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21:37:36
龍樹菩薩
尊貴雪歌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中觀根本慧論(第1-2講)

雪歌仁波切講授
我們現在學習的是《中觀根本慧論》,怙主龍樹所著作的中觀方面的書,最有名的是中觀六理聚,六理聚彼此的關係我們之前曾經詳細解釋過。針對對境空性做抉擇分析有四本書,有境了空慧的解釋有二本書;有境了空慧的二本書,就是《六十如理論》和《寶鬘論》。有境了空慧是什麽樣子?它的基礎還是要對對境的空性有所瞭解,所以對境空性的分析就有四本書來解釋,這四本書裡面的核心就是《中觀根本慧論》。關於六部書彼此的關係,我們前面曾經解釋過了,現在不再做詳細解釋,只是簡略的做個說明,讓大家能夠複習。

《中觀根本慧論》我們現在都直接講中論,這個是後代所形成的一個習慣。因為《中觀根本慧論》的原書名是《中觀根本偈頌勝慧》。書的名稱,在印度話裡面講「巴拉加拉納」是勝慧的意思,「木納」是根本,「馬答雅馬噶」是中觀,「嘎利嘎」是偈頌的意思。所以在怙主龍樹寫書的時候,書本身的名字叫《中觀根本偈頌勝慧》,後來就直接講《中論》,就是指這本書了。可是實際上,有關於中觀勝慧解釋的書,都叫中論,所以怙主龍樹所寫的中觀六理聚的書全部都是中論。《中觀根本慧論》這本書,就像前面所解釋過的,它是六本書的核心(中心)。兩本書講有境了空慧,他的根本還是要對前面的對境有所瞭解,對境空性的討論有四書本,四本書的核心也是這本書。所以後來這本書就變成中論的代名詞,談到中論就是在講《中觀根本慧論》。這是書的題目方面的解釋。《中論》有二十七品,四百四十九個頌文。每一品的意思,是指能夠以上等、最好的方式把它說清楚,因此分為二十七品,四百四十九個頌文。

以從譯師在翻譯的時候,從頌文一看就知道,《中觀根本偈頌勝慧》是個偈頌體,把它做成散文或者偈頌,這是一個偈頌體。偈頌有多少頌,前面談到有二十七品,四百四十九個偈頌。

現在印的藏文本裡面,一開始頂禮三聖寶、頂禮文殊菩薩、頂禮阿闍黎聖龍樹,這些都不是龍樹菩薩書裡面的句子,這個叫做譯經偈。從譯經偈知道,這不是根本慧論的偈子,是對法藏品,這是翻譯師所寫上去的。因此可見供讚文還沒有出現,就是作者寫書前面都寫一個供讚文,作者自己寫的供讚文還沒有出現。翻譯者要翻供讚文之前,自己先寫偈頌來做頂禮,翻譯師所寫的這個叫譯經偈。前面頂禮三寶、頂禮文殊菩薩、頂禮聖龍樹,這是譯經偈。

從頂禮文殊菩薩,就知道這是屬於對法藏典。比如《現觀莊嚴論》的書名,也有印度文的書名,也有西藏文的書名,之後譯經偈就寫著頂禮諸佛菩薩。從頂禮諸佛菩薩,就知道《現觀莊嚴論》是屬於經藏的類型,頂禮諸佛菩薩是翻譯師加上去的,所以是譯經偈,後面才是供讚文。供讚文才是寫書的原作者他自己寫的,放在供讚文前面的部份是翻譯者所寫的,那個是譯經偈。

這本書的供讚文到底在什麽地方呢?供讚文要講的就是八不中道,就是「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供讚文裡面所要講的內容是指什麽呢?指的是有八個要破除的。有八個不:生、滅、常、斷、來、去、一、異(相同跟相異),這是八個要破除掉的。凡是在名言上擁有這八個性質的法,八個特色的法,這個有法在勝義上並不能成立,這裡要講的是這個內容。

但是在勝義上不能成立的原因何在呢?就是因為緣起之故。以緣起當作正因,因為緣起之故,所以生、滅,常、斷,來、去,一、異,這些都沒有,這是所要立的宗。這裡只有談到能立的因,所立的宗,但是有法沒有談到。有法就是我們前面談到的,在名言上擁有這八個特色的法,這個是有法,但是擁有這八個性質的有法,在勝義諦上面並不能成立。這樣的整個內容,能夠開示者就是導師釋迦薄伽梵,對他來做誠懇的頂禮。

