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嘛呢叭彌吽

 


白玉圖松法王(土絨活佛)簡介及懺悔續功德

圖松法王(土絨活佛)簡介

 

仁波切於西元1935年誕生於德格縣白哇地區,波美伏藏師巴登喇嘛為其取名為慈晨華丹。

貝諾法王與土絨活佛一切佛法口訣互相對照,貝諾法王親口讚嘆土絨活佛成就相互無二別,至今不分教派請益佛法者從沒間斷過,土絨活佛在文革時期,將身上僅存羊毛袈裟、羊毛鞋變賣成現,在房間做假隔牆,將天法經藏藏於內,才躲過文革殘害。

三歲時,土絨活佛被大班智達布瑪米扎轉世的大成就者額格旺波認證為蔣康活佛的轉世,並且皈依了額格旺波仁波切,法號慈晨華絨。六歲時,白玉寺依照格旺波仁波切(貝諾法王上師)的指示,全體寺僧及信眾非常隆重地迎請仁波切到白玉寺。在迎請的過程中,白玉寺的護法神白宗勝敵金剛,『從虛空中降臨』穿著白衣騎著白馬顯現迎接。當年親眼目睹的群眾,至今仍嘖嘖稱奇、讚嘆不已。

仁波切從小就顯現出超凡的智慧,所有的知識只要學一遍或僅僅見聞就全會了,所以他的老師說他是多生以前就如同薩迦班欽(大班智達)一樣的願力成就的人。仁波切非常精進好學,曾經拜白玉達唐活佛曲吉達瓦、噶陀堪布覺丹、堪布理丹、白玉堪布斯藍鄭宗、白玉堪布根哲等大持明、大班智達座下修學顯密佛法,成為佛學博士。後皈依與他世代有緣的龍多仁波切羅珠夏周尼瑪為根本師,從其座下聽聞了無上密法的一切灌頂傳承竅訣,證悟了自然光明心,成就了一切壇城的法主。龍多仁波切授權他為大圓滿心滴派的法主、傳承的核心。(仁波切的傳承事蹟在大圓滿傳承藍寶石一書也有記載)

文化大革命期間,白玉祖寺也和許多名寺古剎一樣遭到全面的破壞,變成一片荒敗的果園,但仁波切仍堅持留守。西元1982年開始,仁波切著手進行一連串的重建白玉寺的工作,先後完成了大殿、護法殿、佛塔殿、銅色吉祥蓮花光明殿、講經院、閉關中心、佛學院等工程。同時仁波切也逐步恢復並充實寺中的講經與實修活動,使白玉祖寺再度成為修學佛法、宏揚佛法的殊勝聖地。可以說白玉祖寺是在圖松仁波切的守護下重新茁壯。

仁波切發願要將五十年代被完全毀滅的珍貴噶瑪雕版重新刻制,1983年正式展開刻制工作,經過漫長的二十年歲月,仁波切過著省吃儉用、刻苦耐勞的簡樸生活,一點一滴地累積噶瑪印刷版的資金,終於完成了五萬多頁的噶瑪印刷版。其於藏傳佛教教法的傳承與宏揚竭心盡力、貢獻厥偉,令人感佩讚嘆。

 

※在汙濁黑暗時代,眾生執性念頭加劇,業力四大不調,極珍貴已稀有的大成就者悲願力,能為末法眾生,點燃勝義解脫的光明心燈,感恩。

 

 

補闕違犯一切三昧耶之教言。一切懺悔續王

敬禮上師  毗如遮那佛

百種遍主具德金剛薩埵  無二大恩上師前禮敬

清淨罪墮圓滿二資糧  九序酬懺實修撰此喜

欲求樂善者為利六道如母眾而觀想,勤修清淨二障及圓滿二資糧之方便法門,由其首原先已受別解脫、菩薩、顯密等所有一切戒,少有人守護彼等學處,特別密法入門灌無人未受,卻守護三昧耶者為無,有些毫無知悉祈要守護之戒律之三昧耶之意義,稱知者卻不知所守護之戒條,故將造成行者觸犯各種戒律及三昧耶,導自投生無間地獄等惡趣。

