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29 01:12:51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1/29 01:10:40   編輯部 報導

《俱舍論‧賢聖品》修證法義之研究

從「修行法義」與部派之間諍論的「阿羅漢有退、無退」、「四諦漸頓現觀」三個方面對《俱舍論.賢聖品》作一探討。

在修行法義上,對於「家家」聖者受生的問題,中國《俱舍論》注疏家傾向於「人天生死往來」,日本《俱舍論》注疏家則傾向於「唯人」、「唯天」單獨受生。雖然無法取得一致的看法,但聖者於欲界人天生死往來的秩序卻是注疏家們的共識。「中品忍滿位」為「一剎那二行相」或「二剎那二行相」?究竟是注疏家們的誤抄,或是真有「二剎那二行相」的情形,注疏家們對此二說的考察和義理的發明都值得作為我們參考。「有行般、無行般次第」,《俱舍論.賢聖品》的抉擇除了快道林常所說契經誤誦之外,亦反映了《俱舍論.賢聖品》「斷煩惱無」的思想。

在「阿羅漢有退、無退」的諍論上,《俱舍論.賢聖品》將大眾部、分別論者與說一切有部「阿羅漢有退、無退」的諍論區分出「阿羅漢有退」、「阿羅漢無退」兩個問題來討論,「阿羅漢無退」是探討「阿羅漢有無煩惱」,「阿羅漢有退」是探討「阿羅漢退失的是阿羅漢果或是現法樂住」。《俱舍論.賢聖品》的這一區分讓我們對於「阿羅漢有無起煩惱退」的判定除了是起於部派之間「三世法有、法無」不同的立場之外,還有論師們對於阿羅漢起退狀態的體證在當中。

在「四諦漸頓現觀」諍論上,《俱舍論.賢聖品》並未對於「漸現觀者」或「頓現觀者」的立場有所評破,而是從「見、緣、事」三現觀來將漸頓現觀的諍論調和於一慧觀當中。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96/碩士/研究生:林育民   指導教授:劉榮賢老師  電子全文電子全文 

全文提要……………………………………………………………………壹
各章提要……………………………………………………………………貳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回顧……………………………………………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回顧………………………………………………………… 3
第二節 研究主題與研究方法…………………………………………… 7
一、研究主題………………………………………………………… 7
二、研究方法………………………………………………………… 8

第二章 《俱舍論.賢聖品》的修行品位

第一節《俱舍論.賢聖品》介紹………………………………………… 9
一、何謂「賢聖」…………………………………………………… 9
二、見、修所斷惑與漸次斷、超越斷修行方式…………………… 10
第二節 《俱舍論.賢聖品》賢位修行方法…………………………… 16
一、順解脫分………………………………………………………… 16
(一)五停心………………………………………………………16
1.不淨觀…………………………………………………17
2.持息念…………………………………………………18
(二)四念住………………………………………………………20
1.別相念住………………………………………………20
2.總相念住………………………………………………21
3.自性念住、相雜念住、所緣念住……………………29
二、順決擇分…………………………………………………………30
(一)煖……………………………………………………………30
(二)頂……………………………………………………………32
(三)忍……………………………………………………………33
1.中品忍減緣減行………………………………………34
2.上品忍…………………………………………………36
(四)世第一法……………………………………………………37
第三節 《俱舍論.賢聖品》聖位修行方法…………………………… 38
一、見道……………………………………………………………… 39
(一)見道十五心…………………………………………………39
(二)見道第十六心道類智為修道攝,非見道攝………………39
(三)聖者名………………………………………………………40
二、修道……………………………………………………………… 41
(一)斷欲界修惑所證果位………………………………………41
1.預流果…………………………………………………41
2.家家……………………………………………………42
3.一來果…………………………………………………42
4.一間……………………………………………………42
5.不還果…………………………………………………42
(二)欲界九品修惑生死數………………………………………42
(三)色、無色界生死流轉………………………………………45
1.中有般涅槃……………………………………………45
2.生有般涅槃……………………………………………45
3.無行般涅槃……………………………………………45
4.有行般涅槃……………………………………………46
5.上流般…………………………………………………46
(四)斷盡三界見、修惑…………………………………………47
1.阿羅漢果………………………………………………47
(1)退法種性阿羅漢………………………………48
(2)思法種性阿羅漢………………………………48
(3)護法種性阿羅漢………………………………48
(4)安住法種性阿羅漢……………………………49
(5)堪達法種性阿羅漢……………………………49
(6)不動法種性阿羅漢……………………………49

