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18/01/21 16:02:17 NPO  編輯部 報導

彌勒尊者 佛性的特徵. 克服障蔽. 了知佛性

泰錫度仁波切 

佛性的特質與特徵 

  彌勒尊者詳述了佛性的特徵,他說佛性是不變的,不管我們多麽的無明,我們的佛性依然如故;不管我們證量多高,我們的*也絲毫未變。佛性有不變的良注,所謂證悟是指佛性的全然顯現,在我們眾生相的各方面,都令佛性顯現,就是證悟。所有佛的特質,諸如十種偉大的能力,種種描述及定義佛的性質的方式,都是佛性的特質。

  當我們獲致證悟時,我們能瞭解這些特質的全部,佛的事業是超越二元的,在經典中佛陀曾說:「我不曾教過任何東西。]此話意味佛陀所傳下來的所有法教,全部都是一種自然流露的示現。它不僅只是一個人對著另外一個人說話,自然流露的示現正如太陽的光芒,它攜帶強有力的能量來協助眾生的進步。陽光做了許許多多的事,它溫暖了種子,所以種子可以生根。發芽。陽光使樹上的果實成熟,它帶來光明,它溫暖了海洋,水蒸氣上升,結成了雲。這一切都是渾然天成的,沒有任何造作或計畫,就像佛陀事業一般的自然流露。

  因為怫陀的事業不是二元的,所以佛陀能夠幫助他人。佛陀已經超越了二元,他是無限的,所以,即使整個宇宙同時向他祈請皈依,請求給予加持,他也能同時公平的依每個眾生的所求,給予加持,眾生則依各人的能力領受到加持。

 

  克服障蔽

 

  當彌勒尊者在討論障礙及如何克服障礙時,他說了「暫時的障蔽」。換言之,沒有永久的障蔽,障蔽總是暫時性的。彌勒尊者提到障蔽的種類有無限多,但主要的有九類:貪。嗔、癡及由初地到十地菩薩的六種障礙。

  阻止眾生認得佛性的第一個障礙是貪心。貪心是種強有力的障蔽,它會強化二元式的思考。所謂貪心,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執著於輪?。彌勒尊者說,只要透過一些轉化的方法,就可以使我們達到一個基本的平衡,也就是先使我們的執著成為一種合理的執著,而非不合理的執著。然後,我們再慢慢克服這些合理的執著,並非只是遠離執著,而是全然清淨的不執著,於是便能由貪心中解脫。

  克服貪心的另一個意義,依法本描述,即是對每個事物的相對真實有清楚而正確的瞭解。彌勒尊者說:一切存在的實相之一就是無常。這個世界,無論我們走到哪裡,我們都可以看到一些廢墟,廟宇、宮殿、房屋或其他建築物,他們都曾經是新的。每天使用的,乃致於使用了幾個世紀。人們曾辛苦的建造這些建築,他們也花了許多金錢,而現在,它們只不過是供人憑弔的歷史紀念,甚至連這些都不如。

  在我們發展出正確的知見之後,也許我們仍需從事於輪?中的種種事物,譬如造屋。生活、建立人際關係等等,但不同的是我們不再毫無理性的、神經質的去執著於這些東西。我們瞭解這些東酋都是無常的,它們只有相對上的價值,而沒有究竟上的價值。因為它們的存在是種相對的依存,隨時都在改變。瞭解這一點,是重要的第一步,它將幫助我們避免輕易陷入負面的思維或行為之中。

  如果我們沒有上述這種清楚的瞭解,那麽當我們看到某人又蓋了一幢比我們更大的房子時,我們就會產生妒嫉心,這種妒嫉心看似荒謬,但卻確實存在。某寺廟團體,或許想阻止其他寺廟的發展,因為:「我們的怫比你們的佛要好。」像這樣的事,層出不窮,都是因為一個「貪],以及貪心與其他負面因素結合所致。

  接下來,彌勒尊者談*心與攻擊,他說*心雖然不似貪心一樣恒久,但是*心的力量卻很大。嗔心時來時去,而貪心是持久的,尤其是人道或稱欲界的眾生,嗔心常在我們的欲望受阻時升起。我們對某些東西執著,當某事、某人阻止我們得到時,我們便會生氣,有時我們更會做出一些攻擊性的行為,以獲取我們所想要的東西。克服*心的主要方法之一,即是去體會其他人的痛苦及染汙,也就是對他人升起悲心。

