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三十七頌 分類:大師經典

法海集一 第三部分:福德與智慧 4 佛子行三十七頌

3.4  佛子行三十七頌                 無作賢菩薩  作

 

  禮贊文

 

  雖見諸法無來去 唯一勤行利眾生 上師觀自在尊前 恒以三業恭敬禮

 

由前面所說緣起性空的道理,應該對諸法無來去有粗分的認識。諸法有來去,但只是幻術的來去並非自性的來去,唯有依名言產生的來去。雖見諸法沒有自性的來去,可知我們的無明是可以斷除;無明是顛倒的執著,執著不符合實際的事物,一旦瞭解真實情況,無明就可斷除。觀世音菩薩知道無明可斷除,為了使眾生離開痛苦,努力做利益眾生的事。「雖見諸法無來去」以另一個角度解釋,佛陀證空現量的根本智是最究竟的法身,也是唯有諸佛相互之間以現量可以了知,菩薩的現量是無法瞭解,因此佛陀的法身不是菩薩以及凡夫肉眼可見,稱為自利法身。「唯一勤行利眾生」佛陀的化身以及報身稱為色身,可讓菩薩、二乘、凡夫直接見到,且可以對他們說法,具有身口意三種利他事業,所以稱為他利色身。觀世音菩薩具足法身與色身,因此我禮敬。

 

佛子行主要有三十七句偈頌,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佛子行。   

 

發願造論文

 

正等覺佛利樂源 從修正法而出生 修法複依明行要 故當宣說佛子行

 

佛陀未證悟之前本是凡夫,也是依因緣而生,不是無始以來就有佛陀的自性。剛開始也是與我們一樣,慢慢經過串習與修行的磨練,一步步往上走,漸漸使道功德增長,最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佛陀的果報是修正法而產生,要修之前必須瞭解何謂真正的正法?何謂正法所行?這部論「明行要」是指佛子行,因此所要學、所應知皆是佛子行。

 

前面介紹過善男子、善女人,具有大悲心的男人與女人。我們如何生起大悲心,大悲心的基礎為何?想要離苦得樂而生起大悲心,自己不想要痛苦的心他人亦同,因此針對他人的痛苦產生不忍的心態,希望他人能得到快樂。痛苦是可以斷除,最究竟的快樂是可以得到,但如何去除痛苦?痛苦由惡業而產生,惡業由煩惱產生,煩惱因為愚癡而生,愚癡因為無明(最細微的無明)。最細微無明與實際是不符合,是顛倒的。我們可以努力

 

讓自己瞭解真實情況,對空性有了認識之後不斷地串習,使能力增長;因為心有特性,當你反復訓練、串習,能力會越來越強,最後變成自然。當空性智慧與我們的心識成為一體,自然生起空性智慧時,我們的無明已減少到最低乃至完全斷除。由此可知最細微無明是可斷除,它所產生的愚癡也可斷除,當愚癡斷除的同時,它所產生的煩惱也斷除;煩惱一斷,惡業也斷,因為煩惱與業斷除,集諦也斷,苦諦也跟著斷,一切痛苦因此而寂滅,從此沒有痛苦。

 

我們的心是唯明唯知的光明體性,具有去除污穢的本性(即:如來藏);如來藏是指內心唯明唯知的空性,我們的心識是自性空,所以心識的自性空就是如來藏。相續本母雲:「佛陀事業造就圓滿了一切」。此有二種解釋:(一)佛事業不可能斷滅,會永遠存在,為一切眾生努力。(二)佛有加持力,但眾生是否可得到加持?我們內心的如來藏有瞭解一切的能力,只是障礙遮住此能力,無法顯現出來。假使有一天去除障礙,就可了知無論粗細分的境,本身就具有瞭解一切法相的能力。所以佛事業與加持可依附在如來藏上,再者我們內心的如來藏和佛內心空性的本質是無二,佛的內心是自性空,佛的意識自性空,我們的心識也自性空,從空性中不會顯現任何的差別,不管涅盤或輪回,空性的本質是一致的。

 