第三章 後代注疏對《俱舍論.賢聖品》修行法義的探討

第一節 《俱舍論.賢聖品》「順解脫分」法義探討…………………… 50
一、「持息念」持息為境,不持慧……………………………………50
二、雜緣念住數目…………………………………………………… 51
三、相雜念住「攝不攝慧體」……………………………………… 57
四、三義觀、七處善-《俱舍論》略而不論……………………… 61
第二節 《俱舍論.賢聖品》「順決擇分」法義探討…………………… 62
一、「減緣減行次第」二說………………………………………… 62
二、「中品忍滿」為「一行相二剎那」或「二行相二剎那」…… 65
第三節 《俱舍論.賢聖品》「修道」法義探討………………………… 70
一、欲界人、天生死流轉藍圖的推度……………………………… 70
(一)《順正理論》家家「人天往來」說………………………71
(二)《光記》、《寶疏》的會通…………………………………73
1.《光記》「極多生、極少生」的推度……………… 73
2.《寶疏》「等生、不等生」的推度………………… 75
(三)日僧快道林常的會通………………………………………77
1.破斥《順正理論》的推度……………………………77
(1)人天往來罪……………………………………77
(2)生數不等失……………………………………78
2. 彈斥依從之輩……………………………………… 79
3.「家家」與欲界人天生死流轉的推度………………80
二、有行般、無行般之次…………………………………………… 83

第四章 從諸部派到《俱舍論》有關聖果退轉問題的探討

第一節 大眾部、分別論者與有部「阿羅漢有退、無退」的探討…… 86
一、說一切有部「阿羅漢有退」…………………………………… 87
(一)三世法實有-煩惱存於過去、未來…………………… 87
(二)「三世法實有」與「阿羅漢有退」-阿羅漢斷諸煩惱
,非令全無……………………………………………… 90
(三)見、修道斷煩惱惑的差別…………………………………95
二、大眾部、分別論者「阿羅漢無退」…………………………… 98
(一)過去、未來體非實有,現在法有無為………………… 98
(二)「過、未法無,現在法有」與「阿羅漢無退」-煩惱斷已
,畢竟不退……………………………………………… 102
三、阿羅漢有退、無退的分析……………………………………… 104
(一)阿羅漢無退……………………………………………… 106
(二)阿羅漢有退……………………………………………… 108
1.對有部「阿羅漢有退」的質疑………………………108
2.有部於「阿羅漢有退」的論究………………………115
(1)有部於「阿羅漢有退」一詞的意義………… 115
(2)阿羅漢起退和起退後的情況………………… 116
A.退失阿羅漢果者「命終前必復證得阿羅漢果」…116
B.阿羅漢起退的狀態……………………… 117
第二節 《俱舍論》與《順正理論》對阿羅漢退轉問題的探討…………120
一、《俱舍論》主張「阿羅漢無退」…………………………………121
(一)《俱舍論》對於有部「阿羅漢有退」的析論……………121
(二)《俱舍論》認為阿羅漢果無退,但退失現法樂住………122
1.由「理」的角度論「阿羅漢無退」…………………123
2.由「教」的角度論「阿羅漢無退」…………………124
3.《俱舍論》對瞿底迦退轉問題之主張………………128
二、《順正理論》對於《俱舍論》「阿羅漢無退」論點的難破…… 130
(一)阿羅漢非「永拔惑種」……………………………………130
1.對於《俱舍論》「聖慧斷惑名為實斷」的難破…… 130
2.對於《俱舍論》「有學應不放逸非無學者」的難破…132
3.阿羅漢仍有惑種…………………………………… 132
(二)「時解脫」非退失現法樂住………………………………134
1.以「靜慮等持為應果性」破斥「無退阿羅漢果」之論…134
2.「時解脫」非指現法樂住……………………………136
3.「瞿底迦」非有學時解脫……………………………138
三、阿羅漢有、無起「煩惱」退的探討…………………………… 139
第三節 《俱舍論》「阿羅漢無退」思想特色與《順正理論》對於「阿羅漢有退」
的再闡發………………………………………………………… 142
一、從《俱舍論》「煩惱空」的思想看「有行般、無行般」次第…142
二、《順正理論》對於「阿羅漢有退」的再闡發…………………… 144
(一)阿羅漢未證「不生法」故有退,非煩惱未斷盡………… 145
(二)盡智、無生智與阿羅漢退轉的關係……………………… 145
(三)阿羅漢仍有失念…………………………………………… 146

