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士道修學概要

2014/11/09本網報導:
人氣:2,668

三士道修學概要 

濟群法師

—2006年冬講於西園寺青年佛學進修班

  本學期,我們已學過《道次第》的道前基礎和下士道兩部分。接著是中士道、上士道的內容,即解脫道和菩薩道,這是佛法修學的核心內容。道前基礎和下士道的修學,都是為此所做的準備。

一、道前基礎與下士道的重要性

   1.道前基礎
   道前基礎,是正式修道前需要完成的前期工作,主要內容為端正聞法態度、依止善知識和認識暇滿人身的意義。
   關於聞法態度,直接關係到我們能否如實接受解脫道和菩薩道的教化。如果帶著成見聞法,所聞佛法就會被固有成見染汙。如果聞法後不再思維憶念,也就很快忘失殆盡,無法產生作用。論中,宗大師總結為離三種過,具六種想,從正反兩方面幫助我們端正心態。
   再如依止法,是教導我們如何選擇並依止師長。關於擇師標準,論中提出戒、定、慧、德勝、精進、教富饒、通達真實、說法善巧、具悲憫、斷疲倦十德。條件不具時,可減為五個。但最低限度必須符合三項條件,也就是正見、德行(持戒)和悲心。師長是學佛路上的嚮導,在其引領下,修行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現代人比較自以為是,覺得學佛只須找些書本按圖索驥即可,但轉來轉去,往往跳不出自我感覺,徒耗時光。所以,《道次第》將依止法定位為入道根本,是我們需要特別加以重視的。
   再如暇滿、義大、難得的思維,是生起修行意樂的關鍵。我們都有各自的價值觀,但常人的價值觀不過是名利地位,不過是無常泡沫,是經不起推敲的。唯有認識到人身蘊涵的巨大價值,才會對修行生起迫切之心,以此實現生命的真正價值。

  2.下士道
   下士道又稱共下士道,主要修學內容為念死、念惡道苦、皈依三寶、深信業果。
   所謂共,即這些內容不僅局限于下士道,同時也是中士、上士的基礎。如念死、念惡道苦,從下士道修學來說,是生起皈依之心的前提。我們認識到生命危脆,認識到惡道痛苦,就要尋找究竟依賴,所以才皈依三寶。從中士道修學來說,念死、念惡道苦又是生起出離心的關鍵。否則,我們也會像世人那樣,貪戀於輪回盛事,一朝無常來臨,只有隨業流轉,繼續沉淪。從上士道修學來說,念死、念惡道苦還是生起菩提心的基礎。如果不作這一觀修,自己尚且不願解脫,怎麼可能發心帶領眾生解脫?
   再如皈依三寶,我們雖然信仰佛教,但是否覺得三寶是唯一依賴?是否覺得佛法比其他宗教更究竟、更有智慧?這就需要通過理性審視。確認之後,才能對三寶建立永久的依賴之心。佛,是成就解脫和無上菩提的典範;法,是幫助我們成就解脫和無上菩提的方法;僧,是指導我們成就解脫和無上菩提的老師。皈依,就是宣誓以佛法僧三寶作為生命歸宿。然後還須不斷修習,強化對三寶的信心。三寶在內心有多少分量,佛法對人生就會有多少影響。所以,皈依修學是貫穿整個學佛過程的,對中士、上士的修行同樣重要。
   至於業果,則為我們說明了有情生命延續的原理,也就是因緣因果的相續。生命是什麼?就是由因及果的無盡積累。這個因就是業力,包括身口意三個方面。我們的所有行為,乃至起心動念,都會在內心形成力量。這些力量有善惡的不同,也有強弱的不同。當不同心力產生作用時,就會帶來相應的生命結果。但心念是無常的,通過努力即可改變。瞭解業的原理,我們就知道如何避免負面心行,張揚正面力量。所以,深信業果對中士、上士的修行也是不可或缺的。