  無明是障蔽的根源之一,與貪心。嗔心及攻擊行為一樣。無明是觀察事物不深入的結果,見不到事物的真象,只看到表面。許多時候,我們連事物的表面部看不清楚。在部份金剛乘的法教裡,大成就者寫道,絕大多數的眾生,對彼此是全然的誤解。即使是個很好的修行者,很有學問且持戒嚴謹,仍然會受到外境的影響,產生貪心或*心。或許這些貪心與*心較不明顯,怛它們可能躲在潛意識當中,遇到適當刺激時,隨時準備爆發。在證到初地菩薩果位之前,無明都是存在的。

  第四種障蔽是業力(karma),業力是貪、嗔、癡三者結合所致。「業力」一詞源自梵文,怛因其常被引用,而被收錄在英文字典裡。即便如此,還是很少有人真正瞭解「業力」的意義,它多半是被誤解的。有些人經商失敗或婚姻破裂,他們或許會問道:

  「是不是因為我有惡業?」依照佛陀的開示,業力意指因與綠。當然,事業失敗或婚姻破裂必有因與綠或其他的困難,因此人們才假定「這就是業力]。若認為一切的不幸事件,全是業力必然的結果,那麽我們會感到無助,因為一切都是命定不可改變的。這種想法事實上是錯誤的,因為真相絕對不是那樣。惡業可以被改進而轉為善業,善業也可以被破壞而變成惡業。後面對於業力會有更詳細的探討,業力不具實存之相,業力只是描述我們生活中相對的因與緣的一個字眼罷了!

  彌勒尊者描述第五種障蔽是「心靈無意識的二元狀態」(藏文:Palcha)。意指一種心靈沈睡的狀態,但在適當的環境與刺激下,此狀態便會顯現,若是負面的心靈,則如一沈睡的怪物;若為正面的心靈,則似睡著了的天使。這狀態與本能極相似,它是我們一世又一世帶來的無意識的習氣。

  下一個障蔽我們去認識佛性的,是阻止我們成為初地菩薩的種種障礙。當我們第一次認識自己本具的怫性,及見到萬物的實相時,我們成為初地菩薩。所有菩薩道的修持法門,目標都是要克服種種障礙我們認識自心本性的障蔽。認識佛性的狀態,就是初地菩薩的了悟狀態。

  彌勒尊者描述更進一層的障蔽,是登地菩薩才會遇到的,一層高過一層的障蔽。每向上一層,更細微的二元垢障就更增加,每一地的菩薩都必須靠修行來克服那一地的層次的障蔽。由這邊我們可以看到,愈高層次的智慧及聰明,反而成為更難的阻礙,它們一樣必須被淨化。以第七層的障蔽為例,是指菩薩對於佛性的了悟,連這一點都被視為障蔽,而必須被克服。

  很明顯的,當我們在談論菩薩證悟的層次時,我們只能做理論上的探討,要真切的瞭解什麽是初地菩薩,只有你自己已經是初地菩薩,才可能瞭解。一尊怫與一個初地菩薩同時站在一個平凡人面前,要他分辨誰是誰,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平凡人很容易混淆,因為以我們二元的眼光,是無法分辨佛與菩薩間的差異的。但是在佛的層次,初地菩薩與佛是很容易分辨的,只不過這種差別,在平凡的人的眼中,是太細微而難以分辨的。

  平凡人的修行,有座上、座下之別。對於一個平凡人而言,初地菩薩的座下狀態,儼然已是了悟的狀態。但對於真正初地以上的菩薩而言,他們沒有座上、座下之別,他們巳超越了二者的差異。更精確的所謂座下,即是禪修之後的狀態,登地以上的菩薩,已能將禪修狀態穿透於日常行持當中,所以即使他們並非正在做禪修的練習,他們亦能保持在禪定的狀態。修行達到這個次第,就再也沒有什麽事情是他們所不能了知的了。菩薩的成就並不是知識性的,那是一種直觀的了悟。菩薩克服了座上與座下的差異,對他們而言,二者無異。當然,對於二地菩薩而言,初地菩薩仍是有限的,證悟次第較高的菩薩,可以看到比自己次第低的菩薩的缺失。這是很自然的,直到完全的證悟,才不再有需要改進的。

  只有接近完全的證悟者,才能夠了知登地菩薩的層層阻障,然而,經典中還是做了描述。

 

  了知佛性

 

