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之「三量」應與「四預流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即「聞思修證」)之精神相符,從而開展出佛教知識學上的架構;這在印順導師《中觀今論》「中道之方法論」談「三量」即如此認為。

中觀今論-第三節 聞量‧比量‧現量

第三節 聞量‧比量‧現量

中道是諸法的如實相,是無作無為本來空寂的,離文字相,離心緣相的。這離一切能所相待,唯證方知的中道實相,如何可以文字去論證,以觀慧去觀察呢?因明的方法論,不能探究深理,中觀的方法論,又焉能觀得到真理?依語言文字及觀慧去觀察離言的實相,這是極重要的問題。現在,就以現量、比量、至教量──也名聲量或聞量的三量去說明。

修學佛法以及中觀,初步應從親近善友,聽聞正法下手。所聽聞的,雖不是諸法的實相,但這名言章句,是佛、菩薩體證實相,為應眾生可能了解的機宜而建立的;我們依此方便,可以漸次昇進,以到達與佛同樣的證悟。佛所說的正法,稱為「法界等流」,這並非與中道實相──法界無關,而是中道的影像教,如指月的手指不是月,卻確有標指明月的作用。了解法界等流的教法,須具有純正的信心,以信心去接受古聖先賢的指示。要知道:不單是對於尋求正理,需要聽聞(此聽聞,實不僅是用耳聞的。如說:「般若從三處聞:從佛聞,弟子聞,及經典聞」。所以這是包含聽受師友的教授,以及自己從經典中去參研),就是世俗的學識、技能,也沒有不需要聽聞的。小孩以父母的是非為是非,學生以師長的指示為正鵠。即成年後自己得來的知識、技能,雖不從父母師長處得來,一部分為自己經驗的發見,因而修正父母、師長的意見;然而主要的,還是由於社會共同思想的熏陶得來。所有的知識,十九從聽聞得來;聽聞得來的正確知識,即是聞量。在佛法,即主要的要從流行於社會中的佛教思想,以及由佛弟子展轉傳來的教導。我們於佛法以及中觀的認識,就必須從聽聞正法入手。這在三種般若中,稱為文字般若。如信心不具,不能根源於教典的多聞熏習,即不能於甚深的佛法有所了解。離此至教量而專談現量、比量,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世間的正確知識,雖無不合於現量及比量,然我們所有的一切知識,決非一一經過現量與比量的證明。如對於古代傳來以及現代的社會思想,概不輕信而一一要經過自己的現比證成而後信仰,這是怎樣違反世間的現實?所以聞量的文字般若,可能有缺點,但永遠是修學佛法的始基。

 

由聽聞正法,進而如理思惟,法隨法行。即從聞而思,以便從思而到達修證;即以思慧為主而兼攝聞慧、修慧──實際觀察的階段,名為比量。中道的正見,即由比量而來。三種般若中,此即觀照般若。觀慧的尋思、抉擇、審察階段,如為世俗事相的觀察,不淨觀、慈悲觀等,即因明式的論理方式,也是可用的;但在探究究極真理的抉擇、觀照,那非使用中觀的方法不可。中觀法,不是從形式的差別去考察,而是從內容的彼此關涉中去考察;是從緣起法──內在相依相待中,更深入到事事物物的本性去觀察的。由緣起法以觀察無自性的因果事相,即從緣起到緣生,這是隨順世俗的中觀法。依緣起法以觀察法法無自性的本性,洗淨眾生的一切錯謬成見,即從緣起到寂滅,這是隨順勝義的中觀法。隨順世俗的中觀法,是基於緣起的相依相待,相凌相奪以觀察一切,也不會與因明的方法全同。特別是:依緣起相依相待,相凌相奪的觀法,隨順勝義的中道而傾向於勝義──「一切法趣空」的觀慧。觀慧雖也觀察不到離言的中道勝義,而依此緣起觀,卻能深入本性空寂,成為深入中道的不二法門。中道離一切相,但即為成立緣起的特性,中道即緣起的中道;緣起的因果生滅,當下顯示這空寂的真理。譬如江水在峽谷中,反流而激起狂浪,然同時他即反歸於平靜,而且直趨於大海。在這怒浪狂躍時,雖未能想見海水的一味,但能順此水勢而流,即必有會歸大海的可能。從緣起法以觀察中道,也即是如此。文字(即總攝一切名相分別)性空即解脫相,趣入離言是不能離棄名言的。所以說:「言不是義,而因言顯第一義」。有些人以為真理離言,甚麼也不是,任何觀察也觀不到中道。於是無聞無慧,要離一切的論法、觀法而直入中道。那裏知道這是不能到達中道自證的,這只能陷於無想的定境而已!唯有中觀的觀法,是隨順緣起性空的中道觀,是緣起而性空的方法論,也是隨順勝義的方法論。蓮華戒在《中觀光明論》裏也說:「何等名為了義?謂有正量,依於勝義增上而說」。「言勝義無生等,其義通許一切聞思修所成慧,皆名勝義,無倒心故」。《中觀莊嚴論釋難》說:「何謂無自性性?謂於真實。言真實者,謂隨事勢轉比量所證真實義性」。中觀的教法,即我們的聞思修慧,雖不是離言的,而能順流趣入離言的中道。