因此以強烈後悔相續,懺悔酬滿退失的一切戒律及三昧耶是非常重要,故所有懺悔經中極最殊勝,甚深究竟大眾渡水續品,無垢懺悔大續為基礎,空行極心要,及龍欽心髓之文武百尊之淨化惡趣以及金剛薩埵等十萬空行心命,金液喻之無上珍寶團,由多竹千法王(前世法名)吉美稱雷維瑟所編輯,極具加持力,依實修之次第。現在末法濁時自他眾人如法修行者希有,尤其衰退諸戒三昧耶之罪墮者,如雨降臨般之故,切急需要如此的修習,近期貝諾法王圓寂於法界數年,未見化身之月容,扎甲法王桑傑多杰之教導所聞,在所有白玉母寺及分寺要修聞五百尊之密法長壽淨惡之故,為白玉大僧眾全體修習之方便,白玉轉世之名:圖登巴桑(圖松法王)著,善哉。蘇南老師譯

緣起

  •  
  •  
  •  
  •  

        三、違犯

  •     缚,無數輪迴,久植惡習,今初入門,面對如此眾多戒條誓規、道淺障深,自然易多違犯,兼之心力薄弱畏難因循放逸,暫且不言即生解脫,猶恐難出三塗,實修教授中常說「墮犯四因」或「生罪四因」─無知、不敬、放逸、煩惱,是四種容易造罪違犯的原因,此外,噶陀派《龍薩金剛藏導引次第明釋》中引寂天之言:「所淨罪六門,能淨以四力」說六種違犯戒誓之途徑形式──

         1.時門:無始世世以來至今所造。

         2.行門:身口意三門所造。

         3.動機門:貪嗔癡三毒任一。

         4.遮戒門:違犯三戒。

         5.體性門:十惡業。

         6.對境門:於三寶退轉信心罪業。

由其所犯,既多且繁,真心求解脫著,應廣作聞思、知理知義、求離無知、澄心奉守、有過即改、日起有功,漸獲自在,得不逾矩,倘若置之不理,罪復更增,將永無脫出六道苦趣之期,《法句經》卷上:「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渧雖微,漸盈大器」
    一般犯戒之業雖需圓具事〈事項對像〉、想〈思維〉、加行〈行動〉、究竟〈完事〉四支,成─墮犯,若四支未全,卻不作對治、懺悔、一任如故,喻晝夜六時之一時則成「喻時之墮」,《功德藏疏》並說如是逾一晝夜為違,逾一月為退,逾一年為越,逾兩年或三年為蝕,依據時間久暫,雖各有懺法,然有些論著主張「蝕」,是罪再無可懺,《公得藏疏》引「金剛日莊嚴續」說,不惜性命、猛力精進於師所授之法懺悔,仍可還補。

藏諺:「罪業本身非功德,罪起能懺亦其德」故為求解脫,知曉學處、明所犯過、悔罪自新、作懺還淨,便極重要。

五、本續

  •     「補闕」係還補過犯錯失,復元無闕,因何補之?即本續所宣說;「違犯」、身口意三門有違背冒犯佛聖所制規約準則,「一切」括盡小乘大乘顯密九乘諸道,「三昧耶」誓句,領受顯密諸戒及灌頂誓言時,口中心中承許堅守金剛敕諭之諾,「教言」由請法者結集而成〈《持明顱片續》所予之定義〉,「一切」同上,「懺悔」同文前述義,《喜金剛難疏具智》云:「以彼由心分別中能救護,故為續」。

 

    又,「續」為相續、連續,其道中成熟解脫、果各悉地,相續不絕故、口訣傳承故、禪定覺受無間故、法身自性常故、報身受用不絕故、化身利生無間故、法身自性常故、報身受用不絕故、化身利生無間故為「續」。

(內文無垢懺悔續撰、法護譯文)

 

 

 

 


回法開示回仁波切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