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派的傳承

格魯派的傳承:

       格魯派的創建人是宗喀巴【1】(1357-1419),他出生於青海省湟中縣塔爾寺地方,本名羅桑紮巴。

宗喀巴大師

幼年在噶當派寺廟甲瓊寺【2】出家,依頓珠仁欽學顯教,對噶當派教義有了初步認識。由師勸說並助其赴衛藏深造。先後遊學了當時有名的噶當寺院,如德瓦堅【3】、桑浦【4】、聶塘【5】、納塘【6】、玖莫隆【7】等,依止聶塘巴·紮巴僧格【8】、耶協僧格【9】、聶溫·袞噶白【10】、頓桑巴【11】、噶希巴·羅桑【12】、仁達瓦【13】等學習了龍樹的理聚諸論、慈氏諸論、俱舍、律經、量論等,還聽了噶當教典派的《道次第導引》【14】,系統地學習了噶當派的教法,接受了噶當派思想體系。此外還依止穹布勒巴和薩迦派、覺囊派、噶舉派的諸多大師【15】,學習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無上部的《密集》、《勝樂》、《大威德》、《時輪》等。

他把噶當派和其他派別大德的顯密教法熔為一爐,構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體系,為他後來建立格魯派打下了基礎。當時,宗喀巴所處的時代正是教派僧人爭奪政權【16】,進行戰爭,醉心政治,佛法宗教無人過問之時,以致寺廟戒律鬆馳,僧人放蕩自恣。

佛教內部的思想也極為紊亂,邪說百出,目睹此情,大師遂立下了改革之志。1409年他建了甘丹寺【17】,先從甘丹寺下手,逐步把他改革的思想付諸實施。規定寺中僧人必須嚴守戒律,規定佛制;樹立講聽之風,僧人必須研學經典,制定學習規程;在管理寺廟方面,制定了一些寺廟組織體制和僧人的生活準則。

甘丹寺是格魯派六大寺院之首

 

大師自己亦嚴守律戒,生平專以講經、辯論、著述三種方式來宣傳他的宗教和哲學的觀點,以便推動改革的逐步發展,大師的及門弟子甚多,俊彥倍出,由於共同努力,才使改革的事業蓬勃發展,使佛教的面貌翻然一新。

大師對修學方面,提倡顯密並重,先顯後密。在顯教方面著《菩提道次第廣、中、略三論》,在密教方面著《密宗道次第》,在抉擇正見方面著《入中論》注疏等作為修學理論基礎。大師博學多聞,其他著述尚多,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

六十三歲圓寂。由於他樹立了新教規,他的隨行弟子則成一派,稱為格魯派,譯言善規派,同時他是以噶當派教法六論【18】為基礎,增加了中觀正見及密乘方便而建立起來的教風,所以本派又稱為新噶當派。
  

格魯派之創建開始于宗喀巴,然而發展使其成為完整之派風,實有賴於大師眾弟子之共同努力而完成的。大師為推行其改革計畫故建甘丹寺,意義非常重大。他在臨逝前,以法衣付弟子甲曹吉【19】,殷重囑咐發揚善規。甲曹吉繼承法座。

宗喀巴逝世後,弟子們本著大師遺願,發揚其宗風,又分頭建寺,先後建立的哲蚌寺【20】、沙拉寺【21】與母寺之甘丹寺,合稱為衛部的三大寺,後來又修建起藏部的札什倫布寺【22】,合稱為衛藏四大寺,各寺內均成立學院,分科修學顯教,此後又相繼成立了上下密乘院【23】。

這些道場的建立使大師制定之顯密教法大為弘廣。繼甲曹吉後住持法座的為克珠吉【24】。此後法位繼承人又採用了甘丹赤巴制【25】,推選精通顯密教理並經嚴格考試之人擔任之,這樣來保持優良宗風穩定不變。西元16世紀時,哲蚌寺又認定根敦嘉措為宗喀巴大弟子根敦朱巴【26】之轉世,作為第二輩達賴,追認根敦朱巴為第一輩,創興達賴的活佛轉世制度,用教主制來保證格魯派的發展,第五輩達賴阿旺洛桑嘉措,得蒙古固始汗【27】之助,建立了甘丹頗章政權。於是政教大權,集於一身,格魯派之發展得到了更可靠之保證。

