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11 23:36:16
學習次第 : 進階

中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觀佛教術語,起源於西元二世紀龍樹所著的《中論》,即是八正道中的正見。依照緣起法來觀察事間一切事物,可以了解空性,即為中觀;通過中觀,即能獲得般若智慧,最終達致涅盤解脫。

大乘佛教中,中觀學派即是以修行中觀為主。

 

目錄

 [隱藏

[編輯] 起源

中觀起源於龍樹所造的《中觀論》。龍樹在〈觀四諦品〉中解釋中觀的意義為:「眾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編輯] 前序

龍樹菩薩所著《中論》乃大乘重要論典,古往今來都有高僧大德著述解說,各宗各派也依各自的理論、思想、信仰等給予不同的詮釋。

龍樹菩薩尚著有《大智度論》,深入詳細解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相比《中論》是以頌的方式寫作,《大智度論》是以長行的方式詳細的解說,並有多處和《中論》息息相關。

[編輯]

所謂中觀,即是中道之觀行,亦即是八正道中的正見;中道之觀行,乃依緣起性空而作觀行;若離緣起性空之中道性而言中觀者,必墮二邊;墮於戲論而自以為已知。

[編輯] 龍樹菩薩的中觀

《中論》中的論述:「諸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中觀論頌講記》:「理智觀察,悟到「諸法實相」,這實相是怎樣的?是「心行言語斷」的。心行斷,是說諸法實相,不是一般意識的尋思境界。一般的意識,分析、綜合、決斷,想像他,是不可能的。《解深密經》說:勝義諦是超過尋思的。言語斷,是說諸法實相,不是口頭的語言,或文字所能說得出的。我們的語言文字,不過是符號、表象,在常識的慣習境中,以為是如何如何;而諸法實相,卻是離言說相的。《解深密經》說:勝義諦是離言性的。淨名長者的默然,即表示此意。總而言之,是不可思議。實相是自覺的境界,一切所取相離,能見相也不可得。一般人所以不能體解實相,就因為常人的認識,有能知所知,能說所說的對立。有所知,就不能知一切;能知是非所知的(約一念說)。所以,實相的自覺,是泯絕能所,融入一切中去直覺一切的。如此境地,如何可說?要說,就必有能所彼此了!所以《法華經》說:『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但為了使人趣向實相,體悟實相,又不得不從世俗假名中說。世俗的心知言說,都不能道出實相的一滴:所以宣說實相的方式,是從遮詮的方法去髣髴他的。對虛妄的生死,說涅槃的真實:一切法有生有滅,無常故苦;要解脫生老病死,不生不滅,才是涅槃。一分學者,不知如來方便的教意,以為有生有滅是世間,剋制了起滅的因,不起生滅的苦果,就達到不生不滅的出世涅槃了。涅槃是滅諦,是無為,是與一切有為生滅法不同的。這樣的意見,實是不解佛意。其實,涅槃即諸法實相,不是離一切法的生滅,另有這真常不變的實體。不過常人不見諸法實相,佛才對虛說實;說生滅應捨,涅槃應求。如從緣起而悟解空性,那就無自性的緣起生滅的當體,本來即是不生不滅的。體達此無自性生滅的空性,也就是實證不生滅的涅槃了。何曾別有涅槃可得?涅槃是不生滅的,寂靜離戲論的,一切學者都能信受;但大抵以為離一切法而別有。所以,現在說:「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寂滅是生滅動亂的反面。不要以為涅槃如此,一切生滅法不如此;佛法是即俗而真的,即一切法而洞見他的真相,一切法即是寂滅如涅槃的。這裡說如涅槃,是以一般小乘學者同許的涅槃,以喻說實相的。依性空者的正見,諸法實相寂滅即涅槃,不止於『如』呢」( Y 5p328~330

[編輯] 中觀與般若

《中觀今論》:「中觀的教法,即我們的聞思修慧,雖不是離言的,而能順流趣入離言的中道。依此深入中道正觀,精勤修習,將根本顛倒的自性徹底掀翻,直證真實,此即無漏現量的自證,也即是中道的現觀。三種般若中,此為實相般若。此實相般若,才是真般若;前二般若,是達到此實相般若的方便,所以因得果名,也名之為般若,為中觀。要到此田地,須依中觀的方法論。所以我們應以信順中觀教為本,進而運用中觀的方法以觀察真理,以趨入中觀的現證。聞量、比量、現量三者,在正觀真理的過程上,是有著連貫性的,必然的關係性的。忽略此點,縱以為理事圓融,而實際上必然落於兩邊」( Y 9p56~57