般若經說:「心,亦無是心,因為心的性質是光明」。一些佛學專家解釋「心」是初轉*輪(四諦*輪),「亦無是心」是二轉*輪(無性*輪),「心的性質是光明」是三轉*輪(善擇*輪)。「心」是唯明唯知能感觸的體性,無形、無色,好比能量;心識分許多種,所以心類學可以講很廣。有些佛學論師認為心識有九種,有些認為有八種,有些認為有六種,有些認為只有一種,般若經認為心識有六種。外道認為我和眾生與身蘊毫無關係。佛教的下部認為我的身蘊和心識間的細縫當中,可以找到一個我。自續以下認為意識是眾生,我即意識。隨經派唯識認為第八識阿賴耶識是眾生,我即阿賴耶識。中觀應成認為我不是意識,意識不是我,無論身、心任何一方面都沒有我的存在,這就是依蘊取名為我,更詳細講是由心續(心的續流)取名為我。至於五根、五識只是暫時,雖然沒有眼識但是眾生還是存在,所以眾生最主要的命名處是心識。密教有很多粗分細分的說法來解釋心識,顯教沒有那么詳細的解釋。密教有四部,前三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沒有講到心識粗細分的層次,唯有無上瑜伽部詳細講到心識的粗細分。粗分的心識指五識,稍細點的意識指空寂靜意識,空寂靜意識分四;前三種為暫時性意識,第四種是最細微的意識,在粗分意識的同時無法產生細微意識造成的意身,這種細微意識無始也無終,我們依此成佛,除此最細微的空寂靜意識,其它的意識是無法成佛。當我們接觸到大光明(成佛)時,這些自然而然會消失不會再現起。因此由這樣意識的續流而取名的眾生是無始亦無盡,當無始無盡的眾生受到痛苦時稱為輪回,當他離開痛苦圓滿一切就是佛。所以正等覺佛剛開始也是凡夫,經過修學正法才成佛。

 

正法的精髓是四聖諦及二諦,但此次因為時間的關係不介紹。何謂正法?何謂我們皈依佛、皈依法的法寶?由對治力去除無明煩惱的障礙,去除煩惱障礙的滅諦就是法寶,去除煩惱正對治的當下正對治也是法寶。為了得滅諦及道諦的功德,從現在起就要斷除不應做的事,好的善事儘量做,如何去除這些惡業的干擾?由煩惱產生的身口意十不善業是我們要斷除的。四百論雲:「為了不墮三惡道,首先要斷三惡道的因(十惡業),其次斷我執。」我們先把第一個步驟扎實了,然後斷除一切煩惱的根本 — 我執,接著斷除所知障。煩惱留下的習氣很深,不止是煩惱斷除還要斷煩惱留下的習氣。避免以及斷除惡業的層次分三階段,因此行善也分三:(一)守十善業戒,行十善業道。(二)為斷我執修三學。(三)由菩提心的攝受,加上空證智能正對治煩惱的習氣。為瞭解佛所說,所以跟隨佛陀,但首先先皈依佛陀。修此三階段都要以皈依心來契入。(一)由皈依畏懼三惡道的痛苦行十善,(二)由皈依畏懼輪回的痛苦串習斷我執的智能,(三)由皈依瞭解墮入寂靜自利有何過患,畏懼此過患行廣大利益眾生事業。以上是為了究竟利益,究竟快樂而行的次第。今生的利益畢竟是暫時,重要的是究竟利益,為斷今生利益需要觀粗無常,為斷今生執著修無常;人身非常珍貴,為使自己對修法產生更強的信仰及欲求,使道的欲求心增長需思惟暇滿人身。灰心消極是無法修行,因此要深信自己有能力,然後瞭解什么是該思惟的,走入修行的道次第。

 

1.此生幸得暇滿船 自他須度生死海 故於晝夜不空過 聞思修是佛子行

 