 

依此深入中道正觀,精勤修習,將根本顛倒的自性徹底掀翻,直證真實,此即無漏現量的自證,也即是中道的現觀。三種般若中,此為實相般若。此實相般若,才是真般若;前二般若,是達到此實相般若的方便,所以因得果名,也名之為般若,為中觀。要到此田地,須依中觀的方法論。所以我們應以信順中觀教為本,進而運用中觀的方法以觀察真理,以趨入中觀的現證。聞量、比量、現量三者,在正觀真理的過程上,是有著連貫性的,必然的關係性的。忽略此點,縱以為理事圓融,而實際上必然落於兩邊!

http://yinshun-edu.org.tw/zh-hant/Master_yinshun/y09_04_03

唯識告訴你成佛是“轉識成智”,只有這一轉。是一個東西,把你轉過來就成佛。凡夫也是人,佛、聖人也是人,轉凡夫成聖人,只是這一轉。所以轉識成智,八識轉成四智,前五識轉成“成所作智”;在凡夫是識,在聖人得道叫做智,智就是般若,成所作智——前五識。第六識意識轉了,轉成“妙觀察智”;第七識我執的這個作用,轉成“平等性智”;第八阿賴耶識轉成“大圓鏡智”。這叫“四智”,轉八識為四智,這時凡夫成佛。轉識成智,這唯識的道理。所以成佛的了,不是功夫的了,是智慧的了。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的成就。智慧成就,是轉八識為四智,轉識成智。

 

那麼八識轉四智呢,我們曉得順便提到禪宗裡頭,說六祖到底是開悟的人,六祖就講過,轉八識為四智,是——轉其名而不轉其實。還是這個東西,轉了,轉其“名”,這個理上轉了、名詞上轉了、現像上轉了,這個實際本質的還是這個東西——轉其名而不轉其“實”。是這個道理。

唯識學有三量,這個“量”有三量,這個名詞必須要記得:現量、比量、非量,這三個量要記得。實際上還有個名詞,在三量以外還有個“聖教量”。

我們曉得,這個現量,“量”是什麼東西?首先要搞清楚,量是一個邏輯上的觀念。勉強拿現在觀念來講就是“範圍”,這個是眼睛當時的現量,等於一個照相機對好了一個鏡像的鏡頭,這個是現量,照相機就呈現出來,這個叫現量、現量境。呈現出來。

那麼現量在唯識學上的名詞,用處最多是意識方面的比方。意識方面這個三量比方用處比較多。因為說我們這個意識的現量,意識就是我們譬如講打坐吧,我們拿證成道理來講,作功夫求證,一個人打坐坐起來,六根一擺,身體腿一盤,手一收,這個時候,也不要念佛、也不要修氣功、也不要念咒,什麼都沒有,這一剎那一擺的時候,心裡頭什麼都不去分別,這一剎那之間,就是六根的現量擺在這兒,裡頭沒有思想,可是都知道,這是意識清淨的現量,意識境上的現量。

所以講我們參禪的,或者修密宗的,或者是修淨土的,譬如淨土宗經常講一句話:念佛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 “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話念到阿彌陀佛都沒有了,念不起來了,想不起來;不是想不起來,沒有阿彌陀佛這一念了。可是你說我睡著了? ——不是睡著,很清醒。那麼心裡有別的雜亂思想沒有呢? ——沒有;雜亂思想都沒有,阿彌陀佛也沒有,他這個時候就是意識的現量。