札什倫布寺僧又認定洛桑卻季堅贊【28】為宗喀巴第二大弟子克珠吉的轉世,從此衛藏的政教合一制得到更加鞏固。格魯派在政治上的得勢,促成本派更加向外擴展,使黃教寺廟幾乎遍及于阿裏、康區、青海及邊遠之蒙古地區。
  由甘丹主寺最早發展出來的為哲蚌寺,該寺創建人為紮西班丹。紮西班丹,通稱降仰卻吉(1379-1449),宗喀巴的大弟子,他博通顯密,講聽傳授,一遵宗師規制。奉師指示,1416年在拉薩西之根培伍子山建哲蚌寺,寺內成立七大紮倉【29】,實施宗喀巴教學的改革計畫。以後達賴第二、第三、第四輩均在此坐床。五輩達賴在此建立甘丹頗章宮,掌管西藏地方政教大權。
  

宗師弟子釋迦耶協,通稱降欽卻吉(1352-1435),曾代表宗師晉京,朝拜明永樂皇帝,受封為大慈法王,回藏後將皇帝賜和帕竹政權官員的資助,于1419年興建沙拉寺,寺在拉薩北郊,寺內分顯宗二紮倉、密宗一紮倉,傳播宗師學說。
  

大師弟子根敦朱巴(1391-1474),即後來追認之第一世達賴。甘丹赤巴霞魯大師之後曾請他繼任甘丹法座。因當時薩迦教法正處於復興時期,後藏有鄂欽【30】、果釋迦【31】等大師法緣頗為興旺。他為了能把大師正教弘傳于後藏,拋棄甘丹赤巴職務赴後藏,1447年在日喀則附近建劄什倫布寺。到第四輩班禪洛桑卻季堅贊時又大加擴建,作為曆輩班禪駐錫之地。寺內分顯宗三紮倉、密宗一紮倉,樹立宗師顯密大法的講聽之制。
  

關於密乘的弘傳情形。大師弟子喜饒僧格(1382-1445),曾在師前領受傳法衣帽,肩負起弘揚大師密教任務。他先在後藏倫布孜寺【32】,依宗師密法規制建立曼荼羅法的事相和續部的講聽。後建僧格孜寺【33】,亦如倫布孜寺一樣以大師的思想為指導,規定學密程式,完全遵守宗師的密法規制。其徒有都迦瓦、都拿巴【34】,領承他的傳授,在色浦隆【35】兜率宮建立舉巴紮倉【36】,遂產生了藏堆的舉巴法系,自成一個系統。喜饒僧格因與舉堆紮倉意見不合,又從後藏返回拉薩,1433年在拉薩市內建立下密院。喜饒僧格弟子袞噶頓朱,1464年先在墨筆工卡縣建上密院。1485年遷來拉薩在小昭寺內成立上密院。四大寺和上下密院之建立使大師的顯密教法得到廣大發揚。又各寺中均建立有活佛制保持其傳承系統。

隨著格魯派的發展,格魯的寺廟也擴展到廣大邊遠地區。現略說其大概情形。
  大師的法嗣喜饒僧格的弟子堆·喜饒桑布,得師傳授密法,後在阿裏修建達磨寺【37】,以後發展到桑噶、穀格、咱讓【38】等地,樹立大師良好教規,發展格魯派。
  大師的再傳弟子麥·協饒桑布,曾任沙拉寺副講,其講風完全遵守大師規制,本人也嚴守戒律。經袞勤·降森巴勸請,他回朵康,改建昌都寺【39】,首弘大師教法于康區。他有弟子甚多,廣建寺宇,使格魯派遍於號稱為六岡、六絨、六雪、三茹的整個朵康地區,各地皆有其傳承系統。

第三輩達賴索南嘉措在康南理塘主持修建黃教的第一座寺院長春科爾寺【40】。西元17世紀時因始汗統治了衛、藏、康,為了鞏固他的統治地位,幫助黃教建立寺院。西元1662年五輩達賴就派霍爾阿旺然吉赴康,在康北甘孜修建了黃教第一座寺院甘孜寺【41】,以後發展為十三寺【42】,先是第三輩達賴索南嘉措赴蒙時,路經青海湟中縣,此處為宗師誕生之地,立有寶塔。甲穹紮寺為宗師母寺,遂使戒師沃色嘉措建立藏袞紮倉,住持數任後發展為顯密兩院和醫學院(1560-1579)。後又發展擴建為塔爾寺【43】。1577年命名為袞繃降巴林寺。

降仰·協巴多吉(1648-1722)為宗師法嗣根敦嘉措的弟子,1710年他赴甘肅夏河縣修建顯密六個紮倉的大學院,即有名之拉蔔楞寺【44】。
  此外,大師的法嗣在青海還修建有敦隆寺【45】、色闊寺【46】,在內蒙的多倫爾寺【47】等等,大大小小的寺院甚多,這裏就不詳細述說了。

 