暇滿船是指珍貴的人身,暇滿是有能力、有權力而且有因緣,能自在的學佛;無暇是無能力、無順緣可學佛,不圓滿是自己有權利想要學佛,但外在因緣不具足,所以無法學佛。為使自己和他人脫離生死輪回的苦海,無論晝夜二十四小時都要行聞思修,平時念頌聞思修和以聞思修的心睡覺方式雖不同,但我們是可以二十四小時都修行。也可以用打坐的方式修學佛法,打坐時心緣十善業,雖然無法很專注念在一點,但至少使我們內心永遠保持善心的境界。無上瑜伽有講到許多睡眠的修持方法,假使沒有接觸過無上瑜伽,我們可以做到佛經上所說五十一種心所裡的四意轉:悔、尋、伺、眠。如果做了善事,起後悔心態,後悔本身變成不善;同樣如果做了不好的事,因為產生後悔的心,這種後悔意識就變成善,所以悔本身沒有善惡標準,是依其它因緣而變化。睡眠亦同,在未睡之前保持善心,睡多久就行善多久。聞思修非常重要,為使聞思修行的好必須斷以下的逆緣。

 

 2.貪愛親方如水動 ?憎怨方似火燃 癡昧取捨猶黑暗 離家鄉是佛子行

 

當我們在家時父母、親人、兄弟姊妹朋友,會對我們說一些家庭瑣事或恩怨情仇等等,如此無形中浪費很多的時間,成為聞思修的逆緣,所以儘量避免這些不使自己內心散亂。假如可以控制內心,不管離開家鄉與否都是佛子行。如果大家流落他鄉,又產生你的,我的問題,無形中造成許多麻煩。所以離家鄉不一定會離散亂,如果能控制內心不散亂離家鄉是佛子行。

 

 3.遠惡境故惑漸減 離散亂故善自增 心澄於法起定見 依靜處是佛子行

 

    依靜處是內心不散亂再加上外境不喧嘩吵鬧。在靜處修學聞思修時,常會有世間八法來干擾,如此聞思修將變成煩惱毒品。若為博取名聲聞思修或為世間財物聞思修,外表學佛內心學煩惱,增長煩惱,如天成魔,甘露成毒。這樣的聞思修只為今生的利益,所思所行皆為今世的名聞利養,要特別小心世間八法,無時無刻不在伺機找你的漏洞侵入,因此儘量減低對今世的執著。

 

 4.常伴親友還離別 勤聚財物終棄捐 識客且遺身舍去 舍現世心佛子行

 

念死無常可減少對今世的執著,觀想人生無常隨時可能會面臨死亡,這是觀粗分的無常。當我們的意識與今生的父母精血融合為一體是生的開始,從生到意識離開身體稱為死,從生到死之間很短暫何必如此重視,一切終究要舍去,最後還是去世而已。舍去今生不是什么事都不管,是要為後世著想不要太貪著今生,今生不一定最圓滿,也不可能得到最究竟的快樂。如果為後世著想,今生的貪著自然會減少,你不會在乎別人唾棄、嘲笑、諷刺你,因為你覺得今生不過如此的空虛,不會動搖為後世著想的心。而且你會去行善,內心因而得到快樂,所以為後世著想,不只今生快樂後世也安樂。講到究竟快樂就一定有前後世的存在,為什么前後世是存在?眾生依心識的續流取名而有,心識的續流在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像波浪一樣有起伏變化,可見心識依因果產生轉變,依因果而生。前面這朵花的形成需要很多因緣,外緣(俱生緣)有:陽光、水份、空氣。等流因有:種子,種子的相續才會產生花。無論身體或花都有它的外緣和進取因;花的進取因是種子,以此類推往上尋找,會找到世界未形成前的微塵,微塵的微塵-----這就是花的種子的進取因。同理一直往前尋找我們身體的進取因,也是找到微塵的微塵-----由微塵中的微塵到現在的身體經過很長的時間進化轉變,但因果的續流一直存在。

 