那麼這種現量的境界,參禪的,修密宗的,乃至於是這個念佛,經常會呈現。實際上有時候人,普通一個人乃至一個寫文章的文人,一個藝術家也經常碰到這個境界。一個文人,思考一個問題,想寫文章,寫寫寫……有時候下筆啊,筆拿著,呆住了,好像怎麼……沒有思想了。可是說,前面一個人過來知不知道? ——知道啊!街上有車子是否聽見了? ——聽見啊!什麼都知道。知道以後,可是呢,一下好像停頓了,也可以說這個時候是很輕靈,心境很空靈。這個情況是意識的現量。

所以一般學佛的人,乃至一般哲學家、心理學,把這個第六意識的現量到達了這裡,加上自己意識的比量,比量就是比較性的,“哦!哎喲!這個就是道!”這個是比量。怎麼比量?比量不是你那個原有的知識,(而是)比較性、相對地來下註解。所以世界一切的學問、一切的理解都屬於比量,沒得現量。到現量來的時候沒有比量。勉強拿邏輯來講,這個心理是絕對的,不是相對的。

那麼現量的境界,就是以第六意識這個現量境界,就是我們普通講,六根大定,六根清淨,不過是現量而已。 “一念不生全體現”,意識的現量而已。乃至密宗所講的,像西藏的密宗最高的無上瑜伽的大手印,這麼一拍之下,萬念皆空,認為這個​​大手印是道,實際上還是第六意識現量而已,沒有什麼。不過有許多人因為在這個地方悟到,認為就是悟了。這個時候悟了,大家沒有智慧的比方,他就錯了。這個是現量中間你起了一個比量的念頭了——“唔!這一下是空,這個就是道,這個是本來面目。”實際上,這個是比量的作用。

所以現量在第六意識用的最多。我們第六意識,平常我們所有的思想,任何的學問(都是屬於比量。)比量就是分別意識,就是意識在分別。那麼這個意識的分別,習慣性地,比如我們一個學哲學的人,經常他講話、他的動作,乃至於做人,我經常,因為我們也教哲學,經常我就笑那些哲學系的同學,你看那個一身的細胞都變成哲學了,那個樣子都是哲學味,成了神經兮兮的樣子。他那個比量的意識已經形成一個意識的形態了。就是說每一個思想,他構成一個習慣了,所以我們現在心理學一般的翻譯,叫“意識形態”。這個習慣性的意識,這個比量的作用,已經變成了一個固定的形態了。這是凡夫境界的心理,是屬於比量。

一般人講唯識都在觀待道理上說到這樣已經很了不起了,況且很難到達。如果拿證成道理來講,你這個現量也就是比量,這個意識的現量是比量。這個道理。

至於“非量”呢? “非量”有幾個解釋。我們普通的人,一般不管你學問多好,乃至於說拿唯識的道理,一般哲學家沒有悟道、證道以前,你哲學家、邏輯學家、不管你什麼高明,統統在比量的境界,沒有得道。意識的現量都沒有拿到。比如我們舉一個例子,西方有名的哲學家笛卡兒講了一句話:“我思即我存”(我思故我在)——因為我有思想,所以我存在。這句話拿唯識道理(講),他在比量上玩,意識的現量都沒有看到。意識現量看到的時候,意識現量那個時候不起分別,無所謂我思了。所以有我在思想,這個思想——這個是意識作用,這個意識是比量境界,不是現量。那麼至於這些個亂七八糟的思想,乃至於說一般有精神病的、神經病的那一種思想,一個人或者是受情緒影響,思想想歪了的,一個人想到無緣無故情緒、心理情緒變化影響,受它的牽其走,或者是心裡非常高興、非常悲哀乃至於想自殺,乃至於有時候高興起來,“幾度心狂欲上天”。 “每(一)回渴飲思吞海”,渴時海水說不准也能用酒杯一樣把它喝下去;“幾度心狂欲上天”。這種境界——非量,非正常的思想。可以說是——幻想。幻想的境界說輕點是“非量”。我們拿這個三量先作介紹。先來研究意識的(三量)。

我們現在介紹的,拿第六意識做個目標來說明這個三量的作用。可是唯識所告訴我們的?整個的這個世界,宇宙萬有、這個世界、物理世界以及我們的身心,一切擺出來,是第八阿賴耶識的現量。這問題來了。這個整個的世界,這個宇宙萬有,太陽月亮星星,山川人物草木,乃至雲怎麼樣飛、風怎麼樣吹、水怎麼樣流,乃至我的身心怎麼樣活著,這一切滿眼萬像是第八阿賴耶識所呈現的現量境。

