就是五蘊,證悟以後,五蘊即是五方佛;同樣地,證悟前,五大看起來就是五大,但在證悟諸法的實相後,五大就是五方佛母。因此,為了證悟這一切,我們必須把心安住在一切內、外諸法的實相中。如果我們的心沒有了悟,是一個迷惑的心的話,則我們的貪、嗔、癡、慢、疑是五毒;了悟之後,便能夠證悟到五毒的體性,也就是五智。


  我們在供養諸佛、菩薩的時候,如果能夠證悟到諸法的體性,就能夠證悟到五大、五蘊跟五毒的體性,而它們其實就是五方佛母、五方佛以及五智。以此證悟,我們所做的一切供養,就能夠與三輪體空相應。也就是說,沒有供養的人、沒有供養的物件、也沒有供養這件事情。依此,我們就能夠在任何當下中有一種神聖的「聖觀」。


  當一個行者證悟到一切諸法的體性,也就是五大、五蘊、五毒的體性都清淨時,則這位行者就可以稱為是一位瑜伽士。也就是說,瑜伽士(注:「瑜伽」本意「相應」),是一位證悟並與究竟實相相應的人。瑜伽士證悟到了我們本具的佛性,而每一位眾生也都具等值等量的這個佛性。一切眾生佛所具有的佛性是完全一樣的,沒有任何分別;既是這樣,那麼又為何眾生沒有辦法像佛一樣,能夠示現預知、自在飛翔或種種神變……,知成就者所擁有的能力?這都是因為有我執的緣故。雖然「我」是不存在的、是虛幻的,但眾生執著有「我」,因此有自己跟他人這種分別的心態;而由「自他」分別的執著,產生了我執與嗔心,這樣的結果,便障礙蒙蔽了我們的佛性。


  我們所說眾生無明,並非指眾生對於世間法的迷惑,而是說眾生對於其本具佛性的無知。雖然「我」是不存在的,但眾生執著於它,於是便將錯的東西認為是對的。我執產生了種種執著、煩惱,如執著和嗔恨,而由於這些,使得眾生無法經歷到本具的佛性。以這一層的意思來看,我們說這是無明。


  佛是已經完全證悟的眾生,他完全去除了無明。藏文裏面,「佛」這個字叫做「桑傑」。「桑」意指已經去除、消除。消除什麼呢?就是消除無明的根源、消除自我的執著與煩惱。而「傑」的意思就是開花或開展,也就是說,已舍無明煩惱,經歷到無始以來本具的佛性。佛性並非後來才慢慢長成,或向外求得的,它是本來如是具足。如果我們能夠把障礙去除,便能夠體驗佛性,證悟到它。此時成佛了,也就是藏文裏面的「桑傑」。


  佛在利益眾生時,是不著任何利益之相的。也就是說,他是無飾任運的。佛在修行成就的過程中,就已經發願要利益一切眾生,因此,成佛以後度眾生時,由於此等證悟的特質,便能夠任運無作,而又自然遍在的利益一切有情。舉例來說:這好比是太陽一樣。太陽是非常光明的,它遍照一切地方,從不分別要照這裏、照那裏,或不照這裏,只照那裏。它所照耀的地方,都能夠去除黑暗,並且給予溫暖。太陽它本身並不處心積慮,或有意地計畫要這樣或那樣;佛也是這樣,當他利益眾生時,是任運無作而遍一切處的。之所以能夠任運,是由於佛已淨除任何煩惱,已完全證悟佛性的緣故。


  三天來,我為大家做了一系列的開示,從一開始的凡夫如何積聚福德、福德積聚的物件、到如何讓我們積聚的福德能產生更大的效果。修善行時,應要像剛才所說的三種類別,才是正確的積聚心態。如果有正確的物件和發心,福德的積聚才能變得無量無邊;反之,如果持不正確的心態,便非但不能積聚福德,且可能造作惡業,而此惡業的造作是非常大的。
  我也談到,在小乘裏,行者由於悟到輪回的痛苦,便希望自己能從輪回之中解脫,而證涅槃;可是在小乘以外的――大乘以上的行者,則以訓練菩提心為主,訓練自己能夠把所擁有的一切福德善行,全部施予一切眾生,並將眾生的一切痛苦和不幸、疾病等,全部承擔在自己身上,這樣的修行,即是菩薩的修行、所以菩提心、慈悲心跟利他心的修行,便是菩薩修行非常重要的基礎。


  我也講到了在初地菩薩以前所做的資糧積聚,都僅是屬福德資糧的積聚,一直要等到上菩薩初地以後;也就是說,是一位聖者以後,一直到菩薩七地,才能真正地積聚智慧資糧。初到七地之間,只有在禪坐時,才能夠積聚智慧資糧,一旦下了座的四威儀之中,也只能積聚福德資糧了。可是七地以上的菩薩,不管是修與不修,座上或座下,都能同樣地積聚智慧資糧。
  最後福慧二資糧的圓滿就是「佛」。在金剛乘裏面,我們談到金剛乘的修行,就是要去了悟一切諸法的空相、一切法沒有自我的存在性。因此,以這樣的基礎,當我們行做任何事――譬如在做供養時――便能把心安住在五大、五蘊、五毒的體性,也就是五方佛母、五方佛以及五智之中了。住於其體性中時,就是三輪體空,也就是沒有供養的人、沒有供養的物件也沒有供養的事。
  這幾天之中,我已把開始修行到成佛的整個階次,都為大家解說了。大家如果還有疑問不清楚的地方,歡迎現在提出來。