第五章 四諦漸頓觀………………………………………………… 149

第一節 四諦頓現觀…………………………………………………………149
一、《雜阿毘曇心論》、《四諦論》中頓現觀者的主張……………… 149
二、大眾部、法藏部、化地部頓現觀的主張…………………………151
三、《成實論》頓現觀的主張………………………………………… 152
第二節 四諦漸現觀…………………………………………………………154
一、「事、理二諦」與「自相、共相」的發展……………………… 154
二、蘊觀共相,諦觀自相………………………………………………157
三、四諦現觀次第與見苦得道…………………………………………159
四、現觀擇滅……………………………………………………………160
第三節 《俱舍論》四諦漸、頓的調和………………………………………161
一、四諦漸、頓對論……………………………………………………162
(一)《大毘婆沙論》中漸頓對論……………………………… 162
(二)《雜阿毘曇心論》中漸頓對論…………………………… 163
(三)《順正理論》中漸頓對論………………………………… 164
二、《俱舍論》見、緣、事三現觀……………………………………166

第六章 結 論………………………………………………………… 170

參考書目
1.大藏經、卍續藏經典籍順序依照冊數排列,冊數相同者依照編號次第排列。
2.專書、期刊及工具書依照人名筆劃由少至多依序排列。
 
一、傳統文獻
(一)《大正新脩大正藏》典籍
 經、論典籍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一冊,台北:
新文豐,1983。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一冊,台北:新
文豐,1983。
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冊,台北:新文豐,
1983。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唐.玄奘譯,《大毘婆沙論》,《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七
冊,台北:新文豐,1983。
迦旃延子造,五百羅漢釋,北涼.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阿毘曇毘婆沙論》,
《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八冊,台北:新文豐,1983。
尊者法救造,劉宋.僧伽跋摩等譯,《雜阿毘曇心論》,《大正新脩大正藏》第
二八冊,台北:新文豐,1983。
尊者世親造,唐.玄奘譯,《俱舍論》,《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九冊,台北:
新文豐,1983。
婆藪盤豆造,陳.真諦譯,《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九冊,
台北:新文豐,1983。
尊者眾賢造,唐.玄奘譯,《順正理論》,《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九冊,台北:
新文豐,1983。
尊者眾賢造,唐.玄奘譯,《顯宗論》,《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二九冊,台北:
新文豐,1983。
訶梨跋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成實論》,《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三二冊,
台北:新文豐,1983。
婆藪跋摩造,陳.真諦譯,《四諦論》,《大正新脩大正藏》第三二冊,台北:
新文豐,1983。
世友菩薩造,唐.玄奘譯,《異部宗輪論》,《大正新脩大正藏》第四九冊,台
北:新文豐,1983。
 
 論疏典籍
唐.釋普光述,《俱舍論記》,《大正新脩大正藏》第四一冊,台北:新文豐,
1983。
唐.釋法寶撰,《俱舍論疏》,《大正新脩大正藏》第四一冊,台北:新文豐,
1983。
唐.圓暉述,《俱舍論頌疏論》,《大正新脩大正藏》第四一冊,台北:新文豐,
1983。
唐.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大正新脩大正藏》第四二冊,台北:新文豐,
1983。
唐.窺基撰,《瑜伽師地論略纂》,《大正新脩大正藏》第四三冊,台北:新文
豐,1983。
日本宗性,《俱舍論本義抄》《大正新脩大正藏》第六三冊,台北:新文豐,
1983。
日本湛慧,《阿毘達磨俱舍論指要鈔》《大正新脩大正藏》第六三冊,台北:新
文豐,1983。
日本快道林常,《阿毘達磨俱舍論法義》《大正新脩大正藏》第六四冊,台北:
新文豐,1983。
日本法幢《阿毘達磨俱舍論稽古》《大正新脩大正藏》第六四冊,台北:新文
豐,1983。
日本英憲,《俱舍論頌疏抄》《大正新脩大正藏》第六四冊,台北:新文豐,
1983。
 