格魯派注釋
【1】宗喀巴:本名洛桑紮巴。宗喀是青海湟中的藏語名稱,因為敬重他,不直呼本名而稱為宗喀人。一般也不稱宗喀人,只稱為“吉仁布齊”,譯言為救主大師,是他挽救了西藏的佛教和眾生,功德很大,故有此敬稱。
【2】甲瓊寺:在西寧的西南,黃河北岸的一座噶當派寺廟。
【3】德瓦堅:在拉薩西南聶塘附近,為噶當派講學顯教上下兩大院之一,此為上院。宗師依該寺座主耶協僧格學經。
【4】 桑浦:在拉薩西南內鄔地方,1073年噶當開山祖師阿底峽的大弟子俄·勒比協饒在此創建內鄔陀寺,成立研習顯教經論大學院。此又為德瓦堅的下院,為當時佛教教理最高學府。
【5】聶塘:在拉薩西南,屬曲水縣境,噶瓦·釋迦旺秋所建,為噶當派主寺。阿底峽曾在此講學,居住9年,直至圓寂。
【6】納塘:在日喀則專區境內,距劄什倫布寺約一日程。納塘寺為西元1153年噶當僧仲敦·羅朱紮巴建。這是噶當派有名的大道揚,納塘印經院亦最馳名。宗師在此止該寺座主頓桑巴學量論,依袞噶堅贊學中論。
【7】玖莫隆:在拉薩堆龍德慶縣內,宗師在此依堪布噶希巴·羅賽學《律經》。
【8】紮巴僧格:聶塘寺座主。1373年宗師從之學顯教經典。
【9】耶協僧格:德瓦堅寺座主。
【10】聶溫·袞噶白:為覺囊派僧,大師曾從之聽講《時輪金剛》經疏。
【11】頓桑巴:噶當派的譯師,亦是納塘寺座主。大師從之學《量論》和《俱舍》。
【12】噶希巴·羅桑:噶希巴譯言為四難論師。四難論師是學位名稱,凡精通《律 本論》、《現觀莊嚴論》、《因明論》、《中論》四大論典,並能從之立宗答辯者,就得此學位稱號,大師從之學律經。
【13】仁達瓦:薩迦派孜塘寺座主,大師從之學《俱舍》和《中論》
【14】《道次第導引》:即噶當教授派所傳出之《菩提道次第導引法》,由噶當僧洛紮大堪布南喀堅贊講授。大師從涅·紮郭寺大堪布卻郊桑布又聽受此教授。
【15】依止多師學習密教:主要依止布敦大師弟子瓊布勒巴學習四部瑜伽,其次還從袞桑瓦、卻吉白、德慶巴、堅贊紮巴等學過密法。大師博學多聞,不分門第。此外還依止薩迦派的仁達瓦學《道果法》,依噶舉派的鄔堅巴學《那若六法》和《大手印》,依覺囊派的巧勒南傑學《時輪》的經續講解和要門。
【16】 僧人爭奪政權:指從西元1272年起帕木竹巴派與薩迦派的貴族僧侶為爭奪政權進行戰爭。直到1349年帕主絳曲堅贊徹底推翻薩迦的統治,另建帕木竹巴政權以代替之。
【17】甘丹寺:在拉薩東達孜縣境內,1409年宗喀巴興建,後來成為格魯派之祖廟,宗喀巴為座主。宗師圓寂後,由大師親弟子甲曹吉和克珠吉相繼續承法位,弘揚大師教法。
【18】噶當六論:噶當派內分教典派和教授派。教典派主張學習六論:《本生經》、《集法句經》為起信之本;《菩薩地》、《大乘經莊嚴論》為修定之本;《入菩薩行》、《集菩薩學論》為行道之本。教授派有修見行,見為十二緣起、四諦、二諦;行為修菩提心、七義修心、八座法。見行雙重的為《菩提道炬論》。
【19】甲曹吉:本名達瑪仁欽(1364-1431)。為第二任甘丹赤巴,他保持宗喀巴的教規,遠離垢汙,對於本派之發展功勞很大。
【20】哲蚌寺:在拉薩市西郊更培伍子山下,為大師弟子降仰卻吉建於西元1416年。
【21】沙拉寺:在拉薩市東北郊,為大師弟子降欽卻吉建於西元1419年。
【22】劄什倫布寺:在後藏日喀則尼色日山下,為大師弟子根敦朱巴建於西元1447年。
【23】上下密乘院:上密院初由宗師弟子喜饒森格(1382-1445)之徒吉·袞噶頓朱於西元1416年在前藏墨竹貢卡縣境建寺,稱為局紮堆巴。1485年遷拉薩市小昭寺內,故小昭寺又稱上密院。下密院在拉薩麥如寺西面,西元1433年由喜饒僧格創建。
