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不學空,到頭一場空 下 分類:身心整合
尊貴第七世竹慶本樂仁波切

《學佛不學空,到頭一場空》下

竹慶本樂仁波切  

唯一能創造出你所經驗的世界的人,那個如夢似幻的人--就是你!

 

英譯中/金吉祥女

審訂/陳曹倩

 

絕對的真理,如何平息相對的痛苦?

 

當面對困難或挑戰時,我們應謹記這是過去的業力所致,然後運用我們的修持、智慧與悲心,來轉化這些業力的種子。這即是非常重要的世俗諦修持。我們也應該記著:當談論世俗的因果業力、緣起相依時,我們即是在討論世俗諦。

 

從勝義諦的角度而言,所有的經驗都是性空無我,如夢似幻。若是我們能記住這一點,那麼我們即是把勝義諦的見地運用到世俗諦中,同時也將勝義諦的部份洞見,運用至世俗諦的修持中。在世俗諦的修持上,我們必須對業力--亦即因果與緣起相依有所瞭解,然後運用見地,來轉化我們的惡業、增長善業。

 

當你看到或厭倦世俗生活中的種種痛苦時,謹記勝義諦的見地,並認出每一件事如夢的本質,將可以幫助你放鬆。但是,你也必須記得世俗諦的因果業力,並且面對它。在佛陀的教言中說到,你對空性的證悟愈深,愈是能覺察到世俗諦的精微之處。當你真正地證悟到了空性時,你會對業力相對的本質與其精准的運作更為敬重,同時你也能夠更善巧地轉化業力。

 

根據佛經記載,有位元瑜伽士,聲稱已了悟了勝義諦的真義,但卻不信因果業力,他其實尚未了悟空性。事實上,你對勝義諦的了悟愈深,對世俗諦就會愈重視。這是要點。否則,單單只是相信空性會產生危險,而導致斷滅空的見地與行為。因為我們可能會這麼想﹕既然每一件事都是空的,那你殺一個人、或是幫一個人都沒有關係。這不是空性的正見。空性的正見是﹕在絕對的層次上視每一件事的本質為空性﹐但在相對的層次上視因果業力絲毫不爽﹐並且知道如何清晰精准地轉化它。

 

在蓮花生大師、帝洛巴、那洛巴的傳記中,有許多關於他們顯現神通的故事。我們應當明白這些顯現,如穿越岩石等等,是他們已證悟空性的展現。他們在世俗諦當中展現勝義諦的見地。

 

當眾人因見密勒日巴穿越過岩壁石牆而瞠目結舌時,大師對他們說道:「你們才是展現奇跡的人,我不算什麼。萬法的本質性空,但是你們卻能令它們堅實存在,那才真是個奇跡!」證悟了勝義諦的瑜伽士,能夠清楚地看到眾生在世俗中的迷惑,並且透過他們的證悟將之轉化。

 

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根據密勒日巴大師一首叫「轉顯相為道用

」的道歌(Taking Appearances to the Path),寫了一首名為「朋友」的道歌,內容是這樣:

 

朋友即是空相,猶如水中月,設若執以為實,徒令痛苦增。

若知皆是空相,猶如水中月,如幻三昧離執,悲心將增長。

無焦點見增長,離執修增長,遠離能作所作,行持將增長。

一切奇跡之中,最大之奇跡,一切美妙之中,無上之美妙。

 

當我們在修持無我時,可以唱唱這首歌,提醒自己所有的顯現,都是如幻,亦如水中月。

 

證悟的體驗,或者說是完全覺醒的體驗,可以用意識清醒的夢,來做為最好說明的例子。那即是,雖然在夢中,但是你認出了你正在做夢。當你證悟了空性但仍然身處在這個世界中時,你看每一件事物都是如實清晰地呈現,但是你明白這些都是夢境。你的證悟開端于你有些許空性的瞥見(短暫的經驗),繼而又回到了以為堅實的執著,間又經驗到些許空性的瞥見。對於空性的完全證悟來自於許多瞥見空性的體驗。如果你能夠來回地在空性的瞥見與堅實的執著之間遊走,那麼對你將會是很有幫助的。因為,在你能夠完全證悟空性之前,你必須盡可能地多次體驗到對於空性的瞥見。當所有這些短暫的體驗湊在一起時,你就能夠有對空性的完全證悟,而這就是能令真正的悲心出現於世的基礎。

 

我們自身創造並累積自己的業力的這個觀念,是佛法的中心思想。它指出並沒有一個外來的造物者、超自然的生命體,或是自然界的力量,來創造出我們苦樂交織的世界。唯一能創造出你所經驗的世界的人,那個如夢似幻的人--就是你。我們製造出自己的痛苦,也製造出自己的快樂,我們可以說是相當地「自給自足」。我們不需要仰賴任何外在的事物就可以如此。但是,我們也可以自立自強地去處理我們所製造出的痛苦和快樂。這真是個好消息。

 

如何讓空性禪修,成為行持中的悲心?