見到色法的眼識,必須有外緣的色法以及等流因(眼根),才能生起色法的眼識,但是眼識的本質,不是依外緣和等流因而產生。這是在未產生之前的眼識,或其它唯明唯知的體性而產生,所以它的進取因必定是唯明唯知的體性。意識的進取因必須有成為唯明唯知體性的能力,但不一定是現起的意識產生。譬如:剛開始先產生意識,後來因為外緣的關係暫時消失,變成種子種在意識田裡,當接觸外緣時會再產生,所以進取因的續流必須有意識的存在。如:火的進取因不一定需要熊熊的大火,但至少要有可燒的能量才能產生火。同理要成為唯明唯知光明體性,必須有能成為光明體性的能力,才可成為心識。心識的進取因不是色法,但它的外緣必須是色法,才會產生看到色法的眼識,沒有眼根不可能看到色法的眼識。眼識必須依可成為唯明唯知的體性的能力,才可產生眼識。無上密講到最細微的意識是所有意識的開始,我們一直往前尋找,就會找到最細微光明體性的意識,當然我們的頭腦神經跟粗分的意識有關係,好比眼根與眼識的關係。當大腦神經不清楚時,會影響我們的意識,理路是否清楚與健忘和腦神經有關,但意識本身唯明唯知的光明體性,必須依與它同性質的能力才可產生,這種能力慢慢尋找就是最細微的空寂靜的第四種心(光明心)。當碰到很久沒見面的人覺得面熟,因為以前曾經見過只是突然想不起來。想到的同時與曾經看過的念頭之間的續流關係;隔了很多年我們不可能一直想他,曾經看過他的心識變成一個無形種子種在意識田裡,一旦遇到外緣啟發它的能力就會產生,由曾經看過而產生今天的想。

 

以現在科學家而言這種解釋與神經細胞的運輸系統是否有關?而且是否想每一件事都要透過大腦的細胞才可想到?是否有可能在大腦細胞未運作之前,由內心的想或感觸啟發大腦的細胞,再進一步成為更深更明細的想,這是有可能的。現代科學家所講的身心的關係與我們佛學講的很契合。所以科學家和我們佛教徒必須共同努力深入探討研究。我認為科學家研究及討論方式,並不一定局限在色法的窄小範圍裡,他們現在所研究都是有形有色的物體,不曾為無形無色的物體做進一步的探討研究,我相信將來他們一定會去研究色法以外的物體。由於現在科學研究範圍有限,所以他們說找不到並不一定代表沒有,但找到的一定有,因為他們是透過經驗研究實證而得。假使佛學與這些道理不符合的地方,我覺得應該依照科學家證實的結果。我們不能講與事實不符合的事物,若如此就必須依其它來作為佛學的解釋。科學家所講的沒有或找不到,不一定代表沒有,因為以他們目前的能力還無法找到無情物體,若物體是在他們尋找能力範圍之內應該找到而沒有被找到。而我們說沒有,是因為現在還沒有能力去找,所以找不到不代表沒有。有些人可親眼看到自己前世做什么,也有自身經驗一些事,靠這些可猜測前後世可能有。再加上意識的續流是無始有唯明唯知的能力,此能力透過訓練及串習可增長到最高無量無邊,這種無形無色的學說,有些問題我想科學家很難解釋,但以佛家的角度很容易解釋而且認為一定有。

 

地球的形成是許多微塵的聚合,科學家也如此認定。因此地球是由因緣和合而成,微塵也是依因緣而產生,因緣依前因而生,前因又依前前因,如此往前推求是找不到開始的。假使有第一個開始的因,請問此因是否需依因緣?若不是,那么第二個因依因緣就沒有道理,所以推求究竟的因是無始。法性本來如此,無法做更詳細的解釋。假設第一個因是無因生或是常法,但常法是固定不變不可能產生因,所以因是無始。由於地球沒有第一個開始的因,心識沒有第一個開始的因,所以心識是無始亦無盡,心識所取的眾生也是無始亦無盡,情器世間皆無始無盡。可能因為我是佛教徒的緣故,我比較認同心識無始無盡。我們不能因為佛陀講有前後世的存在就深信不疑,不去尋求理由,這是錯誤的觀念,我們必須探討前後世存在的原因。由心識的續流是無始的正理可承認前後世的存在。四百論雲:找有為法的進取因是找不到開始,但它的最終究竟是有可能,它會還滅的。死時意識從身體離開所要去的地方有二:善趣、惡趣(痛苦多的地方)。後世到何處與現在有關,未來的快樂與痛苦和現在所造的善惡有密切關係。

