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5 00:51:32
學習次第 : 進階

《般若波羅蜜多經》的深觀與廣行

推薦許多人認為佛法可以讓人活得快樂,與周邊的人相處得更和諧,且更自在地生活。更有人認為《中論》、《現觀莊嚴論》等許多論著只是一些哲學作品,這些論著不僅對個人的修行沒有任何幫助,對佛教整體也沒有好處,甚至將佛教在印度滅亡歸因於這些是非、爭黑白的論諍。

以現存的經論來看,佛陀初轉*輪時,其中就含有深奧的哲學理念,這點如直接去看初轉*輪可能也看不出,但只要參考後人的注疏就不難體會。第二轉*輪是初轉*輪的發展與延伸,所以比起《阿含經》(或初轉*)來說,又增加了許多哲理與名相。第二轉*輪及《般若波羅蜜多經》所教導道次第的體性、類別、彼此前後的關係,每一階段修行內容之確定與次第順序,完全超越了一般常人可以瞭解的範圍。

二轉*輪《般若波羅蜜多經》廣泛談到方便法門與智慧法門,也可說廣大道次第法門與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空正見法門。廣大道次第法門是《般若波羅蜜多經》的隱藏義,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空正見為其顯義。《般若波羅蜜多經》隱藏義最好透過《現觀莊嚴論》來瞭解,解釋顯義主要以《中論》為中心,所以《中論》與《現觀莊嚴論》成了後期學習《般若經》的主要法典。《中論》所表達的深見是學佛過程中應有的思想概念,而《現觀莊嚴論》則是談論在這種概念與思想下如何行持。

許多論典將般若深見比喻為眼目與先導,只有用般若正見此一慧眼,才不至於如同盲人摸象。第二個例子在說:只有在般若見這一先導的帶領下,佈施等其餘五度的修行才會方向正確,邁向成佛解脫之道。言下之意是說:若無般若之慧,佈施等,如同五味,雖能使人滿足,但不過是暫時之樂,非究竟之樂。

世尊為導引眾生走上離苦得樂之道,即離三界輪回、所知障礙之苦、成就佛智及解脫安樂,廣開了八萬四千法門。後世為此八萬四千法門寫下的注釋更是車載鬥量。這些法門的法要或精髓由《般若波羅蜜多經》開顯,有教誡行者為了離苦得樂,需穿糞掃衣,托缽乞食,住樹下塚間等無欲的苦行生活。也有談到要如何在三大阿僧只劫中精勤修習三智一百七十三相道次第修法。還講到如何乘願當轉輪聖王,生許多王子,及運用煩惱作為修道資糧等,許多超乎尋常,與一般想法大相徑庭的行道法。

《般若經》的隱義由《現觀莊嚴論》分八品來講。第一品講一切遍智,遍智等同佛智。這一品詳細地解釋用發心等十法現證遍智(佛智)的過程及前後關係等。其中第一法:發心為大乘入門。大小乘雖在智慧上有差異,但大小乘是從方便分而非由智慧別,故方便被稱為父,而智慧為母。把方便及智慧稱為父母是因為一對父母所生下的子女,不管性別為何,他都會取父親的姓,而不是母親。如同此例,區分大小乘行者或其功德,唯一差別就是有無發心的滋潤,所以發心成了大乘的入門及大乘之父。發心後的第二法為教言。雖然教言涵蓋了一切經教,但此處的教言內容是二諦、四諦、三寶、五神通等等。接下來依次為四抉擇分、正行所緣、正行所為、鎧甲正行、趣入正行、資糧正行、定出正行等八法。此品詳細介紹了此十法,行者若要證得遍智(佛智),必須通達或證悟此十法。

第二品主要談論初地到十地的所修,從第一義道智的體性,為了諸天放下我慢,恭敬地聽法,如來大放身光,使諸天的身光在如來的身光前變成只是如同陽光下的燭光。接下來談通達聲聞道的道智獨覺道的道智大乘見道修道的利益與六種修道等十一義。