 

問答錄
  問:請仁波切詳加解釋「三昧耶」。
  答:其實「三昧耶戒」有很多的類別,並不是只有一種。但若是專指昨天我所回答的,與DB法王之間保持清淨的三昧耶,也就是說,我從沒懷疑過,或不尊敬任何一世的DB法王。
  問:如何能判斷一個人是否登上了菩薩地?
  答: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可以再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要問日光是不是照耀著的話,除非你用自己的眼睛去看才知道;如果沒有眼睛的話,也是白問了。所以,如果已經證悟的話,自己便知是否已登上了菩薩地,但他人則無法知道,除非他也有同等的證悟。
  問:登上了菩薩初地的人,在世間上還會造業嗎?還會受果報嗎?
  答:登上了菩薩初地的以上的人,雖能夠不再造作新業,但並非指過去所造的一切惡業都已完全淨除了。所以,他還是有過去的業,要漸漸、慢慢地去淨除它,新的惡業才不會再造。
  問:智慧資糧是什麼?
  答:所謂智慧資糧的積聚就是說,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去積聚,已經沒有「積聚」與「可以積聚」的分別,而超越了所謂積聚這件事情。所以對我們凡夫來說,我們一直在討論著積聚智慧資糧這件事情,但是一個人真正了悟,到了積聚智慧資糧這個階段時,他本身已沒有所謂積不積這件事了。


  問:智慧資糧跟福德資糧有什麼不同?
  答:當我們在修善行、做種種正面的修行時,我們心裏還有對「自我」執著的時候,這就是福德資糧的積聚。當我們修善行、做種種正面的修行時,心裏已完全沒有「自我」的執著時,這就是在做智慧資糧的積聚了。


  問:自他交換法,除了在心念上訓練改造自己外,還可以在其他方面利益眾生嗎?
  答:自他交換的方法,首先還是要以訓練自己的心為開始,將它變得更為寬廣。為什麼?因為在我們將來真正與他人接觸,希望能利益他人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學習忍耐。同樣地,在我們與他人接觸,想要幫助他們的時候,別人並不一定就會對我們好也許反對我們起嗔恨心。在這個時候,我們必不能生以嗔心反擊。因此,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有自他交換的內心訓練,當跟別人在一起,希望利益別人時,也就能更具耐心、容忍和慈悲了。
  問:請問仁波切,在日常生活是如何持守三昧耶戒?
  答:這個三昧耶是取決於你受的是何種三昧耶戒。由於我不知道你是受什麼樣的三昧耶戒,所以沒有辦法肯定的回答。基本上,如果你已受了,不管是聲聞緣覺乘的三味耶(別解脫戒)、或是菩薩乘的三昧耶(菩薩戒)――或是金剛乘的三昧耶;不管受的是哪一種的三昧耶,你都要在每日的生活中保持不去破戒。基本上,小乘或是聲聞緣覺乘的三昧耶,都只是在一生中要持守的;但是大乘或菩薩乘,也涵括金剛乘的三昧耶,則是從現在開始,直到成佛為止,要嚴守的。所以我們在每天之中,要多做努力,不要把我們曾經受過的戒,或是發過的誓言破壞掉。


  問:三昧耶戒守得好,果報是什麼?守不好,果報是什麼?
  答:如果能把三昧耶戒守好,就會漸漸地往上爬,最終的結果就是證悟成佛。如果破了三昧耶,就會墜入三惡道,越墜越低,直到最後墜到地獄裏去。 這個就是守與不守三昧戒的果報。
  問:止觀雙運與智慧資糧是否有關?
  答:這兩者關係密切。修「觀」必須要有「止」做基礎,當「止」修到某個程度而有所領悟時,這個就是「觀」。所以「觀」必須要有「止」做基礎。
  「止」分為二種,一種是所謂世間的,一種是出世間的。
  所謂普通或世間的「止」,就是修持專注到一個程度的時候,會產生一種非常悅樂的經驗。但是行者對這種悅樂的經驗產生執著,希望能夠保持在這種非常悅樂的經驗中時,這就是變成普通的、世間的一種「止」的修行。


  另外,第二種是比較深一層「止」的修行,就是把修行之中所產生的悅樂經驗以及執著去除,去超越它。當你達以這種超越時,這種體悟本身就是「觀」。「觀」本身就是種智慧,所以「止觀」跟智慧資糧是有關係的。「觀」本身就是智慧,但必須以「止」做為基礎。
  智慧,其實在藏文與梵文之中都有二個名詞。在藏文中,一是「些勒(Sherab)」,一是「耶希(Yeshe) 」,「些勒」,中文翻為般若,梵文是(Prajna);「耶希」,中文翻成什麼不清楚,梵文是「嘉那」。雖然這兩個名詞在很多方面類似,但還是有細微的差別。
  

問:一切的修行建立在厭離心上,如何能更深刻地體驗生死與無常……
  答:如果我們能以專注的心來關視這個世界的真實情況,就能更深刻地體會生死與無常。但是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的心都是非常散亂,被外在事物帶著走的,所以無法很清楚地觀照這個世界的種種,以致沒有辦法體會生死與無常。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