【24】克珠吉:宗喀巴第二大弟子(1439-1504),他繼承劄什倫寺法座,後被追認為班禪第一輩,他又是繼甲曹吉後擔任第三任甘丹赤巴者,因此通常把宗喀巴、甲曹吉和他稱為法主三師徒,唐卡畫中常畫他們三位在一起。
【25】甘丹赤巴制:甘丹赤巴是甘丹寺的座主,是宗喀巴的繼承人,常住甘丹寺,任期7年,凡考取拉然巴格西,又經上下密院學習升甘丹寺強孜紮倉或夏孜紮倉的堪布後,按資歷順序等待擔任此職,其宗教地位僅次於達賴和班禪。選任赤巴以保證大師宗師風不變,從此形成制度,稱為甘丹赤巴制。
【26】根敦朱巴:為大師弟子(1391-1474),建劄什倫布寺,把格魯派的勢力擴展至後藏。
【27】固始汗:蒙古族厄魯特蒙古和碩特部的汗王(1582-1654),原駐牧天山北路,後遷至南路,襲據青海。于1640年消滅康區白利土司,1641年回兵至西藏,推翻藏巴汗的統治,扶植五世達賴建立甘丹頗章政權。
【28】 洛桑卻季堅贊:(1567-1662)四歲即在劄什倫布寺坐床。1640年聞大清已接帝位,勸達賴往朝,受封。此時劄什倫布寺已建立班禪系統的活佛制,他本人是班禪第一輩,因承認他是該寺的首任座主克珠吉的轉世,從克珠吉到他已是四輩,所以又算他是班禪活佛的第四輩。
【29】紮倉:僧院或僧學院。
【30】鄂欽:名袞噶桑布(1382-1456),薩迦派高僧,1429年建鄂寺,弘傳薩迦教法自成一派,稱為鄂派。他是中興薩迦教派而又是鄂寺的開山祖師,故稱鄂欽。
【31】果釋迦:名釋迦喬丹(1428-1507),此人博學多聞,有班欽之稱,果是其出生地名,1468年在後藏建森多堅寺,自任座主。
【32】倫布孜寺:有兩寺,一在日喀則地區白朗縣,一在曲水縣。
【33】僧格孜:在日喀地區薩迦縣境內。
【34】都迦瓦、都拿巴:二人均為第一輩達賴弟子,屬協饒僧格的密法法統,稱為色舉系。
【35】色浦隆:在日喀則地區西南雅喜地方。
【36】舉巴紮倉:舉巴,密乘的經典叫“舉”。舉巴紮倉即學習密乘經典的學院。
【37】達磨寺:在阿裏地區境內,堆·協饒桑布所建。
【38】桑噶、穀格、咱讓等:桑噶在阿裏地區內,即今普蘭縣,協饒桑布所建。 谷格,今阿裏紮達縣。咱讓,即今乍布朗,在紮達縣境。
【39】昌都寺:原屬噶舉派類伍齊下院,1417(1437?)協香桑布改為格魯派等院,由轉世活佛帕巴拉繼承寺主法座。
【40】長春科爾寺:即今甘孜自治州理塘縣之理塘寺。約在西元16世紀時格魯派發展到了康區,在康南建立的第一座寺院,傳說為第三世達賴親自主持修建的。
【41】甘孜寺:西元17世紀時,霍爾·阿旺然吉在康北修建的第一座格魯派寺廟。
【42】十三寺:習稱為霍爾十三寺,有甘孜寺、大金寺、白利寺、東穀寺、紮龔寺、桑珠寺、苦馬寺、覺日寺、靈崔寺、惠遠寺、則書寺、更薩寺、壽靈寺。據說這些寺廟都是西元17世紀固始汗的和碩特部統治者為了發展黃教幫助興建的。固始汗部藏語稱霍爾,故十三寺均貫以霍爾之名。
【43】塔爾寺:在青海湟中縣境內,此地原為宗喀巴誕生地。1560年建寺,後不斷擴建,至1577年建成格魯派在青海的最大寺院。
【44】拉蔔楞寺:在甘肅夏河地方,1645年降仰協巴多吉建。
【45】郭隆寺:或稱郭隆降巴林,即土觀·洛桑卻季尼瑪住持的青海佑寧寺,在青海互助縣境內。1604年建,1723年羅卜藏丹津亂寺火毀,十年後又重建。
【46】色闊寺:又名甘丹當卻林,在青海大通縣境內,1649年頓朱嘉措建。
【47】多倫諾爾寺:蒙語,意為七湖,在今內蒙多倫縣。18世紀時拉蔔楞寺格丹嘉措建,由章嘉活佛及其轉世作該寺寺主。





主持人
甘丹講哲佛學會

聯絡電話
04-22470901
傳真號碼: 04-22473205

備註其它
台中市北屯路439之17巷66號



甘丹講哲佛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