八個所依應當要遮除掉的就是八項:生滅、常斷、來去、一異,把這八個要遮滅掉之後的空性,空性本身是指把一切戲論都已經止息、息滅掉的,所以「善滅諸戲論」那個戲論就是把前面談到的八個項目,八個所應當破的都已經破掉的空性;已經去除掉的,這個就是空性,空性是指戲論全部止息掉了。戲論是指我們內心的妄念,內心的妄念是什麽呢?就是前面八個所緣應當破的,就是我們心裡都有生滅、常斷、來去、一異的想法。

比如我們都是由業力而產生,好像自己的投生是諦實成立而出生的;死亡的時候,因為業力之故而死亡,好像業的力量非常強大,業力本身好像是諦實成立,因此導致死亡本身也是諦實成立,我們內心的執著都是這個樣子,這個都是妄念,所以妄念就是戲論。這些妄念戲論應當要離開的,應當去除掉的,因為生是有生,但不是自性成立的生;滅是有滅,但不是自性成立的滅,所以把這一切的戲論都去除掉,叫做「善滅諸戲論」。

戲論就是指前面的生滅、常斷、來去、一異,把這些戲論都滅掉,才能把諦實無明滅掉,之後才能夠安住在寂靜的無住涅槃當中。這些方法的開示者就是佛陀,所以對佛陀「我稽首禮佛」我誠懇的做頂禮,因為佛陀的講說是一切講說之中最上等、最殊勝的。

這個內容在至尊仁波切(宗喀巴大師)的《緣起讚》裡面,一開始有談到,因為講說甚深緣起的道理之故,所以這個開示是無上的開示,開示者是無上的導師。總而言之,能夠講解甚深緣起的理論,講說的法是一切法之中最為殊勝的;能夠講說者本身,當然就是一切的導師之中,最殊勝的導師。所以這裡談到,「是諸說中第一」能夠講說的教法之中,這個內容是最為殊勝、最好的,這個跟《緣起讚》所談到的內容一樣的。

《緣起讚》第十九個頌文,「即由緣起因,說不依邊見,此善說即是,尊無上說因。」善說之故,怙主是無上的講說者,善說就是能夠把甚深緣起的教法做解釋,這種解釋就是一切講說教法當中最殊勝的。當然能夠講說的導師,開示者本身就是最殊勝的導師,這是《緣起讚》第一個頌文裡面所談到的「由見說何法,智說成無上,勝者見緣起,垂教我敬禮。」所以能夠無比的勝慧,就是對緣起的瞭解,對這種瞭解能夠做開示的導師,就是無比的導師,那就是佛陀薄伽梵。在《緣起讚》裡面很多這種句子。

「善滅諸戲論」戲論止息掉,戲論就是八種所破,這八種所破都完全止息掉之後是空性。把前面八種戲論都滅掉的,滅掉之後是空性,這個句子要說明什麽?要成立什麽?要成立佛陀是一切講說者之中最殊勝的,所以才說「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講說者之中,他是最殊勝的。殊勝的原因,前面這個就是他的特色,「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為什麽第一呢?因為前面有特色存在,八不中道的內容有這個特色存在,所以比起其他講說而言,佛陀的講說,他的教法,還有佛陀是尊師,都還要更加殊勝。

因為比起其他的導師、其他的教法而言,與內道的導師、內道的教法,有什麽不同?有什麽特色存在嗎?比如要有慈心、悲心,不要傷害眾生,這其他宗教的教法也有。特色又在什麽地方呢?比如講說不要傷害眾生,佛教不僅在講說不要傷害眾生,上面還要講它的原因何在?不要傷害他們。不要傷害他們的原因,當然是緣起的見地,以緣起這個見地作為原因,而不要去傷害他。因為從緣起方面仔細來思惟的話,使自他吃虧受到損害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我們內心的我執,內心的諦執(諦實成立的執著)。

把他滅掉的方法就非常重要了。把他滅掉的方法,雖然有開示到心地善良,不要傷害眾生;但是若沒有空性見地,光是提到心地善良,不要傷害眾生,其實往往會造成諦實執著更加強烈的一個推動、一個幫助,還會推動我們不斷的墮入輪迴裡面,《緣起讚》裡面也談到這種情況。

「愚者執何法,堅固邊執縛;智善彼即是,戲網盡斷門。」《緣起讚》第6頌文裡面說「愚者或童蒙」就是世俗凡夫。如果是愚者見到緣起的情況,反而會增長他的諦實執著更加堅固;善巧者看到緣起的情況之後,反而是成為滅掉諦實執著的方法,所以不太一樣。如果是童蒙凡夫的話,看到緣起的情況,內心的諦實執著越來越強烈,善巧者看到緣起的情況,內心的諦實執著就滅掉了,所以不一樣。

因此如果談到要以善良的心去對待他人,這是粗分的緣起。粗分的緣起不一定會幫助空性的了悟,粗分的緣起如果主體不善巧,往往對這些內容的學習,反而使諦實的執著力量更加強烈。