 

 5.伴彼若使三毒長 並壞聞思修作業 能轉慈悲令喪失 遠惡友是佛子行

 

    若某人令你三毒增長破壞你的聞思修,這是惡友要遠離。不是從內心捨棄他、不管他,而是不會被惡友三毒的行為所干擾。

 

 6.依彼若令惡漸盡 功德猶如初月增 則較自身猶愛重 依善知識佛子行

 

    依止善知識比愛自己還重要,一般善知識是教導你的老師;佛學的善知識是他的行為,可增長你的三業功德,去除你三業的過失。自己若未調伏怎能調伏他人呢?佛陀說四攝(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同事不止教導別人止惡行善,自己的言行也要一致。平常老師教歷史只是講而已,但佛教善知識不光只是講給別人聽,在教導別人斷惡之前自己應該先去行,依經驗教導別人,這才符合佛教善知識的條件。戒論對於戒師阿?黎的定義,大乘論典對善知識的基本條件,以及密教對上師的定義都詮釋的很清楚,不同的論典對善知識有不同的定義。佛陀很善巧的說依法不依人,戒論裡講如果具足條件的上師,假如有一天講錯法,弟子可以直接遮止,這是允許的。莊嚴經論雲:與善法相應的要去行,與善法不相應的要遠離。密教說具有條件的上師吩咐弟子做事,弟子認為不該做時,可以尊敬的對上師乞求不要做。未依止上師之前要先觀察上師是否具足條件,在依止的同時如果上師說到與法相應就儘量做,與法不相應就很尊敬的乞求上師不去做或遮止上師。要特別小心,有很多人穿著奇怪的服裝或說些法,或修些奇怪的儀軌甚至降魔,我們馬上認他為上師,這是很危險也是錯誤的。有位佛學大師說:要買馬或買寶物時,我們都會仔細觀察是否值得買,假使買錯也不過是飾物罷了,而且是短暫的,不會造成痛苦。但是錯誤依止上師不只今世、後世、生生世世、甚至毀壞你究竟快樂的道路。因此為了你的究竟快樂的道路是正確無誤,必須好好觀察你的上師是非常重要的。為今生短暫的裝飾品都要研究半天,何況為了後世的究竟快樂更要詳細觀察上師是否具足條件。同樣我也希望你們觀察我是否具足這些條件。

 

 7.自身猶築生死獄 世間天等誰能救 故於救度不虛者 皈依三寶佛子行

 

    佛弟子的究竟目的是解脫,從三毒中解脫,三毒是我們的敵人,我們要戰勝三毒。因此真正的皈依物件、皈依處,是直接可對治三毒的法寶——道諦。道諦是煩惱的正對治,所以道諦與離開煩惱的滅諦是最究竟的皈依處、是真正的皈依物件。皈依是救護、救拔的意思,當你依靠某個對象他有辦法救拔你,稱為皈依的對象。需要救拔之前必

 

先有畏懼,才會想要依靠;由思惟煩惱的過患,畏懼煩惱的痛苦果報,為了消除煩惱而請求皈依。真正能使我們得到煩惱的解脫,唯有自己內心的道諦以及滅諦。因由道諦與滅諦就可永斷煩惱,離開三毒的控制,所以法寶是最究竟的皈依處。佛陀無所不知,能正確的引導我們成道的次第,而且目前我們所要修行的,也需透過佛陀的教導才能認識,所以皈依佛陀。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僧伽指聖者的僧伽,不是被煩惱所控

 

