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


分享 列印 迴響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閱讀尺

春日蓮華

春日蓮華〈宣化上人般若語庫1〉 

宣化上人主講

目錄

一個永無止盡的心願/代序 

問答篇 -- 破迷 

問答篇 -- 懺悔 

問答篇 -- 釋疑 

問答篇 -- 社會 

問答篇 -- 修行 

問答篇 -- 政局 

問答篇 -- 學佛 

語錄篇 -- 修行之路 

語錄篇 -- 發願學佛 

語錄篇 -- 種下菩提 

語錄篇 -- 眾生皆佛 

 


一個永無止盡的心願/代序


  張果賦 代序
  
  對每一位在茫茫修行路上摸索的末法眾生而言,「生不逢時」的最大悲哀,莫過於善知識難遇。眾生渴盼善知識的教誨,猶如初萌根苗渴盼和煦春日照拂一般的殷切。何其幸運,我們竟能在這個黑暗的時代尋訪到我們的大善知識﹣﹣宣化上人。
  
  上人一生精進,從十九歲出家以來,即嚴持日中一食,夜不倒單,六十年如一日堅守不攀緣,不化緣,不求緣,他甚且發下宏願,只要有一口氣在,一定要解釋經典,弘揚正法。
  
  上人弘揚佛法已有六十餘年了。數十年來,他老人家講經的次數早已不可勝數,每次講經從不因人數多寡而有改變;多則數百人,少則一個人,他還是照講不誤。
  
  上人的講經說法,總是觀機逗教來接引眾生,有時是棒喝,有時是機鋒,有時諄諄善誘,有時是慈言善語。總是字字般若,句句禪機,目的莫不是要破除眾生的無明煩惱,我執愛欲,更大的心願則是讓聞法的人都得到不可思議的法雨滋潤
──
  
  未種善根者,使他們速種善根;
  
  已種善根者,使他們善根增長;
  
  已增長者,使他們善根成熟;
  
  已成熟者,使他們得到常樂之佛果。
  
  這是上人一個永無止盡的心願。
  
  做為上人的弟子,更希望將上人的正法傳佈到各個角落,讓人人走上菩提大道,渡過幽渺業海,完成人生的最大使命。
  
  這也是我一個永無止盡的心願。

 

問答篇 -- 破迷

  問:真有命運這回事嗎?人有沒有能力操縱命運?
  
  上人:「君子有造命之學,命由我立,福自己求,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君子可以創造及改移自己的命運。一般俗人不懂,硬以為凡事皆由天定。只要你有信心毅力,可以從凡夫地一念躍登佛地,命運就改變了。
  
  問:動物死後還會投胎嗎?
  
  上人:這與人死後投胎之理同,今生為中國人,來生為美國人,再來生或為日本人,都能各處移民。動物的性靈亦能移民,不過本著其業力,思想,行為而各有所不同。
  
  問:觀世音菩薩是由何而來的?
  
  上人:你問問你自己是由哪兒來的。
  
  問:救人,救鬼,救魔,有何不同?
  
  上人:既然沒有不同,為什麼你還要問?
  
  問:現在流行一種「現代禪」,由指導老師教打「手印」,據說很容易感應,這種「現代禪」可以學嗎?
  
  上人:我很古老,不懂現代的問題。
  
  問:以流行歌曲,譜上佛陀的法音,是否如法?是否會惹人批評?
  
  上人:你怕人批評,乾脆什麼事也不要做了,試問天下有什麼好事不招人批評的?你若怕人批評就不要做,若不怕人批評,儘管向前奮鬥!
  
  再問:可是有人批評佛教裏為什麼不自己作曲,而採用流行歌曲?
  
  上人: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第一。
  
  問:世界上真有鬼嗎?是鬼怕人?還是人怕鬼?
  
  上人:你既然問到這個問題,已經知道有沒有鬼的存在,何須再問?如果人心裏有鬼,就是人怕鬼,如果人心沒有鬼,就是鬼怕人!
  
  問:如何破除執著和妄想?
  
  上人:誰給你執著?誰給你妄想?
  
  美國加州大學宗教系的學生訪問法界大學,聽到佛教裏比丘尼的戒律,比起比丘的戒律更多,有人問上人:「這豈不是男女不平等嗎?」
  
  上人:我是直截了當回答你這個問題。往根本上說,比丘尼是女人,女人能生孩子,而男人不會,你現在懂了嗎?
  
  問:這個社會女人為什麼都占下風?
  
  上人:誰說女人占下風?全世界的男人都愛女人。但我主張:女人不要吃醋,男人不偷吃蜜,此二者界本於貪。女人不吃醋,男人不偷吃蜜,夫婦一定能和諧相處。
  
  問:佛教的戒律,非常嚴格,可是如您說:「不要邪淫,不要有男女之間的欲念。」可是一般人可能會反對說:「這麼不盡人道!」請上人開示。
  
  上人:你想學佛嘛,就不能盡人道,你想學人嘛,就做一個好人。總而言之,假如要修行,就要這樣。
  
  問:一個人生病去看醫生,吃藥,這個藥是殺細菌的,這是不是算殺生?
  
  上人:你是為了治自己的病,這個藥並不是你自己要吃,而是因為你有病,要治病,醫生給你藥。這不是你自己願意的,不是你想要殺它,是它來侵害你的。可是話說回來,細菌在身上是因為妄想太多了,才招這個細菌的;你還要先迴光返照,自己先要把心裏的菌先滅了。
  
  問:有關大悲咒,書上說:「纏身惡疾,即時消除。」可是有些人講:「這是不可能的!難道你生病,念一念大悲咒,病就會好嗎?」對這不同的看法,請上人開示。
  
  上人:心誠則靈,心若不誠,念它則不靈;你心若誠,念它就靈。所謂「恚怒生歡喜,死者變成活。若言此是虛,諸佛不妄說。」所以生出信心來,就一定有感應的。大悲咒能治世間八萬四千種病,但是要有善根的人。沒有善根的人,想念也念不出來,想治他的病,也格格不入。

 

 


問答篇 -- 懺悔

  問:如何才能消除業障?
  
  上人:人若能不發脾氣,什麼業障皆能一筆勾消。當你想發脾氣時,先忍耐片刻告訴自己:「多等一分鐘...」忍片刻,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問:有些人生病,說這是上一代造業,故後人要承擔。這種業障怎麼消除?
  
  上人:「自己吃飯自己飽;自己罪業自己了。」上一代的罪業不必由你承擔,你不繼續去造業就夠了。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上天不罰悔過之人,只要誠心懺悔,重新做人即是。

 

 

問答篇 -- 釋疑

  問:儒家謂「仁」,與佛家的「慈悲」有什麼關係?
  
  上人:「仁」是指仁人愛物,「慈悲」乃更進一步,它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此中已包括了「仁」。「仁」亦叫善種子,乃天地間生生不息的生機,亦叫佛戒之種子。
  
  問:什麼是「乘」,大乘與小乘有什麼分別?
  
