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5/22 21:34:19
學習次第 : 進階

 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講記

目錄

講述無字法門經的緣起前言講經題講經文
述無字法門經的緣起前言


講述無字法門經的緣起

民國七十年,本苑戒子從戒壇帶回「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數冊。是朱培榮老居士所書寫本,字體工正,令人一見喜悅。

展讀之下,驚喜萬分。因為我曾印過「佛經選集」二冊,本擬將此經納入佛經選集。但是等到書出版後,此經竟被遺漏了。所以重睹之下,倍增法喜。

於是與朱老居士連絡,欲請百本與眾講解。承蒙朱老居士慨允惠贈,始促成講此經的因緣。

所謂「講」經,不過自美其名而已。愚癡如我者,誠如經雲,「凡所有說,皆是虛妄也。」

慧修隨堂聽講,錄製成冊,欲留作紀念。此又妄上加妄了。

講解此經,全依朱老居士書寫本。當時未與藏經校對,但我相信朱老居士所書,不會有錯的。


比丘智諭


前言

此經有三種譯本,均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卷。第一種譯本為元魏時菩提流支所譯,名「無字寶篋經」。元魏系拓跋氏所建,因為孝文帝改姓元,故稱元魏。亦稱後魏、北魏。


第二種譯本,即地婆訶羅初譯本,名「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第三種譯本,地婆訶羅再次翻譯,名「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


此經所闡,以般若為宗。般若漚和互為裏表,般若譯為智慧,漚和譯為方便,為三乘所共秉,人天所遵循。三世諸佛,皆依般若波羅蜜而得成就。般若波羅蜜即是佛性,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曰「般若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三世諸導師,皆由此法出。」今以方便故,出二字法門。二字法門者,除修之道,智斷之功也 



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講記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再譯
智諭法師講述

講經題

【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

【大乘】

大乘是華語,梵文叫摩訶衍。摩訶是「大」。衍,譯作乘。大乘是對小乘立名,所謂大小二乘。其實二乘有二種說法:一、聲聞緣覺叫二乘。二、大乘小乘叫二乘。又有所謂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聲聞緣覺皆名小乘,菩薩是名大乘。大乘在因上說叫大乘,如果在果上說叫佛乘。所以法華經雲,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有說一乘究竟,有人說大乘究竟,有人認為一乘不二所以一乘究竟。有人認為大乘無外,所以大乘究竟。又有人說一乘是果大乘是因。若詳細分辨經義實無這些分別。

大乘說何道理?摩訶衍論雲,摩訶衍者,空義也。空義是究竟了義,亦叫第一義。不過很多人不知空義,他把空對有來分別,他不知佛所說的有即是空。佛滅以後提倡大乘法的,都知道是馬鳴菩薩與龍樹菩薩,馬鳴菩薩的時候,尚未特別提出空義。到龍樹菩薩時特提出空義。他說的空義不對於有而說空的,所以龍樹菩薩說,若人於空義取著於空相是為邪見人。所以空不可執著,執著空是戲論,戲論就是不實之論。所以接著龍樹菩薩說,若人了達空而不取著於空是佛道初相。我們知道初地菩薩初初了達於空,這空叫中道義。

小乘聲聞緣覺亦了達空,可是他們是偏空,大乘雖然了達空而不偏於空。以後無著、天親二位菩薩出現于世,他們依如幻邊立法相宗,後人說他們是說有的,我們要知道,佛不說有,佛說一切有法如幻。以如幻故當體即空。我們可以說,法相宗是從如幻邊說空。甚麼是如幻義呢?如幻是假的,假非實有,所以如幻就是空義。一切法相皆如幻,若人了達諸相如幻,是人為如實知法相。若人執著法相為實有,此人便生邪見。

所以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大家千萬不要聽到說相宗就執著相是實在的,那是顛倒見邪見之人,所以說佛法就是明真空理,故出家叫入空門。

大乘與小乘分別在何處?這個大乘從智方面說比小乘大,小乘智小。聲聞緣覺 所求是有所得智叫一切智。何謂一切智?知一切法皆空。所以小乘人是偏空。一切法皆空這是實在沒錯,可是他沒打轉身,不會全體之義。

有人說小乘人是知法的總相。其實小乘人實在不是了達法的總相。為什麼呢?經雲,於空知無量,於無量知空。於空知無量,是了達法的差別相,謂之差別智。於無量知空,才是了達法的總相。了達法的總相,謂之無分別智。若人得無分別智,即能分別一切。

小乘人的智慧不同,小乘人只得偏空之智,不能於空知無量,所以不能算是知法的總相。

今舉例說明,譬如我們的身體,大家都認為是實有的。其實我們的身體,是無量細胞所組成。除去細胞,找不到身體的存在。如果實有身體存在,應該離開細胞,還有身體才對。現在離開細胞的組織,根本無有身體,故知身體實空。這便是於無量知空的道理。於無量知空者,乃於法界緣起知是畢竟空也。

再解釋於空知無量。雖然我們知道身體實空。但是空非有外之空,如果有外立空,則其「空」便是另一型態的有,不得謂之空也。須知空即是有,有當體即是空。因為無量的有,皆是因緣所成。既是因緣所成,故無自性。若有自性,無須待因緣成。既然法無自性,故名曰空。所以空者,實是因緣有。這便是於空知無量的道理。所以身體空,便是細胞有的緣故。故曰畢竟空,建立無量法界緣起。於空知無量,是知法的差別相。於無量知空,是知法的總相。此是大乘空義,亦名第一義空。所以大乘者,智能大也。

其次,大乘人心量大,虛空界盡眾生界盡我願不盡。這個心量有多大!大乘人要度一切眾生。小乘人沒這些心量,大乘人是你要害我,我要度你。佛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的時候,佛說我得道以後第一個先度你。小乘人心量小,你要害我,我沒你辦法,我就躲開你。

大乘人要發願度盡一切眾生。聲聞乘人父母妻子兒女都不管,我只管自己,叫自了漢。緣覺乘人多少好一點,還度他的親緣眷屬,可是比較起菩薩要度盡一切無量眾生,那心量不可比擬。

大乘人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佛曾譬喻說,好比夜晚,聲聞乘人拿一個火把照亮回到家裏。他不肯把火把交給別人亦照亮回家,他把火把丟在地下,用腳踩滅,回家睡覺去了。所以佛說聲聞乘人不能續佛慧命,不得名為佛子。大乘比小乘的心量大。

再講,大乘果大,大乘之果唯是一人,唯是一人是誰?「佛」也。大乘所得的果大,因為「乘」字有運載的意思。大小「乘」,是指言教教法講。小乘的教法,可把小乘人運載到有餘涅盤;大乘的教法,可把行人運載到佛果。先說小乘所得到的法。總而言之修學佛道的人都是要舍業報身得法身。大家沒得法身,沒舍業報身,所以叫凡夫六道。聖人舍業報身,得法身,所以說他了生死。小乘人如何了生死得法身呢?小乘人得五分法身。五分法身是那五分呢?一戒法身。二定法身。三慧法身。四解脫法身。五解脫知見法身。戒定慧三個是因,解脫與解脫知見是果。所以小乘人所得的果是解脫與解脫知見。小乘人得到解脫法身稱為涅盤。他認為所得的解脫有餘涅盤就是究竟涅盤。他獲得的解脫知見,他稱為菩提。解脫知見者即所謂聲聞菩提緣覺菩提。大家要知道小乘人沒有究竟了生死,了的分段生死,不是究竟涅盤。小乘人得的偏空一切智,不是究竟菩提。比較起來在果上講,小乘人所得的果小,大乘人的果可至佛地,所以大乘的果大。

所謂涅盤佛果,就是大乘所修的真空。佛本是無,清淨則有。清淨即是空。究竟菩提無上菩提是什麼呢?無上菩提就是空義。所以說了達於空義即名為菩提。

空義是什麼呢?空義即是無相義。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空義即是無住義。菩提者無所住而生心。空義者無分別義,假使可分別,如何能叫空?空義者不可得義,假使可得,如何能說是空?空當然不可得。空當然沒有分別,空當然是無相。空是無生無滅義,空焉有生有滅?空是不來不去,有誰能說空可來可去?要是有來有去當然不空啊。空是不一不異義,若有一有異,就不空了。空是無我人眾壽義。大家仔細想一想,上面說那麼多不過是說一個空。空是一義。所謂無義。不要認為一義是有「一」義。如果有一個「一」,便不叫一,那是二。一義者,佛在經上說一相所謂無相。空是不變隨緣義,隨緣不變義。空是常住功德義。空是如幻義。空是無量義。這是大乘人所得的菩提果,比小乘人所得的果大。根據經上論上說,空是中道義。龍樹菩薩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是中道。這便是大乘得的菩提。