制的僧伽。為何說聖者的僧伽?因為見道以上的出家眾,有些是直接正對治煩惱,有些已經斷除見道的煩惱,因此斷除見道煩惱之後,他知道如何斷除最細微煩惱的次第,而且他正在修習當中,絕對不會受到煩惱的控制。我們要皈依的是不被煩惱控制的人,假如某人被煩惱控制,但有點神通而且長相與眾不同,因此皈依他,則是完全錯誤。我們不能因為有神通而隨便皈依,無論天或人如果和我們一樣被煩惱控制,就不是皈依物件。所以我們要認識什么是皈依的物件,假使確認他有能力救拔我們而且不受煩惱的控制,就應該把身心一切的希望寄託在他身上,這才是真正皈依處。

 

    大乘的不共皈依是為自他二利,欲求佛果位。為了自他利必須不被煩惱(煩惱障、所知障)控制,必須證得大乘的見道無間道(道諦的第一個果位,真見道),因此要努力學習,當證得大乘的見道無間道時,就是大乘的聖者——僧伽。我們應效仿大乘的皈依,作行皈依,把

 

道諦和滅諦認為是最究竟的皈依處,而去努力學習。真正的皈依處是在內心,未來所證得是自己內心。法稱論師的釋量論講皈依三寶的原因,而且講的非常清楚。除此,還要透過龍樹菩薩的「中論」所講的緣起性空,以及「明顯句論」(月稱論師釋中論)裡緣起性空的道理來互相配合,如此皈依的心量才會堅固,因為透過緣起性空的道理可以瞭解二諦(世俗諦、勝義諦)。二諦成立,四諦才能成立,有四諦才瞭解道諦及滅諦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因此道諦及滅諦是有的,證得道諦和滅諦的僧伽也是有,有了法寶就有僧寶,有了僧寶及法寶,佛寶也是有的。透過這樣的次第才會生起堅固不動的皈依心。所以廣聞多學非常重要。

 

    皈依的學說很廣泛,佛法的精髓,最主要的根源皆從皈依開始,所以皈依可以引申很廣,涵蓋許多法門。皈依可分很多次第,剛開始還不瞭解佛法的內涵,只覺得導師釋迦牟尼佛很慈悲教人行善,是一位至善的好人我皈依。我認為這種方式是皈依的第一步。接著是聽聽這樣一位慈悲好人的法,學習佛陀的法,對法有點認識時皈依心會再強一點,這是第二步。第三步是深入的探討,佛教講煩惱的層次,從最細微到最粗的煩惱,從最粗到最細的煩惱,這之間講的非常詳細。外道也講煩惱的學說,經過學習研究我們可以瞭解何者比較究竟,更明瞭佛陀不只是講到最細微的煩惱,而且還教我們如何對治,如何斷除煩惱,所以有成道的次第。由對佛法的認識才會瞭解,在這么多位導師當中,世尊的確與眾不同,是最殊勝的導師,於是生起強烈的皈依心量。有了皈依還不夠,必須學習皈依的學處。佛陀是我們的老師,但無法控制我們快樂或痛苦的感受,快樂或痛苦是由自身所作來決定。佛陀只是教導我們應如何做,實際去做的人是自己,佛陀教我們認識快樂的因以及痛苦的因;因此去除痛苦的因,祈求快樂的因是我們的責任,是我們要做的,這是佛陀所講皈依的學處,皈依學處最主要講到因果的道理。

 

 8.諸極難忍惡趣苦 能仁說為趣業果 故雖遭遇命難緣 終不造罪佛子行

 

    因緣的產生不是自己創造,或創世主創造,而是法的規則,因為做某事產生緣,由緣引發因的成長,因此產生果報。受分三種:樂受、苦受、舍受(不苦不樂),因分三種:善業、惡業、無記業(非善非惡),今天所講主要是快樂的因和痛苦的因,即善業和惡業,在此不講無記業。善業是白業,惡業是黑業。惡業有許多種講法,十二因緣第一支無明所造的一切業稱為黑業,黑業是輪回之因;輪回之因有:善趣的輪回因及惡趣的輪回因。在此的黑業,指由某種業讓你產生苦苦的異熟果,不會產生苦苦的善業是今天介紹的白業。欲求解脫的佛教徒應該斷除一切的輪回之因,輪回之因有善業和惡業,但是我們不想輪回只想解脫。斷除輪回不是一生一世的事,必須經過好幾世的串習,所以我們需要有暇滿人生才能修行繼續向上,因此暫時不斷除輪回之因的白業,要斷除輪回之因的惡業,及墮入三惡道的惡業。