  上人:乘,就是一輛車子,可以載人。大乘可以載多一些人,小乘載少些人。眾生根性各別,趣向不同,故有偏向大乘與小乘之分。其實大小都是一乘,不要在此生分別心。
  
  問:羅漢和菩薩果位有什麼不同之處?
  
  上人:羅漢、菩薩都是個名詞,這是人智慧的不同。菩薩是要利人,羅漢只修持自己,這是修行的階段。你在做凡夫的時候,不知道羅漢的境界是什麼樣子,你在那兒算來算去,推度想像,把光陰都浪費掉了。你想像菩薩是什麼樣子?羅漢是什麼樣子?你怎麼想也達不到那個境界。就好象讀書,沒有入學的時候,你想:「我入學後,要怎麼樣讀書,中學又讀什麼書,大學又讀什麼書。」你只是想像而不努力,想到什麼時候你也不能畢業。可是你不必想中學讀什麼書,大學讀什麼書,你就是到學堂裏去,天天努力學習。你到達那個境界時,你讀到那書,你自然就會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現在揣測是浪費精神,也就好象吃飽沒事幹。
  
  問:想請教上人關於舍利子的事情;有人說它是石頭,有人說它一顆會變兩顆,有人說它會消失,請您解釋一下。
  
  上人:舍利子是人修行持戒而有的,不殺生,不偷盜,主要是不邪淫。因為不邪淫,則自己本身寶貴的東西,不會丟了。那「寶貴的東西」是什麼呢?我相信每個人自己都知道,什麼東西是自己生命的根本,我不需要說太多。你如果沒有邪淫的行為,舍利子自然會光明燦爛,比鑽石都堅固。
  
  至於一般人說舍利一個變兩個,那是一般人有這種傳說,我因為沒有讀過化學,做過實驗,沒有試驗過舍利子是什麼樣子,沒有這個經驗,只能告訴你守戒律就有舍利子,不守戒律就沒有。這不可以冒充,不可以假借的,這是我所知道的。所以重要的話在於「持戒律」。
  
  問:這麼說要有舍利子的話,要清淨吾身。
  
  上人:對!要獨身,不要接近女人;接近女人就是有舍利,恐怕也是玻璃。
  
  問:那女人也不可以接近男人了?
  
  上人:對!也就是這樣子。所以在佛教裏不結婚。出家人要互相督促,不可以亂七八糟的;有亂七八糟的行為,就是不守戒律。修道的人對男女問題,一定要很清楚;如果不清楚,那就是魚目混珠。
  
  問:有些人認為佛教是一種形式消極的宗教,您對於這個觀點是否可以解釋一下。
  
  上人:說佛教消極,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佛教是最積極的。不過這種積極不為一般人所明白。好象佛教的出家人在這個動盪、迷亂、顛沛、流離的世界,一般人對人生都是朝不保夕,惶惶不可終日,佛教對這種情形還處之泰然,照常修道,照常做他自己應該做的工作。
  
  拿萬佛聖城做例子,根據佛教傳統的關係,每天一早三點半就起來,四點鐘做早課;早課以後或者拜佛,或者坐禪,或者念經,或者禮懺,做他自己所要修行的工作。你想一想,這麼早起身,就兢兢業業,辛辛苦苦的修行,你說他是消極的嗎?由早上三點半起來,到晚間十點半休息,這一天沒有其他休息的時間。他們不是翻譯經典,就是上課,他們沒有午覺的時間。這麼勇猛精進一天到晚都如此,這種行為一般人不瞭解也沒看見,卻以為是消極。
  
  問:什麼叫三昧?
  
  上人:三昧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就是定,正定,正受。正定就是異於邪定,正受就是異於邪受。正定是如如不動,了了常明;正受是它所接受的都是正的,不是攀緣而來的,不是貪享受,應該受的他受,不應該受的他不受。這個定就是不動的意思。你動就是不定,靜就是定。所以在〈大學〉上說:「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定、靜、安、慮、得,就是孔子學說裏的意思。定就是三昧,所以各位想要學佛法,先要曉得定。
  
  問:國父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佛教是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以補科學之偏。」國父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上人:佛學是真正的科學,所以在數千年以前,那時候科學沒有發達,佛就說:「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若不持此咒,如食眾生肉。」由這一點看來,佛當時沒有顯微鏡,沒有什麼放大鏡,他就知道這缽水裏有八萬四千蟲,到今天一般人才證實這是真的。所以說,人的智慧和佛的智慧相差得很遠。
  
  國父說:「佛學可補科學之偏。」我的見解是:「佛學不但可以補科學之偏,佛學是包括科學,而科學不能包括佛學。」科學是佛教裏的一部份,打開三藏十二部,裏面什麼科學都有。現在科學所不知道的,華嚴經裏邊早就說出來了。
  
  問:《心經》上有這麼一段:「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指女色還是男色呢?不見得是只做男、女色的解釋吧?請上人開示。
  
  上人:一切的女色,男色都包括在裏頭。真空裏頭有妙有,妙有裏頭有真空。真空不空,故名妙有;妙有非有,所以叫真空。這個「色即是空」,就是不向外馳求,你自己本性的快樂,不需要著於色上,在空裏頭就有真正的快樂。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問:家中只有一人學佛,如何去除障礙,達到佛化家庭,讓家中眷屬同沾法益?
  
  上人:你虔誠去做,自然他們就聞風而化。
  
  問:假如夫婦離婚,孩子是否不能成材?
  
  上人:對啦!你看不到問題兒童舉目皆是嗎?其咎在父母未盡責任好好管教,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未能配合,全失敗了,孩子才會變壞的。他們被電視,電腦控制得不自由。西方社會處處提倡自由,依我看來,此是迷信自由,誤解自由,不理智的自由,完全不自由。
  
  問:在我年少時,父母對我很殘暴,他們還值得我去孝順嗎?
  
  上人:「愛之深,責之切。」一般父母都要子女成材,他們是希望你好才苛斥備切的。
  
  問:家裏蟑螂,螞蟻很多,佛家講不能殺生,應該如何處理?
  
  上人:家裏收拾乾淨,不邋遢就沒有蟑螂,蚊蠅了。
  
  問:佛教裏,應不應該燒紙錢?
  
  上人:首先大家應該反省一下,鬼真的需要錢嗎?他拿錢來做什麼?買吃的?穿的?住高樓大廈?鬼若需要錢,中國鬼尚有人替他燒紙錢,西方人卻無此風俗,難道西方人都變成窮鬼?此方明是一些好利之徒,掌握一般人迷信無知的心理,才弄出燒紙錢,燒紙飛機,紙摩天樓的習俗,其實此不但不合邏輯,亦不是佛教本有的一部份。
  
  問:如果把個人的生辰誤放到邪道的地方,這樣會不會影響到身心?
  
  上人:你的心裏要是正,也沒有什麼邪;你心裏要是邪,一切地方都是邪。
  
  問:家中原本是拜媽祖的,自從學佛後就拜佛了,媽祖是否可跟三聖一起供?
  