大乘人所得的涅盤是什麼義呢?大乘所得的涅盤是無相義。小乘人所得的涅盤是有相義。大乘人的涅盤是無住義,小乘人所得的涅盤是有住。佛的涅盤叫無住涅盤。大乘涅盤是無分別義,小乘涅盤取有分別義。大乘涅盤是無所得義,小乘涅盤有所得義。大乘涅盤是無生無滅義,小乘涅盤是取滅義。所以乘明菩薩說:「若人說有滅度,此人不能教化眾生。」就是因為他是小乘的原因。大乘涅盤是不來不去義,小乘涅盤有來有去義。大乘涅盤是不一不異義,小乘涅盤有一有異義。大乘涅盤是無我人眾壽,小乘涅盤有我人眾壽。大乘人的涅盤是一義,是無義,小乘涅盤是二義,是出生死入涅盤。大乘涅盤是不變隨緣義,本無來無去而現來現去,現來去而實在沒來沒去。小乘人不得。他是出生死為涅盤,不敢再入生死隨緣度眾生。大乘涅盤是常住功德義。一切法本不生不滅不來不去。因為常住故,有佛無佛大乘性相常住。常住就是清淨義。清淨具有無量劫的無數無邊的功德。大家看大乘起信論或勝鬘經就知此道理了。

大乘的涅盤是如幻義。大家要知道,若人說有涅盤可證者,是人是邪見。若人說無涅盤,亦是邪見。有者如幻隨緣,無者是性空。大乘的涅盤是無量義,大家莫認為無量是其量很多。明明是告訴你無量啊,所以不可作有量會。如果說其量,這無量無數無邊即是空。要不空都是有量有數有邊。大乘人的涅盤是中道義。所以大乘人的菩提涅盤叫一真法界,又名常寂光。我們看大乘的果比起小乘的果大得太大了。

小乘人借佛的言教,不能會入中道,只斷見思惑。大乘人借佛的言教可至無上菩提究竟涅盤。大家都聽說發菩提心,雲何發菩提心呢?發無相心叫發菩提心。發無住心叫發菩提心。發無分別心叫發菩提心。發不可得心叫發菩提心。發無生無滅心叫發菩提心。發不來不去心叫發菩提心。發不一不異心叫發菩提心。發無我人眾壽相心叫發菩提心。發一心不二不亂心叫發菩提心。發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心叫發菩提心。發常住功德心叫發菩提心。發知一切法如幻心叫發菩提心。所以大菩薩發菩提心度眾生叫修如幻三昧。發無量心叫發菩提心。何為發無量心?那很簡單,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是無量心了。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叫發無量心。發中道心叫發菩提心。發一真法界心,常寂光心叫發菩提心。發平等心就是發菩提心。發大慈大悲心就是發菩提心。發慈悲喜舍心叫發菩提心。無能發所發叫發菩提心,發菩提心者是無上佛果之因。無上佛果者是發菩提心之果,佛因為菩薩發菩提心,能成無上佛果所以才授記。

我們說了這麼多,其實發菩提心,就是發空心。譬如佛為菩薩授記,佛以因賅果海,果徹因源故,為菩薩授記。我們不得以凡情見,妄加批評。例如執著定有授記不對,因為壞畢竟空義故。如果執著定無授記亦不對,因為壞因果故。若無授記,焉有修因證果?其實說有授記,說無授記,都是我們的「見」。如果放下我們的「見」,便不見有授記,亦不見無授記了。所以放下執見,說有授記亦對,說無授記亦對。若妄起執見,說有授記亦錯,說無授記亦錯。須知諸法實相,實相諸法也。畢竟空即法界緣起,法界緣起即畢竟空也。畢竟空中無授記亦無不授記故。

以上略講「大乘」義竟。 

【遍照光明】

本來這一部經,是出於般若經。講的是般若道理。因為講般若道理,是三乘普照,所以稱遍照光明。

佛法中有般若這個法門,一切法從般若出,固然有華嚴法華和涅盤及其它的很 多經,講的道理都很圓很滿,可是究竟一切法,一切諸佛都從般若出。固然華嚴、法華、涅盤這些經講的是圓頓大乘法,可是我們要清楚他絕對是從般若出,絕對不是般若從華嚴或者從法華出,或從涅盤出。不僅如此,就是小乘法,阿含經,一切小乘法亦從般若出,所以天臺宗判般若為通教,佛亦說過三世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從般若出,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說遍照。大家要知道遍照,是圓攝義,與燈光日光之照不同。如何不同呢?譬如說日光照物不能照理,太陽光可以照到東西不可以照道理。這個大乘法遍照一切事與理,一切法皆照,所以說它實在是圓攝之義。就是說般若法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圓攝一切。所以叫遍照光明。

簡單說光明有破暗之義,就是大家時常聽著說的破妄證真,破迷成信,就是這個意思。大乘遍照,大乘是空義,上面解釋很多。空是究竟了義,不是什麼都沒有。甚麼都沒有是斷滅空。我們舉個例子說,宇宙之間一切萬法,皆是依空而立,你看宇宙之間,一草一木是否皆依空而立。可是大家想一想,那空依何而立呢?此空無所依,我們學佛,佛是無所依。勝鬘經說,依無所依,我們歸依是歸依於無所依。出家叫入空門,因為空就是無所依。然無所依不歸斷滅,是究竟了義。這就叫做大乘。這種大乘空義出生一切法出生一切智。普通我們叫空義叫般若,甚而言之講法華、華嚴、涅盤、阿彌陀經,乃至一切經一切論,皆從它所出。所以這個空義出大乘亦出小乘,亦出人天乘。它不與其它的華嚴經一樣單講大乘,三乘人聽都聽不懂。

既然我們知道大乘是究竟空畢竟空義了,空則無礙,無礙故能遍照,有障礙則不能遍照。譬如日光只能照白天不能照晚上,因為有障礙。空究竟了義,既然沒有障礙了,就沒有暗,這才說是遍照光明。

所以地婆訶羅第一次翻譯此經,他自己感覺不恰當,第二次翻譯時就改成此名。我們知道菩提留支翻譯的叫無字寶篋經,很簡單明瞭。不過我們細尋經義看起來,不如地婆訶羅翻譯的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比較圓滿。不比較看不出來。若一比較就知道那個圓滿那個不圓滿了。

我們再講光明。光明表體,遍照明用。光明者,便是空寂。為什麼光明是空寂呢?因為沒有障礙的緣故。若是不空不寂,一定有所障礙。有障有礙,有明有暗,不叫光明。遍照者周遍義,既然說是遍照無所不照,所以是周遍之義。無處不是光明所照。實在說不但「空寂」是空義,周遍還是空義。要是不空便不空寂。不空亦不能周遍。空寂與周遍是一個道理。表其體便說光明。明其用便說遍照。故曰體空寂而用周遍,用周遍而體空寂。如果體不空寂,用一定不能周遍,如果用不能周遍,一定體不空寂。這總說叫般若智能。所以我們細尋經義,這是明般若理。空寂是般若,譯曰智能。大家要知道,所謂般若,具有二重意義,一是智慧一是方便。不假方便不能成功德。若無方便,不能稱般若。智慧在梵文叫般若,方便叫漚和。智慧是方便之體,方便是智慧之用。所以智慧方便不過是體用而已。體空寂而用周遍,實在就是智慧空寂而方便周遍。用周遍而體空寂。實在就是方便周遍而智慧空寂也。

我們修淨土念佛法門大家要知道智慧空寂而方便周遍叫無量光,方便周遍而智慧空寂叫無量壽。或者大家覺得奇怪你怎麼這樣說呢?因為法不二故。這是大乘遍照光明的意思。

【藏】

如果細論這個藏有能藏與所藏。我們為了使這部經容易明瞭起見,說「藏」亦是圓攝義。一切法無不是被它圓攝。被大乘遍照光明圓攝。我們所說的一切法略說是五乘法。五乘是包括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要是特別說,是三乘法,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為何不說佛乘呢?佛究竟了義不說乘。

乘,是運載義。說佛已經究竟了義如虛空,依於無所依。無所依處不能有運載乘之義了。菩薩乘就叫大乘。因為菩薩乘是從因上說,若從果上說叫佛乘。法華經雲,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沒有二乘亦沒有三乘。唯有一佛乘是何意思?圓攝義。因為二乘三乘,皆是一佛乘。甚而言之三乘五乘皆是一佛乘。所以大乘此法一切包括。

此大乘遍照光明「藏」,圓攝一切乘,一切法,一切智能。可以說五乘普度也。如此圓攝之義,實同于法華經之唯有一佛乘義。所以此經屬於同教一乘。

以圓攝義,佛授記一切眾生皆當成佛。授記有二種,一通記,二別記。記一切眾生皆當成佛,此屬通記。佛為一切菩薩或弟子等授記,汝于某時當得無上菩提,此為別記。故別記說時間,通記則不說時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悉當成佛,故知一切眾生未成佛時本是佛,已成佛後還是佛。故此大乘遍照光明藏,圓攝一切也。

【無字】

無字這二字很明顯地說出般若來。般若法叫無字法門,一切法沒有文字,文字不是一切法。例如「水」它是文字不是法。因為水有濕性,如果文字就是法,它應先濕我的黑板,先濕粉筆。水這法可以滅火,如果所說的水就是法,則失火的時候,你喊水,火應該就滅了,所以文字非法。

再如「火」,可以燒。但是「火」字它不燒。如果它能燒,應先燒黑板與粉筆啊。

「人」,大家都知道兩條腿,圓臚方趾叫做人。可是它是字不是法。如果「文字」是法,應該我講經,「人」字亦能聽。

如果「椅」字是法,我不需要買那麼多椅子給大家坐了。我就寫字就行了。

「風」字亦是如此,如果它是法,我不須開電扇,就寫風字就能涼爽了。

「雨」字,明明不是法,若雨字是法的話,那等天旱時,我就寫一個雨字,就下雨了,就解決問題了。法沒有字,可惜我們平時,只知取文字,卻不去會法。如果不聽佛法,就不知什麼是法了。

