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嘛呢叭彌吽

 


入菩薩行論 第一課

入行論第一課

首先我們要講攝受的動機:為了度化一切眾生,去聽聞如來的教法。今天所聽聞的法是佛陀的教法,一切教法的集合就是三學(戒,定,慧 ),只有如法學習這三個法門,才能得到正等正覺的果位。同樣地,要如法學習戒、定、慧這三個法門,就必須要了解三藏十二部,要多聞,多思維,多觀修。

往昔,大概一千六百年前,佛陀降生在印度,為了度化眾生,廣傳了無數的法門,之後龍樹菩薩和彌勒菩薩將佛陀的教言進行整理,他們是佛陀教法總結的最大成就者。

有第二佛陀之稱的龍樹菩薩和證得十地菩薩的彌勒菩薩,著作了中觀五部大論,講的是空性智慧的法。因此,要求得正等正覺的果位,就必須學習戒、定、慧;要了解戒、定、慧,就必須研究學習龍樹菩薩著的《中觀論》和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等五部大論,這些都是講空性的部分,無論在印度或西藏,這二個傳承都非常有名。

無數的眾生本質都是痛苦的,這就是輪迴中行苦的存在。我們會面臨往生,臨終死亡後會投胎到六道裡。六道輪迴的一切皆是行苦的本質,受種種痛苦。六道裡好一點的是人道,人道屬欲界,欲界裡人類屬於南贍部洲(其它還有東勝身洲,北俱盧洲,西牛貨洲),可以得聞佛法。獲得人身,應該和其它動物有所區別,因爲我們有思考的能力。有人覺得這一生過的平安、順利、健康,那爲什麽還要修行呢?如果有這種想法就和動物沒有區別了,因爲動物也是如此;餓的時候會找吃的,冷的時候會尋找溫暖。而人類比動物更有智慧,並不只爲了這一生的幸福,要爲來世也能獲得幸福,所以要如法的行善,爲未來規劃,不能空耗人生。人生的特徵,具備了什麽特質,在寂天菩薩的論著裡都有提到,這些後續會講到。

人擁有思考的能力和智慧,運用這二點來修行是很重要的。佛陀傳授解脫,善道的法門,但要不要趣入善道?要不要獲得解脫?是眾生自己的權利!要過的快樂,是自己能掌控的;要過的痛苦,也是自己所掌控的。一切靠自己,不是由別人决定的,這也是佛陀所說的教言。我們成爲一個人,擁有很大的智慧,不僅要此生的快樂,而且要來世永久的快樂。這就是修行、行善的重點。

很多人對於法會,尤其是喜歡參與消災除障的修法,覺得很殊勝,對有關說法講經的課就不願意參加。雖然參加法會有功德,但對於自己來說,幫助不大,法會只能消除此生的障礙,沒有辦法消除來世的障礙。聽聞佛法能轉變自己的心態,修正自己的行爲,能消滅生生世世的障礙。聞法的利益是無上的甘露,所以大家在聽聞佛法上要重視起來!

佛陀的教法總集,就是龍樹菩薩傳的中觀五部論和彌勒菩薩傳的五部論,這些是佛陀教法的精華,都講到見,修,行,果四個部分。

首先是「見」,龍樹菩薩的《中觀智慧論》裡有闡述,佛教的「見」是空性部分,「明心見性」是究竟的果位及目的。

然後是「修」,要達到明心見性,要如何去持修?如何觀想?如何思維?這些在印度聖天菩薩的《中觀四百論裡》有論述。

「行」就是今天所傳授的《入菩薩行論》,就是行爲,累積行善,行持六度波羅蜜,不能造做惡業,要成為一個行善的人,學習菩薩的行爲,也就是入菩薩行。見、修、行圓滿後,就是「果」的部分,月稱論師在《入中觀論》中有論證,要求得正等正覺的果位,或達到明心見性,就要了解以上的論著。

今天要傳授《入菩薩行論》,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動機,將過去、現在、未來的善根福報,迴向給眾生離苦得樂,今天聽法的目的及動機就是爲了度化眾生。

《入菩薩行論》的作者是寂天菩薩,外號叫「巴速庫」,他是古印度那爛陀寺著名的成就者。一般來講,要先說明作者的事蹟,讓大家對此著作和作者升起强烈的信心後,這樣學習會生起難得感恩之情,才會倍感珍惜!今天因爲時間不夠,沒有辦法詳述。

