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26 00:02:29

喇嘛網 日期:2010/01/25 23:53:02   編輯部 報導 

西方龍樹學三個詮釋典範之研究-以《中論》二十五品十九及二十頌為探討線索

佛教的教義浩繁,其中最根本的可說是涅槃,這因為涅槃可以說是佛教的最高理想,也是佛陀追求真理的目的所在,假若捨棄了涅槃,則可說已無目的或理想可得。而從原始佛教之前,涅槃已是印度傳統的一個固有概念,此外從佛陀而部派乃至大乘,各各有獨到的理解,需做一推察,不可混淆一味,始可獲致完整的理解。


而在涅槃觀的遞變過程中,龍樹的涅槃世間相即的理解是個關鍵,為佛教思想史開展出燦爛的光輝。一般對於中論乃至龍樹的探討,多順著絕對主義、人工語言與日常語言等詮釋典範出發,而對於龍樹涅槃觀似乎略有不足,本文將從三個詮釋典範出發,主要探討中論二五品十九二十偈涅槃世間相即的頌文,從而探討與之相關的二諦及語言論述等課題。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89/碩士/研究生:鄭進興      指導教授:曹志成

 涅槃思想淵源及在中論的位置

涅槃的意義及其起源

觀涅槃品

西方龍樹學詮釋典範之反省

 中論此二頌進一步相關問題之探討

與涅槃的關係

中觀為印度哲學的哥白尼革命

 