第三品為菩薩如何精通聲聞獨覺的修行內容,談到智不住輪回悲不住涅槃、四種一切智加行平等聲聞見道等九種法義。第二品與第三品雖都在談大乘的修道法類,但不同的是,第二品談大乘不共的修持法類,而第三品談的是與小乘共同的大乘法類。這兩品所開顯的與第一品所談的就其實質上說並無多大不同,但二者所扮演的角色與切入點卻是有所差異。

第四到第七品在談行者所修學的道次的數目及層層增上的界限等,第四品的十一義,第五品的八義,第六品的十三義,第七品的四義分別描述一切相加行頂加行漸次加行一剎那圓滿證得菩提加行,這四個加行又可組合成兩組因果,一切相加行與頂加行一組,此組因果稱之為自在因果,談對三智的一百七十三相未得自在的一切相加行,在頂加行進入對此一百七十三相自在的過程。漸次加行與一剎那圓滿證得菩提的加行稱堅固因果,談由未堅固的漸次加行到修得堅固的剎那加行修次。一切相加行、頂加行、漸次加行、剎那加行從其相來談,四加行都具備基智的二十七相,道智的三十六相及一切相智的一百一十相,所以這四品是把基智、道智及一切相智的修證過程分成二組因果、四個加行、一百七十三相來談。因定義、界限、分類及趨入點的不同,這四品的內容雖不能等同於前三品的內容,但只要如實的修三智,就等同於在如實的修四加行。如實的修四加行,也等於在如實的修三智。《現觀莊嚴論》認為不但修佛及佛道難,就認識它們也是件困難的事情,所以修行者只能用許多門路,許多分析方法才能完整的瞭解它們,從而去修佛道。

第八品談修五道、行十地所得之果——佛果以及佛的事業,佛果可分智慧法身、自性法身、報身、化身等。智慧法身談佛的內心世界——二十一組無漏智。自性法身講佛的滅諦及佛的清淨法性。還有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等莊嚴的報身及其所化——化身。最後談佛的事業,此論說所謂佛的事業,就是佛作為增上緣而產生的一切功德。

總之,此論以無量法門研究及解釋了《般若波羅蜜多經》隱義,或者說從大乘入門直至無上菩提的菩提道次第修證方法。

《般若經》的顯義,般若空正見修持方法由《中論》分二十七品來談,空正見稱為解脫門,就解脫而言雖只要三解脫門就可達成解脫,但要成佛就非得了悟無量解脫門不可,所以龍樹在《中論》詳細縝密解釋了《般若經》的無量法門。解脫門的意思是要解脫就非得進這扇門不可,所以有人不重視《中論》,有人甚至說《中論》是講哲學的,與修行沒有多大關係,這種貶低悟入佛法的門鑰,及輕視傳遞正法寶典,是極為嚴重的謬誤。

在印度《中論》號稱有八大注釋,其中以佛護、清辨、月稱之論最為出色,這三者中又以月稱之論最為優秀,龍樹《中論》所談的成佛之道雖無破綻可言,但《中論》精簡的偈頌,留有很大的解釋空間,造成很多誤解。以致後來的中觀學者們相互爭長論短,直至月稱的《入中論》、《明句論》等出世才得以停止。月稱是批註《中論》的權威,特別在討論般若思想上有極大的成就與貢獻。其著作中以《入中論》最為完整且具代表性。