 諸宗典籍
隋.慧遠撰,《大乘義章》,《大正新脩大正藏》第四四冊,台北:新文豐,
1983。
唐.窺基撰,《大乘法苑義林章》,《大正新脩大正藏》第四五冊,台北:新文
豐,1983。
 
(二)《卍續藏經》典籍
唐.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卍續藏經》第八十三冊,台北:新文豐,1993。
唐.慧暉,《俱舍論頌疏義鈔》,《卍續藏經》第八十三冊,台北:新文豐,1993。
 
(三)其他
佛教大系完成會編纂 1978 《俱舍論》,東京都:中山書房。
佐伯旭雅編 1978 《冠導阿毘達磨俱舍論》京都:法藏館。收錄於藍吉富主編
(1985)《大藏經補編》第六冊,台北:華宇出版社,P445-773。
 
 
二、近人論著
大谷大學佛教學會原編,關世謙譯 1993 《佛學研究指南》,台北:東大出版社。
木村泰賢著,巴壼天、李世傑合譯 1958 《人生的解脫與佛教思想》,台北:協
志工業叢書出版公司印行。
木村泰賢撰,歐陽瀚存譯 1968 《原始佛教思想論》,台北巿:臺灣商務印書
館。
木村泰賢著,演培法師譯 1992 《小乘佛教思想論》,台北市:天華出版社。
平川彰著,莊崑木譯 2002 《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
平川彰等著,許明銀譯 1990 《佛學研究入門》,台北:法爾。
水野弘元著,如實譯 1984 《原始佛教》,台北:普門文庫。
水野弘元著,釋恒清譯《阿毘達磨文獻導論》。收錄於楊白衣等著(1995)《一
九七七佛學研究論文集》,高雄:佛光出版社,P48-87。
印順法師 1950 《性空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
印順法師 1968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
印順法師 1971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明光堂印書局。
印順法師 1981 《大乘初期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
印順法師 1985 《空之探究》,台北:正聞出版社。
印順法師 1988 《印度之佛教》,台北:正聞。
印順法師 2005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
正果法師 1995 《佛教基本知識》,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弘學 1999 《部派佛教》,成都:巴蜀書社。
艾美.史密特(Amy Schmidt)著,周和君譯 2003 《佛陀的女兒:南傳佛教大修
行人的傳奇心靈》,台北:橡樹林文化。
江亦麗 1985 《說一切有部的哲學思想探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
學位論文。收錄於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總編輯(2001)《中國佛教學術論典》
第十一冊,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P363-410。
李世傑 1961 《印度部派佛教哲學史》,台北:台灣佛教月刊。
李世傑 1971 《原始佛教哲學史》,台北:慈航佛學院。
李世傑著,廣淨法師校對 2000 《俱舍學綱要》(修訂版),新竹:出版不詳。
呂澂 1982 《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公司。
呂澂 1983 《印度佛教史略》,台北:新文豐。
吳汝鈞 1982 《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書局。
杜松柏 2002 《佛學思想綜述》,台北:新文豐。
性空法師講/釋見擎,釋見耑,釋見愷文字整理註釋 2003 《四聖諦與修行的關