[編輯] 中觀與唯識

《寶積經講記》:「依唯識宗現觀次第,是先觀所取空,次觀能取空,然後趣入現證。依中觀宗的現觀次第,是先泛觀一切法空,次觀能觀的心也空,然後趣入現證。大致相近,但唯識宗以唯識無境的勝解為方便,而中觀宗以緣生無性空為方便。」( Y 2p170

《勝鬘經講記》:「中觀和唯識宗,明一切法空性或圓成實性,也是不起不滅,無前際後際的,然都不說為一切法的依止處。以常住不生滅為所依,即真常唯心論的特色!」( Y 3p246

[編輯] 中觀與證悟

《學佛三要》:「真正的智慧現前,即是證悟法性,成就佛果。而這究竟理性的體證,著重一切法空性。這與小乘慧有兩點不同:第一、聲聞的證悟法性,是由無常,而無我,而寂滅,依三法印次第悟入;大乘觀慧,則直入諸法空寂門。同時,大乘本著這一究極理性,說明一切,開展一切,與無常為門的二乘觀境,顯然是不同的。經說苦等不可得,即是約此究竟法性而說。大乘教典依據所證觀境,安立了種種名字,如法性、真如、無我、空性、實際、不生滅性、如來藏等,有些經總集起來:「一切法無自性空,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或說一切眾生本具法性,是常是恆,是真是實。《中觀論》說一切法畢竟空,自性不可得,也即是闡示此一意義。第二、聲聞者重於自我身心的觀察,對外境似不大注意,祇要證知身心無我無我所,就可得到解脫。大乘則不然,龍樹所開示的中觀修道次第,最後雖仍以觀察無我無我所而得解脫,但在前些階段,菩薩卻要廣觀一切法空。又如唯識學者,以眾生執著外境的實有性,為錯誤根本──遍計所執自性,所以它底唯識觀,雖以體悟平等空性的圓成實為究竟,但未證入此究竟唯識性之前,總是先觀察離心的一切諸法,空無自性,唯識所現;由於心外無境,引入境空心寂的境地。大乘不共慧,約事相方面,除生死世間的因緣果報、身心現象,還有菩薩行為、佛果功德等等,都是它的觀境。以此世俗觀慧的信解,再加以法無我性──法空性的勝義觀慧。依聞思修的不斷修習轉進,最後乃可證入諸法空性──真勝義諦。修學大乘慧,貴在能夠就事即理,從俗入真,不使事理脫節,真俗隔礙,所以究竟圓滿的大乘觀慧,必達理事圓融、真實平等無礙的最高境界。然在初學者,即不能如此,因為圓融無礙,不是眾生的、初學的心境。印度諸大聖者所開導的修道次第,絕無一入門即觀事事無礙、法法圓融的,而是由信解因果緣起,菩薩行願、佛果功德下手,然後由事入理、從俗證真,體悟諸法空性,離諸戲論,畢竟寂滅。此後乃能即理融事,從真出俗,漸達理性與事相,真諦與俗諦的統一。無著喻這修證過程,如金剛杵,首尾粗大而中間狹小。最初發心修學,觀境廣大,法門無量;及至將悟證時,唯一真如,無絲毫自性相可得,所謂「無二寂靜之門」;「唯此一門」。這一階段,離一切相,道極狹隘;要透過此門,真實獲證徹悟空性,才又起方便──後得智,廣觀無邊境相,起種種行。漸入漸深,到達即事即理,即俗即真,圓融無礙之佛境。中國一分教學,直下觀於圓融無礙之境,與印度諸聖所說,多少差別。而禪宗的修持,簡要直入,於實際身心受用,也比較得益要多些。在印度,無論中觀或唯識,皆以離相的空性為證悟的要點,然後才日見廣大,趣向佛果。」( Y 15p179~181