  上人:你願意供滿天神佛,他們互相是不打架的。
  
  問:世界上很多事情,你不去爭取就得不到,但師父說要「不爭,不貪,不求」,這中間究竟如何取捨?
  
  上人:你到吃飯時,就應該吃飯;不是吃飯時,就不應該吃飯。
  
  問:為何佛家強調寡欲?
  
  上人:你寡欲就知足,知足就常樂,常樂就無憂了嘛!
  
  問:佛以何種態度面對人生?
  
  上人:慈,悲,喜,舍。
  
  問:貪,瞋,癡的根源何來?是往昔諸惡業?或是現世不修行?
  
  上人:什麼都有。總而言之,除去就好了。你問它的根源,你也不除,那沒有用。
  
  問:人若無「貪」,如何會上進呢?人若無「癡」,如何會有恒心呢?人若無「瞋」,如何能化悲憤無力量呢?
  
  上人:你不要弄錯了,「振作」並不是貪,那是努力去做事,並不是有妄貪妄求。什麼是「癡」,就是行一些愚癡的事,像玩大家樂啊!嫖啊!睹啊!「瞋」是發脾氣,這都是愚癡的行為。
  
  問:我在養雞場工作,一時之間無法換工作,我如何才能將養雞場變做道場,超渡它們?
  
  上人:這是個進退維谷的難題,最好的方法是你不要去養雞,去養人。
  
  問:假如我們受到外面的侮辱,而沒有辦法去抵抗它的話,那我們就用佛教的忍辱功夫,但在外人的眼裏我們這是阿Q精神,究竟我們應該怎麼做?
  
  上人:你要不為他所動,你管他阿Q,不阿Q的。你不是因為人說什麼,自己才忍的;你要有自己的宗旨。
  
  問:兒子不孝,打父母,罵父母,有什麼辦法呢?
  
  上人:打就認了吧!誰叫你今生生了這個兒子?人跟人之間都有連帶的關係,大約你前生也是打過你的父母,所以今生受這個果報。你要這麼想,就沒有那麼多的愁悶。如果想扭轉,就念觀音菩薩,請觀音菩薩把你的怨氣解開,但要很誠心的念:「南無觀音菩薩、南無觀音菩薩、南無觀音菩薩……」誠心就會有感應。欠人多就還得還得多;欠人少就還得少。

 


問答篇 -- 社會

  住在加拿大的中國人,對西方社會的未來憂慮,問:西方社會會走下坡嗎?
  
  上人:就看社會上的人怎麼做,假使人人都做好事,國運必轉佳;人人都做壞事,國祚必衰。
  
  問:如何使社會安祥?
  
  上人:從教育下手,教小孩孝順父母,忠於國家。同性戀、未婚媽媽,墮胎等種種社會上不正常的現象,不免令人憂心忡忡。
  
  有人問:「在這樣失序的社會環境中,做父母的應該如何來教育子女,教育自己?」
  
  上人:你這個問題問得好,今天社會上會這樣,是因為「父而不父;母而不母。」父母生下子女,卻不以子女為重,只為了貪歡縱欲,只會生不會教。結了婚,不歡喜,動不動就離婚,造成子女沒有父,沒有母。像美國的法院判決父母離婚後,子女一星期三天跟父親住,四天跟母親住。跟父親住時,父親就數落其母親的不好;跟母親住,母親就說父親的壞,造成子女心想:父母親都壞,他也就跟著壞,反正也沒有人關心他,於是他就去吸毒,去做壞事。男人被女人拋棄,女人被男人拋棄,就各走極端;男的就搞同性戀,女的就搞性同戀,搞這種亡國滅種,不人道的行為。
  
  我在美國也講過同樣的話,這些問題都出在夫婦不做夫婦,父母不做父母的癥結上。如果做父母的,能夠像古代孟母三遷一般,去關心,去教育子女,世界上就不會有問題了。
  
  墮胎這個問題非常嚴重。今天世界上會有這麼多疑難雜症,墮胎是很大因素。這個未出世的生命認為:你教我這麼早就死,我也不叫你善終。所以,就有這麼多疑難雜症發生。
  
  問:看到報紙上,常有「供養嬰靈」的廣告,嬰靈是可以供養的嗎?
  
  上人:這事不能談「供養」,因為它不是三寶(佛,法,僧)。若說是「供養」,就落入邪見。應該講做「超渡」,但是此冤甚深,很難超渡。因為奪命債,就須以奪命還。但是如遇到不貪財的真修行者,可以有機會超渡他們的。
  
  問:臺灣社會原本十分樸實,現在的人迷上六合彩,股票等,使得臺灣人人變成拜金主義者,請問臺灣如何能改變這些現象?
  
  上人:人人學愚笨一點。因為睹六合彩,玩股票的人都是太聰明了,想要不勞而獲,想要不種地就收穀,這是反常的風氣。
  
  問:如果有人殺雞殺鴨為生,有何方便法門來勸解他們?
  
  上人:凡是從前做錯的事,知道錯後,就應該改過。所謂:「過能改,歸於無。」菩薩不見眾生過。戒律是要你本身甘願受持,諸佛菩薩絕不會故意佈設陷阱留難你,令你墮到地獄去。以前若犯了五戒,而今不再犯便好了。「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至於食肉,有人解釋「肉」字:「眾生還吃眾生肉,仔細思量人吃人」。為什麼一定要靠殺生來維持生活呢?
  
  有一位女信眾很勇敢的在眾人面前承認:「我已當了九年的兇手,深感罪重,但我想修行,如何消業障?」
  
  上人:最重要是發大慚愧心,在佛前懺悔,「罪如冰霜,佛日消融」。
  
  她再問:「我做了這麼大的罪業,如何儘快消除?」
  
  上人:佛前頂禮,罪滅河沙,要拿出誠心來懺悔。
  
  問:聽說墮胎在佛教裏是不對的,但從前不知而犯過,今後將作如何補救?
  
  上人: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彌天大罪,一懺便消。

 

 

問答篇 -- 修行

  問:出家與在家修行有什麼不同?
  
  上人:出家了便是佛的眷屬,在家則還未正式加入佛的眷屬。在家人的規矩沒有那麼嚴,可以結婚;出家人則要獨身,清心寡欲,去欲斷愛。
  
  問: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尤其是在繁忙中要抽出時間修行,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上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生氣,不要自己和自己打架,心裏不要有戰爭。不要外面才修行,裏面就說不可以;不要在那兒吵架,這就是最好的修行。
  
  問:孔子學生三千,其中七十二人精通六藝,在現代社會裏,什麼叫「完人」?
  
  上人:「有德真富貴,無德真貧窮。」真完人的基礎是先由五戒做起: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
  
  又問:在家人也可以成完人嗎?
  
  上人:無論在家,出家人,都可以修成完人。
  
  問:修入世,出世法,有什麼步驟?
  
  上人:人道圓滿,才能修成佛道,不能跳級;人道未盡,像建房子地基不穩,不容易修成佛道。
  
  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一關看不破,請上人指點迷津。
  
  上人:生於色,死於色,如此而已。你看不破,你就會生在色裏,死在色裏頭。
  
  問:自度度人,何者為重?以何為先?
  