聞法時不要講世俗的話題,這是講經的規定。但現在聽的是一般的世俗人,如果全講佛法的語言,大家不容易了解,所以講解此論時,會用白話的方式,便於大家理解。另外,這個課程只有每周一堂,一堂兩小時,建議法友們盡量不要缺課,除非有重要的事情。雖然剛開始聽聞這個法門,會有典不了解,但不間斷的聽聞,會有一個好的緣起。此論是印度大師所造,而非西藏的某個上師所著作,是非常殊勝的。如果聞法過程中有缺課,會造成不好的緣起,以後聞法學佛上面會有不好的因緣。事情規劃後就要圓滿完成,這樣才有好的緣起!希望大家盡量參與,圓滿整部論典。

聽聞《入菩薩行論》,算是作一個廣大的行善。這個法門是所有佛法之精華,所謂中觀明心見性的「見」的論典,而這個論典是由印度無上成就者寂天菩薩所造,能在這裡聽聞,是往昔積累了很多的福報所致,但也會有很多障礙。這當中,所謂的法有很大加持力,廣大行善中出現障礙時,不要被障礙帶走,而要掌握自己的心,對佛法要有信心、誠信,心不能迷失。所以,攝受廣大發菩提心的動機圓滿後,就要講論典了,論典分前行,正行,結行三個章節。結行是功德迴向的部分,正行是論典的中間部分。


《 入菩薩行論 寂天菩薩造 》

梵語:菩提薩埵渣呀阿巴達繞 漢語:入菩薩行論

首先是論典的名稱。在印度稱「菩提薩埵渣呀阿巴達繞」,藏文叫做「甲兒格」。甲是廣的意思,格是白,是廣大國土裡穿白色衣服之意,意指印度。藏文甲納,甲是廣的意思,納是黑,往昔在中國大部分穿黑色的衣服,所以廣大的國土裡穿黑色衣服,意指中國。「甲兒格」的印度文就是「菩提薩埵渣呀阿巴達繞」這個名稱,是當時印度裡四大語言裡最爲崇尚的一種語言,就是梵文。

「菩提薩埵」意指菩薩,「渣呀阿巴」指「入」、「行」之義,連在一起就稱為《入菩薩行論》。無論是物質還是有情,都會有名稱。此論是從印度迎請到西藏,通過翻譯師翻譯爲藏文,爲什麽論典要保留原來的印度梵文?因爲當時印度四大語言裡,梵文是天文,往昔所有的佛陀都用這種語言來傳法,所以才保留此文。今天能聽聞到這句梵文,心緒中會因此而種下很大的福田,會有好的緣起,在相續中播下解脫的種子,未來也能以此語廣傳佛法。

首先《入菩薩行論》在藏文有菩薩的意思,其中動詞是「行」,是正道的菩薩們所做的行爲,要趣入學習菩薩的行爲。釋迦牟尼佛也講到,任何的論典都要取一個名字,不然大家不知道裡面講什麽內容,所以此論典的名字,一看到就知道裡面講的是什麽意思,是根據內容意義來命名的!


敬禮一切佛菩薩!

這是譯師的頂禮句,著作論典的寂天菩薩首先頂禮諸佛菩薩!頂禮的目的是圓滿自利和圓滿他利二個方面。自利方面,寂天菩薩先頂禮,希望著此論能圓滿,沒有違緣障礙;他利方面,爲了將來的眾生聽聞論典,無論是聽聞,思維的人,都能累積廣大資糧,所有讀此論,研究此論的眾生都能消除障礙。

往昔在西藏,國王訂定法律,譯師們在翻譯時都要先頂禮,並且爲了分辨三藏十二部,將所有經論分爲經部、律部、論部!如果論典的內容是律部,就要頂禮正等正覺的佛陀,因爲戒律方面的因果非常細微,唯有佛陀的盡所有智,如所有智才能完全了達。如果論典的內容是論部(論部大部分是講〝戒定慧〞中的〝慧〞),就要向文殊菩薩做頂禮。如果論典的內容是經部,經就是所謂的諸佛菩薩修行的見,行修的部分,都是佛和菩薩們所做的修行次第,就必須向諸佛菩薩頂禮。從頂禮方面,可以了解到「法」是屬於經、律、論哪一部分內容。

上面所講,已將前行部分講解圓滿,下面講正行部分。

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諸應敬我悉禮。

佛陀也是法身佛,是心之本性-如來藏。法身佛顯現了報身、化身,自利圓滿顯現法身佛,他利圓滿就顯現色身佛,色身佛包含了報身佛、化身佛!佛子,則指正道的菩薩,諸佛菩薩,不僅僅指佛菩薩,也包含羅漢,退轉不退轉的羅漢,這些都是應頂禮的對象。羅漢並非應當皈依的對象,但也是我們應禮敬的對象!