【參考書目】
一、原典資料
龍樹造頌,青目釋,姚秦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藏三十冊,台北:新文豐。
龍樹造頌,後魏三藏毘目智仙共瞿曇流支譯,《迴諍論》,大正藏三十二冊,台北:新文豐。
安慧註,《大乘中觀釋論》,卍正藏五十冊,台北:新文豐。
清辨註,《般若燈論》釋卷第十五,大正藏三十冊,台北:新文豐。
唐玄奘譯,《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大正藏二十七冊,台北:新文豐。
唐玄奘譯,《阿毗達摩俱舍論》,大正藏二十九冊,台北:新文豐。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梵動經》,大正藏一冊,台北:新文豐。
唐玄奘譯,《本事經》,大正藏十七冊,台北:新文豐。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一阿含》,大正藏二冊,台北:新文豐。
迦多衍尼子造,唐玄奘譯,《阿毗達摩發智論》,大正藏二六冊,台北:新文豐。
尊者眾賢造,唐玄奘譯,《阿毗達摩順正理論》,大正藏二九冊,台北:新文豐。
後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大正藏八冊,台北:新文豐。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經》,大正藏十四冊,台北:新文豐。
二、工具書
釋惠敏、釋齎因編譯,《梵語初階》,台北:法鼓文化,民85。
神亮三郎著,《梵語學》,京都市:永田文昌堂,昭和54。
西藏佛教研究會編,《藏文辭典》,東京:山喜房佛書林,昭和47。
荻原雲來編纂,《梵和大辭典》,台北:新文豐,1988,再版。
慈怡法師主編,《佛光大辭典》,台北:佛光,1995,初版6刷。
三、當代翻譯
羽溪了諦國譯,《國譯一切經》,中觀部第一卷的《中論》,東京:大東,1920。
三枝充著,《中論-緣起、空、中的思想》,東京都:第三文明社,1984。
三枝充編譯,《中論偈頌總覽》,東京:第三文明社,1985。
稻津紀三、曾我部正幸編譯,《中論本頌》-梵本、和譯、漢譯、訓讀,東京:三寶,昭和63。
本多惠著,《明句論中論註和譯》,東京:國書刊行會,昭和63。
四、相關著作
(一)外文部分
Andrew P. Tuck,《Comparative philosophy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holarship》,New York:oxford,1990。
Frederick J. Streng,《Emptiness:A study in religious meaning.》,New York:Abingdon press,1967。
Jay L. Garfield,《The fundamental wisdom of the middle way —nagarjuna mulamadhyamakakarika》,New York:oxford,1995。
Malcolm David Eckel,《To see the buddha》,San Franciso:Harper,1992。
Mervyu Sprung,《Lucid exposition of middle way:the essential chapters from the prasannapada candrakirti》,Boulder:prajna press,1979。
Richard J. Bernsten,《Beyond objectivism and relativism》,Philade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83。
T. E. Wood,《Nagarjunaian disputation:a philosophical journey through an Indian looking glass.》,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4。
山口益著,《中觀佛教論攷》,東京:山喜房佛書林,昭和19。
戶田義雄著,《宗教の語言》,東京:大明堂,昭和49。
壬生台舜編,《龍樹教學の研究》,收錄玉城康四郎著,<經典思想上の中論>,東京:大藏,1983。
壬生台舜編,《龍樹思想の研究》,收錄真野龍海著,<龍樹關於般若經の理解>,東京:大藏,1983。
立川武藏著,《中論の思想》,京都:法藏館,1994。
長尾雅人著,《中觀と唯識》,東京:岩波,1978。
(二)中文部分
J. W. de Jong著,霍韜晦譯,《歐美佛學研究小史》,香港:佛教法住學會,1983。
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民89。
Th. Stcherbatsky著,立人譯,《佛教的涅槃觀念》(中譯名為大乘佛學),北京:中國社科出版,1994。
Th. Stcherbatsky著,立人譯,《佛教的中心概念和法的意義》(中譯名為小乘佛學),北京:中國社科出版,1994。
T. R. V. Murti著,郭忠生譯,《中觀哲學》(收於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5),北縣:華宇,民73。
Richard H. Robinson著,郭忠生譯,《印度與中國的早期中觀學派》,南投:正觀,民85。
玉城康四郎主編,《佛教思想(一):在印度的開展》,收錄上田義文著,李世傑譯,<中觀的緣起思想>,台北:幼獅,1985。
尾山雄一著,吳汝鈞譯,《佛教中觀哲學》,高縣:佛光山,民67。
尾山雄一著,李世傑譯,《中觀思想》,北縣:華宇,民74。
服部正明、長尾雅人著,許明銀譯,《印度思想史與佛教史述要》,台北:天華,民75。
高楠順次郎、木村泰嫌著,高觀盧譯,《印度哲學宗教史》,台北:商務,民60。
張曼濤著,《涅槃思想研究》,台北:佛光,民87。
林鎮國著,《空性與現代性》,台北:立緒,民88。