  上人:兩者沒有輕重,都是一樣的。自度也是度人;度人也是自度。你要是分輕重就是錯了。
  
  問:除了出家修行,有沒有其他現世成佛的途徑?
  
  上人:抽鴉片煙即刻就過癮了,可是一犯癮是很難受的。你想成佛必須腳踏實地,設身處地,躬行實踐,想投機取巧,那是大錯特錯。
  
  有弟子很困擾,問師父:如何斷淫心,包括意念在內。
  
  上人:你不想,就斷了嘛!你老是在想,它怎麼會斷?「念起即覺,覺之即無。」
  
  有弟子請求指示:念什麼經或修什麼法,能最快成佛?
  
  上人:你念不生氣的經,念不發脾氣的經,念不罵人的經;有這三種經,很快就出佛了。
  
  問:請問上人應該如何用方便法控制克服淫欲心,恐懼心,懷疑心?
  
  上人:不吃肉,不吃蔥,不吃蒜,不吃一切刺激性的東西,觀想「是男子皆是我父,是女子皆是我母」,這樣一想淫欲心也不會生了。
  
  有憂愁才有恐懼,沒有憂愁就沒有恐懼。沒有自私心,也就沒有恐懼心。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這樣就不需要怕了。
  
  為什麼有懷疑心,就是因為沒有信心,將信將疑才有懷疑。《華嚴經》上說:「信為道源功德母」,信一切眾生本有的智慧,這就是不懷疑。「日日說真話」,每天都要說真話,不打妄語。「不怕打與罵」,直心說真話,不怕誰打我罵我,我也要說真話。「殺我吾不畏」,就有人把我殺了我不怕的,怕什麼?「解脫有何罣」,真解脫有什麼罣礙的,有什麼可怕的?
  
  問:在修行時生抗拒心,因此造成障礙,應如何對治?
  
  上人:老虎來了要吃你,你是不是也要吃老虎?這是抗拒,你可不可以這樣做?
  
  問:當人靜坐的時候,有時候在腦海之中,出現一般人所謂的幻想,您是否可以解釋一下,靜坐時出現的現象?
  
  上人:這些現象都是虛幻不實的,你所看見的都是《楞嚴經》裏的五十種變化,你要把這個當作成就,這是很可憐的。
  
  問:我們要如何恢復自家本性?
  
  上人:這說起來是很容易的,不過也是很難。恢復本性的光明智慧,首先要欲念減少,就是寡欲。欲念減少智慧現前,欲念那麼多,真正的智慧就不會現前,就是「清心寡欲,少欲知足」,這是最初的一步。能清心寡欲,你本有的智慧光明就現出來了。
  
  問:佛家所謂的六根清淨,是怎麼說的?
  
  上人:「六根清淨」就是眼見了色,不為色塵所搖動;耳聽了聲塵,不為聲塵所搖動;鼻不為香塵所搖動;舌不為味塵所搖動;身不為觸塵所搖動;意不為法塵所搖動;能不為境界所搖動,這就叫三昧,也就是定。「定」不一定打坐才有定,行,住,坐,臥都在定裏面。不是說在定裏頭,就像木頭、泥巴,什麼都不知道。他知道一切但不為一切所轉,即人能轉環境,而不為環境所轉,這叫人轉境而境不能轉人。

 

 

 


問答篇 -- 政局

  旅居夏威夷的中國人問:
  
  身為海外華僑,看到中國人的命運實在悲痛,卻常有愛莫能助之歎,究竟如何能幫助中國同胞呢?
  
  上人:儘量做善事,盡自己的心就夠了。心裏不要存著只是幫助中國人或某某人的狹隘思想。凡是困苦艱難者,都要傾力相助。更重要的是,不要發脾氣。你能改好自己,做一個好人,就是幫助了中國。因為你是中國人的一份子,你行得正,就能為中國增加一份正氣。
  
  問:聽上人說過,中國人的命運壞到極點後就該好轉了,究竟還要多少的時間呢?
  
  上人:一切唯在人心,看看中國人怎麼做。
  
  住在美國的華僑,對中國和臺灣都一樣關心,有人未雨綢繆問師父﹕
  
  大陸跟臺灣分裂了那麼久,現在很多人擔心,中共會用武力來統一臺灣或臺灣會獨立,一旦發生中國人互相殘殺,這是所有中國人所不希望的,有沒有比較好的辦法?
  
  上人:兩邊若人人都能慈祥和藹,事情就解決了,不用鬥爭,很簡單。我頭一次到臺灣,臺灣正在敏感的時候,臺灣的人就問我,將來臺灣好不好?有沒有什麼危險?當時有位居士怕我答錯了,去坐監獄,就說:「你怎麼可以問這個問題?」問問題的人很不高興。我說:「很簡單,這沒有什麼,這是一個很容易的問題。若臺灣的人心地好,臺灣就沒有問題;臺灣的人心地狡詐,盡作一些犯分越理的事情,臺灣就危險了。就看臺灣本身的人怎麼做。」

 

 

 

問答篇 -- 學佛

  問:每當誦經及念佛號時,身體都會覺得很熱,甚至會有全身腫脹之感,這種現象是否為自性蟲子活起來之故?
  
  上人:自性蟲子是什麼樣子?黑的?白的?黃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執著它幹什麼?你因為緊張才會有這樣的情形;你不緊張,不矯揉造作,就不會有這個煩惱。
  
  問:散亂心念佛,應如何調伏?
  
  上人:念多了就不亂了嘛!「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一心不亂。」你不常常念,當然亂。
  
  問:發願和打妄想有什麼不同?
  
  上人:好的妄想,不妨也打一打,但不好的妄想就要把它滅了!利人的願就是妄想也不要緊,但若是利己的願就不好。
  
  問:佛教為什麼提倡吃齋?
  
  上人:吃葷者欲念重;吃素者欲念清。有些宗教說,所有生靈都是為人類而預備,故人吃肉是天公地道。但佛教是主張「同體大悲」的精神,視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故主張戒殺護生。
  
  問:佛教為何不提倡享受?
  
  上人:「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銀行的存款你不花掉,錢永遠是你的。若吃喝玩樂,就會很快把存款用光。
  
  問:有人說楞嚴咒只宜齋期誦念,有人說只能上午七點以前才可以誦。究竟那個正確?
  
  上人:楞嚴咒時刻都可以誦念,不要在時間上生出分別心。譬如馬來西亞的早晨,在美國是晚上,怎麼劃分一個絕對的界限呢?學佛要破除執著,掃一切法,離一切相,不要愈學愈迷,那是弄巧成拙。
  
  問:聽某位法師說,婦女懷孕誦楞嚴咒會流產,是否可信?
  
  上人:胡說八道。
  
  問:我想背誦及理解三經
──《楞嚴經》、《華嚴經》、《法華經》,應從哪一經下手?
  