 

做為大乘佛法的修行者,重要的是我們能謹記空性的見解,並且修持世俗諦的慈心、悲心與因果業力。我們應該以悲心來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同時,也努力修持令自身得解脫的方法。我們應試著去讓他人明白,最好的幫助是來自於他們的自身。我們也應該瞭解到我們的能力有限;當我們證悟到佛的無我、智慧與悲心時,我們將能夠更有效地幫助到眾生。這時,我們可以透過悲智的力量去創造出喜樂,並轉化痛苦與痛苦的原因,不僅僅是為自己,也可以是為其他的眾生。

 

因果業力的修持,是一種間接幫助眾生的方法,也可以說是一種「寂靜的悲心」。當你對治自己的惡業,並將它轉化為善業時,你就是在幫助眾生。你為世界樹立了一個絕佳的榜樣,你也為創造出一個人人祥和安居的美好世界,而貢獻出了一分力量。

 

因此,極為重要的是去開展真正的悲心,去保守菩提心(注二)的純正動機,並且在勝義諦空性與世俗諦因果的見解上取得平衡。我們應當瞭解,所有業力的參考點--這個人、這個自己、這個我的本質是空的。並沒有一個我,也沒有所謂的我的行為,因此,也就無所謂的我的業力。業力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有作用,完全是在世俗諦的層面上而言。在究竟的層面上,它並不存在。當我們能夠將空性的見解與我們在世俗中的行為結合在一起,我們會變得很有用處。一個可以做到這樣的人,我們稱之為菩薩;菩薩即是一個住在人世間,並且很努力地創造一個光明的環境,以利益他人的人。

 

 

聚積福德,以破我執

 

據說,如果你沒有聚積足夠的福德,那麼你將無法證悟萬法的空性。「聚積」指的是什麼呢﹖「聚積」一詞指的是許多小片段的集合,在這裡它是指許多的知識、智慧以及悲心的行為等等的集合。這也是代表著行持或者是覺知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行為,並且讓它成為一個正面、良善的行為。事實上,行為與業力密不可分;在某方面來說,正面的行為本身即是福德。因此,聚積福德的修行道,也就是增長良善行為的行持。

 

福德的聚積是基於我執的對治;因此,聚積福德的修行,涉及去除執著與放下。在佛法傳統的修持上,通常是以佈施的行持為開始。我們首先由對治自身對物質的執著下手,如我的衣服、我的食物、我的財產等等。佈施的行持,是直接斷除我們的執著,斷除我們對自身肉體形相的執著。因為,這種執著是產生惡業的根基與原因。透過訓練自己實踐善行,我們即是在斷除我們惡業的根。我們先由放下對外在物質的執著開始,然後一步步地,我們練習放下對思維概念的執著,或者說是放下對整個所執取之內在宇宙的執著。

 

聚積福德最如法的修行,即是不要求如何回報的放下。換言之,放下的修持即是單純地給予。無論所給予的,是你正面念頭、你的悲憫心,或是一個物質上的東西,如果你能自在地給予而不求任何回報,那麼這即是正確如法的聚積福德的修行。

 

透過學習與思維,如果我們能發展出某種程度的洞見與對心的瞭解,那麼就有可能將它延伸至我們的行持當中,來對治我們的情緒或是煩惱。這種行持的目的,是能覺知到我們執著的每一個層面,然後放下它。當我們能夠這樣做時,我們執取的習氣與我執就可以消除。自然而然地,我們通常會對任何所感知到的,或是任何意識中生起的對境產生執著﹔而當意識每一次的執取,都會在我們的心續當中留下一個執著的印記。隨著每一個留下的印記,我們建立起自我的形像,並且更加地確信有我的存在。當我們練習放下,再三地反覆修持後,不執取的習氣就會取而代之,印入我們的心續當中。如此這般,我們破除了我執的圍牆與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因此,聚積福德的行持能引導我們至更高層次的了悟,而證悟到無我、智慧與完全的解脫。

 

轉化痛苦,改變業力

 

從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體驗到我們無法直接將一些複雜微妙的觀念,教導給那些極度困惑的人。因為,他們深陷在自己的痛苦中,什麼也聽不進去。我們首先必須做的是透過清除他們心中的妄念,而將他們的痛苦轉化。類似這樣,只要我們的心還仍然受到我執與惡業聚積的障蔽,我們是無法證悟空性的。因此,為了暢通我們的修行道,我們必須轉化負面的業力,並聚積正面的行為。

 