二、中士道的修學

   中士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解脫道。

  1.念輪回苦、發出離心
   說到解脫,首先要有解脫的意向,也就是出離心。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出離?怎樣才能生起出離心?這就必須真切意識到輪回是苦。在憶念重點上,下士道是觀三惡道苦,而中士道不僅觀惡道是苦,進而要觀整個輪回是苦。在尚未出離三界之前,即使得生人天,一樣是有漏而不究竟的。人道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八苦,天道雖衣食無憂,縱情歡樂,但天福享盡仍會墮落。
   《道次第》中,將輪回諸苦歸納為六點。一是無有決定,我們在輪回中的身份是由業力招感,充滿變化和不確定。二是不知滿足,對欲望的追求永無滿足。三是數數捨身,隨時可能面對生離死別,不想死又不得不死。四是數數受生,隨業力在六道不斷投生,無法自主。五是數數高下,地位忽高忽低,或升天享樂,或墮落受苦。六是無伴之過,我們獨自來到世間,又將獨自離去,即使兒孫滿堂,也無人結伴同行。這些都是輪回中無法逃避的痛苦。
   一切文明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擺脫痛苦,但所有努力並未從根本見效。我們想要解脫痛苦,必須尋找痛苦之根,從源頭著手解決。這也就是四諦法門中的思苦、斷集。因了知人生是苦,故從中查找苦因。在切斷苦因之前,生命就是一台不斷製造痛苦的機器。
   或許有人會說,生活不是有苦有樂的嗎?為什麼佛法只說痛苦而無視快樂呢?從感受來說,人生的確是苦樂參半。佛法所說的苦,是對生命所作的本質透視,且有特定範疇,僅指凡夫而言。因為聖賢的生命本質是無漏智慧,是沒有痛苦的。而凡夫的人生是建立在無明之上,它所呈現的就是我執,就是惑業。因無明而不見真相,故將非我執以為我。但我是什麼?其實就是一種錯誤設定,一種給人生帶來無盡煩惱的錯誤設定。
   因為我執,就會生起貪心,覺得這是我的事業,這是我的家庭,這是我的親人。一旦利益受損,貪又進而引發嗔心。如果沒有這個的標籤,會不會起貪?會不會起嗔?世間時時在發生變故,我們只是聽聽、看看而已。惟有那些和自己有關的,才會使我們心潮跌宕,輾轉難眠。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還接受了很多錯誤觀念,從而產生邪知邪見,影響對事物的判斷,這些都屬於惑。惑一方面表現為不覺,看不清生命真相;一方面表現為缺乏觀照,時時被各種念頭支配。忽而生氣,忽而高興,忽而貪婪,忽而嫉妒。其中,究竟什麼代表著我?佛法告訴我們,眾生無始以來都在認賊為子,把危害身心的病魔當做親子般呵護著,關照著。因為缺乏智慧審視,就會在貪的支配下產生貪的行為,在嗔的支配下產生嗔的行為,在嫉妒的支配下產生嫉妒的行為。這種業行的不斷積累,就會形成難以抵擋的洪流。
   其實,這些力量都是我們自己培養的,是通過無數次重複形成的。包括我們所有的興趣愛好和工作能力,同樣是這麼培養起來的。現在的你,是由往昔業因積累而成;未來的你,又是由現前言行所決定。你想什麼,做什麼,就決定了你的未來是什麼。大家對生命現狀是否滿意?如果滿意,學佛只會成為生活點綴,起不到更多作用。惟有看到生命存在的過患,才會生起離苦得樂、希求解脫的願望。由此,才能得到學佛的真正利益。