  上人:「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哪一部都可以,你在想不知從哪一部下手就是一個妄想。
  
  問:佛法不離世間法,請問如何才能讓佛法圓滿的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上人: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
  
  問:是否誦完經後一定要回向?
  
  上人:回向就是著相,不回向也是著相。凡有所執著,都是與佛法不相應的。
  
  問:佛法原本清淨,無明從何而來?
  
  上人:無明是從情愛生出來的,無明即是愚癡的別名。
  
  問:如何辨別誰是真正的明師?
  
  上人:辨別誰是真正的明師,就看他有沒有爭心、貪心?看他是否是自私自利的人?看他是不是常說方便語,打妄語,卻推說是權巧方便。如果是這樣的人,還說他是善知識,那也就是不明是非了。
  
  問:佛菩薩是否能幫眾生擔業障?
  
  上人:你有過能改,佛菩薩就有這個力量,赦你無罪。但如果你有過不改,你專門靠佛菩薩來承擔你的罪業,那是不可能的。
  
  問:經上說:「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合難聖眾。」做一個出家的法師,既然要統理大眾,他所做的一切,要合乎佛道才行。可是人不是十全十美,人到底是人,如果他自己本身的清規,都還沒有完全守住的話,這種統理大眾,不是就會誤導眾生了嗎?
  
  上人:世間上有好就有壞。有修行的就有不修行的,有真正去行持佛教的,但有依佛穿衣,賴佛吃飯,拿著佛教來當生意作,當企業來玩,這就是魚目混珠。就要看每個人有沒有擇法眼。有擇法眼,就認識孰是孰非;如果沒有擇法眼,就認賊作子,以苦為樂,顛倒黑白。
  
  問:家中的佛像沒有開光可否敬拜?
  
  上人:佛像開不開光,這不是問題,就看你心中有沒有執著。佛像隨時都是開光的,你要心裏執著,佛像開了光,有等於沒有開光。
  
  問:我們要如何恢復自家本性?
  
  上人:這說起來是很容易的,不過也是很難。恢復本性的光明智慧,首先要欲念減少,就是要寡欲。欲念減少智慧就現前,欲念那麼多,真正的智慧就不會現前,就是「清心寡欲,少欲知足。」這是最初的一步。能清心寡欲,你本有的智慧光明就現出來了。
  
  問:佛經上說:「自性佛,人人都可以成佛。」請上人開示,為什麼既然自己本身就是佛,而我們還要常常去拜佛?
  
  上人:一般人所謂自己本身是佛,這不是這個本身,而是自性是佛。可是你想要成佛,一定要修行,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明白怎麼樣能成佛,並不是說自己本身就是佛了。譬如你要讀書,想要得到博士學位,不是說你一想得到博士學位,而必須要經過小學、中學、大學,再去修博士學位才可以的,不是這麼一說自己是佛就是佛了。你要這樣子,那就像封我自己就是皇帝了﹕不是這樣子的。好象泥菩薩過海,自身難保,怎麼可以教化人呢?一定要把自己修行的根基打好,才能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然後才可以教化人,而不被名利所轉。
  
  什麼叫水?就是錢。什麼叫火?就是名。名,利兩個字就是水,火。見到名也邁不動步;見到利也睡不著覺。這樣子談到成佛,是不可能的。佛沒有一個好名的佛,也沒有一個好利的佛。我說的話有一些人是不願意聽,不過我很願意說這個話。
  
  問:您曾經說過:「我們現在不能夠明悟自性,是因為我們染汙了娑婆世界的塵勞五欲,所以並不能夠了悟自心,識自本性。」這怎麼說呢?
  
  上人:所謂染汙,就是雜念在心裏頭。你想要發財,這是染汙;你想要求名,這是染汙;想要去追求異性,這是染汙;想要吃好東西,這都是染汙,都不是清淨的。自性本來是清淨的,就因為加上這些東西,就是被染汙的東西所勒住了,自性本有的智慧光明,就現不出來。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會成佛。一切眾生沒有不可成佛的,所以不論你是在哪一類的眾生裏,都有機會成佛,就看你修不修。你修就可以成佛,不修就不會成佛。
  
  問:我看佛經上說:「要往生西方,當發願。」要怎麼發願呢?
  
  上人:願是怕意志不堅,所以發願是幫助自己的志氣。志在聖賢,則為聖賢;志在英雄豪傑,則為英雄豪傑;志在佛菩薩,就是佛菩薩。我們立志是立了,恐怕意志不堅,於是要發願。發願就表示自己願意這樣做,不後悔,不退心。我要念不退,念茲在茲,本著我的願力去做;行不退,我的行為也本著我的願力去做。然後得到果位,也就是位不退。得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所以發願就是幫助自己的志氣。在佛前發願也可以,自己堅定志氣也可以,不要做表面的工作,要真實去躬行實踐。
  
  問:某位法師宣稱能讓人即刻開悟,一世解脫,他所傳的印心法門是否正確?
  
  上人:很多人被迷,都是因為有貪心;人沒有貪心,他是迷不住的!
  
  問: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和念「阿彌陀佛」聖號,兩者有何區別?效果是否不同?
  
  上人:你這一分別,效果就根本沒有了。
  
  問:哪一本經典合適入門?
  
  上人:哪一本都合適。
  
  問:《阿彌陀經》說眾生能持佛名號者,可以帶業往生極樂世界。但佛教裏又強調人要自立;自力更生,才能成佛。這兩個道理不是互相抵觸嗎?
  
  上人:當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時,我問你:是佛在念,或是人在念?我相信還是靠你個人下的苦功。念佛不是一邊念一邊打妄想,而是念到心與佛契,根境雙泯,與道合一,才能往生淨土。不是說不用半點功夫便能成佛,成佛還是要靠自己。
  
  在英國,南傳佛教的比丘問上人:念佛法門,南傳佛教比較少用,請問上人應修何種法門,來發起信仰心?
  
  上人:信仰好象五味似的。佛所說的各種法門也就好象味道似的,酸甜苦辣鹹,你不能說酸的是第一,也不能說甜的是第一,也不能說苦的是第一,也不能說辣的是第一,也不能說鹹的是第一,這是人各所好。好吃酸的就說酸的對他好;好吃甜的,就覺得甜的對他好;好吃苦的就覺得苦對他好;好吃辣的,沒有辣的就吃不下飯。我們無論信仰哪一個法門,若用得當然的,自然就會相應;用得不當然的,就不相應。這是看各人的根性。好象各有各的因緣。
  
  哪一個法門,你要是能專一,都有感應,也就是相應。你修哪一個法門,譬如念佛,又省工,又省錢,又不障礙其他的事情,行住坐臥都可以念佛,很多人都可以做到的,所以這個法門對於一般人是相應的。你若不專一那麼,也有不相應的時候,有話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因此無論修哪一個法門,都要生出信心來,「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我們為什麼信心不堅固呢?就因為根紮的淺,對佛教不能深入。這時要怎麼樣?就要立功、立德、立言。立功是幫助他人,立德是默默中幫助旁人,不一定叫旁人知道。立言,我們「慈悲口,方便舌,有錢沒錢都做德。」我們能說真話,不打妄語,說得實實在在。這樣經過千錘百煉,我們這個道理講出來,任何人都推不倒這個道理。因為真理是不變的,是隨緣的;是隨緣而不變,不變而隨緣。這就是真理和虛偽的道理不同的地方。你要認識真理了,你天天去研究這個真理,自然就生出信心來。