  彌勒尊者對於佛性開示的最後一部份,是講解了知怫性的益處與不知佛性的害處,各有五個要點。

  首先談到無知的害處,第一個害處是自卑,由於對自己的潛能無所知,所以當我們犯錯有過失時,我們會認為那是永恆的過錯,甚至是我們本質的一部份,這種想法其實是個天大的錯誤。若我們有幸開展出一點點智慧與了悟,我們將會瞭解那不過是一種自我暫時的染汙,更真切的說,當我們有這樣的了知時,我們究竟的潛能已稍稍被喚醒。若我們對自己的佛性一無所知,那麽我們會很輕易地相信我們是沒用的,是沒價值的,我們不信任自己的任何優點,這是種錯誤的知見。

  不知自己本具佛性的第二個害處是我執。當我們不知道什麽是佛性的時候,自我很容易會膨脹。當我們做一些善面的努力,獲得善面的特質與成就時,我們會自以為是無中生有的創造者,如此膨脹了自我。我們不瞭解自己所具的怫性,與其他眾生完全相同,善面特質的顯現,不過是佛性一點點的展現而已,在究竟上,我們並不比任何其他眾生優越。如果我們不能見到其他眾生輿我們具有相同的潛能,我們就會為自己一點小小的成就,產生了錯誤的驕做觀念。

  彌勒尊者描述第三個與第四個害處是「肯定與否定]。狂熱盲信就是肯定與否定的例子,缺乏對佛性的瞭解,會使一個人心胸狹窄,目光受限,會使人執己見為唯一正確的見解,而否定其他見解的正確性。打個比方,當我們看待佛像及佛教儀式時,我們可能只是依樣畫葫蘆的去做,而不瞭解它的本質,及它背後的意義。我們受限於外在的形式,因而肯定外像而否定它的內在本質。如果我們不能分辨什麽是外像,什麽是本質,不能在內外之間做個連系,不知什麽是重點,什麽是表面的裝飾,那將是一大害處。如果這樣做沒引向狂熱盲信的地步,而對他人造成傷害,也會浪費自己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為我們固執的錯過了重點。

  我執是彌勒尊者所說的第五個害處。若一個人對於佛性無知,他會傾向於執著好運及好的特質,他不願與他人分享這些。這表示不論此生我們有多好的成就,我們都不會去利益他人。我們將會執著而停滯於我們所擁有的,最終我們將退步而非進步。

  五種了知佛性的益處中的第一種是喜悅,不論我們多麽悲慘,不論當下我們有多苦,不管我們的處境為何,我們總是能感到喜悅,因為我們瞭解我們究竟的本質是完美的。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將不斷進步,最後終究要證悟佛果,所以我們感到絕對的安全和快樂。在一些密續的法教裡,還強調能執此態度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句由藏文翻譯為英文的箴言「縱使我們必須受苦,我們也要苦得快樂。」苦得快樂意指瞭解了苦是表相。是無常的。我們的怫性從不曾受苦,所以「痛苦地快樂」是可能的。即使痛苦有時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仍有餘力,在最痛苦的情境中可以保持愉快。

  彌勒尊者所述了知佛性的第二個益處是尊敬,我們尊敬所有的眾生,及所有的人類,因為他們都具有佛性。我們對於環境和大自然也一樣的尊敬,因為它們也是怫性的化現,是透過我們依因緣而生的感官,所知覺到的外境。

  聰明是第三個益處,當我們知道什麽是佛性的時候,我們就理解了什麽是相對的真理。瞭解何謂相對真理。如何運用相對真理,就是聰明。

  瞭解佛性,就瞭解究竟真理。知道與瞭解究竟的真理,就是智慧。智慧將引導我們做加速我們的證悟的抉擇,所以,智慧是第四種益處。

  了知佛性的第五個益處是慈心與悲心,我們知道每個眾生都會進步,因為在究竟上他們都是完美的,他們為求進步所做的努力一一如同我們幫助他們所做的努力——最終都會有成效的。眾生皆具有佛性,這對我們而言是個誘因,若非眾生具有進步的潛能,否則我們就無法自助。助人,因為一切的努力都將無效。我們有悲心,因為我們清楚知道眾生必須承受的苦是什麽,由於有佛性,我們才能以慈心、悲心去幫助他們。當我們念誦佛教徒的祈願文時:「願一切眾生皆離苦及苦因。」我們的祈願是真實的,因為我們瞭解每個眾生都具有佛性。

  佛性是金剛乘佛教中最實際、最有用及最真實的基本原則,我們在祈禱文中祈願所有眾生皆得解脫,這是很大的野心,我們真的能使所有的眾生皆得解脫嗎?是的,我們能夠。我們真的能夠證悟嗎?當然可以。是什麽令我們認為這一切都是可能的?這就是佛性。這是我們前進的基石,我們與生俱來就是開悟的,我們只需喚醒沈睡中的佛!喚醒沉睡的佛 第四章 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