《楞嚴經》上佛告訴阿難:“虛空生汝心中”,整個的虛空在你的心裡頭,“如片雲點太清裡”。整個的虛空、整個的宇宙、無邊的宇宙在你心體裡頭、在我們自己心性的本體裡頭,不過萬里虛空當中的一點雲那麼(微小)。你看他講我們的心量有多大! ——“虛空生汝心中,如片雲點太清裡”。何況其他的世界、十方世界還依虛空所生呢!整個的十方世界還包含在虛空裡頭。就是說,這個文章反過來:整個的——比如地球、星球、月亮、太陽在這個虛空裡頭。但是,佛說整個的虛空在你的心性本體裡頭,不過是萬里青天裡頭一點灰塵而已。就是說我們的心量有如此之大。那麼,這樣看來《楞嚴經》所提出來這個要點,唯識所講的:這個山河大地是第八阿賴耶識的現量,同一道理。

修小乘人的路線有兩個路線:一個路線是討厭世間,討厭物質,要離開外物好像才證得內心的清淨,才能得道。實際上都在玩弄意識!對不對?第二點呢,小乘的見解呢,把外物——外面的世界,同精神的“心”分成兩個世界,等於柏拉圖的西方哲學的分類法——精神世界和物理世界,分成兩個世界。實際上非也!就是說整個的三千大千世界,心與物這兩方面,都是第八阿賴耶識的現量。就是等於我們現在所講心物一元是一體。

根——就是前五根,眼、耳、鼻、舌、身。意——意識的思想。身——就是這個肉身、這個身體。身,特別著重提出了這個身。根、身。因為根呢,是生理上的機能,前五根。身呢,把機能包含進來,整個的身體,活的這個身子,乃至死了的這個身子;器,是物理世界。 (根身器)都是阿賴耶識所呈現、所變出來的,這個現量。

如果進一步由阿賴耶識的道理講,即使非量與比量,也都是阿賴耶識的現量。但是要加一個註解,這個現量是將阿賴耶識呈現出來幻有的、幻有存在的這一剎那;這一剎那又要加註解(所以唯識的道理處處要用到邏輯),這一剎那— —萬古千秋也只是這一剎那。等於佛經說,你看每一本佛經只有“一時,佛在哪裡……”萬古千秋,無前後際,只有“一時”。這個道理要了解它。

三量:亦名識量,共有三種量,即是現量、比量、非量。此與三境相關,了境的智識名為量,在此三種智識中,前二種是正確或近乎正確的,第三種是不正確的。

1.現量:緣性境,能量與所量,皆現在前,識於境界,親證無謬,得其真相,無有虛假,只有事實,不帶名類分別故。

2.比量:緣正確的獨影境,所量之法,不在現前,藉餘諸相,而觀彼義。係由推度而知,解義無謬。如遠見煙,知彼有火;由諸習氣相續現行。所觀事理雖不現前,推比得知,方便無差,契合事理,故名比量。

3.非量:緣不正確的帶質境及獨影境,與事實全不相符,僅是意識,是無始以來的分別,名言習氣,顛倒分別性相,如眼有病,見到空中有花。又有暗夜見麻繩執以為蛇;見樹樁執以為妖怪;由五蘊聚合,執以為真我,境雖現前,量則全非,故亦名為似現量。

三性:即是識性,共有兩類三性,一類是從道德標準而言,即是善性、不善性、無記性;另一類是從識所領境的真妄差別而言,即是遍計所執性。

第一種叫「現量」,我們心識用「現量」來測量境界.這樣的測量境界是準確的:那什麼叫「現量」呢?

現在前境

第一個我們先看「所量的境界」,「現量」所量的境界要現在前境,這個境界不是過去的境界,也不是未來的境界.明天的事情.後天的事情、明年的預言,那個都不叫「現量」。所以我們講「現量」.就是對於「現」在前境的境界,「能量的心」.和「所量的境」都現在眼前,就是針對現在前面的境界作一種判斷。

真實不虛

現量怎麼判斷呢?測量的結果是「真實不虛」.「得其實相」,得其實在的相,不是在這個境界上起虛妄衍生的相,如幻象,或者錯覺。為什麼要特別講「真實不虛」呢?因為我們現在前面的境界有很多是虛的:比如說,貧血的人,一蹲下來再站起來,就會滿天金星,那些滿天金星是幻象,不是真實不虛的。

親證無謬

怎樣才能夠作這種現量的測量呢?要「親證無謬」,「親證」就是要你親自去驗證,而且「無謬」,「無謬」就是契合真實的事理。這個叫「現量」,所以這個「現量」是「離分別心」的,不是經過分別揣測的,不是經過分別、揣測、推論的,講嚴格一點,「離名言分別,離種類分別」。