  2.解脫的修行
   解脫,包含解脫的意向、物件和能力。
   首先是具備解脫意向。生起這一意向的前提,就是正見輪回是苦。惟有透徹其本質,我們對現實中的一切才會完全放下。否則,即使暫時厭倦了追名逐利,一旦機會來臨,又會直奔而去,開始下一輪追逐。我們對世間有多少興趣,就會有多少執著和掛礙,相應的,也就有多少不解脫。我們反省一下就會發現,凡能構成干擾的因素,必定是我們在乎的,放不下的。所以,出離心的檢測標準,就是對輪回盛事不再有任何期待。反之,只要還有一點掛礙,就只是相似的出離心。
   其次要了知解脫物件。說到出離,是不是從六道跳到第七道去?答案是否定的。我們所要出離的不是時空,不是環境,而是產生輪回的根源,也就是惑和業。佛典中,將輪回規律總結為十二緣起,包括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十二個環節。因為無明,我們把身體當做是我,把情緒當做是我,把錯誤知見當做是我,從而不斷造業。這種業力又推動我們再去起惑,再去造業,形成一個又一個苦果。生命就是這樣一場無始無終的輪回遊戲,一集結束,新的一集立刻開場。惟有解脫,才能曲終人散,落下帷幕。
   修行就像打仗,不僅要知道敵人是誰,還要知道目標在哪裡,知道用什麼武器才能打敗對方。佛法是心地法門,所以,心才是真正的用功辦道之處。古德雲:大事未明,如喪考妣。不明白自己的心地,沒找到生命的本來,不懂得如何斷惑證真,實在是悲痛欲絕,如喪考妣。但大事已明後,同樣還是如喪考妣。此時雖心地已明,仍要對付無始以來的串習,仍要處處謹慎,加功用行,直到八地菩薩才不再退轉。
   第三是培養解脫能力,也就是戒定慧。很多人覺得,戒律無非是些條條框框,是一種外在束縛,如何會與解脫有關?原因在於,我們所有行為都是習慣的延續,是建立在無明我執的基礎上,是和輪回相應的。而戒能起到止息串習的作用,使之不再繼續。同時,將行為賦予修行內涵,使我們身心調柔,播種解脫之因。對凡夫來說,心念時時都在奔流不息。在這種強大妄流中,不必說見性,連基本覺察都難以生起。每種心念的產生,都是內因和外緣的共同作用。持戒可以説明我們規範行為,簡化內心,自覺抵制不良環境,從而減少惡念生起的機會。
   但是,不去接觸外境就沒有妄想了嗎?事實上,閉上雙眼一樣可以胡思亂想。我們的阿賴耶識儲藏著無量種子,即使沒有外境,第六意識仍會將這些種子翻出來,繼續貪嗔,繼續妄想。所以還要修定,使意識安住於特定所緣,不再四處馳騁。當意識停止妄想分別時,阿賴耶識的種子就沒有活動機會了。再來作空性觀修,就不會有太多干擾。
   三無漏學中,真正的解脫力量是慧。但這種無漏慧的生起,離不開戒和定的基礎。否則,雖然太陽始終朗照天地,卻被層層烏雲遮擋,不見蹤影。我們說修行人根機利不利,主要就取決於他的煩惱障是不是很厚。在禪宗公案中,許多學人稍經善知識點撥,即可言下頓悟,徹見本心。之所以有如此神效,正是因為本身的煩惱障很薄。不然的話,善知識的一指禪也是無能為力的。
   所以,中士道的修行就是以出離心為解脫意向,以惑業為解脫物件,以戒定慧三無漏學為解脫能力。抓住這幾點,也就把握了解脫的核心。

三、上士道的修學

   上士道的修行要點,在於菩提心、菩薩行、空性見。其中,空性見是解脫道和菩薩道的共因。不共聲聞的,主要是菩提心和菩薩行。但這種不共並非對立,依然有著內在的聯繫。

  1.解脫道與菩薩道
   關於出離心和菩提心的關係,宗大師在《道次第》中作了善巧說明,是以出離心作為菩提心生起的基礎。所以,解脫道又稱共中士道。所謂共,就是將之作為菩薩道的組成部分。作為菩薩來說,同樣要有出離輪回的願望,同樣要解除惑業,區別是在於所緣境界。聲聞的出離心是追求個人解脫,而大乘的菩提心是將這種出離願望由己及人,發願帶領眾生共同解脫。
   在解脫本質上,聲聞和菩薩並無區別,能解脫的都是空性慧,所解脫的都是惑業。不同只是表現在量上,是從個人擴展到大眾,是從有限擴展到無限。從這個意義上說,菩薩道的修行就是對解脫的延伸和圓滿。這種圓滿,正是成佛的不共因。
   佛陀為福智兩足尊,具足圓滿的慈悲和智慧。所以,菩薩道修行的根本就是修慈悲、修智慧,此外別無其他。