印順著,《空之探究》,台北:正聞,民76,三版。
印順著,《中觀論頌講記》(收於妙雲集上編之五),台北:正聞,民77。
印順著,《性空學探源》(妙雲集中編之四),台北:正聞,民81,修訂一版。
印順著,《中觀今論》(妙雲集中編之二),台北:正聞,民81,修訂一版。
吳汝鈞著,《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台北:商務,1997。
吳汝鈞著,《印度中觀哲學》,台北:圓明,1981。
吳汝鈞著,《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商務,1981。
吳汝鈞著,《佛教的概念與方法》,收錄B. K. Matilal,馮禮平譯,<否定式與中觀辯證法>,台北:商務,1981。
李潤生著,《中論導讀》上, 台北:全佛,民88,初版。
法尊法師編,《中論略義》(收於西藏佛教教義論集二),台北:華宇,民68,初版。
陳學仁著,《龍樹菩薩中論八不思想探索》,北縣:佛光,民89,初版。
萬金川著,《龍樹的語言概念》,南投:正觀,民84,初版。
萬金川著,《詞義之爭與義理之辯》,嘉義:香光書鄉,民87,初版。
萬金川著,《中觀思想講錄》,嘉義:香光書鄉,民87,初版。
楊惠南著,《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民77,初版。
演培著,《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觀》,台北:慧日,民1975,初版。
呂澂著,《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民1992,初版。
(三)期刊論文(中英文一起)
M. D. Eckel,”Bhavaiveka and the early madhyamika theories of language.”,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28,1978,p323-327。
Matthew Kapsten,”The trouble with truth:Heidegger on Aletheia,Buddhist thinkers on satya.”,Journal of Indian council of philosophical,volⅨ:no2,1992,p74-75。
江島惠敦著,《中觀論者は虛無論者とする批判-それに對す中觀派の反論》,東方學34,1996,p62-75。
奧住毅著,《中觀における思想と言語》,佛教學20,1986.10,p1-17,
今西順吉著,《言語世界の構造とその破壞-中論の言語哲學にっいて》,印度哲學佛教學2,p57-87。
Frederick J. Streng著,忍霜譯,《自緣起立場論龍樹之世俗諦與第一義諦的關係》,諦觀50,民76.7,頁75-95。
J.W.狄雍著,陳垗鴻譯,《空-兼評史提連格新著「空」》,鵝湖月刊6:5,69.11,頁41-45。
Malcolm D. Eckel著,《清辨與早期中觀學派之語言理論》,諦觀24,民74.4,頁33。
Th. Stcherbatsky著,甘源譯,《神秘的直觀》,諦觀52,民77.1,頁49-58。
瓜生津隆真著,許洋主譯,《中觀派的空》,諦觀24,民74.4,頁71-89。
野澤靜證著,宏音譯,《中觀兩學派的對立及其真理觀》,諦觀24,民74.4,頁98-123。
尾山雄一著,曇昕譯,《清辨、月稱與佛護》,諦觀49,民76.5,頁1-24。
壬生台舜著,許洋主譯,《龍樹思想的特質》,諦觀61,民79.4,頁65-86。
吳汝鈞著,《中觀思想之要義》,中國文化月刊166,民82.08,頁39-40。
吳汝鈞著,《龍樹的空之論證》,諦觀69,民81.04,頁107-139。
吳汝鈞著,《印度中觀學的四句邏輯》,中華佛學學報5,民81.07,頁149-172。
李志夫著,《印度一元論與中觀哲學之比較研究》,佛光學報6,民70.5,頁71-102。
桑靖宇著,《維特根斯坦後期哲學與龍樹「空」的思想之比較》,宗教哲學5:3=19,民88.07,頁175-182。
曹志成著,《清辨對勝義諦之解釋的研究》,正觀12,民89.3,頁9-52。
陳榮灼著,《龍樹的邏輯》,鵝湖學誌3,民78.9,頁113-124。
穆諦著,郭忠生譯,《印度哲學的兩大傳統》,菩提樹334,民69.09,頁9-10。
穆諦著,郭忠生譯,《中論辯證法的結構》2,菩提樹342,民70.05,頁24-26。
劉耀基著,《龍樹之涅槃觀》,中國佛教29:11,民71.11,頁25-30。
鄭學禮著,陳錦鴻譯,《中觀、康德與維根斯坦》,哲學與文化16:12,民78.12,頁48。
鄭學禮著、陳錦鴻譯,《中觀的基本思想》,東吳哲學學報1,民85.03,頁115-133。
鄭學禮著、陳錦鴻譯,《中觀對哲學論題的處置》,東吳哲學傳習錄1,民81.03,頁61-87。
萬金川著,《中觀學知見書目舉隅》,佛教圖書館館訊10/11,民86.09,頁53-59。
林鎮國著,《歐美學界中觀哲學詮釋史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2,民86.07,頁281-307。
施忠賢著,《「中論」「四句」的方法問題》,文藻學報12,民87.03,頁13-23。
郭敏俊著,《龍樹的空觀與實踐觀--以「中論」第廿四品「觀四諦品」為中心》,諦觀81,民84.04,頁187-205。
(四)博碩士論文
曹志成著,《清辨二諦思想之研究》,文化哲研所博士論文,民85。
萬金川著,《龍樹的語言概念》,輔大哲研所碩士論文,民72。
劉嘉誠著,《中論解脫思想之研究》,輔大宗研所碩士論文,民86。
劉嘉琪著,《伊里亞德象徵論之研究》,輔大宗研所碩士論文,民89。
劉英孝著,《龍樹的中道緣起思想》,政大哲研所碩士論文,民83。
簡淑雯著,《無我與解脫-清辨、月稱關於中論十八品人法二無我詮釋之比較研究》,政大哲學所碩士論文,民89。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