 比喻現量

雪公老師有一個比喻,分古和今來比喻。在古時候比喻.「見屋解屋」,當我們眼識見到這個屋子,你就直覺的那個是一個房子,然後「不加名言」,什麼是「不加名言」?就是說不能說這個是一個鬼屋,那如果說這個是一個鬼屋,就是說你以經驗虛妄分別。,然後也不加「種類分別」,到華盛頓那個地方,那個房子就是房子,如果你說這個是白宮,是美國總統住的白宮,加一個白就是種類,已經開始歸類了,是白色的房子,這些加上名言,加上種類分別,這個就已經落入後面了,這個已經不是「現量」了。所以,如果我們對於境界這樣的一個判斷的時候,沒有好惡、沒有恐懼、沒有憂患;好惡、恐懼、憂患這些都是額外的感覺,是在這個境界起別異解後,起的額外感覺。所以我們第一次研究唯識,講那個元曉大師他晚上不管那是什麼地方就住進去,住到墳墓裡面丟,他也不曉得那是墳墓,住了一晚無夢,為什麼?因為沒有分別,所以住的很安心。但是第二天才發現這是一個墳墓時,那個晚上就出問題啦!心裡就覺得怪怪的啦!所以這些都有好惡、恐懼、憂患,這個都不是現量所攀緣的一個境界,這是古時候的一個比喻,「見屋解屋」,就是知道它只是一個屋,而不作深入的分別。

第二個比喻,「月無圓缺」,就是見到這個月亮,如果「現量」來見道個月亮,我們就不會有上弦月、下弦月、或者月圓,月亮就是整個的一個月亮,1"有什麼缺月或圓月.「月有圓缺」那是被地球遮住以後才有圓缺,所以真正如果現量來看這個月亮的時候,月亮就是月亮,沒有圓月、缺月的見解。

 分析八識中做現量分別者

前五識的「見分」.它判斷境界就是用現量,叫「性境現量通三性」.前五運的「見分」攀緣「相分」的時候就是用這個現量:翻譯大師鳩摩羅什,他小時候跟媽媽到寺廟去參拜.拜佛的時候,小孩子就很好玩,看到那個大磬,很重的那個大磬,然後把那個大聲一下于就抱起來:後來鳩摩羅什就想我年紀這麼小、力旦暑迪麼小,怎麼能夠把這麼重的大磬搬起來呢?當這個有這麼一個念頭的時候.磬就落下去了:所以當他那麼沒有分別的時候,聲就能夠舉起來:有分別的時候,我年起這麼小,哪來的力氣來搬這個磬.就整個落下去。眼、耳、鼻、舌.身識.它在接觸這個境界的時候,它是用現量的,沒有作揣測分別的,這個前五識的「見分」。還有第六識的「五俱意識」的「見分」也可以.五俱意識的見分它不起「計度分別」、「隨念分別」的時候,它也可以作現量分別:所以我們看第六意識講「三性三量通三境」.二二量」它都有,它也可以現量。然後第六意識當中的「定中意識」,定中意識所見到的境界就是用「現量」來見到這個境界:我們看法照大師,淨土宗的一個祖師,他剛剛做完九十天的般舟三昧,然後他進入齋堂,吃飯的時候就在缽裡面看到五台山的一個境界.就是五台聖境,看到五台山那種很殊勝、很莊嚴的金色世界,這個別人看不到,只有他的缽才有,為什麼?他就是剛剛修完般舟三昧,心還在定中,定中所看到的境界就是現量見到的境界,沒有分別。第七識沒有現量。第八識的「見分」,第八識的「見分」就是攝持根身、器界、種子,第八識它對於根身、器界、種子的攝持就是屬於「現量」,是不加分別的。這八個識的後面二分,「自證分」和「證自證分」,也都是屬於現量的親證無謬。

【比量】

所謂「比量」這個名稱,什麼叫做「比」呢?「比」就是比較,我們說,從比較當中得到真相:什麼叫比較?就是用同類、已知的事物,用己經知道的事物來比較未知的事物.能夠得到貞實的事、真實的理,就是用己經知道的經驗來比較、推測出那個還不知道的事物:但是要得其實義,這個才叫「比量」。

不現在前

第一個,是對什麼境界才用「比量」,「不現在前」,是推論那種不現在前面的境界,可以推論過去的境界,可以推論未來的境界,或者是現在、但是不明顯的事情。比如說我們推論,有沒有極樂世界?這個就可以用我們許許多多的經驗來推論。所以比量,是對那種不現在前面的境界來做的一種判斷。