係》,嘉義市:安慧學苑文教基金會附設香光書鄉出版社。
性空法師講述/釋見愷, 釋自範等文字整理 2005 《阿毘達摩的理論與實踐》,
嘉義:安慧學苑文教基金會附設香光書鄉出版社。
(俄)舍爾巴茨基(Stcherbatsky, T.)著,立人譯 1994 《小乘佛學》,北京:中國
社會科學。
阿姜查(Ajahn Chah),英文編譯保羅.布里特(Paul Breiter),賴彥隆譯 2002
《森林中的法語:一位證悟者的見道歷程》,台北:橡樹林文化出版。
阿姜查(Ajahn Chah),賴彥隆譯 2004《阿姜查的禪修世界第一部:戒》,台北:
橡樹林文化出版。
阿姜查(Ajahn Chah),賴彥隆譯 2004《阿姜查的禪修世界第二部:定》,台北:
橡樹林文化出版。
阿姜查(Ajahn Chah),賴彥隆譯 2004《阿姜查的禪修世界第三部:慧》,台北:
橡樹林文化出版。
姚治華釋譯 1996 《異部宗輪論》,高雄:佛光文化。
高楠順次郎、木村賢泰著,高觀廬譯 1995 《印度哲學宗教史》,台北:台灣
商務印書館。
馬定波 1974 《印度佛教心意識說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悟慈法師譯述 1989 《俱舍學》,台南:開元寺佛經流通處。
高永霄導讀 1993 《異部宗輪論》,香港:密乘佛學會。
徐醒生釋譯 1998 《大毘婆沙論》,台北:佛光文化。
悟殷法師 2001 《部派佛教系列上編:實相篇、業果篇》,台北:法界出版社。
悟殷法師 2003 《部派佛教系列中編:修證篇》,台北:法界出版社。
悟殷法師 2006 《部派佛教系列下編:諸部論師的思想與風格(一)》,台北:
法界出版社。
馬哈希著,茅塔諾英譯,嘉義新雨編譯群中譯 2004 《內觀基礎》,台北:方
廣文化。
黃公偉 1966 《佛學原理通釋》,台北:現代文藝出版社。
黃公偉 1972 《印度佛教思想體系論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曼濤主編 1978 《俱舍論研究》(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張曼濤主編 1979 《俱舍論研究》(下),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張曼濤主編 1979 《部派佛教與阿毗達磨》,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張曼濤主編 1978 《佛學研究方法》,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張曼濤主編 1978 《印度佛教史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智敏法師編 1998 《俱舍論頌疏補充講義》,台北:福智之聲。
(斯里蘭卡)喜見長老,、(德)向智尊者著,南傳佛教叢書編譯組譯校 2004 《七
種覺悟的因素:七覺支、五蓋及其對治方法》,台北:方廣文化。
曾銀湖譯 1992《尊者阿迦曼傳》,台中:原始佛教協會。
聖嚴法師 1999 《印度佛教史》,台北:法鼓文化。
楊白衣著 1998 《俱舍要義》,台北:佛光文化。
演培法師 1971 《俱舍論頌講記》,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
演培法師 1975 《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觀》,台北巿:中華大典編印會。
演培法師釋註 1989 《異部宗輪論語體釋》,台北:天華出版公司。
鄧殿臣,威馬萊拉擔尼合譯 1997 《長老偈;長老尼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韓廷傑 2001《南傳上座部佛教概論》,台北:文津出版社。
藍吉富 1997 《佛教史料學》,台北:東大出版社。
A. K. Warder著,王世安譯 1988 《印度佛教史》,台北:華宇出版社。
 