 

 

語錄篇 -- 修行之路

  修行要行所無事,不要有貪心,不要我想如何如何?我想開悟,我想得神通了。哪會這樣快?把種子種到地下,要等它慢慢長出來,時間到了,它自然成熟。
  

  修行,要把它看作各人的本分。不需要貪,久而久之,功德自然圓滿,菩提果也會成就。本來應該成功的,貪多卻嚼不爛,吃飯要一口一口吃,把一碗飯統統塞到嘴裏去,擠到口裏一點地方也沒有,你說怎樣吃?嚼也嚼不動,更咽不下去。吃飯是最簡單的比喻。這叫「貪多嚼不爛。」
  

  修道的人,首先不要自私。這不單是為了保護自己,而是要饒益全世界,要把自己放下。不是想:我怎樣怎樣了不起!而是要顧全大局。
  

  修道人,時時刻刻把生死問題掛在眉梢上,時時刻刻都要了生脫死。
  

  娑婆世界的眾生,一舉一動,都是貪,都是瞋,都是癡。世界法,他用貪瞋癡去修行;出世法,他還是用貪瞋癡去修行。修行,他貪著開悟。坐了兩天半的禪,想要開悟;修了兩天半法,想要有神通;念了兩天半的佛,便想得到念佛三昧!你看這貪心多大,都是貪心鬼的表現。
  

  修道若是不能改過,就等於沒有修道。學佛法不能知過必改,等於沒有學佛法。所謂「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歲之非」。知道以前所行所作有不對的地方,凡是有這種感覺的人,就是有智慧,將來前途有無量光明;若是不知以前之非,這個人就要糊塗一輩子。圖個虛名,就被客塵所迷,這種人多麼可憐!
  

  出家修道人要發願,發願是精進修道,發願是警惕自己改惡遷善,修道不發願,等於開花不結果的樹,無有是處。若已發願,最好天天再發一遍。因為溫故而知新,記得自己曾經發過什麼樣的願?應該要做什麼事?才不會發空願,不會自欺欺人,也不會把所發的願忘記了。
  

  我們人覺得自己在做好事,其實不一定是好事。為什麼?因為種子不清淨。你以貪心來做好事,這就叫種子不淨。你以好勝心來做好事,這也是種子不淨。要怎麼辦呢?就是要「行所無事。」做什麼事,都是我們的本份,不要向外馳求,不要有所求覓。
  

  有了妄想,怎麼辦呢?就要打掃乾淨。用什麼方法呢?就用禪定。禪定的功夫,能將妄想清理乾淨。修禪定時,要用精進、忍辱來説明。然後再用佈施,持戒來幫助,完成使命。
  

  一經懺悔,要發誓願:「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以後絕不再犯,這才能消了罪業。
  

  在修道時,要想這個生死問題,把什麼魔都當作護法,他是來幫助你修道。有人罵你打你,他是幫助你修道;有人說你的是非,找你麻煩,也是幫助你修道。總而言之,逆來順受,都把他當做幫助你修道的朋友,那麼,煩惱就沒有了;沒有煩惱,便生出智慧。有了真正的智慧,那時候,一切魔都沒有法子來動搖你的心。
  

  修道人,好象眼睛那樣的清淨,不能容納一粒沙子。如果眼中有沙子,一定不舒服,總想法子把它拿掉。否則,身心不安寧。修道也是這樣的情形。這粒沙子是什麼?就是「貪心」。有了貪心,事事起變化,本來是清淨,有了貪心的念頭,便起了化學作用,將清淨的水變成穢水,不能利人,反而害己。
  

  我們修道的目的是為了脫生死,不是為求感應而修道。切記!不可有所企圖而修道,為求成就,為求感應,那是大錯特錯。
  

  古來人讀書是要明理,明白做人之道理,怎樣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學習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現在的讀書人都為名利。「明理」與「明利」兩個音差不多,但做起來是大相徑庭,相離十萬八千里。為名利而讀書的人,只想說讀什麼書才可以賺大錢,譬如想讀醫學,或科學,都可以賺大錢,而沒有想說:「我讀書是將來要為人群謀幸福;學醫是要濟世救人,利人利己。」
  

  忍,是最要緊,就是叫你忍你所不願意忍的事情。譬如我不願意挨駡,可是有人罵我,我都喜歡。我不願意挨打,可是有人打我,我更喜歡。我不願意被人殺,生命是很寶貴的,可是有人要殺我,這是了脫我一生的業障,是我真正的善知識,所以各位啊!學佛法要倒過來學,修道也要倒過來修。怎麼倒過來呢?就是你不願意的事,也要願意。可是你所不願意的事,也不是要你讓給旁人。
  

  最真實之修行法,修行有三秘訣:
  (1)真:不能虛偽,什麼事都要做真的。
  (2)誠:畢恭畢敬,很誠懇,不懈怠,不馬虎。
  (3)恒:恒常不變,恒遠不逾。
  凡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有真、誠、恒三心。做什麼事都有這三心,將來一定會有成就。
  

  多做功德事﹕凡是對眾生有利益的事,盡力而為之,這是修福。讀誦經典,研究經典,所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這是修慧。福慧是由栽培而來,若不栽培,始終沒有福慧。
  

  修道人最怕有煩惱,故說「煩惱無盡誓願斷」。斷煩惱,對修行者是當務之急。什麼境界來了,不生煩惱,這才是有定力。不生煩惱,就沒有那麼多私欲,私欲源於煩惱,而生出無明,隨著就有病痛。無煩惱並非沒有人來惹你,故你沒有煩惱,而是有人來擾亂你、碰你、打你,你都不生煩惱,這才真有定力。
  

  戒律根本只有一個,就是不自私。人要是有自私心,就會犯戒;沒有自私心,就不會犯戒。同理,人有自私心,就會犯法;沒有自私心,就不會犯法。
  

  戒律就是修行人的生命。如果犯戒,等於生命斷了一樣的悲哀。世尊在將入涅槃時,曾告訴阿難尊者說:「以戒為師。」由此可證,戒律之重要性。
  

  一般人認為命運有一定的安排,所謂「命有八尺,難求一丈」。不錯!但這是指平常人而言。若是修道人,就不在此數中。修道人,不要問〈易經〉,那是一般凡夫俗子所用的。修道人的生死尚且能了,何況其他的數呢?更應該超越出去,所以便要理會。

 

 

語錄篇 -- 發願學佛

  什麼叫佛法?佛法,就是世間法,不過是世間人所不願意行的法。世間人忙忙碌碌,奔奔波波,出發點無非是自私,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而佛法,是大公無私,是為了利益他人。學佛法,一舉一動都要為他人著想,把自我看輕了,捨己為人,不令他人生煩惱,這就是佛法。
  