借相推度,解義無謬

比量判斷的力法是什麼?是「借相推度」,藉著已知的,經驗、印象,這個「相」,來度量那個不知的境界,這個叫「借相推度」。那這個相就很重要,如果是錯誤的相、錯誤的經驗,錯誤的印象推論出來就錯誤。那得到的結果是什麼?「解義無謬」,就是對邢個所推論的事情,所推論的東西.能夠了解他的意思,了解他的事理,然後沒有錯謬,是吻合實際的事、質際的理.這個叫「比量」。所以「比量」就是藉著正確的經驗,正碰的印象,來推出一個正確的結論,這個叫「比量」。在佛法裡面,「比量」就是邏峙學,叫「因明學」。寫什麼叫「因明」呢?「因明」它有三丈,叫做宗、因、喻。「宗」就是大而捉.就是推出來的一個前提:「因」就是理由:「喻」就是耍找出一個實例。你有正確的理由,有正確的實例.大前提就站得住腳.所以叫宗、因、喻。其中,中間那個「因」最重要.就是我們藉相推度的那個「因」那個理由.納理由要正確的理由,推出來才不會錯。因明理在印度是一門非常流行的學問,以前玄玄奘大師在印度要跟外道,或是其他人.小乘的人辯論的時候.他經常應用這個因明的這個邏輯推理,可以推出讓人心服口服的結論,這個就是「比量」。

比喻比量

「比量」,我們用一個比喻,古時候的比喻,「見煙知火」,「見煙」就是遠處冒煙,我們看到那個遠處有冒煙,怎麼會起這個煙呢?我們就要「藉相推度」,我們藉著我們己經有的經驗,有煙,一定有火:從這個經驗當中,有煙必有火.我們就了解.那個地方有人生火,所以「見煙而知火」。火是你看不到的.那你怎麼知道那個地方有人生火呢?是藉你已有的印象來判斷出那個地方有人生火,這就叫做「見煙知火」,這是占時候的比喻。那麼用現在的比喻呢?就是月亮寫什麼會有圓缺呢?因為「月行傾轉」我們說月亮為什麼有時候圓月、有時候缺月呢?上弦月、下弦月呢?為什麼會有這種缺月、圓月之分呢?那我們可能沒辦法用現量來知道月亮就是圓月,那有什麼圓、缺:那我們可以透過「比量」來推,月亮的確是沒有缺的,為什麼呢,我們用現在的天文知識,用科學儀器:知道月球公轉的軌道面和地球公轉的軌道面剛好有一個五度九分的頃斜,這是一個天文常識,就是因為不是兩個都是正面吻合的,有一點點頃斜,所以才有時候月亮會被地球遮住,那被地球遮著的時候,就是缺月,有時候是全部都能被照得到,就是圓月。所以我們從天文知識,我們也可以判斷出來,月亮是沒有圓缺的,這個是透過 「比量」來推論。

                分析八識 中做比量分別者

那我們在八識當中,那一個識可以運用比量呢?「前五識」不行,前五識只能對現在前面的境界來分別。「第七識」沒有分辨外面的這個境界,「第八識」它也沒有分辨境界。所以唯有「第六意識」裡面的這個「獨散意識」,就是「獨頭意識」當中的那個「獨散意識」它可以作這個「比量」。所謂「獨散意識」就是我們在心裡面聽聞一個道理以後,我們去判斷,有沒有極樂世界呢?極樂世界你也沒有現量可以看得到,看不到那你怎麼知道有極樂世界呢?我們就用「比量」來判斷:我們可以判斷一下,極樂世界裡面的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他們怎麼樣能夠到極樂世界?慧遠大師怎麼到極樂世界去的,印光大師怎麼到極樂世界去的.雪公老師怎麼到極樂世界去的,我們發現都有一個共通的原則.是什麼?就是「信願念佛」,他們就是信願念佛,而往生到極樂世界,按照這些經驗來判斷,靠著信願念佛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我們第六意識的「獨散意識」透過「經教」,經典、教理來推斷,就能夠推斷準確。

比量當中.「藉相推度」,那個正確的理由,正確的經驗,就是推論正不正確的一個關鍵。所以我們常常用什麼東西來推論呢?就是要借助「聖言量」,什麼是「聖言量」。就是聖人他們的經驗,經典裡面講的就是聖人的經驗,儒家的經典也好,佛家的經典也好,都是聖人的經驗:我們透過讀經、研經.把這個經驗拿來推斷我們生活上的一些境界,就能夠「解義無謬」。八識當中,只有「第六意識」的「獨散意識」,能夠作這樣的一個「比量」,這個也是我們修學上要了解到的一個教理。