三、期刊論文、學位論文
 期刊論文
水野弘元 1981 〈從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香光莊嚴》70:114-135。
巴宙 1970 〈論巴利佛典中的阿羅漢〉,《海潮音》51.5:5-6。
有信法師 2002 〈四諦現觀之略探-以《大毘婆沙論》及《清淨道論》為主〉,
《福嚴佛學院第九屆學生論文集》上冊:185-222。
安慧法師 2004 〈斷煩惱的探討──以《大毘婆沙論》為中心〉,《第十五屆全
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會後論文集》:A 1-A31。
有部生 1970〈俱舍的聖位論〉,《臺灣佛教》24.2:15-20。
佛使比丘 1995 〈上座部佛教的某些殊勝特色(上)〉,《香光莊嚴》44:38-39。
佛使比丘 1996 〈上座部佛教的某些殊勝特色(中)〉,《香光莊嚴》45:37-40。
佛使比丘 1996 〈上座部佛教的某些殊勝特色(下)〉,《香光莊嚴》46:34-37。
李志夫 1990 〈試論「俱舍論」在佛教思想史中之價值〉,《中華佛學學報》卷
3:47-67。
林熅如 1991 〈從「四善根」論說一切有部加行位思想探微﹣﹣以漢譯「阿毘
達磨俱舍論」為中心〉,《諦觀》65:125-146。
林秋萍 1984 〈試於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中看四聖諦思想之流變〉,《哲學年刊》
3:34-38。
林秋萍 1985 〈從四聖諦看佛教的真諦〉,《中國佛教》29.11:20-24。
林妙香 1986〈析論俱舍論「三世有」之思想〉,《中國佛教》30:4:18-23。
林崇安 1989 〈部派佛教的根本思想〉,《西藏研究會訊》8:1-3。
林崇安 1990 〈印度部派佛教的分立與師資傳承的研究〉,《中華佛學學報》3:
25-46。
林崇安 1992 〈「四聖諦論」的分析〉,《慧炬》,331:24-31。
杭大元 1988 〈人生煩惱知多少:俱舍論隨眠品發微〉,《中國佛教》32.7:6-11。
祖蓮法師 2002 〈「涅槃為所緣」初探-以《大毘婆沙論》及《大智度論》為
主〉,《福嚴佛學院第九屆學生論文集》上冊:223-260。
惟康法師2004 〈說一切有部「四諦現觀」之初探-以《大毘婆沙論》為主〉,
《福嚴會訊》4:53-72。
張玉欣 1988 〈對「俱舍論」的宗義和「三世實有」說的探究〉,《諦觀》7:
157-178。
陳一標 2007 〈唯識學「行相」(akara)之研究〉,《正觀》43:5-21。
陳世賢 1999 〈吉藏對說一切有部學說之評破〉,《正觀》10:67+69-107。
惠敏法師 2004 〈印順導師之部派佛教思想論(1)--三世有與現在有〉,《中華佛
學學報》17:19-47。
菩提比丘,雷瓦達達摩比 1970 〈阿毘達磨的特色與起源〉,《香光莊嚴》59:
80-95。
葉阿月 1979 〈唯識思想的對治煩惱說--以四念住與四聖諦為中心〉,《國立臺
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8:103-148。
開仁法師 1999 〈四諦頓漸現觀之初探〉,《福嚴佛學院第八屆初級部學生論
文集》:593-624。
開仁法師 2002 〈試論「法住智」思想之開展〉,《福嚴佛學院第九屆學生論文
集》上冊:P57-80。
楊白衣 1985 〈阿毘達磨藏及其思想內容〉,《內明》159:3-12。
慈斌 1970 〈俱舍的賢位論〉,《臺灣佛教》24.2:10-14。
聖嚴法師著,單德興中譯 2001〈菩薩與阿羅漢〉,《人生雜誌》250:60-63。
溫宗堃 2003 〈漢譯「阿含經」與阿毘達磨論書中的「慧解脫」--以「雜阿含‧
須深經」為中心〉,《正觀》26:5-51。
溫宗堃 2004 〈「須深經」的傳本及南傳上座部對「須深經」慧解脫阿羅漢的
理解〉,《中華佛學研究》8:9-49。
溫宗堃 2004 〈巴利註釋文獻裡的乾觀者〉,《正觀》33:5-90。
溫宗堃 2006 〈佛教禪修與身心醫學--正念修行的療癒力量〉,《普門學報》33:
9-49。
道元 1988 〈談上座部與大眾部〉,《內明》200:8-11+7。
廖明活 1991 〈部派佛教思想的特質 -上〉,《獅子吼》30.9:3-7
廖明活 1991 〈部派佛教思想的特質 -中〉,《獅子吼》30.10:26-32。
廖明活 1991 〈部派佛教思想的特質 -下〉,《獅子吼》30.11/12:24-29。
劉果宗 1993 〈俱舍宗史略〉,《獅子吼》32.9:22-32。
德釗法師 1984 〈瞭解阿毘達磨〉,《獅子吼》23.11:25-29。
德釗法師 1985 〈阿毘達磨形成的經過〉,《慧炬》248/249:13-16。
謝大寧 1996 〈阿羅漢的煩惱 -上〉,《香光莊嚴》47:64-71。
謝大寧 1996 〈阿羅漢的煩惱 -下〉,《香光莊嚴》48:52-61。
Kalupahana,D. J.,陳銚鴻譯 1981 〈部派佛教--上座部,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
《內明》106:3-8。
 
 學位論文
張富萍撰 1993 《アビダルマ佛教における修道論:俱舍論賢聖品を中心として》,日本:駒澤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佛教學修士論文。
 
四、工具書
丁福保 1956《佛學大辭典》(全四冊),台北:華嚴蓮社。
望月信亨 1977 《望月佛教大辭典》,台北:地平線出版社。
慈怡主編 1988 《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
龍谷大學編纂 1974 《佛學大辭典》,東京:富山房。
藍吉富主編1994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