  佛為什麼要度眾生?因為他看「是男子皆是我父,是女子皆是我母。」他的父母在六道輪回中受苦,所以無論如何他也要度眾生,希望他的父母離苦得樂。
  

  學佛的人應使佛教一天比一天發揚光大,而非一天比一天衰敗。如何發揚光大?首先要培養優良的品格,打好地基,建造高樓大廈就不會倒塌。重重無盡的樓閣,無一不是從堅穩的地基上造起。在修養方面,打好地基就先要敦品立德。
  

  不論大乘、小乘、佛乘,首先都是教人去除習氣毛病,去無明煩惱,去貪瞋癡。你若能把毛病都去除,與經義自然會相合;但若毛病不除,總也不能明白經義。
  

  大家拿出真心來念佛。念一句佛,虛空裏便有一度光明。若能懇切至誠地念佛,這光明便遍照三千世界,令三千大千世界的空氣化為吉祥,把染汙、暴戾,災難的空氣改變過來。
  

  我們天天念觀世音菩薩,可是觀世音菩薩是什麼意思呢?「觀」,是觀察世界所有的聲音。觀也是看,但不是向外看,而是看眾生的心。
  

  我們念觀世音菩薩,不要低著頭念,要抬起頭來,表示一種勇猛精進的精神,不要現出頹喪不振的樣子。
  

  如果你要學佛,必須勇猛精進,像一頭老虎,從高山跑下來,把自己的業障吞噬!


  切記!切記!學佛的初步,一定要修忍辱!就算他人真的要把你殺了,也不應該生出瞋恨心。
  

  學佛的人要:
  
  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
  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
  

  學佛的人,應該問問自己:我佈施是為了求名,還是為了要幫助他人?我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修智慧﹣﹣是為了要給人家看,還是為了真心修行?修道不是戴面具,不是裝模作樣,專給人家看,修道全靠自己用功夫。付出一分功夫,便有一分收穫;拿出一分誠心,則有一分感應。一切一切,都要真實不虛,切勿自欺欺人。
  

  學佛要多吃虧。永嘉大師有雲:
  
  聞惡言,是功德,此則鹹吾善知識,
  不因訕謗起冤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有人罵你,是幫助你向好,所以要「順逆皆精進,毀譽不動心。」不要因訕謗便起冤恨之心,應該冤親平等,一視同仁;否則怎樣表達無生法忍的慈悲力量呢?
  

  為什麼我們用功得不到相應?這是無量劫的習氣太深的緣故。所以,心中想向菩提路上走,事實上卻不願意向前走,總想向後轉。要知道習氣重,業障深,更應該把妄想放下,放下妄想,並不困難,只要把自己忘了,便沒有妄想。
  

  修念佛法門,就要時時刻刻都在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沒有停止的時候。醒時也念;睡覺時也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拉也拉不斷,扯也扯不斷,用劍斬也斬不斷。它的力量,比鑽石還堅固。你沒有任何方法能破壞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才叫做念佛三昧。
  

  念佛是這樣,念經也是這樣,持咒也是這樣。
  

  佛在世時,某次抓了一把土,問弟子曰:「你說我手裏的土多,還是大地土多?」弟子說:「當然是大地土多。世尊手上的土是很少的。」佛乃說:「得人身者,如掌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把人身失掉者,如大地土那麼多。
  

  禪宗這一門,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也就是頓教。頓教是由漸教勤修而成的,所謂「理可頓悟,事須漸修。」我們現在行住坐臥,就是漸修。等到有一天,真正明瞭,豁然開悟,就是頓。頓也沒有離開漸;漸也説明頓。一般修行人,他修什麼法,便說什麼法是最好的,是第一的;要不是第一,他就不會喜歡它,也不肯去修。你要是真明白,一切法都是佛法,皆不可得,便沒有什麼可執著的。
  

  頓悟是平時用功,用到相應,才能豁然開朗。如果平時不用功,就不會有頓悟。好象小孩出生之後,天天被熏習,到時候就會說話。他說第一句話的時候,好比開了悟。到時候就會走路,當他邁第一步的時候,也好象開了悟。他怎樣邁第一步呢?因為天天看大人走路,在這種環境熏習之下,自然而然地會走路。我們用功也是這樣,今天用功,明天用功,用來用去,功夫相應了,一念不生,沒有妄想,就會開悟。
  

  我們所犯的毛病,就是歡喜人家讚歎,愛戴高帽子。如有人讚歎一句,就感覺飄飄忽忽,迷迷糊糊。怎樣成佛?自己也不知道,也搞不清楚。若能持戒修定,有了智慧,便能「毀譽不動心」。誰譭謗你,心中也沒有一個不高興;有人讚歎你,心中也沒有一個歡喜。其實讚歎或譭謗是世間一種風。

  所謂「八風吹不動」,何謂八風?就是稱、譏、苦、樂、利、衰、毀、譽。如果被八種風一吹,心就動搖了,那是你的地基沒有打好。什麼叫地基?就是德行。人的德行不夠,脾氣就很大,無明很重;若有德行,脾氣也沒有了,無明也化了,化成智慧。所以我們修行就要培植德行。
  

  誰能把六根、六塵、六識,這十八界降伏,令它們不造反,誰就是菩薩。誰能把自己的感情收拾乾淨,沒有邋遢,誰就是菩薩。菩薩也不哭也不笑,隨時隨地都自在,無拘無束,無罣無礙,無煩無惱,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學佛的人,要在這個地方用功夫。
  

  我們要造一個極樂世界,怎樣造呢?首先要沒有七情。何謂七情?就是喜、怒、哀、懼、愛、惡、欲。把這七種感情調伏了,令它不造反。這時,心裏太平無事,什麼痛苦的事有沒有了。為什麼有痛苦?就因為心裏不太平;若是沒有諸苦,但受眾樂。這就是人間的極樂世界。
  

  在念佛時,也就是給極樂世界打電報。念一句佛,就打去一個電報;念兩句佛,就打去兩個電報。天天給阿彌陀佛打電報,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也有雷達,也有收電機。收電機和雷達是什麼?即是七寶池的蓮花。你念一句佛,蓮花就長大一點;你念念都是阿彌陀佛,蓮花就大如車輪。等你在西方極樂世界,你的一靈佛性,一靈真性,就投到蓮花去化生。等蓮花開了,你的佛性亦現出來,所以說「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信佛,能令我們得常樂我淨──究竟之樂,因此我們應信佛。但也並不是說只是「信」便可以了,也要依法修行。若只信而不修行,有如說食數寶,與自己本身了無益處,所以古人說:「道是要行的,不行則要道何用?德是要修的,不修則德從何來?」所以我們應該躬行實踐,常把生死二字掛在眉梢,把道、德二字放在腳下。
  