《入中論》可分四段來講,造論前之禮贊、所造正文、月稱如何造論、論後的回向等四段。聲聞中佛能王生……見其搖動與性空講造論前的禮贊,描寫聲聞行者與獨覺行者如何從佛產生,佛又如何從菩薩生,利根菩薩與鈍根菩薩由菩提心、空正見、大悲心等三法出生,菩提心、空正見又由大悲心而生,聲聞行者、獨覺、佛、利根菩薩與鈍根菩薩、菩提心、空正見都從大悲產生,或者說一切三乘的功德都由大悲心產生,所以大悲心是一切功德的根本或主要因素。月稱《入中論》的直接禮贊物件只有大悲心,他談到之所以只禮贊大悲心是因為在成佛的道路上,不管是初時,還是中間階段或成佛後,大悲都佔有最重要的地位,沒有任何其他功德具備這些初中後的重要性。禮贊文在引經立論--建立大悲如何引發、帶動一切功德的同時,巧妙的建立了未入道者如何入道的各種門路,及入道後的所學應修、各種道的體性、分類、層次、利根與鈍根菩薩的差別次第等等。

佛子此心於眾生……故佛不涅槃雖有十品,但簡略來講可分為十地的性質、十地功德數目的增長、果地的描述三個大段落,非常詳細的介紹了初地到十地的一切所修所證,每一地的增上功德及所增地道數目,勤修五道十地所證得的佛果等等。其中又以談人無我及法無我的性空及般若空慧為主,它以四種不生的正理建立了法無我,尋找七邊而不可得的理路成立了人無我的性空正見,在這些諍論過程中。月稱提出了八項與眾不同的觀點,稱為四許、四不許的應成派八大立宗,四許是月稱肯定了別宗否定的四種觀點,第一許三時為有為法,第二許名言上有離識外境,第三許諦實執為煩惱障,第四許二乘聖者也須了悟法無我的性空。四不許是否定別宗的四種觀點,四種否定分別為不許有阿賴耶識不許有自續因不許有自證現量不許有諸法自相。月稱提出這八相與別宗完全不同的見解,既肯定了自己的中觀空性論的正確性,同時也否定了他宗的性空論及注釋佛經的正確性。總之,比起其餘論著來說,月稱的應成論說既簡明扼要,且讓讀者輕易瞭解他宗的缺憾及自宗的優越之處,勾勒出一幅清楚的菩提道次第藍圖。

月稱勝苾芻……莫樂他宗論為第三段,這段提到智者要瞭解如同《中論》之外,再也找不到正確無誤的佛經注疏,特別是弘揚般若波羅蜜多法性的論著。同樣地除了月稱的注疏,再也沒有能如實地瞭解龍樹的《中論》者,他造論的目的是希望學者透過《入中論》,而正確無誤地瞭解性空緣起。

我釋龍猛宗……證真速成佛是最後一段——回向文,回向願以論證龍樹的思想及理路所得到之善根,能讓一切有情如實了悟法性,快速邁向如來正果。

此論與《現觀莊嚴論》就內容而言,其大體結構與提倡的修證法類,其前後的次第等等可說完全一致。這些代表廣行與深見的著作,彼此在內容上,關係非常嚴密且具連貫性,就如同一座建築雖說不用層層形狀、顏色相同,但電線、水管、瓦斯管等等必須層層相接貫通。學佛者只有學到這些,才能說對佛法有一些融會貫通。龍樹、無著、月稱等行者用其畢生的努力,清楚地擘畫出了佛陀所說修行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目標,及為達成此一目標所需的方法與心行,讓成佛之道一目了然,吾人若不撿這個現成加以利用,委實可惜。

印度的中觀學派及唯識學派,中國的八大宗,西藏的四大教派,在佛的八萬四千法門中,都特別尊崇《般若波羅蜜多經》,竭盡心力地寫下許多注疏且流布甚廣。吾人首應深思:從古即今,何以如此眾多的行者、學者,視般若波羅蜜多為聖典,奉之為修行的圭臬;其次,更應省思自身之思惟理念是否符合《現觀莊嚴論》、《入中論》所言及的佛法。能如是思惟,相信必能體會活得自在,相處和諧的佛法三昧滋味了。

(原載於法光雜誌[1]) [1] 2010年校潤。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