但是導師佛陀薄伽梵,他所解釋的緣起的內容,卻能用來成為空性的幫助,因此就有特色存在,所以見地緣起方面有這個的特色。這些都要以見地緣起來做它的原因,因此把這部份所開示的教法跟其他的教法果然不一樣,所以這個教法是至為殊勝的;能夠這樣講說的導師,果然跟其他的導師不一樣,這個導師是最為殊勝的。所以這裡談到,「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所以講緣起方面的內容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麽「諸說中第一」,就是前面講到的,把八個戲論滅掉的緣起內容。

至尊仁波切也是針對這一點去寫了《緣起讚》。所以在《緣起讚》第8個頌文「稀有大師稀有依,稀有勝說稀有怙,極善宣說緣起教,于彼大師我敬禮。」裡面談到,如果從緣起來方面來稱讚導師,才是正確重要的讚頌;如果除開了緣起,從其他的方面來讚頌佛陀,這不算是非常好的讚頌。為什麽呢?因為沒有讚頌到導師佛陀薄伽梵的特色。導師佛陀薄伽梵的特色,就是我們前面講說緣起的道理。所以至尊仁波切從緣起的道理方面來讚頌佛陀的,這才是最偉大的讚頌文。如果不是,從其他方面來解釋,沒有講到主體的特色,那些讚頌就不能算是非常重要的讚頌文了。

一樣的道理,跟至尊仁波切的情況一樣,怙主龍樹也是一樣,這裡提到「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一開始也是劃龍點睛,為什麽佛陀是「諸說中第一」非常重要呢?因為講說緣起的理論。

有法有八項,有法就是八不、八個有法,這個是在名言上面的一個基上面,一個一個的有法,就有這八項,這八項在殊勝上面都沒有。可是為什麽這八項:生滅、常斷、一異、來去,這八項為什麽在勝義上無呢?在名言上的基礎上面,存在的各自的有法,可是在勝義上為什麽不存在呢?勝義上不存在的原因,就是聖者等至本智裡面,或者說是勝義抉擇的理智;勝義抉擇理智也好,或者等至本智也好,不會看到這八個項目的。就是生滅、常斷、來去、一異,這八個項目,在聖者進入等至本智的時候,或者說是在勝義抉擇理智上面,這個能見字面上面,並沒有看到這八個項目,所以說他是八個所應破,在勝義上是沒有的。

但是為什麽特別討論這八個問題呢?這是《佛護注》,《中觀根本慧論》的注解,佛護注解,做了解釋以後,清辨論師又產生諍論,之後月稱論師寫的《顯句論》裡面又討論到了,在這些書裡面都再三的反覆提到,這是因為怙主龍樹提到這八個項目之後,以後歷代都再三談到這八個項目。那就表示諦實到底有?還是沒有?他分析的重點、焦點,應該聚集在這八個專案。透過這八個項目的分析,可以分析出諦實到底存在?還是不存在?因此這八個項目就非常重要了。所以透過這八項的分析,去成立諦實並不存在,實際上是空性,所以由這八個項目來做分析。

八個項目是什麽呢?從本質上來分析,就是生滅的問題;從時間上來分析,就是常跟斷的問題;從對境上來分析,就是來和去的問題;從相對照、相對性來分析,就是一和異的問題。

這裡面所談到的不生不滅的內容是指,由無明產生行、產生識等等;如果無明滅掉,就滅掉行的業、滅掉識等等的這些十二緣起的內容。所以由無明產生行、識、名色,這是由輪迴之所以形成這方面的理論;滅掉了無明就滅掉了行的業,滅掉了識等等,這是遮滅的理論。所以討論到關於生方面的理論,討論到關於滅方面的理論,針對這些內容仔細去分析,會發現形成好像它是諦實存在的。為什麽呢?因為無明形成,就會形成業、形成識,那表示無明好像有個固定的能力,有一個堅固的能力存在一樣。因為這個能力之故,才會引發業;因為業的緣故,才會導至我們很多生老病死。可見他好像有一個自性存在的能力,由這個能力能夠引生、產生一切,這種自性其實並不存在的。

一樣的道理,無明滅掉,就能滅掉業,就能滅掉識等等,那表示把它滅掉,好像有一種能力存在能夠把它滅掉,自性存在一種能力一樣,自性存在的滅一樣,其實也沒有。我們都產生這種執著,有一種自性存在的滅,其實也沒有。所以這些自性並不存在,諦實也不能夠成立,所以才要說明它不生不滅。所以不生不滅這兩個項目裡面所以談到的,是關於輪迴和涅槃的理論,解釋這些內容。