廣說的話,一切相一切名皆是文字不是法。所以大乘遍照光明藏,沒有字。

【法門】

法有軌則義,門有出入義,遮止義。所謂遮止一切邪外也。若以本經義旨來講,即是「此大乘遍照光明藏其法,能出生一切法,普度一切眾生也。」

【經】

此是通題。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是本經的別題。經字是一切經都有的,故為通題。

梵文修多羅,譯為契經。修多羅要按照十二部經講,是經的長行文。大家知道經中有偈頌。偈頌是解釋長行文的。有孤起頌,有重頌。重頌便是解釋長行文的。但大家注意有一例外,在論藏卻正相反。菩薩所作的論卻是以長行解釋偈頌,叫長行釋義。

經,譯是契經。契有二義,謂契理、契機。上契佛理,下契眾生根機。契理才 能使眾生成就佛道。契機才能普度一切眾生。我們即略說經義到此為止。

現在我們借古德的一番話,總結「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的整個意義。

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者,本覺唯心也,法身性地也。口欲言而辭喪,心欲緣而慮亡。說有則妙體虛玄,談無則道遍一切。言生則三界無物,雲滅則一體常靈。言一則各任其形,說異則同歸實相。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再譯】

這本經是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再譯,再第二次翻譯。大唐是中國的唐朝。天竺就是印度。三藏是經律論稱為三藏,通達經律論的叫三藏法師。這位法師叫地婆訶羅。因為這本經地婆訶羅翻譯過二次,這是第二次翻譯的,所以叫再譯。

地婆訶羅在我們唐朝武則天的時候來到中國。他是印度人。地婆訶羅翻譯華語叫日照。他譯經不很多,曾經在唐朝弘福寺譯經,他譯過華嚴經入法界品,就是四十華嚴。再就是翻這本經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二次。其他是否還有翻譯,我們就很少見到了。這是把翻譯經的人介紹完畢。


講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暗崛山。與大菩薩及比丘僧無量百千億那

由他眾俱。】

此為證信序,證明此經為佛所說,取信于後人。

依大智度論說有六種成就,如是為信成就,證明為佛所說,取信于後人。我聞為聞成就,系結集經人自言,如是之經,我親於佛處聽聞。一時是時成就,不以當時年代為記載者,因各國年代不同,不宜記載,故以「一時」代表。尤其佛經流傳十方永世,若以當時年代記載,多有不便,故曰一時。佛為主成就,佛為法王法主也。王舍城耆闍崛山為處成就,言說經之處也。與大菩薩及比丘僧為眾成就,既有能說之主,自有所聞之眾。以此六種因緣,證此一部經確為佛說,真實不虛。

佛取滅前,阿難以四事問佛,一、佛在依佛為師,佛滅以何為師?佛答以戒為 師。二、佛在依佛而住,佛滅依何而住?佛答依四念處而住。三、佛滅後,惡性比丘如何制之?佛答默擯。第四問即是佛滅後結集經時,應如何說?佛答應寫「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某大眾說此經」。故知此證信序,為佛所遺囑。

「佛」有通說別說。通說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為佛。別說則指本師釋迦牟尼佛而言。

經中有雲佛住某處,有雲佛在某處。住與在,少有分別,久在則曰住,暫住則曰在。

王舍城。是摩竭陀國都城,其王為頻婆娑羅。原住于上茅城。因上茅城屢有火災,故王遷於此,故曰王舍城。

耆闍崛山。即靈鷲山。有雲山頭似鷲鳥,有雲山中多鷲鳥故得名。王舍城周圍有五山,耆闍崛山在城東北。

大菩薩亦曰菩薩摩訶薩,意指登地菩薩。菩薩具稱為菩提薩陲。菩提者覺也,薩陲者有情也。覺悟無上佛道曰覺有情。又義,此輩有情,既已自覺,複能覺悟其他有情故名覺有情。無上佛道名為大道,有情又名眾生,故菩薩者大道心眾生也。自覺無上佛道是上求,覺悟其他有情是下化。上求佛道者智也,下化眾生者悲也,故悲智雙運者是菩薩行。

比丘。凡受具足戒的男眾曰比丘,女眾曰比丘尼。比丘含三義,即乞士:上乞法以養慧命,下乞食以養色身。但乞食不乞法,不名比丘。怖魔:比丘出家受具,諸魔恐怖。破惡:破身口七支惡。

那由他譯作億,有曰十萬,有曰百萬,有曰千萬。

其餘諸經,多是先言比丘,後言菩薩,以比丘是常隨眾。何故此經,先言菩薩後言比丘?因為此經特為大乘機說,故先言菩薩。

【其諸菩薩。一切皆得大智善權。悉能通達無字法藏。具樂說辯不違真俗

。勇猛精進永離蓋纏。調伏諸根無所執著。憐湣眾生如視一子。愛重實

智如大寶洲。慚愧為身定慧為首。以大慈悲而為體性。知善不善實不實

法。照了二空住勝妙地。得大名稱永安隱眠。決定修行最上之法。永離

胎藏下劣之身。示現受生守護國土。諸所施為普遍賢善。離於三界能救

三界。其行清淨善達自他。皆得具足如是功德。】

于諸菩薩,先贊德後稱名。一切皆得大智善權。甚麼是大智,甚麼是善權?大 智就是根本智、實智、無分別智。善權就是後得智、權智、差別智。佛以實用權,以無分別智知一切差別法。大智曰「正」,善權曰「遍知」。菩薩大智是下化眾生而不失佛道,菩薩善權是上求佛道而不忘下化眾生。大智不變,善權隨緣。不變隨緣是悲導智,現身十方普度眾生,隨緣不變則智導悲,淨性湛寂窮滿佛道。是諸菩薩皆具大智善權之德。

我輩凡夫,雖不敢想望其德,但此大智善權之德性,卻與一切眾生心地原無二致。例如我們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得清聽得明,當下心中即無亂想。雖無亂想,卻非無記,因為「南無阿彌陀佛」正想得至誠懇切,清楚明白。正因為一句佛號想得懇切明白,所以才無亂想。正因為無有亂想,一句佛號才想得懇切明白。如此想不異無想,無想不異想。想即是無想,無想即是想。正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也。念而無念,善權之用即會大智之體。無念而念,大智之體,即起善權之用也。

大智者般若智慧也,善權者漚和方便也。照而寂曰大智,寂而照曰善權。

悉能通達無字法藏。無字法藏者,諸法如實性相也。諸法如實性相,離文字相 言語相心緣相,故稱無字法藏。無字法藏之義,已略如上釋。這些大菩薩均已通達無字法藏。

具樂說辯。離言語相文字相心緣相而說法,雖有言說而不取於相,雖不取相而不礙言說。有言說而不取於相,是理契佛旨也。不取於相而不礙言說,是語稱物性也,如此謂之樂說辯。此明化他之德。無礙辯總說有四,今略明其一,以例其餘。法本不可說,為利他故,說無斷絕,名樂說無礙辯。菩薩行樂說辯,是名護持正法。

不違真俗,勇猛精進。真俗者,言不違二諦也。佛以二諦說法,說一切法不違二諦。二諦者,真諦與俗諦也。真諦是大智,俗諦是善權。合於二諦者,是佛法。違於二諦者是外道法。真諦明無,俗諦明有,此是空假義。真諦明非有,俗諦明非無,此是中道義。故雖無而有,則不滯於無,雖有而無,則不累於有。不滯於無則斷見滅,不累於有則常見消。即無而有,是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即有而無,則萬法森羅而不離真際。即無而有,則實相宛然諸法,即有而無,則一切諸法皆歸實相。是等諸菩薩,皆能于此法勇猛精進。

永離蓋纏,調伏諸根。蓋者五蓋,纏者十纏。五蓋者貪欲蓋、瞋恚蓋、掉悔蓋、睡眠蓋、疑蓋。此五法蓋覆眾生之真如本性,故名為蓋。

貪、瞋二法,大家屢聞不鮮,勿須贅述。今略介紹其餘三蓋。何謂掉悔蓋?掉是掉動、散亂、不寧靜的意思,如果心不寧靜,必是前邊動念,後即生悔。如果心無掉動,意志集中,始終如一,便不會生悔了。

因掉生悔,悔有大過。因為掉悔之「悔」,即是不正知不正見也。若人具有正知正見,必然心性清淨湛寂。悔是有所得心。如果把有所得心放下就是心無所住了。到心無所住的時候自然隨遇而安,上下東西南北四維那裏都好,那麼你的心就是極樂世界。所以掉悔是一蓋,蓋住你的佛性。

