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分的鋼琴冠軍 分類:社群團體
零分的鋼琴冠軍
(2007/06/11)


鋼琴大師給的啟發

焦元溥

「鋼琴家波哥雷里奇(Ivo Pogorelich)在洛杉磯舉辦鋼琴大賽,僅設二十三歲年齡下限,但參賽者須具國際大賽決賽資歷,首獎十萬美元獎金。」

一九九三年,剛滿二十三歲,還在茱麗亞音樂學院就讀的鋼琴家陳毓襄,抱著興奮又緊張的心情回到美西。十歲那年,她和母親來到新大陸,展開音樂之路,後半年就奪得全美五十州鋼琴比賽少年組冠軍,之後更破紀錄地連三次榮獲青年組冠軍,也在國際大賽中獲獎。洛杉磯本是她的第二故鄉,但此次返家,心情卻很不一樣。

「當時我根本沒想過自己會得名。我參加比賽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親眼見到波哥雷里奇一面。」從一九八○年未進入蕭邦大賽決賽引發軒然大波開始,南斯拉夫鋼琴家波哥雷里奇就以獨一無二的魅力與技巧震驚世界,成為樂界無出其右的天王巨星。陳毓襄完全以見偶像的心態來參加比賽,只是她怎麼也沒想到,坐在台下的波哥雷里奇夫婦早就鎖定冠軍,而那個人正是她自己。

對陳毓襄而言,比賽是琴藝與意志力的考驗。但對波哥雷里奇夫婦而言,卻只是靜觀這台灣少女的潛力。「我在陳毓襄身上看到奇高的天分。當我聽她寄來的甄選錄音帶時,不敢相信這竟出自一位二十三歲的女子,甚至一度認為這是冒名頂替,不准她來比賽。但從她第一輪演奏第一曲開始,我不但確定錄音的真實性,同時也知道,只要她把比賽好好彈完,冠軍就是她的。」比賽過後,喜獲可造之材的波哥雷里奇夫婦邀請陳毓襄至倫敦寓所,與他們一起生活並學習。

「我還記得第一次和波哥雷里奇夫人克澤拉絲(Alice Kezeradze)上課時所受到的震撼,」雖是十幾年前的往事,陳毓襄仍然記憶猶新,「我想,我剛獲得冠軍,上課前又格外苦練,應會得到稱讚。沒想到聽我彈完,她第一句話竟是——『小姐,你這樣彈,根本是零分。』」

零分?是的,克澤拉絲立下難以想像的演奏超高標準,要陳毓襄全力以赴。「他們讓我知道何謂『真正的清楚』、『真正的節奏感』、『平均的音色』、『從丹田彈出的音量』,最重要的,是他們教我如何達到這些要求。和他們的標準一比,我真的就是零分,只能拚命苦練,照著他們的方法,朝向那看似不可能的標準努力。」

然而波哥雷里奇還不是如此?當年他在一場蘇聯外交官生日晚宴上,隨興彈了幾下,卻沒發覺女主人已經在背後聆聽。「你可以改一下手的位置。」──雖是寥寥數語,他立刻發現其中的深奧學問。誰能想像,一位和丈夫分居中,看似尋常的居家婦人,竟傳承了李斯特晚年弟子西洛第(Alexander Siloti, 1863─1945)最精深奧妙的鋼琴技巧。「你可以教我彈琴嗎?」從此,這十六歲的少年開始艱苦卓絕的練習,卻也打造出震驚世人的完美技巧。當波哥雷里奇自莫斯科畢業,外交官夫人也答應了他的求婚。他們攜手合作,讓神話走出蘇聯,繼而征服世界。

「沒有見過波哥雷里奇練琴,根本不能想像為了追求完美,他能付出多少心血,」陳毓襄在他身上,見到對音樂和演奏的無悔執著,「我們一人一間琴房,每天從早上七點練到九點──不是早上九點,是晚上九點。而且中間沒有午餐,只有晚餐,整天都在練。」每次和波哥雷里奇夫婦學習三個月,陳毓襄就像武俠小說中遇到深谷神人的江湖後進,在一次次閉關中更上層樓。

然而,波哥雷里奇夫婦給陳毓襄的啟發,不只是音樂與技巧。「他們對彼此的愛、對音樂的信念與演奏的紀律,背後都是鋼鐵的意志。那種追求完美的精神,可以沿用到所有事物。」學佛多年的陳毓襄,近年自禪修中悟出技巧的新思考。「手指力道,極重最後會成至輕;音樂詮釋,深情至極卻是無情。矛盾並非不可融合,只要成功,激盪出的火花會照亮一切。」她師承大師,如今更要繼志述事,表現出自己的音樂世界。

波哥雷里奇的傳奇,在克澤拉絲因腦癌過世後畫下破折號——他沈默了十年,重新找尋自己的人生。二○○五年他訪台時,陳毓襄不但和久未見面的恩師重逢,也讓他看到自己的成長與進步。驚喜之餘,波哥雷里奇破天荒地決定和愛徒合開音樂會,向全世界介紹他與妻子最大的音樂發現。波哥雷里奇將如何呈現他沈澱後的心得?陳毓襄能不能夠繼承恩師的學習成果?這一次,全世界都在期待。

作者後記:二○○六年十二月十二日,陳毓襄在瑞士盧加諾,首次和波哥雷里奇合作演出;二○○七年二月十日和十一日,則應亞藝藝術和台中古典台邀請,於台中中山堂與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辦鋼琴競演音樂會。兩位鋼琴家除在台不拿演出酬勞外,更將扣除成本後的門票收入,全數捐給聾啞與視障教學機構,寫下樂壇佳話。
進階搜尋

回宗教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