不常、不斷,首先解釋斷之後解釋常。在苦裡面苦諦,比較常談的八種苦,就是生老病死的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苦,還有近取蘊的五蘊的身體也是苦。這八個苦裡面首先談到的是生的苦,生的苦是一個開頭,有了生的苦之後,其他後面的苦全部都出現了,如果生的苦這一項沒有,當然後面的苦就全部沒有掉了。

把這些苦全滅掉了,得到一個止息涅槃,這就是小乘談到的境界。得到一個寧靜的止息涅槃,如果從我們來看,這個是墮入斷邊。止息涅槃這裡談到不常亦不斷,斷是指止息涅槃邊,止息涅槃就是斷邊,可是在名言上面止息涅槃是有的,他是存在的。或許小乘把它執著止息涅槃它是堅固的,不會改變的,它是自性成立的,這種自性成立的寂靜涅槃有沒有呢?沒有的。名言上面寂靜涅槃是存在的,但是它不是自性成立的,堅固不會改變的這種涅槃,那就沒有,自性成立的話那就沒有,所以叫不斷,不斷是指這個意思。

常邊是指是什麽呢?常邊是指空性,空性是常。空性是常的原因,是因為在輪迴裡面流轉的時候,或者是脫離輪迴的時候;在輪迴的時候,內心裡面有空性,即使是脫離輪迴的時候,內心也有空性,這個空性從來沒有改變過。當我們在輪迴的時候,當然心續的空性也存在,離開輪迴的話心續的空性也存在。佛陀開示也好,佛陀不開示也好,我們內心的空性都是恒常存在的,不會因為佛陀解釋說有空性這麽一件事情,突然間我內心就得到了空性,現在才新形成的;如果佛陀不解釋空性,那我內心裡面就沒有空性了嗎?不會的。或者說我沒有證悟空性,那我內心就沒有空性;我證悟了,我內心就有空性存在,不會的!不管證悟也好,不證悟也好,內心的空性都存在;佛陀開示也好,不開示也好,我們內心的空性都存在。

會不會說安住在輪迴裡面,我內心就沒有空性;等待脫離輪迴得到涅槃了,我內心才有空性,會不會這樣子呢?不會的!在輪迴的時候我的內心也有空性,脫離輪迴得到解脫、得到涅槃的時候,內心還是有空性,所以內心的空性是恒常存在的。因為它是常之故,所以內心又產生了一個執著,執著空性是自性存在的,自性成立的,永遠不會改變的,它是恒常的,又產生了這種執著,那又錯誤了!因為空性而言他是常,在名言上而言它是常的,在勝義上就不是了,所以這裡談到它不是常也不是斷,是指這個意思。

前面談到斷的部份是指脫離輪迴,到寂靜涅槃邊。把寂靜涅槃邊,執著它是自性存在的,堅固不會改變的,這是斷邊,這個斷邊要破除掉,這種斷邊是沒有的。常的諦實指空性,這是指輪迴和涅槃兩邊都有,在輪迴的時候跟脫離輪迴的時候,都有恆常存在,但是這個常是在名言上才存在的,它不是自性而成立的常,所以這裡談到不是常,它不是自性成立的常。這種名言上在輪迴的時候,在涅槃的時候都有空性,這個空性是常的,在名言上才是如此,在勝義上也不是了。

其次不來不去,去是指從這個世界去到另外一個世界,來是從另外一個世界來到這個世界,這是指這輩子和下輩子。當我們由這輩子投生到下輩子去的時候,會覺得去是諦實成立的去;由他世界投生到這個世界,來的時候,會覺得這是諦實成立的來,我們產生這種執著,其實不是的。來也好、去也好,它只是名言上成立的,但在勝義上並不成立的。

其次不一亦不異。「一」是指情況完全相同,就眾生而言,無論如何他是眾生,因此有一些基本情況完全一樣的,因此我們又執著,就其「同」而言,有自性成立、諦實成立的相同。我們依於四種食:段的食物、感受的食物、想的食物、心識的食物,依於四食而言眾生情況都是一樣的,我們又把它當作相同,說有一個自性成立的「同」存在,這個是一。

其次是「異」,就算是四種食物,四食都是相同,可是眾生總是高矮胖瘦不一樣,內心的想法不一樣,無論如何他們還有很多很多不同,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徵,我們又說那眾生不一樣,所以又相「異」,它是自性成立的相異,我們又產生這種執著。

所以執著它是相同也好,或者執著它是相異也好,其實這也是在名言上有,名言上的有相同,或名言上有相異,不管同也好、異也好,其實在勝義上面也是沒有的。自性存在的同,自性存在的異,都沒有的;就像前面自性存在的來,自性存在的去,也都沒有。我們今天講述到此。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