何謂睡眠蓋?心重欲眠名睡,心攝離覺,一切昧略名眠。大家須知,睡眠即是無明。徒令時日空過,障乎道業令不成,昧乎真性令不現。所以我們要損減睡眠,調節睡眠。

五蓋最後一個是疑蓋。疑,是對正法不信,對三寶疑惑,疑師疑法。

纏有十種,即無慚、無愧、睡、悔、慳、嫉、掉、眠、忿、覆。纏是煩惱總稱,此十種法入道人心,縛著行人,故名纏。是等菩薩,永離蓋纏。

現在約略將十種纏講一講,遇有與五蓋重複的,便不講了。

無慚。不顧自法,輕拒賢善。換句話說,自己犯了過錯,不感覺羞恥,亦不良心發現。

無愧。自己犯了過錯,見人不感覺羞恥。有一種人,自己臉皮厚厚的,一點沒有羞恥心。

慳是慳吝,吝嗇鬼。嫉是嫉妒,只顧自己的名利,不耐別人榮顯。忿是對現前沒有饒益的事起憤惱。覆是隱瞞自己的過錯。其餘睡、悔、掉、眠等四項,于講五蓋時,已大略介紹過了,所以不再重複。

調伏諸根──戒律亦翻譯作調伏。若人持戒,自然能調伏諸根,所謂諸根,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能夠調伏使它不起貪著,便名六根清淨。

我們心裏又有五種根。憂、喜、苦、樂、舍。於此五者皆不貪著。所以下面經文講無所執著。

大家檢討自己,我看到好看的是否想多看幾眼?聽到好聽的是否想多聽一聽?看到那個人順眼是否想永遠和他在一起?看那個人不順眼是否一眼都不想看他?如果如此則未調伏諸根。都是心有所執著。

如果能無所執著便是調伏諸根。如果調伏諸根以後一定是永離蓋纏,如此勇猛精進,慢慢地一定是不違背真諦俗諦,這樣慢慢你一定可得四無礙辯智,一定可通達無字法藏,你一定大智善權,亦是菩薩摩訶薩。你如果背道而馳,便不得大智善權了。

憐憫眾生。是說菩薩起大悲心,以大悲願心度化眾生。他自己既然已得己利,於是興起利他行──度化眾生,由於憐湣眾生的緣故。

是等菩薩,雖然深證空性無所執著,但為憐湣眾生,而入三界行於化道。

如視一子者,平等視眾生也。如視一子,而無分別之心。又如視一子,表愛重心切也。

譬如人有多子,關心的程度便不太重了。假使只有一子,關心的程度便不同了。直如天上的寶貝心頭的肉,關心冷,關心熱,疼愛備至。菩薩對於眾生愛念殷重亦複如是,若不令眾生得究竟大樂,永不舍離。

如視一子的另一重意義,視一切眾生,如同一子,不分彼此,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均以平等心度化之。

愛重實智。即是上面所講的大智,因為實智出一切智,出生的一切智就是權智。

如大寶洲者,施濟一切也。昔商人入海尋寶,若得寶洲,即可滿願。菩薩行施,如大寶洲,能令一切貧乏眾生皆得滿願。

慚愧為身,定慧為首。言戒定慧也。內慚外愧以明戒,懷慚愧則能諸惡不作眾善奉行。戒如大地,能出一切功德,故以身為喻。

以大悲心而為體性。佛道為什麼修定修慧呢?為度眾生修定修慧。要是不為度眾生修定修慧沒有什麼價值。度眾生應該起大悲心,所以說以大悲心而為體性,這些大菩薩都是如此。

知善不善法,實不實法。無所得名為善法,有所得名為不善法。因為無所得則不取著於名相,不取著於名相則不起惑造業受苦,故為善法。若有所得反是,故為不善法。

佛在大集經說,無我者為善知識,有我者為惡知識。因為有我是分別心,有分別心為惡,無分別心為善。取相為惡,離相為善。有住心生為惡,心無所住為善。有五欲五蓋為惡,沒有五欲五蓋為善。這些大菩薩都知道這一切一切的善不善法。

實不實法者,三乘為權是不實,一乘為實;三乘一乘皆權是不實,三一俱泯,泯則常寂,寂則常照是實。

什麼叫實法?明白點兒講,空法。什麼是不實法呢?有法。空法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不增不減故是實在法。實法是不可得性。凡有所得都不是實在法。

其實善不善與實不實是一個。善不善是從用邊說。實不實是從體邊講。無我法是實法,有我就是不實法。無分別法是實法,有分別法皆是不實法。離相是實法,著相皆虛妄不實法,心無所住是實法,心有所住是不實法。所以無所得是實法,有所得都是不實之法。

故說法者,若能如實說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無分別,一切法離相,一切法空,一切法無生,一切法不可得,若如此說者,是名如實說法。如實說法者,不出二諦。如實說於真諦,則謂之善義。如實說於俗諦,謂之善語。如實之法,皆是實法。

若不如實說法,即名戲論,戲論者即不如實也。例如凡所有名相,悉皆虛妄。 而說實有名相,是則戲論。一切法悉無自性,無自性則無我。而說一切法實有我,是則戲論。一切法空,而說一切法有,是則戲論。一切法不可得,而以有所得心說法,是則戲論。一切法不二,而說一切法有分別,是則戲論。一切法無生住滅,而說一切法實有生住滅,是則戲論。一切法不一不異,非有非無,而說一切法一異、有無,是則戲論。何故不一不異非有非無?因為畢竟空中不可得一異有無故。若不如實說法,悉非實法。

照了二空,住勝妙地。照了之「照」,不是能照所照之「照」,而是慧朗曰照。此照常寂,此寂常照,常照而寂,常寂而照。

二空者,即人我空,法我空也。是等菩薩皆能除二障──煩惱障所知障。了二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空二我──人我法我。由此可知,這些大菩薩的地位是極高的。若能照了二空,便是一真法界義,常寂光義,無量義。故曰住勝妙地。

得大名稱,永安隱眠。名聞十方曰大名稱。如是菩薩,能化現十方,普度十方眾生。十方眾生悉皆聞名稱念,故曰大名稱。

永安隱眠,離諸苦名安隱,心無分別名入于安隱。因為心無分別則不生憎愛, 無有憎愛則離生死,故涅盤名安隱處。在身曰安,約心曰隱。自凡夫以至聖人,凡離苦得樂名安隱。所謂眠者,是離粗重義。離蓋纏煩惱是離粗重義,調伏諸根是離粗重義,照了二空是離粗重義,究竟寂滅是離粗重義。故永安隱眠有正定義。菩薩正定,無定無不定。四威儀無不在定中,故曰永安隱眠。

大家萬勿自作聰明,將「隱」字改為「穩」字。須知隱字有其甚深含義,同時很多經都曾作過解釋。例如大寶積經,及大方廣三戒經等。茲略引大方廣三戒經的解釋,供大家參考。三戒經說:「雲何安隱?謂無分別。(大寶積經亦說,雲何安隱?謂無分別。)若起分別,則便有常。若已有常,則有對礙。若有對礙,則便有住。若已有住,則便相續。若已相續,則便有違。若已相違,則重相違。若重相違,則有虛錯。若已虛錯,則有狂亂。若已狂亂,則有虛誑。若已虛誑,則有憂惱。若已憂惱,則有悔恨。若有悔恨,則有所害。善不善法,隨所愛著。然實無有定法可著。但以想轉,為想所縛。……」茲僅略引經文,無暇多作解釋。

決定修行最上之法。是永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永離胎藏下劣之身,示現受生。業報身不得自在,故是胎藏下劣之身。是等菩薩已離業報身,故能自在示現受生。示現受生有二種,一、意生身。二、究竟法身。意生身者,地上菩薩,已舍業報身,猶未得究竟法身,以大悲願隨意受生,故名意生身。菩薩意生身以非業系故,具有三種功德:一、遍到。二、速疾。三、無礙。究竟法身唯佛具有。故勝鬘經雲:意生身直至究竟無上菩提。簡單來說,永離胎藏下劣之身,是說這些菩薩都已證得法身。

講到這兒,眾生能往生極樂,實得大利益。極樂世界的眾生,蓮華化生,即是法性之身,永離胎藏下劣之身也。

示現受生守護國土。菩薩已證法身,雲何還來三界受生?此等菩薩為利益眾生故,受三界生,不過是示現而已。不是因為業報而受生也。

守護國土以下稱歎菩薩之利他功德。菩薩守護國土者,自己不造諸惡,亦教化眾生不造諸惡。所以菩薩守護國土,是自利利他共利。自己不造諸惡業,亦度化眾生都不造諸惡業,如此則國土清淨,那叫守護國土。

諸所施為普遍賢善。這些大菩薩有所施為悉叫作佛事。什麼叫佛事?佛沒有其 他的事情,唯有一件事,欲度一切眾生皆成佛這叫佛事。施為之「施」,是假施設。因為於畢竟空中一切空寂,凡有施為都是假施設。既然一切法畢竟空寂,為什麼要有施為呢?為利眾生故。憐憫眾生故才有施為。憐憫眾生不知道本來是無生無滅,沒有六道輪回,沒有地獄餓鬼畜生,而虛妄墮入地獄餓鬼畜生實在可憐憫。

普遍賢善。普遍十方度一切眾生稱之為賢善。這是說這些大菩薩利他的功德。

離於三界,能救三界。是說菩薩行。說這些大菩薩都不同于小乘,只顧自度,不度眾生。離三界叫無漏。有漏是指三界講。出於三界的叫無漏。生於三界之中叫有漏。

小乘人離於三界證無漏法叫無漏五陰。菩薩離于三界證無漏,可是不住於無漏。無漏是叫做空。菩薩行空而不證,不取於涅盤。涉有不著,涉有是入三界度眾生而不著不染,行空不證故菩薩不住涅盤。涉有不著故不住生死。所以菩薩得亦漏亦無漏五陰。離於三界,能救三界。