【非量】

那我們判斷境界也不一定能夠親證無謬.也不一定都能解義無謬,往往部是錯覺,做錯誤的判斷,這種錯誤的判斷我們叫「非量」。所以「非量」是什麼,就是似是而非的量.「似是」好像是對的.事實上是錯的。

不現在前,似現似比

似現

「非量」的境界,對什麼境界呢?是「現」和「非現」,「現境」和「非現境」所謂「現境」是什麼,就是現在前境,對於現在前面的境界,作一個判斷:另外一種就是「非現」,不是現在眼前的境界。對於這種現在眼前的境界,或是不現在眼前的境界,判斷的方法臼丐這樣「似現似比」,對現在前面的境界我們用似現,不是「現量」,不是做「現量」親證無謬,而是什麼?好像是現量但是事實上不是現量,叫做「似現量」也就是說對於現在前面的境界,我們已經起了「別異解」,在這個境界上面,衍生上出其他的見解,已經帶有名言的分別,帶有種類的分別。比如說有些老人或生病的人.他看到的世界是黃的,為什麼?看到的東西都帶有黃的那個色彩,這個境界是現在前面的.他以為已經是晚上了.這個就是「似現」,現在前面的境界,但是判斷錯誤,這個叫「似現」。

 似比

對於不現在前面的境界做「比量」,但是比錯了,叫「似比」;好像是用藉相度,但是所用的理由不對,所舉的例子也不對。比如說,有些人說人死以後都會化成腐朽.人死後就沒有六道輪迴,為什麼呢?因為人死以後就腐爛,肉體整個都腐爛,腐爛以後哪還有什麼東西呢,他的理由是這樣;他舉的例子是什麼,像草木也一樣,一棵樹木腐爛以後,他就慢慢化成灰、化成糞土,所以證明人、眾生,死了以後沒有輪迴這件事件。所以這個理由就是不對,他理由是什麼,人死以後會腐爛,腐爛以後就沒有,事實上這個理由是按照錯誤的經驗,人死以後雖然肉體會腐爛,但是還有一個不會腐爛的東西.就是我們「第八識」,這個不是用眼睛可以看的到的。所以「非量」是什麼?就是用不正確的理由、不正確的例子來推論,那推論出來當然是錯誤的結果。

事理皆違

所以分量的結果是什麼呢?「事理皆違」,就是不合乎實事,也違背事情的道理,事理都錯了,這個叫「非量」。

比喻非量

我們看看雪公老師用兩個比喻,繩蛇和火輪的比喻。晚上看到一條繩索盤在那邊,我們就直覺判斷,盤在那邊,黑呼呼的,大概就是蛇,這個就是「似現」,現在前面的境界,作一個錯誤的分別,這個叫「似現」。火輸是什麼呢?就是「似比」,就這個境界不是現在眼前,然後你去作一種錯誤的判斷:晚上的時候,有人在很遠的地方拿一個火把在那邊旋轉,晚上看過去以為是一個輪子;但事實上我們往近看才知道不是火輪,而是一個火把,這個就是一種不現在前面境界的錯誤判斷,叫「非量」。第六意識當中的「獨散意識」,雖然可以做比量,但是也常常做「非量」,還有「第七識」,它絕對是「非量」.我們背過第七識「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它錯誤執著了「第八識」的「見分」為我,這種錯誤的實我、實法,這樣的判斷是錯誤的。還有「第六意識」的「五俱意識」,「五俱意識」攀緣現在的境界,攀緣錯誤了、分別錯誤了,也是「非量」。

第一種叫「現量」,我們心識用「現量」來測量境界.這樣的測量境界是準確的:那什麼叫「現量」呢?