  2.發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覺悟和利他之心。因為覺悟,故能成就智慧;因為利他,故能成就慈悲。其中又包括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願菩提心,就是我要幫助一切眾生解除輪回痛苦的願望。這一利他願望也包含著覺悟,否則,就不會想到幫助一切眾生。但僅僅生起願望是不夠的,還須通過不斷修習來強化。因為這一願望剛剛萌芽,在很多時候,它還比不上貪心,比不上嗔心。如果沒有刻意調整,我們總是本能地修習貪心,長養嗔心。所以說,凡夫也在修行,只是修錯了物件。
   當我們認識到貪心過患,認識到慈悲對生命提升的意義,就要調整修習內容。從修我執改為修利他,從修貪嗔改為修慈悲。進而,將悲心逐步擴大,由幾個人擴大到幾十、幾百乃至無量眾生,從我們喜歡的人擴大到陌生人,擴大到曾經厭惡的那些人。佛菩薩的大慈大悲,就是對一切眾生都能生起悲心。這是一個可以量化的檢測標準,也是一個無法作假的檢測標準。我們的心行達到什麼程度?只須看看心中能裝下多少人,答案就在這裡。
   或許有人會說:我對眾生不感興趣,憑什麼要利益他們?這就必須瞭解,這種願望對自身究竟意味著什麼,對修行究竟意味著什麼。明確認識之後,還要對三寶莊嚴宣誓,發願以利他作為生命目標。這一宣誓,就是受持願菩提心,由此在內心形成菩提心戒體。
   很多信眾熱衷於受菩薩戒,但我們要知道,菩提心才是菩薩戒的核心所在。若不知菩提心為何,不懂得修習慈悲,又能算是什麼菩薩?所以,首先要使菩提心成為內心願望,將盡未來際利益眾生作為自身使命,才有資格求受菩薩戒,才有資格成為菩薩行者。
   受持願菩提心之後,還要將修習菩提心作為常課。因為菩提心戒體也是緣起法,雖已播種,但力量還不能與無始以來的串習抗衡。如何使這一念成為生命主導?需要不斷告誡自己:我要利益一切眾生。在反復提醒的過程中,使菩提種子得到強化。否則,這一願望會因為疏於管理而逐漸枯萎,逐漸被其他心行取而代之。
   關於菩提心修法,漢地比較著名的有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其中列舉了發菩提心的十種因緣,分別是念佛重恩、念父母恩、念師父恩、念施主恩、念眾生恩、念生死苦、尊重己靈、懺悔業障、求生淨土、為念正法得久。想到佛菩薩、父母、師長、施主乃至一切眾生對我們恩重如山,除了發心利他,實在難以為報。此外,還有念生死苦等五種因緣。經常依此思維,會覺得發菩提心是生命的唯一出路,別無選擇。
   《道次第》則提供了兩種思維方式,一是阿底峽尊者的七支因果,包括知母、念恩、報恩、修慈、修悲、修增上意樂、修菩提心七個步驟。一是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中所說的自他相換。
   我們之所以發不起菩提心,多半是覺得眾生和我們沒有關係。這也需要調整觀念,化解彼此的陌生與隔閡。佛法告訴我們,眾生在無盡輪回中都曾互為親人。那麼,我們忍心無視親人的痛苦嗎?可能有人會說,現生的親人都顧不過來,何況過去?這也確實是很多人的現狀。如何對治這種冷漠?可以通過念恩來觀修,我們要思維母親十月懷胎,辛勤哺育,為將我們培養成人,付出了無數心血和勞苦。如此恩德,除了全身心回報,沒有任何方式可與之對等。從對生身之母開始念恩,然後將這種感覺逐步擴大。如果不懂得感恩,就不會生起報恩心,更無法將此心推及眾生,甘願為之拔苦與樂。當然,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慈悲,難的是發廣大心,發長遠心。所以還需要修增上意樂,將此作為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才是菩薩的大慈大悲。否則,聲聞也修習慈悲,其他宗教也宣揚慈悲,社會大眾也提倡慈悲,菩薩的慈悲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呢?其不共就在於,把盡未來際利益一切眾生作為自身使命。
   七因果之外,自他相換也是發起菩提心的殊勝法門。對於菩提心的修行來說,最難克服的就是我執。尤其在幫助他人和自身利益發生衝突時,我們往往會本能地保護自己,排斥眾生。因為我們還不具備平等心,一切行為都是建立在自我感覺的基礎上,充滿著好惡,充滿著親疏,充滿著對立。這就是凡夫的現狀,是我們面對的現實。這就必須認識到,世間一切過患皆因我執而起。為什麼佛菩薩能成就一切功德,而凡夫卻成就一切煩惱?區別就在於是否有。所以說,我執是一切衰損之門,利他是一切功德之本。自他相換的修行,一方面,是把愛著自己的這份心轉向一切眾生;一方面,是把對一切眾生的冷漠轉向自己。換言之,是把心目中自己和眾生的地位進行對調。通過這種交換來瓦解我執,利益大眾。
   以上三種都是修習菩提心的經典法門。不論選擇哪種方式,都要不斷告誡自己:我要以利益一切眾生作為生命目標。否則,很容易在前進途中迷失方向,落入輪回串習。我們是要解脫成佛,還是繼續在六道流轉?這是兩條非此即彼的道路。一旦擇定目標,我們走的每一步,都要設法接近這個終點。