其行清淨善達自他。其行清淨者,三業清淨也。善達自他者,自度而度人也。

皆得具足如是功德。是總結上文,歎其功德也。上來歎德已竟,繼則稱菩薩名號。

【其名曰勝思惟菩薩。勝趣行菩薩。妙音菩薩。美音菩薩。辯具菩薩。辯

聚菩薩。珠髻菩薩。千輻菩薩。法輞菩薩。法響菩薩。蓮花面菩薩。蓮

華眼菩薩。持地菩薩。持世菩薩。聲遍大地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

一切皆是童子像類。於此眾中而為上首。各各與己眷屬等俱。】

童子表志性純真,梵行清淨也。

眾中上首,略同今世「代表」之義。因為大菩薩及比丘僧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眾俱,略舉是十五位菩薩以為代表,同時各代表其所率眷屬。故下文有各各與己眷屬等俱。

各各與己眷屬等俱。都與他的眷屬在一起。所謂眷屬不只限於家屬或是親屬,而是同參道友、師徒都可以包括到眷屬裏。譬如說釋迦牟尼佛講經,無量人天大眾俱,這都是佛的大眷屬。

【爾時觀世音菩薩。與無量無數灌頂受職諸菩薩眾之所圍繞。】

以下分別示諸菩薩眷屬。觀世音菩薩所將灌頂受職菩薩眾。天竺風俗,王子將 紹王位時,取四大海水行灌頂禮。今此受職灌頂,系法雲地菩薩,超佛子地,成就自在法身,堪紹佛位,所行之灌頂禮。換句話說,觀世音菩薩所將眷屬,皆系十地菩薩。

【得大勢菩薩。與無量億大梵天眾之所圍繞。】

色界諸天,通稱梵天,故大梵天眾,表色界天眾也。

【勝思惟菩薩。與無量菩薩及天主帝釋之所圍繞。】

欲界第二重天名忉利天。忉利翻譯為三十三,居須彌山頂。中央一天名帝釋天,天主者,即帝釋天主。

【虛空藏菩薩。與無量四天王眾之所圍繞。】

四天王眾居須彌山腹,為欲界第一重天。

【眾所知識菩薩。與無量采女之所圍繞。普賢菩薩。離疑菩薩。不空見菩

薩。止諸蓋菩薩。無量善巧藥王菩薩。藥上菩薩等。各與無量菩薩大眾

之所圍繞。】

明各菩薩眷屬眾竟,以下明聲聞眷屬。

【長老舍利弗。摩訶目干連。摩訶迦葉等。各與一切大阿羅漢之所圍繞。】

長老者德臘俱尊之聖者。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為佛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因當時有多人名目犍連,故加摩訶二字以示有別。摩訶迦葉者,頭陀第一。大阿羅漢,示與阿羅漢不同。非唯尊稱冠之以「大」也。阿羅漢者曰應供、殺賊、無生。阿羅漢應供,應受人天供養。大阿羅漢應供,應受人天及界外聖人供養。阿羅漢殺賊,滅見思煩惱。大阿羅漢殺賊,滅見思煩惱塵沙煩惱,進破無明煩惱。阿羅漢無生,離分段生死,大阿羅漢無生,離分段生死,複漸了變易生死。

【乃至十方恒河沙等。一切世界所有日月諸天子等。各以威光來至佛所。

以佛神力彼彼威光不能照曜。猶如聚墨比閻浮金。】

日月之光比於佛光,猶如聚墨比閻浮金。何以故?因為日月諸光,均對暗顯明。而佛光無暗,無所不燭故。閻浮金者,閻浮新譯瞻部,其地在須彌山南。曰閻浮洲,即吾人所居之地。其中有樹名閻浮,樹下有河,河中出金,名閻浮金。其金赤黃色,略帶紫光。佛身光明無以倫比,故日月威光相較之下,猶如聚墨。

以下是天龍八部。

【又有無量那羅延天。及以水天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等。亦與眷

屬之所圍繞。美音幹闥婆王。亦與無量幹闥婆眾之所圍繞。無濁迦婁羅

王。與七億迦婁羅王眷屬圍繞。】

此於八部略說四部。幹闥婆曰香陰,為帝釋的俗樂神。迦婁羅即金翅鳥。有人說那羅延天即力士天,亦有說即摩醯首羅天。

【乃至十方恒沙世界。一切菩薩。各請已佛與眷屬俱。來至此間娑婆世界

。持諸上妙出世供具。供養于佛及菩薩已。各禮佛足住一面。坐蓮華

座瞻仰世尊。】

住一面應避六法:一、不可太遠。因為太遠深恐宿德說話你聽不到很費他的力氣。二、不可太近。深恐觸忤到宿德沒禮貌。三、不在上風。怕身上的臭氣熏到宿德。四、不在高處。因為不敬故。要規規矩矩地站在一面講話。五、不當眼前,恐怕宿德瞻視難故。六、不在後。恐怕宿德與語難故。

十方恒沙世界之菩薩,各請已(己)佛允許後,與眷屬俱來此娑婆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然後退下來住止一面,坐蓮華座瞻仰世尊。

【爾時勝思惟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

是言。世尊。我為四眾。欲問如來二字之義惟願如來為我解說。令我等

輩鹹得利益。】

起座偏袒互跪合掌,表當時請法之禮儀。不似今人,請法時往往輕率無禮。偏袒者,西域以肉袒為敬,風俗如此。有雲偏袒右肩,示承事方便。有雲西域人平時,衣覆雙肩。禮佛請法時,為作事方便故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是互跪,雙膝落地是長跪,佛制男眾互跪,女眾體弱,聽使長跪。合掌表一心恭謹,有雲表理事合一。四眾是出家二眾,及在家二眾。出家二眾是比丘比丘尼,在家二眾是優婆塞優婆夷。二字者,是分別義,方便義,旨在化俗明真。因為法本不二,既是不二,應無言說。若無言說,眾生何以明除修之道,斷智之境?為令四眾明乎斷、智,遵乎除修,故請佛解說分別之義。換句話說,勝思惟菩薩的意思是,既然第一義諦不可說,今欲問佛世諦義也,故經中問佛除滅與守護二義也。

令我等輩鹹得利益者,請世尊解說世諦,令我等未悟者得悟,已悟者得增益。

利益有四種,一、現前得利益後世不得利益。二、現前不得利益後世不得利益 。三、現前不得利益後世得利益。四、現前得利益後世亦得利益。前二種不為利益,後二者是利益。

【爾時世尊。告勝思惟菩薩言。善男子。如來豈為一眾生故出現於世。乃

為利益無量眾生出現於世。善男子。汝今乃能為四眾故。請問於我二字

之義。隨汝所問當為汝說。】

豈為一眾生出現於世者,豈為一乘眾生出現於世也。一乘者即佛乘也,一乘大菩薩已入不思議門,得圓融無礙智,故不須問二字之義。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一大事因緣者,普度一切眾生皆成佛也,故為利益無量眾生出現於世。或者說,豈為少數眾生出現於世。佛大慈大悲,欲度一切眾生也。

此是說明此經五乘普攝之意。佛以一念相應慧,悉知悉覺悉見一切諸佛,一切佛法,一切眾生,一切國土,一切世間,一切三世因果,一切虛空界,一切法界,一切語言,一切施設界,一切寂滅涅盤界。然於其中不生分別,非有非無,非一非二。故能以究竟法界智,於一切世界,示現種種身,普度一切眾生,成就一大事因緣。

【於是勝思惟菩薩。蒙佛聽許。白佛言。世尊。有何等法。菩薩摩訶薩應

當除滅及以守護。複有何法。如來克證及以覺知。如是二義惟願為說。】

文義明瞭,不須講解。勝思惟菩薩請問二義。

【爾時佛贊勝思惟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成就無量福慧。複為如來

加威神力。乃能問我如是之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

菩薩修二種忍,所謂生忍法忍。修生忍可成就無量福,修法忍可成就無量慧。

佛智不思議,縱令大菩薩亦無由問起。佛有一種光,名無礙辯光,佛以此光照菩薩身,菩薩始能發問。故曰如來加威神力。

【善男子。有一種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何等一法。所謂欲貪。如是

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

所謂「貪」,是於順境染愛之謂。「欲貪」是欲界之染愛,貪著外五欲也。再者貪心希欲前境,故名欲貪。欲貪唯在欲界,非上二界。於欲界中,能致三塗果報,能障人天果報。

又可說欲貪是指淫欲貪愛而言。如果淫欲念斷,一切欲貪皆可除滅。便不障礙 生色界天,可得定。故淫欲伏禪定就生,淫欲斷,禪定就起。如果淫欲不斷說得定,那是邪魔外道。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何等一法。所謂瞋恚。如是

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

「瞋恚」者,是於違境忿怒之謂。瞋與貪,同樣唯在欲界,上二界無之。此法亦能得三塗果報,能障人天果報。如果大家生瞋念時,切莫立刻發脾氣,先努力念佛。千萬聲以後,瞋念便可消了。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何等一法。所謂愚癡。如是