[編輯] 中道之觀行

《中觀今論》:「依《中觀論》義,不但廣泛的從相續和合中現觀一切法空,更應勝解一切法空而反觀自我(不但是內心),觀無我無我所。如《中論》說:「若無有我者,何得有我所?滅我我所故,名得無我智」。若但觀法空,易起理在我外的意念,故必須從法空而反觀到我空。以我性不可得,故離法執而離我執,由是薩迦耶見不起,無我無我所。《金剛經》先明法空,也即是此義。生死的根源,即無明,或薩迦耶見,或識;必審觀無自性而離此顛倒戲論,始有解脫分。觀慧依於禪定,禪定依於戒律,三學是相依(即增上)而後能得解脫。大乘學者,尤應以菩提願為依,大悲心為本,真空慧為方便,廣行無邊大行,積集無量福德智慧資糧,才能圓修止觀加行而頓入空性」( Y 9p252

[編輯] 中觀與大乘別教

《華雨集第三冊》:「如來藏之研究』中說:「緣起與空,唯識熏變,在阿含經與部派佛教中,發見其淵源;而如來藏(即佛性)說,卻是佛教的大乘不共法,是別教」。這是說:中觀者Mādhyamika的緣起性空,瑜伽行者Yogācāra的唯識熏變,是淵源於「阿含」及部派佛教的;而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我ātman,是後起的。」( Y 27p139

[編輯] 中觀與瑜伽

《寶積經講記》:「中觀與瑜伽論師,對於空相現前,都不許為可取可得的。二乘聖者證空,那是無漏般若,現證無分別法性,更不能說取著。所以有空可得,依著於空的,那是修觀或修定,而沒有方便的增上慢人」( Y 2p122

《成佛之道》:「一般以為:四諦與緣起,是小乘法。不知大乘的「甚深諸佛法」,也都是「由是而顯示」出來的。約偏重的意義說:小乘法著重於苦與集的說明;大乘法著重於滅與道,特別是滅的說明。就以大乘的中觀及瑜伽二宗來說:中觀者對於空性,瑜伽者對於緣起,都不曾離開了四諦與緣起一步。經上說得好(《勝鬘經》):小乘是有量的四諦,有作的四諦;大乘是無量的四諦,無作的四諦。又說(《涅槃經》):下智觀緣起,得聲聞菩提;……上上智觀緣起,得佛菩提。佛法不出四諦與緣起法門,只是證悟的偏圓,教說的淺深而已。」( Y 12p139

[編輯] 參考經文:

  • 龍樹,《中論》卷1

 

中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論》(梵文मूलमध्यमककारिका, Mūlamadhyamakakārikā藏語dbgu ma rtsa ba'i shes rab英語Knowledge of the Middle Way,又譯為《中觀論》、《中論頌》、《中觀根本論》),龍樹菩薩作。此為大乘佛教重要理論著作,為中觀派的根本論書之一,漢傳佛教中的三論宗也以此書為根本典籍。全書共四卷二十七品。

 

 

目錄

 [隐藏

[编辑] 簡介

《中論》闡述緣起性空深義,揭示生死解脫根本,為三乘共遵之門。《中論頌》為龍樹菩薩的重要代表作,摧破執空執有的異說,暢演不空不有之中道,使大乘脫離於小乘部派,而卓然自立,自成大乘中觀一統。

其理論主張最徹底之中道。破空破假,進而並破執中之見,論述所謂八不中道即無所得之中道,亦為般若之思想精髓。書中共有破因緣品、破去來品、破六情品、破五陰品等二十七品。

印順法師將將內容分為四個部份,最開始的二頌揭示全書主旨,初二品作為全書的總觀,後二十五品作為別觀,最後一頌作為對佛的禮贊。[1]

[编辑] 漢藏傳譯本及註疏

漢藏均有譯本,漢譯本由姚秦鳩摩羅什譯出。 釋本有下列七種

  1. 龍樹自釋「無畏論」(Akutobhaya)。存藏譯本。
  2. 青目釋.「中論」四卷。存漢、德﹑英﹑日譯本。
  3. 無著著.「順中論」二卷。
  4. 安慧釋.「大乘中觀釋論」十八卷
  5. 佛護釋.「根本中論註
  6. 清辨釋.「般若燈論」十五卷
  7. 月稱釋.「淨明句論」(prasannapada)

西藏亦有中觀唯識學派之二系統,因此《中論》為佛弟子及佛學研究者所珍重,自不待言矣。

[编辑] 參考文獻

  1. ^ 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載於《妙雲集》第五冊

[编辑] 參見

[编辑] 外部連結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