這二句也能代表我們不共的皈依,藏文翻譯是佛陀的意思,佛是指佛法,佛子是僧眾。

一切的佛、佛子、菩薩們都是頂禮的對境,也是求皈依的對境,這二個對境比我們有證量和成就!在世俗諦,比我們有學問的、地位高的,都會對他們恭敬。從佛法上來講,我們都是修大乘的行者,而這些佛、菩薩都是大乘裡最無上的行者,我們與他們同一行道,所以是我們皈依禮敬的對境。但小乘羅漢是頂禮的對境,他們的功德,證量比我們大,但修行的行道不同,所以不是皈依的對境!

今當依教略宣說,趨入佛子律儀法。

這二句是說頂禮的目的,承諾做一些佛法的精華,向三寶頂禮的目的就是佛法的要點,「戒、定、慧」三學的一切的要點,意指往昔佛陀、菩薩們所傳的教法,在此寂天菩薩做一個略說,也是承諾無論遇到生命上的違緣,也一定會完成。凡人的承諾和成就者的承諾是不一樣的,成就者一旦承諾後,即便放棄生命也會完成!我們平常做事情也應該如此,一般不輕易承諾別人,一旦承諾後,遇到違緣障礙也無論如何一定要完成!

戒、定、慧三學裡最重要是戒,也就是律的部分。寂天菩薩著作此部分,要學習一切的佛菩薩的行爲,就要了解戒、定、慧的部分,通過經典、論典的學習去掌握。因此寂天菩薩不是自己臆造,隨便寫的,而是依照往昔佛菩薩的教言和教典來著述的。

此論未宣昔所無,詩韵吾亦不善巧,
是故未敢言利他,爲修自心撰此論。

禮敬承諾之後,寂天菩薩謙虛地說明此論的內容,並非前所未有,往昔佛菩薩、高僧大德沒有講過的,他也不會講,所講述的內容都是以往佛菩薩、高僧大德們說過的;所說的文法、語氣方面沒有那麽優美有深度,不擅文言文或者其它優美辭藻,而且也沒有爲了度化眾生的大發心撰寫此論!若是不想利益他眾、文詞不好,也沒有什麽前所未有的新內容,爲什麽還要造這部論典呢?目的是爲了修持自己的心。反面去思考就會了解,這是寂天菩薩自己謙虛的說法!寂天菩薩是一個證道的大成就者,他自謙語言方面沒有那麽的優美,是爲了斷除自我的傲慢。很多人做一些論典,寫點東西,就覺得自己的文字特別美,寫的東西特別好,容易升起傲慢的心!世間八法裡,被人讚美就歡喜,遭受批評就難過,這正是寂天菩薩超越這些境界的象徵!另外,寂天菩薩說自己沒有利益眾生的心,造此論只是爲了修持自心;反過來想一想,世間很多人寫點東西,做點事,就說自己是爲了利益眾生,要幫助很多人,也會升起傲慢的心。爲了斷除傲慢,寂天菩薩才會這樣說,這是世俗諦的部分。從勝義諦部分來說,寂天菩薩當然有利益眾生的廣大菩提心,他是證道的菩薩,不分日夜時刻慈悲地觀照眾生,度化眾生!

循此修習善法故,吾信亦得暫增長,
善緣等我諸學人,若得見此容獲益。

寂天菩薩所做的論典,對於修善果,過去有累積行善廣大功德的眾生來說,聽到這個論典可以修善,並使功德增長;或者是跟他有善緣,有根器的眾生聽到這個論典,也可以修戒定慧三學的法門,對於這些眾生會有廣大的利益。

以上就是做此論典的意義!首先要了解的是一部論典中,分爲好幾個內容、意義,論典的意義是什麽?這個論典的意義是戒,定,慧,其中又以「戒」最重要,要了解的是「戒」的部分,也就是這次所學的菩薩戒的部分。我們如何了解菩薩戒呢?必須進入此論的章節,才能深刻的了解。

內容及目的,學習內容後沒有受過菩薩戒的法友,可以獲得菩薩戒,得到了菩薩戒可以增長功德;如果失毀,違背過菩薩戒的法友可通過拜懺,在此次學習中重新獲得戒律。

意義方面,了義是究竟的果位,是通過這個論典,見,修,行得到的果位,就是正等正覺如來的果位!
接下來是因緣或者次第,要證得正等正覺如來的果位,要靠態度、動機、行爲,因此如法的動機態度,才能獲得正等正覺如來的果位。動機、態度也是緣起次第,就需要靠學習論典、觀修、聞思,了解如何攝受動機和態度,所以論典也是動機,態度的緣起。論典的內容就是講菩薩戒,也是菩薩戒的緣起,菩薩戒能如法攝受,受菩薩戒後能如法的升起廣大的發心或者是如法的態度,前面和後面是有關聯的,是有緣起的。

因此,論典中這些都要了解,論典的意思、內容,還有論典的關聯,得到的果位、緣起。

回法開示回仁波切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