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

「癡」即無明,暗惑取執,無正智能名癡。於事言之,當孝不孝,當忠不忠,當仁愛不仁愛,當信義不信義,當和合不和合皆曰癡。于理言之,昧於諦理,取見邪執,都名為癡。前二法局於欲界,癡之一法,則遍內外凡聖。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何等一法。所謂我執。如是

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

於一切煩惱中,唯有我執能現前即斷人慧命。我執見,於凡夫外道中甚粗,然微細的我執,聖人中亦有。三果聖人,尚有微細自舉之心,即是我慢。此法能障無為上果,故三果學人除之可證四果。

粗論我執,止於凡夫,細論我執,通乎菩薩。所謂凡夫有人我執。凡夫之人,迷身心總相,妄于五陰中建立我人。二乘與大力菩薩有法我執。于五陰法取性執相,以為實有,不了五陰皆空。

有人我執,障乎小聖。若能破之,可了分段生死。有法我執障乎大道,破之可了變易生死。如果人我執重,便不得涅盤。如果法我執重,便不證菩提。若人我執法我執究竟皆破,即名究竟解脫。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何等一法。所謂懈怠。如是

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

懈怠者,于正法不精進也。故精進能破懈怠。其實懈怠懶惰,皆由我執生。若不執我,身心當可精進也。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何等一法。所謂睡眠。如是

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

心重欲眠曰睡,心昧離覺名眠。此法由懈怠起,人懈怠時,能令未起睡眠起,已起睡眠增。

睡眠即是無明,行人貪著睡眠,不但令時日空過,且能障失禪定,故應除之。

睡眠是善惡不定,只要不貪著縱恣,並不算惡。所以調睡眠須不節不恣。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何等一法。所謂染愛。如是

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

經以愛、著、染、淫,四種次第,明其輕重。愛最輕最廣,大菩薩尚有一分法愛。著則次之,染又次之。淫則最粗重最狹小,局於欲界。

但凡夫染愛,卻是煩惱之根,生死之源。經雲愛即無明,能生攀緣,攀緣能生虛妄分別,虛妄分別能生執著,執著能產生一切過咎。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何等一法。所謂疑惑。如是

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

疑惑是對於正法猶豫,于諸諦理不生決定信。諦理有豎說與橫說,豎說有二諦 、三諦、一諦、無諦。橫說有四諦。疑則無信,所謂疑師疑法,疑師疑法則對於佛法僧戒不起淨信。以無信故,於是壞佛道及一切功德,故菩薩摩訶薩應除之。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何等一法。所謂無明。如是

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

無明者,即是於畢竟空暗惑無正知,取著相、名、妄想。無明之法通一切處有,界內界外皆有無明。然無明非有實體,只是昧而不覺,假名無明也。

方便言之,有所謂迷理無明,與迷事無明。迷理無明者,昧於諦理,於是暗惑乃起。迷事無明者,于陰界入等法不能正解,於是造諸行業。

此無字法門經一開始講欲貪,欲貪是無明出,瞋恚是無明出。大家都知道所謂「無明火」。愚癡是從無明出,愚癡亦叫無明,我執還是從無明出。懈怠、睡眠都是無明。染愛是無明。大集經雲:愛即無明。疑惑當然是無明,若不疑不惑,便是明。迷倒叫無明。顛倒者失掉真智迷於如如。相名是空,而執著為實有,這就是迷惑顛倒。

於心迷倒為惑,於身口起行迷倒是業,所以身口意十種惡業,皆是迷倒,皆是無明。

於是我們可以知道,若能破得一分欲貪,便是破除一分無明。若能破除一分瞋恚,便是破除一分無明。乃至破除一分愚癡、我執、懈怠、睡眠、染愛、疑惑,皆是破除一分無明。這是對於我輩凡夫,方便而言也。

【善男子。汝問於我。複有何法。菩薩摩訶薩應守護者。今為汝說。】

以前所說乃除滅之法,以下所說乃修習之法。除滅則過盡,修習則德圓。菩薩守護于法,以化他為懷。

【善男子。有一種法。菩薩摩訶薩常當守護。何等一法。所謂己所不欲。

勿勸他人。如是一法菩薩摩訶薩常應守護。何以故。若菩薩摩訶薩守護

此法。即是守護諸佛如來一切戒藏。】

所謂有一種法常當守護者,即明十善業常當守護也。文中先總說,後別明。

己所不欲,勿勸他人,即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之義,不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者,重在自律。而勿勸他人者,義兼化他。菩薩自守十善業,不勸他修十善業者,是菩薩粗業。菩薩有粗業,即不為修菩薩行。菩薩若自守十善業,複能勸他人修十善業,是名菩薩莊嚴佛淨土。

何以說守護此法,即是守護諸佛如來一切戒藏?原來十種善業又名十種淨戒。一切諸戒,如五八十具乃至菩薩戒,皆從此十種淨戒出。故守護十善,即是守護諸佛一切戒藏。所以佛淨戒,是五乘共法。

【如諸菩薩。自愛命者則不應殺。自愛財者則不應盜。自愛妻者不應侵他

。自愛實語不應誑彼。自愛和合不應間他。自愛正直不應邪綺。自愛柔

軟不應惡罵。自愛止足終不於他而生貪欲。自愛仁恕終不於他而生瞋恚

。自愛正見終不教他令生邪見。善男子。如是菩薩發意說言。我今敬順

如來正教。應當勤心守護此法。是名菩薩摩訶薩守護一法。】

此是分別說十種善業。則不應殺,則不應盜,不應侵他,此是身業不可犯殺、盜、邪淫。

以下明不犯口四過。不應誑彼是不妄語,不應間他是不兩舌挑撥是非,不邪綺是不犯綺語。綺語一過遍通其餘三種口業──妄語、惡口、兩舌,皆有綺語業。故修道人應慎戒邪綺。不應惡罵,是戒惡口業。

不於他生貪欲是戒貪,不於他生瞋恚是戒瞋,不教他令生邪見是戒癡。

以下分別和大家解說,先來解說身三業。第一項是殺業。若人犯了殺業,要受地獄果報。為何殺罪那麼重呢?因為殺害眾生,會斷他的善根種子,障他不成佛道,所以其罪很重。

有人不解這種道理,認為五陰皆空,殺了五陰身,有什麼罪?他不知道,五陰皆空,便是眾生的法身佛性,五陰雖假,可是借此假的五陰身心,能修善根種子。借善根種子的因緣,可以圓顯佛性成佛。如果殺了五陰身心,便壞了善根種子,壞了善根種子,便障他遲成佛道。所以殺罪極重。

固然殺生不斷佛性,但殺生能斷其善根。所以菩薩應起大慈悲心,愛湣一切眾生。

其次講盜。不與取為盜,所以用別人的東西一定須先征得主人的同意,否則便犯盜罪。盜罪在戒律上最為微細,此地無暇細談。

其次講邪淫。正式夫妻是正淫,縱使正淫,亦應節制。若于夫妻以外,和別人發生不淨行,便是邪淫。

口業有四,一妄語,即不實之語。例如不見言見,見言不見。不聞言聞,聞言 不聞。不知言知,知言不知。惡口是罵人,粗暴之語。綺語,是無益之語,如世間的淫詞浪調等。

嚴格講起來,妄語、惡口、兩舌之中,皆有綺語。無字法門經直接稱為邪綺。兩舌,正確地講,應叫離間語。因為有的兩舌,並不含離間的意思,所以並不能算挑撥是非。

其次貪瞋癡,大家都知道了,不多作解釋。

菩薩發意,即發心也。敬順如來正教,如來正教者,是自度化他也。不能起化他行者,不能續佛慧命,即不能敬順如來正教。故菩薩應自戒十惡,行十善,複應教他戒十惡,行十善。如是一法,是束十善為一法也。

【善男子。我見如是諸菩薩等。欲求無上大菩提者。悉為樂故而求菩提。

無有為苦求之者也。善男子。是故我說己所不欲勿勸他人。如是等法。

菩薩摩訶薩應當守護。】

善男子,我見這些菩薩,悉為樂故而求菩提。欲得其樂,須修十善也。未有為苦而求之者。若欲離苦,須除十惡。此是離苦得樂之道也,我們應切實留意之。

菩薩憐湣眾生,如視一子,欲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故教一切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則究竟離苦。眾善奉行,則究竟得樂。諸惡莫作者何謂也?莫作十惡業也。眾善奉行者何謂也?奉行十善業也。既然菩薩求無上菩提為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故總說則應己所不欲,勿勸他人。

十種善業,世間人及諸外道亦修,聲聞乘人亦修,菩薩亦修,而今經之意,在於菩薩。究竟凡外二乘所修,與菩薩有何不同?今且略事分別,示其不同。

世間人及諸外道,皆以執著我故行十種善業,以貪求心,隨他因緣而轉。換句話說,都是為了自己修十善業。聞說修十善業,不落三塗,得生人天,於是以貪求心而修十善。這種十善,不出三界,自度尚且不能,遑論度人。

聲聞乘人亦修十善業,但是心、願、智、行不廣,只宜自為。故佛為說「離」慧方便,教令成就。換句話說,佛只告訴他們出離三界的智慧方便,教令成就。僅了分段生死,暫得蘇息之處。非究竟佛道,非平等攝受眾生行十善也。

