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01 03:02:29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2/01 02:59:46   編輯部 報導

 問答(二) 直貢法王澈贊仁波切
 

  問:分心時應如何對治?


  答:這點雖然沒有討論過,但其實就是我們所做「吽」字的練習。對治昏沉的辦法就是把眼睛張大,展開諸感覺,增加注意力。然後從身體內部放鬆,以對治散亂失控之心。身體的姿勢不必鬆開,但把專注力集中到中央並放鬆。那會把心帶回到控制下。


  問:受到紛擾時該怎麼辦?


  答:紛擾有兩種,外在聲音與內在感覺,像溫暖或任何內在的感覺。如果任心注意於此,就成為紛擾。所以最好的辦法是不要管它,無視於外在聲音與內在感覺,兀自將心攝回所應專注的對象。


  問:對治分心時,注意內在感覺與放鬆有何不同?


  答:此處的對治法是一種放下、放鬆、隨它去的禪修,而非專注。不是一心專注在某些感覺上,而只是放下。單單放鬆,而不是把感覺執為禪修對象。
  問:如果修持「止、觀」就可以了悟大手印的話,我們還要金剛乘的觀想、祈請等等修法做什麼?


  答:「止、觀」在修行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整個修行的開展過程中,它們使修行更為有力,使修行的目標得以達成。缺乏「止、觀」,直接就去開展種種了悟不會有什麼幫助。想要正確地瞭解、修持儀軌上的祈禱、觀想,一定要有「止、觀」。而積聚資糧、懺除染障,是真正使「止、觀」得以開展的條件。反之,罪業未淨、資糧不足,「止、觀」無由生起。


  至尊覺巴吉天頌恭指出,個人修行的全部進程,與修行者的整個條件,以及世界或環境都有關,不能單單強調幾件事,而忽略了其他。亦即修行是一條無所不包的道路,它使弟子得以完全開展、次第增上。如果只修些最高法門,卻缺乏基礎的話,是不可能成功的。


  「止、觀」的修持,出現在每一階段的修行中。凡是專注於心、除去其他心理活動的,就是「止」。任何開展洞察力的都是「觀」。在正確修持時,一切修法皆含此二要素。


  例如,在任何(無上瑜珈部)密法的生起次第觀想中,「止、觀」的修持都是必要的,沒有它們就無法持守所觀的物件。生起次第觀想的作用,和「止」於單純物件物的最基本方法是一樣的,而「觀」亦然。當我們在各種修法之中,若是注意到我們所做為何?所念誦的偈語為何?……等等,都有助於洞悉實相的自性,而這就是真正的「觀」。


  問:有些西方科學家相信,心識只是腦的化學反應與電的神經衝動,並且能以極複雜的儀器測量。這樣的觀點能否與佛教對心的看法調和呢?


  答:佛教觀點的心有三種特質:
  一、心的本體是空。
  二、心的自性是明。
  三、心的特質是無礙,亦即無生、住、滅。
  這些特點之中,第一點似乎與你所說的西方科學有關。原因是,當我們說「空性」的時候,意指缺乏自存之本性,而系由因、緣和合所生。這是心的三種特質中,被普遍持有的。


  從你所說的西方科學觀點中,心只在灰色的物質、化學與電的運作時生起。如果任何一者不具足,心就不存在了。所以這共通於——心,像一切現象一樣,非自生,而是適當的因、緣所生。


  問:佛教對西方物質與能量的原子論做何感想?
  

答:這問題很有趣,要判斷它得花上一段時間。特別是因為西方學者對這問題的主客體上,有多種不同觀點。


  佛教哲學,可以分為四種主要見地的流派。首先是與小乘佛教有關的兩個學派:說一切有部(Vaibhashika)與經量部(Sautrantika)。這兩種見地的流派都接受外在世界是由原子之類的真實存在物所組成的。他們接受有不可方分的極微物質,由此物質的最小單位建構出實存的外在世界。


  第三種見地的流派是唯識派(Vijnanavada)。他們不認為有完全離於自心的外在世界。(此處,外指客體的世界,內指主體或心)他們不說外在世界不存在,但說外在世界的本體與心無異。


  第四種見地的流派是中觀派。他們拒斥一切主體(心)與客體(外在世界)存在的觀念,而說主客體的存在都是謬誤。因為此派拒斥存在與不存在二者,也就是拒斥彼此的究竟分別。因此被稱為中道、或中觀。當然,在相對上,主客體是不同的,表相也不一樣,但究竟上還是沒有分別。以體性同一,故稱一味。
  

問:如果萬法無自相,還要悲心做什麼?


  答:當我們說無自相的時候,是指一切現象的普遍特質。但如果只偏重於此,而缺乏其他修持,將會阻礙自己的進步。就像是爬到一座高牆上,卻無法前進半步一樣。


  真正圓滿地洞見諸法究竟無自相,就不再為輪回所系縛而證得涅槃。但若止於此點,就無法再進步,無法利益有情眾生,無法臻於究竟利益,而被困住了。為證得佛果,此時必須回頭開展慈悲心,因為慈悲能斷除執著頑空的邪見。
  在修行中,智慧與慈悲被分別開展,但只有二者結合在一起,才能獲得佛果。所以不要太過強調一切無自相,應多多開展慈悲心。將慈悲與空性智慧二者合一,否則無法證得佛果。


  問:為何是以「吽」字來做禪修練習?「吽」和其他字比較起來,有何特別與不同?


  答:一般而言,「吽」極富象徵意義,可以被多方面解釋。例如,此字系由五個部份所組成,分別代表五方佛智。它具有很重要的象徵意義,在其他修法中亦然,所以是好用的符號。


  但在上述「吽」字禪修中,並非依於任何象徵意義,因此意義並不是那麼重要。我們不必知其意義即可用來禪修。在此禪修中,主要用在主客體間的禪修,將外在世界融入大大小小的「吽」中,再把它們收到身內,把身內的世界也消融。這個方法很有效,但也可以用其他影像來代替。
  問:業在心中何處?


  答:簡單的說,是一種從此刻到彼刻,從此生到彼生相續的微細意識,帶著業力的串習與念頭。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