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令金剛杵飛起來:穢跡金剛大成就者濟塵法師!

數術逸聞之:會飛的金剛杵

  記得以前讀南懷瑾先生的書,裡面寫到:“……准提法究竟有什麼好呢?不論在家、出家一樣的有效果,不管何時何地是淨是垢,最髒之時,地也都可以修。密宗其他咒子,其他法門就不一定行,有些咒子,如吃了一口大蒜、犯了什麼忌諱,這些咒子就不靈了。只有准提法,一切不避諱。另有一法也一切不避諱,即金剛密跡的法門。那是降魔法,非常曆害。我在峨眉山上看過一個和尚修成了金剛密跡,把杵一丟,杵就騰空飛起,一如劍仙放劍。密宗修准提法,修到成就了,一法包括一切法是很直捷,不分葷素垢淨,真是方便。有些修法,女性月經來時須停修,否則會破法。所以外道破魔法有用狗血、豬血、經血來潑。理由何在呢?參去!這個問題很大了。”

  密跡金剛,佛門一般叫穢跡金剛,是釋迦牟尼佛的一種降魔相。此法是釋迦牟尼佛在世親傳的密法(一般密宗法並非釋迦牟尼直傳),此密法若修成,金剛杵會懸浮於空中不墜下,屆時神鬼都會聽你驅使,神通廣大,威力無比。正因為如此,元朝以前,此法在寺院內十分流行,是唐密的代表法門之一。但到了元朝,此法被官府禁止了(怕漢人修得神通造反),經書法本裡的咒語也被強行刪改了,法脈只在極少數高僧中口耳相傳。

  南先生見到的那位峨眉山的和尚是誰,現在沒法考證。不過,四川真有一位百歲高僧修成了此法,他就是濟塵法師!

  濟塵法師濟塵法師(1901——2003)為四川遂寧人,俗姓奉,自幼家境貧寒,少年時曾跟一道士習拳三年,精通擊技,馳名鄉里,十七歲在成都昭覺寺從慈清方丈出家。是一位法力高深,武藝高強,並且相當精通醫道佛理的一位高僧。

  濟塵法師生於宣統年間,後師從一位道士學習拳術,與海燈法師是師兄弟。後又與一武狀元研習武術和醫道。遁入空門後,又向能海上師學習藏傳佛教的密法和漢傳佛教的密法。濟塵法師會輕功,寺中的老一輩僧人很多人都見過,並且在寺中有一座濟塵武術院,他的弟子也曾經在許許多多的大型節目中做過相當精彩的表演。並且濟塵法師當年曾在川中施醫用藥,曾活人無數……

  其他歷史咱們就不說了,單說濟塵法師密修多年的穢跡金剛法。據說,濟塵法師由於修成了此法,神通無礙,顯現了諸多的奇跡,在當地很有威望。比如,他能夠和動物溝通,在樹林中可以號召很多飛禽走獸在一起,它們不打架也不搞小動作,和平地圍著老和尚,聽老和尚講經說法,此事很多人都知道。圓寂前,他給一個徒弟傳法,將所有的衣缽都傳給了這個徒弟,在他的手對著那位徒弟的頭的地方有一束光,而且光裡面還有一顆小珠子一樣的東西,這個情景有照片為證。

  如果這些還只是傳說的話,那下面就講一個我實地考察看到的故事。在濟塵法師生前修建的佛山古寺,一進山門的右側,就可以看到一塊功德碑,碑文記載著遼寧丹東某集團的大老闆L先生為寺院捐款一百多萬的事情。這位富翁雖然有錢有善心,可是真正的一擲百萬,那也是有原因的,原因就是他親眼見識了濟塵法師讓金剛杵飛騰空中的神通,領略了穢跡金剛法的威力。這支金剛杵有多大呢?大約有一尺長,起碼有十幾斤重哦!

  濟塵法師在世時曾收了一些弟子,把穢跡金剛這一頻臨失傳的唐密發揚光大。此法有儀軌、咒語和七個手印,一般念誦40萬遍即得感應,屆時面前所放的金剛杵就會飛騰空中,以印證此法成就。此法比較特別的一點,是備有符籙法門,是以一度有行者猜疑是假偽之作。其實佛陀所傳之金剛乘密法,確有部份涉及符籙印相,只是為數極少而已。試看諸佛菩薩、金剛明王、諸天等五部密法中,其本尊各有相應相通之種子字;各種子字之古梵文寫法,看去不像是另一種形態之符籙嗎?浩翰法界宇宙,深廣無邊,符籙實亦為宇宙法理的一部份!此密法若修成,金剛杵會懸浮於空中不墜下,屆時神鬼都會聽你驅使,威力無比。當然,要修到這種份上,絕非易事。

  200266日淩晨,法師圓寂,享年103歲,火化後留下了37顆舍利子,至今還在佛山古寺中。本來濟塵法師在一百歲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要離開這個世界,並且向他們的弟子們預言了他的歸期,但是在他的弟子們的苦苦勸請下,濟塵法師使用此法使自己的壽命延壽三年,直到2002年才圓寂,離開了這個世界。如今濟塵大師的塑像坐在塔中,眼睛望著山下遠處的彭州大地。不由人感慨萬分,一位百歲的高僧,一段神奇的人生。如今一切逝去,剩下的就是一座靈塔來供人們朝拜。同行的佛友一邊念著佛咒,一邊像藏民繞轉神山聖湖一樣的圍著靈塔轉了一圈又一圈.....

  ——————————————————————————————————

  依穢跡金剛經的記載,茲節錄如下“如來湣諸大眾,即以大遍知神力,隨左心化出不壞金剛,即於眾中從座而起,白大眾言:“我有大神咒能取彼梵王,作是語已,即於大眾之中顯大神通。變此三千大千世界,六返震動,天宮、龍宮、諸鬼神宮,悉皆崩摧。即自騰身至梵王所,以指指之,其彼醜穢之物變為大地,爾時金剛至彼報言:“汝大愚癡,我如來欲涅盤,汝何不去耶,以金剛不壞之力,微以指之,梵王發心,至如來所”。

 


上一篇(規律與自性空) 回目錄 下一篇(發不出菩提心,是因為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