菩薩修大乘法,心願廣大,智行廣大。入三界救度三界,入生死,為令眾生出生死。平等攝受一切眾生,如視一子,愛重心殷。以廣大智慧方便,自他俱利。此是菩薩與凡外二乘不同之處。

【爾時勝思惟菩薩。複白佛言。世尊。何等之法如來克證及以覺知。惟願

為我開演其義。】

勝思惟菩薩,先問「除」,次問「修」,後問「證」。

【佛言。善男子。無有一法而是如來所覺所證。何以故。于諸法中無覺無

證。此是如來所證所覺。】

佛以一念相應慧照見一切,故了了知無所知,了了見無所見。何以「無所知無所見」?因為所知所見皆幻現非實,皆唯識所現,是自取心相而已。若如是知如是見,是名如實知如實見。如此妙慧徹照十方,則達無相諸法,諸法無相,知無所知,見無所見,是為無上大覺。若妄立知見即是無明。既無知見,故言無所覺所證。

一心起萬法,萬法即一心。故佛於一知無量,於無量知一。于一知無量者,智也。於無量知一者,慧也。是名妙智能。此妙智能,似是一與無量相應,卻非相應,非不相應。因為一與無量,不二不別,非縱非橫。非一,非非一,非無量,非非無量。故非相應,非不相應。若定執相應,或定執不相應,皆落邊見。是以非覺非非覺,非證非非證,不可定執,如果定執,即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無覺無證,不礙說覺說證。說覺說證,而實無覺無證。

於一說無量是用俗,於無量說一是用真,非一非無量是用中。一即無量,是無「一」。無量即一,是無「無量」,如此是無說而說。一即無量,是非無「無量」。無量即一,是非無於「一」。既然非無一非無無量,故不礙說一說無量。雖說一說無量,然第一義中無有如是等事。故佛以二諦說法,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故經中有雲:「無有一法而是如來所覺所證。于諸法中無覺無證。是如來所證所覺。」

如是諸法悉無所得,不得一,不得非一,不得無量,不得非無量。不得覺證,不得非覺證。即此「不得」亦複不得。若有所得,即是二邊、邪外。無所得,名中道第一義,是如來所證所覺。

因為一切法空,一切法不生,所以無有一法如來所覺所證。所謂空、不生,非 是斷滅,而是盡未來際清淨湛寂,所以又說此是如來所覺所證。此即諸法不生,般若生的意思。此即有佛無佛,性相常住也。如來證此常住之法,故曰無有一法如來所覺所證也。

複次,如來斷德已圓,所以無明不生。如果還生的話,仍在因地,不得謂斷德圓。如來智德已圓,所以菩提不生。如此不生不生,故曰無有一法如來所覺所證。而不生不生,正是斷德圓智德滿,故曰此是如來所覺所證。

講到這兒,想到我們眾生,我們如能斷一分煩惱,修一分佛道,雖不能如佛那般圓滿,但總是一味。譬如析身毛百分,以一分毛取一滴大海水,其水雖微,但總與大海水同味也。希望大家各自努力。

佛心如虛空無染,劫末時大火焚燒,虛空不被燒。澍大雨,大水淹而虛空不濕。大風吹而虛空不動。佛心亦複如是。故曰無有一法如來所覺所證。心如虛空無染者,正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此是如來所覺所證也。

【善男子。一切諸法本無有法如來覺證。一切諸法本無有滅如來覺證。一

切諸法性離二邊如來覺證。一切諸法本無有實如來覺證。】

此明如來之覺證。如來所覺證者,是一切諸法,本無「有」;本無「滅」;性 離二邊;本無有實。換句話說,一切法無有,一切法無滅,一切法離二邊,一切法無實,是如來覺證。

一切法本無有法者,是說一切法無生也。所謂二邊,如斷常、有無、生滅等,皆是二邊。一切諸法不可得,故無斷常、有無、生滅等。

一切法無實者,因為一切法皆因緣而有。既然有屬因緣,故一切法皆無自性。如果法有自性,便不必待因緣而有了。一切法無有自性,故因緣幻有非實。

【複次善男子。一切諸法皆從自業因緣力故而得生起。而是因緣念念不住

猶如電光。如是業緣如來覺證。是故我說以因緣故而諸法生。以因緣故

而諸法滅。若離因緣則無業報。如是等事。如來覺知。】

一切凡夫乃至於佛,不能無行。然而「行」若無煩惱因緣,無惑因緣,無無明因緣,則不受後有業報。而凡夫無智,不知一切境緣,原是心作。於是隨緣轉變,分別彼此是非。動妄情起妄業,於畢竟空寂中.攪起掀天波浪,落入生死有法。故古德雲,罪福等報,皆是自贈,不關他人。所以經雲,一切諸法皆從自業因緣力故而得生起。

因緣亦複因緣而起,悉無自性。故念念不住,畢竟空寂,如是業緣,如來覺證。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生滅是因緣,於法無所有。

【善男子。如是所覺一切法性。是名遍照光明之藏。】

標出遍照光明藏義。一切法性本空,故盡乎十虛。一切法緣起,故周遍法界。雖周遍法界而體性空寂,如萬流之歸大海。雖空盡十虛而施設建立一切法,如一水之印百川。如是覺悟空即一切,一切即空,是名遍照光明之藏。

【善男子。何故法性名之為藏。以諸眾生世出世智。皆依此藏而得生故。

如以實智觀彼法性。智依彼生故名為藏。】

空即一切名智,一切即空名慧。此是以真實智觀彼法性,無謬無差,生出世智,故名曰藏。何故世間虛妄之智亦依此藏而生呢?因為此之法性,周圓無外,無微塵法不依法性得生也。不過世間智迷,出世智覺而已。故曰真外無妄,真徹妄。妄外無真,妄徹真。

【複次善男子。我亦複說一切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是等事如來覺證

。又善男子。諸法性相一味解脫。如是等事如來覺證。】

因緣所生諸法,似有即空。故曰如幻如焰如水中月。

如水中月,大家深深體會,水裏有個影子是月,若說水中月一定有,那麼水中撈月,應該撈上來啊。如果說水中無月亦不對,因為水中明明有月的影子呀。鏡中之花,亦複如是。若說無花,明明照出花來。若說有花,把它聞聞,一點不香。我們在六道輪回生死,好比水中月鏡中花。如果不會如幻義,如何能了生死呢?想想我們眾生,說沒有嘛,明明有眾生,說有嘛,明明如幻。各位若說有生死,明明生死無。說無生死明明在生死之中。這是何道理?我們完全迷在水中月鏡中花裏,不知我們大家鏡花水月何時了呀。

諸法性相,一味解脫。相者諸法幻有,性者諸法真空。幻有必是性空,性空方謂幻有。故空有二見,自在無礙。空非礙有之空,即性空而常相有。有非礙空之有,即相有而常性空。故曰一味解脫。菩薩知性空而常相有,故不住空而興大悲。知相有而常性空,故不滯有而具大智。悲導智則常化有情,智導悲則常住真際。

【善男子。如是解脫一味法性。是名遍照光明之藏。】

總結上文。

【複次善男子。又有一法如來覺證。何等一法。所謂諸法不生不滅。不增

不減不來不去。不取不舍非因非緣。如是等法。如來覺證。】

所謂生滅,增減,來去,取捨,因緣,皆是有所得心。而法性空寂,法相如幻,皆不可得。如是不可得義,圓攝無外,故諸法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來不去,不取不舍,非因非緣。何以說非因非緣呢?不是說諸法因緣生嗎?原來因緣生法悉無自性,故曰非因非緣。如是不得一切法,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此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可得。故金剛般若經雲:「須菩提。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來於然燈佛所。若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菩提。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

釋迦如來,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均未蒙授記。何故未蒙授記?因為爾時釋迦牟尼佛,以有所得心承事供養諸佛故。何以于然燈佛所得蒙授記作佛?以無所得心故。所以如是一法,如來覺證。

【複次善男子。如來了知一切諸法。無有自性不可為喻。無有文字之所辯

說。如是之法如來覺證。】

這段文是總結上文,前面勝思惟菩薩問佛有何法如來所覺所證,這裏是總結上 文無有自性法,為如來覺證也。假使我們說這是對勝思惟菩薩說的亦可以,說是對大眾說的亦可以。善男子可代表勝思惟菩薩,亦可代表大眾。要是說佛是答復勝思惟菩薩,那麼善男子應該是對勝思惟來稱。可是與會的大眾不只勝思惟菩薩一個,佛的答復當然大眾都能聽得到,所以這個善男子應該是對法會大眾說的。總結上文,歸結出法無自性。

諸法緣起性空,皆不可得。法不可得,焉有自性?無自性法,怎可為喻?文字言說皆是譬喻,而無實義。故經雲說某法,即非某法,是名某法。既不可為喻,故無文字之所辯說。

【善男子。如上所說。如是之法。悉是如來所覺所證。】

總結上文。

【當佛說此遍照光明藏無字法時。有微塵數諸菩薩等得住十地。又有無量

諸菩薩等住于諸地。又有無量諸菩薩等證得百千諸大三昧。又有無量塵

數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有無量無邊眾生得阿羅漢果。又有

無量無邊眾生。得脫地獄餓鬼畜生種種諸苦。生人天中受勝妙樂。諸在

會眾悉不唐捐。無有一人而空過者。】

此明遍照光明藏無字法,功德無量,普能濟度一切。菩薩行位,若按五十二位 ,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今遍照光明無字法門,自三塗以至於十地普皆得益。十地者法雲地,望佛曰菩薩,望下地菩薩可曰佛。