  3.行菩薩行
   發起菩提心之後,還要修菩薩行,主要內容為六度四攝。《道次第》中有一重要命題,即方便與慧,任缺其一,不得成佛。六度中,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所修為方便,般若所修為智慧,同時也是前五度的指導。
   漢傳佛教本是大乘,但長期以來,卻予人消極避世的印象,原因就在於忽略菩提心和菩薩行。比如弘法,本是每個佛子的責任,也是利益眾生的最好方式。但在家居士覺得弘法是出家人的事,出家人覺得是高僧大德的事,結果使高僧大德不堪重負,也使很多眾生根本無緣聞法。當然,這並不是說每個人都要去講經說法。我們可根據自身能力,或將學佛心得與人分享,或向他人推薦弘法書刊,或幫助他人親近道場,創造一些使人接觸佛法的機會。
   菩薩行是菩提心的具體實踐,所以,這些行為必須建立在慈悲心之上。比如放生,本是挽回物命,救眾生於水火的利他行為,但很多人只是為了個人消災免難、保佑平安而放。因為目的在於放,多半就是簡單地一放了事,並沒有設身處地為所放物命著想。反之,如果帶著慈悲心放生,考慮重點就不僅僅在於放,也在於怎樣使它們更好地生存。所以說,悲心才是菩薩行的關鍵。同樣是放生,只有帶著慈悲利他之心去做,才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否則,不過是人天善法而已。
   在修習菩薩行的過程中,還要以空性見使之得到提升,從而保持無所得的心。如果沒有智慧指引,所謂的利他行,可能修得很執著,修得患得患失,甚至修得痛苦不堪,最後就成了常苦惱菩薩。那樣的話,很可能會退失道心,這也是初發心者常有的現象。所以,在利他過程中時時要以智慧抉擇,做完隨時放下,就像雁過長空一樣,不留痕跡。這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4.修習空性見
   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之分,菩薩行也有世俗行和出世行兩種,區別就在於有沒有空性見。
   空性見包括兩個層面,一是聞思正見,是通過聽聞佛法、如理思維而獲得;一是出世正見,即內心所具備的明覺力量,是直接體認空性的能力。怎樣才能獲得空性見?
   首先要對妄念進行清理。妄念是依託不同影像而產生,恨有恨的物件,貪有貪的對象,愛有愛的對象。其力量強弱,又與我們對所緣的在乎程度有關。所以,我們要對這些影像進行智慧透視。分析一下,我們所認為的好,其實質是什麼?是客觀事實,還是情緒投射?凡夫最在意的就是我,但什麼代表著我?從物理角度能找到嗎?色身是由父母給予,通過飲食逐漸成長,其間不斷新陳代謝,沒有一個細胞不在無常中更替變化。從心理角度能找到嗎?心念同樣是不斷積累而成,包括我們的思想、性格、能力,哪一樣是與生俱來,不曾改變的?從昨日之我到今日之我,今日之我再到明日之我,乃至從生到死的整個過程,哪一秒,不在連續不斷的變化之中?佛教認為,心念就像流水一樣,相似相續,不常不斷。在相似相續的過程中,生命內容也在不斷更替。所以,這一切都是虛幻不實,了無自性的。具備這一認識,心就不易粘著於境界。
   當我們不被妄念左右時,再起觀照,就方便契入了。很多人覺得無力觀照,正是因為念頭隨時變化,動盪不安。當我們的心力都用於執著時,哪裡還有精力作觀?就像電腦被病毒耗盡所有資源時,已經無法啟動其他程式了。
   當然,這個階段還是有造作的觀照。通過覺察的觀修,就能從有造作的觀照,進入沒有造作的明覺,引發空性智慧。有一分覺悟,就會化解一分無明,成就一分解脫。不斷覺悟,就能徹底破除無明,成就解脫。進而,把這種解脫的經驗和能力傳遞給眾生,在圓滿無漏智慧的同時,成就無限慈悲。

  以上,主要為大家提示了道前基礎和下士道的修行重點,並對中士道和上士道的修行作了概括性的介紹。具體內容,希望大家對照《略論》原文和講課錄音深入學習。學好《道次第》,就能掌握佛法修學的套路。不論今後學哪個宗派,修哪個法門,都是大有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