  為何說應該把道、德二字放在腳下呢?因為道德二字是為人的根本,如樹木之有根一樣。有了道德,我們才能立得住腳;反之,腳下無根,則無處可立,進退維谷,不能有所作為了。要是我們能把這二字實踐,那麼人格便可以立得住,而一切亦自然可以成功了。

 

 

 

語錄篇 -- 種下菩提

  業是一種最公平的懲罰,墮落不墮落,乃由感情來分別。只知有情,不知有智這種人,將來一定墮落在三惡道中。這是毫無疑問的。你存什麼心,就到什麼道中去。  

  凡是看不破,放不下,就是業障。障礙你不能上升,乃至障礙你出不了三界。凡是對著境界而生出一種執著,就是情感。見到境界,便生執著,這皆是情感的作用。  

  什麼是無明?簡而言之,就是黑暗,什麼都不明白。因為不明白真理,把心鎖上了,所以不能開悟。
  

  因為眾生有分別心,有善惡,有美醜,有是非,有黑白種種的問題,所以佛順眾生的心,而示現種種身,令眾生見到佛的身。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佛是隨類而化身。  

  什麼是正法住世?你老老實實去修行,不好虛名假利,不貪供養,就是正法住世。
  
  什麼是菩提心?我有一個很簡單的比喻;未發菩提心前,好象麵粉未下髮粉;一旦發菩提心之後,好象放下面種。久而久之,面便會長大。若問菩提心像個什麼樣子?本來它是無形無相,只是個覺道。覺者,覺悟也。即是明白,明白道理;不單是明白,還要修這條道。
  

  也可以用寶塔來比喻菩提心:這一座寶塔,無論它多高多大,必要從地上修起。地,就是我們的心地。要從地上建這座寶塔,使它一層比一層高。菩提心,也是從心地上建起,愈發愈大,愈發愈高。本來只是一點點,很小的,但逐漸膨脹,發大。功德圓滿了,最後可以成佛。
  

  所謂「自在」,就是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的境界。那麼,「自在」在什麼地方?在什麼地方自在?在什麼地方不自在?在聖人的地位就能自在;在凡夫的地位,就不自在。
  
  愚癡的人,不知因果的厲害,隨便錯因果,甚至不相信因果,撥無因果。有智慧的人,知道因果報應的厲害,就怕錯因果。無論做什麼事情,三思而後行。  

  古人雲:「君子之過,如日月蝕,人皆見之。即時更之,人皆仰之。」君子有了過錯,好象日蝕和月蝕一樣,人人皆能看見;若能及時改之,人人皆尊敬而仰慕。聰明人,有過必改;愚癡人,才有過不改。
  

  三災有大小之分﹕大三災就是火災、水災、風災;小三災就是刀兵災、饑饉災、瘟疫災﹕也就是災劫。三大災劫發生的原因:因為人有貪心,就發生火災;人有瞋心,就發生水災,人有癡心,就發生風災﹕所以三災是由三毒而生起的。我們人人都具足貪瞋癡三毒之心,此心一天比一天擴大,到了一定限度,就形成大災劫來臨!  

  世間法就好象一個大羅網,把所有人都捆住了。愛名的便被名網所捆;貪財的便被財網所纏;迷色的便被色網所縛。總而言之,被財,色,名,食,睡五欲之網,支配得顛顛倒倒,纏縛得透不過氣來。只可憐一般未明白的人,雖被網所捆還不知不覺;明白的人雖然知道,卻沒有法子脫離,只是徒增感歎而已。

 

 


語錄篇 -- 眾生皆佛

  佛陀曾經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人人皆有作佛的資格,不管信不信佛,將來都可成佛。由此可證,佛教不是獨裁的宗教,而是民主的宗教。

  我把所有的宗教,合併為一家,所以我把佛教叫做眾生教。因為誰也跑不出虛空法界外,誰都是眾生,故佛教乃是眾生所學之教。
  
  我又把佛教改為人教,因為所有的人,都有做佛的資格。只要專一來修行,最後會成佛。
  
  我又把佛教改名為心教,因為人人有心,修行是去妄心存真心。有妄心是凡夫;有真心是佛。

  菩薩以眾生的利益為出發點,不以自己的利益為前提,這就是菩薩的精神。 

  佛教從有史以來,沒有發生過戰爭,因為佛教的戒律,第一條就是不殺生,不但不殺人,就是其他的動物也不殺,而且還要放生,保護一切動物的安全,所以沒有戰爭。
  

  所有眾生的苦,我都承擔把它當作自己的;所有現世的樂,我把它回向給一切眾生。

  凡是惡疾,如瘧疾,癌症等,皆由鬼在裏面支配著,令人體內五臟錯位,四大不調,都是業障鬼在作怪。因為人夙世有業障,時間到鬼就來討債。也因為這個人的陽氣不足,陰盛陽衰,故鬼能得其便。你若能常常無煩惱,智慧現前,鬼便無隙可乘;一旦生了欲念、無明,鬼便容易鑽進來。以此類推,八萬四千個疾病,皆有前因後果。甚至蚊子咬你一口,蜜蜂螫你一下,及其他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因果互為經緯。人若明白這道理,則一點錯事也不敢做,一做錯就要受報應。尤其是修六度萬行者,更要腳踏實地,絲毫不能行虛偽。所謂「因地不真,果招紆曲」。

  這世界上無論好和不好,都是教人覺悟。好,就是教你覺悟好的地方;不好,就是教你覺悟不好的地方。 

  我們應該像燈一樣來照自己心內的屋子。有觀照的力量,便產生了因佛性的功能。 

  你應睜開自己的眼睛,把思想整頓一下,看一看,世上犯法之人,實在都是自私心引起來的。

  世界最大的仇怨,莫過於殺生。所謂「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你殺人之父兄,人必殺你的父兄。這樣的互相殘殺,永無止境。就因為殺生太多的緣故,所以果報來得很快。所謂「現世現報。」
  
  現在的人,為什麼生些奇怪的病症?一言以蔽之,就是從殺生而來的。你殺了眾生,眾生就來向你討命債。這種怪病,醫生也束手無策。那該怎麼辦呢?這就要真心懺悔,改過自新,多做有利益眾生的功德,才能消除宿現業。
  
  世界的好壞,關鍵在家庭。家庭教育好,子女的前途就光明;家庭教育不好,子女的前途就黑暗。雖然不能一概而論,大致上是差不多。所以身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謹慎,不可隨便。

  有人問:「究竟有沒有地獄呢?」我告訴你們,人活的時候,就在地獄中。你看,一般人煩煩惱惱,爭爭吵吵,沒有休息,無有停止,這不是在地獄嗎?這種人生有何意思?還有水災、風災、戰爭、人禍,亦是人間活地獄!再看,惡疾纏身,苦不堪言;癌症發作,痛不欲生。這豈非地獄?可是人還是看不破,放不下,捨不得,貪戀執著,又沒有慈悲心,見利忘義,趁火打劫,最後還是在輪回中打轉,無有止期。

上一篇(宣化上人開示錄(六)) 回目錄 下一篇(虛空打破明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