住于諸地者,即十地以前菩薩。初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極難勝也,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

三昧亦名三摩地,譯為定、正受等。大智度論謂善心一處住不動曰三昧。諸大三昧如首楞嚴三昧,金剛三昧,師子吼三昧等。如佛言:念佛三昧者,諸佛世尊之所遊戲,首楞嚴等諸大三昧,始出生處也。首楞嚴三昧有五名,即首楞嚴三昧,金剛三昧,師子吼三昧,佛性,般若波羅蜜。(見大般涅盤經)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菩薩初住位。初住名發心住,菩薩一經發心,永不退轉,故曰正定聚。

阿羅漢是小乘無學位。上二界(色界無色界)七十二品思惑,斷至七十一品解脫道時名阿羅漢向。斷至七十二品解脫道時,名阿羅漢果。此時行人證得五分法身,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解脫法身、解脫知見法身,自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不受後有。子縛已斷,果縛猶存,名有餘涅盤。若灰身滅智,則名無餘涅盤。

以下明度三塗眾生,得生人天,受勝妙樂。唐捐者,即空過也。在會眾生,無一空過者。

文中得脫地獄餓鬼畜生種種諸苦者,非謂三塗眾生亦得預會也,三塗眾生苦道無暇,焉得預會?是言當墮三塗之眾生,聞法即得脫離三塗苦報也。如黑氏梵志,已得五通,自知當得地獄苦報。於是急投佛皈依,見佛聞法後,即脫地獄苦報。故經雲諸在會眾,悉不唐捐,無有一人而空過者。

【爾時佛告羅羅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當受持。】

雲何佛不付囑余弟子,而獨付囑羅羅?因為羅羅者佛子也,佛旨在示受此法者,即為佛子。佛子者,能續佛慧命,普度眾生者也,非小乘人所能任。故下文引出九十億菩薩摩訶薩受持此經。

【時彼會中有九十億菩薩摩訶薩。聞是語已承佛神力。白佛言。世尊。我

等誓於娑婆世界後時後分。見有堪能為法器者。我當為彼宣說是經。惟

願世尊不以為慮。】

九十億菩薩摩訶薩,聞世尊將是無字法門付囑羅羅,即明佛意。故承佛神力 ,誓願受持弘宣是經。

後時後分即末法時期。

【爾時四天王。複白佛言。世尊。若當來世有善男子及善女人。能有受持

此經典者。我當擁護。諸有願求皆令滿足。何以故。此善男子及善女人

。能受持此經是法器故。】

此時四天王擁護末法時期受持此經之人。前九十億菩薩為彼宣說,是輾轉流通也。今四天王承九十億菩薩之意,願擁護輾轉流通之法師也。

四天王者,居須彌山腹,分別護持四部洲。東方持國天王,領幹闥婆眾。護持東勝身洲。

南方增長天王,領鳩盤茶,及薜荔多,護持南瞻部洲。

西方廣目天王,率領諸龍,護持西牛貨洲。

北方多聞天王,領夜叉及藥叉,護持北拘盧洲。

【爾時世尊。見九十億諸菩薩等及四天王如是請已。便作是言善男子。我

此所說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我得佛來未曾演說。今為汝等而演說之。】

世尊特贊無字法門,以獎勸受持。所言我得佛來,未曾演說者,是言未明宣其 文也。而遍照光明無字之義理,實已寓於諸大乘經矣。

以下明聞持功德。

【善男子。彼未來世諸眾生等。若得聞此稀有法門。當知是人久已成就無

量福慧。當知是人則為承事供養於我。當知是人則為荷擔佛大菩提。當

知是人決定當得成就辯才。當知是人決定當得清淨佛土。當知是人臨命

終時定當得見阿彌陀佛菩薩大眾之所圍繞。當知是人常見我身在靈鷲山

。及見此等諸菩薩眾。當知是人則為已得無盡法藏。當知是人得宿命智

。當知是人不墮惡道。】

久已成就無量福慧。菩薩修習眾生忍成就無量福,修法忍成就無量慧。欲修眾生忍,應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欲修法忍,應行般若波羅蜜。故是人久修六度已有成就,始能得聞如是稀有法門。

承事供養于佛,應以無所得心,無所求心,始為清淨無上供養。若以有所得心供養,有所求心供養,實是供養於己,非是供養於佛。

荷擔佛大菩提者,無上菩提也。無上菩提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菩薩荷擔此法者,名荷擔如來家業。菩薩欲荷擔此法,必行自覺覺他,必行上求下化,必行悲智雙運。故今聞此無字法門,必是久行菩薩道之人。

以上贊聞法人過去現在所種之善根,以下稱其當來成就之功德。

當得成就辯才。亦稱為無礙辯才,亦稱為無礙智。共有四種,即法無礙辯,義無礙辯,詞無礙辯,樂說無礙辯。前二種是菩薩自覺之功,後二種是菩薩化他之德。若分別解說,在心無礙則名智,在口無礙則名辯。若通論只要心口無礙,悉得名智或名辯。

若依大般涅盤經,此四無礙辯才,唯大乘有,小乘不得。經雲「聲聞緣覺無四無礙辯智。」

法無礙辯。知法無滯名法無礙。斯具五種義:一、知教法無滯。二、知世諦無滯。三、知第一義無滯。四、知因行無滯。(因行者,菩薩因地法行也,亦即行法也)五、知果德無滯。

義無礙辯。所以名義,解其所以無滯名義無礙。此亦有五義:一、解教法所以無滯。二、解世諦法所以無滯。三、解第一義所以無滯。四、解因行無滯。五、解果德無滯。

辭無礙辯。辨法之言名辭,於辭無滯名辭無礙。此亦五義:一、知名無盡,起 說自在。二、得「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隨以所言,起說自在。得一切眾生語言三昧,非但解知各國方言語無所滯。乃至十方六趣一切眾生語言,無所不解。否則焉能度化十方一切眾生?三、解知一切聲相,起說自在。四、得聞持不失一切教法,起說自在。五、得義持一切義不失,起說自在。

樂說無礙辯。語稱物情,機理契合,稱說自在名樂說無礙。此亦五義:一、知義不同,稱情樂說。二、知法不同,稱情樂說。三、知諸法名字不同,稱情樂說。四、知方言不同,稱情樂說。五、以圓音敷演,聞者普令得益,稱情樂說。總而言之,四無礙辯者,在佛即名差別智。

當得清淨佛土,一切報佛之土皆是淨土。阿彌陀佛即是報佛,故雲臨命終時,定當得見阿彌陀佛菩薩大眾之所圍繞。

常見我身在靈鷲山。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者,是化佛也,今聞此經者,常見我身在靈鷲山,應是見佛法身也。

已得無盡藏是聞法也。合上二句,是說聞此經者,定當見佛得法也。

若人知宿命者,當知警惕而不作惡,故不墮惡道。

【複次善男子。今我說此未曾有法。若當來世有善男子及善女人。設有已

作五逆等罪。聞此法門若能書持讀誦解說。或勸他人書持讀誦及以解說

。我見是人不墮惡道。其人所有諸煩惱障業障報障皆得清淨。其人來世

具得五眼。其人則為一切諸佛所共灌頂。其人則為諸佛世尊及諸菩薩之

所護念。其人來世在在所生具足諸根無有缺減。】

說明已作惡眾生聞法亦得加被。

五逆等罪是一、殺父,二、殺母,三、殺阿羅漢,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僧。此五種逆理極惡,能感無間地獄苦報。

書寫經文曰書。正信相應力行無乖曰持。看文奉教曰讀。憶持不忘曰誦。為人宣教正解無誤曰解說。或勸他人書持乃至解說,是輾轉流通也。

煩惱障、業障、報障是名三障。因其障菩提涅盤佛道故曰障。

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者,父母所生肉身之眼,僅見粗色。天眼者,色界天人之眼,此天眼者修禪定亦可得之。此眼能見細色,不為遠近內外晝夜等粗色之所障礙。慧眼法眼,是照理之見。慧眼者,照見空理。法眼者,雙照空假。佛眼者,圓具五眼。經雲具得五眼者,即以中觀妙智照見一切也。

灌頂義,上文已有解釋,茲不贅述。

護念者,佛及菩薩護念眾生令不墮三塗,使永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所謂父母愛兒僅止一世,佛念眾生世世不忘。可見佛恩難報也。

在在所生,具足諸根。地獄鬼道,傷殘肢體。畜生道中,諸根不具。如魚蛇不具於足,雞犬不具於手等等。故具足諸根,是言不失人天之報。於人天中,猶具智慧福德之相,諸根不缺,不受盲聾喑啞等報。

【佛說是經已。勝思惟菩薩摩訶薩等。及諸比丘天龍八部。聞佛所說。皆

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之所說,稱理應機,悅可眾意,故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弟子慧修記) 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講記終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