轉化的行持有幾種不同的過程。在小乘與大乘佛法使用的一種方法是:透過正念的修持,來轉化我們的煩惱或是負面的情緒。當瞋恨生起時,我們首先必須能夠認出它。這即是正念的修持--當瞋恨生起時,即能覺察到它。當瞋恨已經在那兒了,我們就看著它的變化。無論它歷經怎麼樣的改變,我們就這麼看著它,然後放下,看著它,然後放下。對治其他的煩惱,也是採取同樣的辦法。當然,最終的轉化將是看到我們心中如幻的煩惱本質是空性,而證悟到勝義諦的見解。但是,首先主要練習是能覺察到念頭、煩惱的生起,看著它們,然後放下。依照我們不同的修持程度或是訓練,還有其他不同的方法來對治煩惱。

 

從小乘佛法的觀點而言,我們與我們煩惱的關係,就好比是在戰場上的戰士面對一個危險的敵人一般。我們將煩惱視為強而有力,且能破壞(disrupt)、擾亂 (disturb)我們心的敵人。我們嘗試著以各種我們學過的方法,來對治並且轉化我們心的負面傾向。當我們發現自己當下缺乏戰勝敵人的能力時,我們就採取另一種善巧的方法--策略性的撤退,也就是拔腿快跑!逃跑也可以是有智慧的一種表現。當你逃離敵人時,你逃向哪裡去?你逃回你的禪修蒲團上,讓自己可以培養更好的正念、鎮靜與洞見。然後,你才能夠有機會再度回到戰場與你的敵人搏鬥。

 

在大乘佛法中,我們與我們的煩惱有著一種不同的關係。在這個時候,我們學習如何和我們的煩惱做朋友。戰場仍是一樣,但我們以一種較為正面的態度來看待敵手。敵人幫助你成為一個戰士。你無法成為一個沒有敵手的戰士;而且沒有一個超強的敵手,你也無法成為一個偉大的戰士。如果你的敵手很弱,跟他對打算不上公平,甚至是一種暴虐(abusive)。你需要有個跟你一樣強、甚至比你還要強的敵手。然後,如果你能夠戰勝他,那可是一項偉大的成就。因此,大乘佛法的修行者會去感激敵手強而有力,也會去感激敵手的存在。這即是大乘佛法與敵人為友,並轉化敵人的修持方法。

 

大手印與大圓滿轉化煩惱的方法,又更直接了當。在這個階段,你只是看著心的本質。當你證悟了心的本質時,轉化在剎那間發生。再也沒有看著煩惱生起然後放下它的冗長過程,不再用像這樣的方法,而是直接地切入。

 

當你可以做到如此直接地切入並轉化煩惱時,就能擁有很大的能力去幫助其他的人了。在密勒日巴與蓮花生大師的傳記中,你可以讀到他們如何地顯化他們的證悟,以及他們如何地利益如此多不同種類的眾生。這些大成就者們能夠克服許多不同的痛苦,並且將許多的迷惑轉化成為智慧。因此,從奧義的證悟當中,大悲心才得以生起。由於它是基於智慧與無我,因此這種悲心是更為廣大、更有力量。沒有無我的智慧,我們會感到我們是在強迫自己去做一件我們辦不到的事情,接著,我們變得沮喪。但是當智慧與悲心融合在一起時,沮喪無從存在。我們知道什麼是可行的,什麼是不可行的,然後可以有效率地將事情完成。這即是最高層次的正確行止。

 

因此,在行持中需要結合世俗諦與勝義諦的修持方法。經由培養正面的行為,我們得以對治世俗諦上的業力。然後經由無我見解的修持,視每一件事情如夢似幻、如水中倒映的月光,我們得以在勝義諦上轉化業力。

 

在此修行道的階段,我們行持的成果是對「人無我」的證悟(注三)。當直接證悟到了無我的真正本質時,其結果是非常顯而易見的。痛苦,或者說是痛苦的幻相,是來自我執,而當我們的我執被連根拔起、被轉化時,痛苦的原因將被消弭,輪回也將止息。

 

在究竟的意義上而言,輪回與涅槃並不是兩件分開的事情。當痛苦的本質被認出來時,當下即是涅槃,即是覺醒。當它沒有被認出來時,即是輪回。因此,這兩者為一﹔它們是心的本質以及心的顯現。不可分的輪回與涅槃,是為菩提心智慧的遊戲顯現,也是悲心與空性的雙融。在覺性的空間中,悲心任運地顯現,不受制約、也無任何作意。在這當中,我們發覺到對一切眾生真誠的愛。如是的悲心,即是我們本然的狀態;當它圓滿地開展出來時,即變成了無我的悲心,而帶領我們超越出我執以及二元對立的境界。

 

 

注一﹕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於1997年8月,在英國瑪律巴之屋(Marpa House)所著。金.史考特(Jim Scott)翻譯並編輯為英文。瑪律巴翻譯委員會版權所有。

 

注二﹕菩提心可譯為覺醒的心。它指的是為能帶領一切眾生出離痛苦,同證圓滿正等正覺的利他動機。

 

注三﹕在小乘佛法中,空性的見解與行持,是基於「人無我」的見地。但在大乘佛法中,無我有兩層涵義:「人無我」與「法無我」。

進階搜尋

發表Blog文章

回心靈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