現在前境

第一個我們先看「所量的境界」,「現量」所量的境界要現在前境,這個境界不是過去的境界,也不是未來的境界.明天的事情.後天的事情、明年的預言,那個都不叫「現量」。所以我們講「現量」.就是對於「現」在前境的境界,「能量的心」.和「所量的境」都現在眼前,就是針對現在前面的境界作一種判斷。

真實不虛

現量怎麼判斷呢?測量的結果是「真實不虛」.「得其實相」,得其實在的相,不是在這個境界上起虛妄衍生的相,如幻象,或者錯覺。為什麼要特別講「真實不虛」呢?因為我們現在前面的境界有很多是虛的:比如說,貧血的人,一蹲下來再站起來,就會滿天金星,那些滿天金星是幻象,不是真實不虛的。

親證無謬

怎樣才能夠作這種現量的測量呢?要「親證無謬」,「親證」就是要你親自去驗證,而且「無謬」,「無謬」就是契合真實的事理。這個叫「現量」,所以這個「現量」是「離分別心」的,不是經過分別揣測的,不是經過分別、揣測、推論的,講嚴格一點,「離名言分別,離種類分別」。

 比喻現量

雪公老師有一個比喻,分古和今來比喻。在古時候比喻.「見屋解屋」,當我們眼識見到這個屋子,你就直覺的那個是一個房子,然後「不加名言」,什麼是「不加名言」?就是說不能說這個是一個鬼屋,那如果說這個是一個鬼屋,就是說你以經驗虛妄分別。,然後也不加「種類分別」,到華盛頓那個地方,那個房子就是房子,如果你說這個是白宮,是美國總統住的白宮,加一個白就是種類,已經開始歸類了,是白色的房子,這些加上名言,加上種類分別,這個就已經落入後面了,這個已經不是「現量」了。所以,如果我們對於境界這樣的一個判斷的時候,沒有好惡、沒有恐懼、沒有憂患;好惡、恐懼、憂患這些都是額外的感覺,是在這個境界起別異解後,起的額外感覺。所以我們第一次研究唯識,講那個元曉大師他晚上不管那是什麼地方就住進去,住到墳墓裡面丟,他也不曉得那是墳墓,住了一晚無夢,為什麼?因為沒有分別,所以住的很安心。但是第二天才發現這是一個墳墓時,那個晚上就出問題啦!心裡就覺得怪怪的啦!所以這些都有好惡、恐懼、憂患,這個都不是現量所攀緣的一個境界,這是古時候的一個比喻,「見屋解屋」,就是知道它只是一個屋,而不作深入的分別。

第二個比喻,「月無圓缺」,就是見到這個月亮,如果「現量」來見道個月亮,我們就不會有上弦月、下弦月、或者月圓,月亮就是整個的一個月亮,1"有什麼缺月或圓月.「月有圓缺」那是被地球遮住以後才有圓缺,所以真正如果現量來看這個月亮的時候,月亮就是月亮,沒有圓月、缺月的見解。

 分析八識中做現量分別者

前五識的「見分」.它判斷境界就是用現量,叫「性境現量通三性」.前五運的「見分」攀緣「相分」的時候就是用這個現量:翻譯大師鳩摩羅什,他小時候跟媽媽到寺廟去參拜.拜佛的時候,小孩子就很好玩,看到那個大磬,很重的那個大磬,然後把那個大聲一下于就抱起來:後來鳩摩羅什就想我年紀這麼小、力旦暑迪麼小,怎麼能夠把這麼重的大磬搬起來呢?當這個有這麼一個念頭的時候.磬就落下去了:所以當他那麼沒有分別的時候,聲就能夠舉起來:有分別的時候,我年起這麼小,哪來的力氣來搬這個磬.就整個落下去。眼、耳、鼻、舌.身識.它在接觸這個境界的時候,它是用現量的,沒有作揣測分別的,這個前五識的「見分」。還有第六識的「五俱意識」的「見分」也可以.五俱意識的見分它不起「計度分別」、「隨念分別」的時候,它也可以作現量分別:所以我們看第六意識講「三性三量通三境」.二二量」它都有,它也可以現量。然後第六意識當中的「定中意識」,定中意識所見到的境界就是用「現量」來見到這個境界:我們看法照大師,淨土宗的一個祖師,他剛剛做完九十天的般舟三昧,然後他進入齋堂,吃飯的時候就在缽裡面看到五台山的一個境界.就是五台聖境,看到五台山那種很殊勝、很莊嚴的金色世界,這個別人看不到,只有他的缽才有,為什麼?他就是剛剛修完般舟三昧,心還在定中,定中所看到的境界就是現量見到的境界,沒有分別。第七識沒有現量。第八識的「見分」,第八識的「見分」就是攝持根身、器界、種子,第八識它對於根身、器界、種子的攝持就是屬於「現量」,是不加分別的。這八個識的後面二分,「自證分」和「證自證分」,也都是屬於現量的親證無謬。

 

上一篇(佛教解脫之義) 回目錄 下一篇(中論的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