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菩提伽耶薩迦大慈三乘法輪寺冬季傳法 11/30吉祥天母暨護法酬懺薈供除障法會 熹嘉仁波切-觀音隨許灌頂&無量光佛隨許
 
 
 
 
 
 
 
弘揚佛法 行銷規劃 公益VIP申請
 利美園地
環保.心靈
地區:
分類
精選顯密資訊
  PLIBC
雪謙寺 
SMTB
寧瑪巴噶陀大圓滿虹光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台灣蒙藏文化中心
喇嘛網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企業做公益/大誌雜誌 助街友自力更生   
轉寄 列印 迴響 編輯部部落格總覽
更新日期:2011/09/19 08:54:36
 
新聞單位 :

【經濟日報╱何秀玲】

一般企業,以營利為經營最大目標,社會企業呢?英國起家的大誌雜誌(The Big Issue )去年起在台灣運作,幫助街友能有一個自營生計的工作,放任、不強迫的方式,讓街友能沒負擔地在街頭販賣雜誌,賣多少賺多少,卻也讓大誌獲利,並能永續運作。

台灣大誌雜誌總編輯李取中說,如果說大誌是一本公益雜誌,對於販售員及編務團隊並不公平。大誌雜誌的定位很清楚,並不是非營利機構,也不希望接受補助或捐助。

社會企業如何營利?他認為,產品有人買,公司就會持續運作,大誌雜誌一開始就是口碑宣傳。也因為有固定老主顧,加上網路及口碑的宣傳,許多讀者認同大誌雜誌的內容,並建議他們內容的走向,讀者群已累積至一定的數量。

他提到,大誌雜誌的街頭販售員,主要為街友,這群需要、但卻找不到工作的Homeless,有時長期依賴非營利組織或社福團體,對於是否能自食其力,自信心不夠。對Homeless來說,有銷售量就會有回饋,大誌會先給他們十本免費的雜誌,一本販賣100元,一天大致販賣七、八本。大誌和街友拆帳,一本可賺取50元。目前每位Homeless 一個月平均可賺1萬多元。

雜誌社和Homeless並不是雇傭關係,賣雜誌、能賣出幾本,都是個人的自主選擇。李取中認為,即使主導權在老闆身上,沒有個人選擇和激勵因素,員工的流失率也許會更高,但是,到大誌擔任街頭販售員,賣幾本雜誌就賺多少錢,都必須是自己負責。

因為必須在街頭販賣,往往得風吹日曬,因此也有一些街友放棄,從最初參加販賣者共有50位,目前差不多只剩20至30位。李取中說,街友是否接受這樣的販賣方式,一切不強求,去年12月發行六期後,漸漸累積讀者群,銷售量的成長讓收支逐漸打平。

大誌定期訂閱的價錢, 反而比在街頭購買的價格還貴,他解釋,這樣的用意是希望鼓勵民眾,能直接向街頭販售者購買,幫助他們能有一個學習的機會。

曾從事網路產業工作的李取中,在網路行銷上更能把專業發揮在官網或社群經營上。他說,網路和雜誌的編排大相逕庭,但因為是自己的興趣,他反而能嘗試用新的角度編排內容。

剛接觸雜誌的編務,難免會有壓力,但熟能生巧,從去年第一期至今已16期,李取中和編輯團隊克服適應問題,編出一本本吸引人的封面和內容。

【2011/09/19 經濟日報】



備註 :
上一篇(低碳生活部落格.中時聯播網.) 回目錄 下一篇(eBay創辦人 熱中慈善)

全球慈智部落格
卻殿仁波切關於西藏衝突的指示
藥師佛祈請文‧ 藥師佛實修法門教授﹝2﹞ 日期2008/10/1 04.05
敬邀-誦殊勝寶典《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上師言教
密勒日巴證道歌

贊助網站
佛教世界
佛教世界
雪域明珠-西藏:宗教觀光客旅遊動機與其滿意度之研究
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90年3月13日
可樂旅遊~康福旅行社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