 

    「終不造罪佛子行」的罪指輪回之因的惡業(十不善業)。有能力斷除十惡業的根本要儘量斷除,假使無法馬上斷除,也要使自己儘量不受十惡業控制,以懺悔力量作懺悔,以後悔防護的力量減少十惡業的罪行。以初學者而言能避免十惡業當然最理想,假使欲念太強在造十惡業時,最好有警惕心和後悔的心態,不要造業時心裡很歡喜。造業之後馬上生起後悔的心態,以四力(破壞力、依止力、遮止力、對治力)作懺悔,為了消除這些罪業,可以做大禮拜,持咒繞佛,這是四力對治的現行對治力。最快消除罪業的方式是持不動明王咒語。由強力懺悔的力量,無論任何罪業皆可斷除。佛教徒不管何時都要與仇人(煩惱)打仗,剛開始雖無法戰勝,但至少要有守護力保護自己不受煩惱控制,因此守護自己不讓十惡業控制很重要,這是初學者的第一步。第二步是直接與煩惱作戰。

 

 9.三有樂如草上露 是須臾頃壞滅去 故於無轉解脫道 起希求是佛子行

 

    何謂解脫?即不受煩惱系縛。真正的解脫是從內心去除所知障及煩惱障,是在心的本性(空性)當中去除的。因此去除二種障礙的「心的空性」稱為解脫的性質。四部宗義對解脫性質各有不同的說法,現在所講是依月稱論師的解脫性質。瞭解煩惱的過患才會想要解脫,因此佛陀說要知道苦諦,如何瞭解什么是苦諦?苦分苦苦、壞苦、行苦。壞苦和行苦本身不是苦的感受,但是它的本質具有苦的性質,所以也是屬於苦諦。苦苦是眾所知苦的感受,不好的感受、痛苦的感受。壞苦是大家所認為快樂的感受,有漏的快樂感受。剛開始產生痛苦時想要去除痛苦,當離開暫時的痛苦會得到暫時的快樂,但它的基本是由痛苦的因產生,所以過不了多久,原有的快樂就會壞掉而產生痛苦。如同走路走久了,坐下休息覺得快樂,但坐太久就覺苦了。行苦是煩惱所感之身,由煩惱控制不管投生哪一道都是痛苦。

 

    由因產生的法,不管在任何刹那都會由因而跟著轉變,第一刹那的事物在第二刹那的事物時會消失,但第一刹那的事物在第一刹那的時候,本質也是正在消失,為什么它是正在消失的事物?因為它的因具有壞滅的作用,這種能力不是由其它的因緣而生,是一切刹那轉變事物法性,本身已經具有的。因此在第一刹那時就已經進行壞滅,它的因本身具有壞滅的能力,以致於在第二刹那會消失的原因。

 

輪回是由煩惱產生,煩惱的幕後主宰是無明,無明這個名字不好聽,而且帶來的是我們不想要的痛苦;假使無明可斷除,為何我們不積極努力斷除?如果無明是不可斷則已,但明知可斷,為何不斷?因此最根本的仇人是煩惱,煩惱是最究竟的仇人,「入行論」講的很詳細清楚,你們應該閱讀。另有一部論說,煩惱雖然一直壓迫著你,使你喘不過氣來,但是絕對不能投降,從心底與煩惱為敵。如果煩惱有牙齒會咬你,你可能會害怕,反之,則不覺得有什么可怕。當你生起某種意識時,會使你內心不安寧、起伏難定、煩躁不安,就是煩惱。一般煩惱有六種:貪、?、癡、慢、疑、見。煩惱的力量雖然很強烈,但其本身性質並非我們意識的性質。因為有些人的確很易發怒,但不是天天、或二十四小時、每一分秒都在生氣;而是有時平靜,有時生氣,所以煩惱如大波浪一伏一起,一起一伏,內心隨著善心的生起而偏善,隨著煩惱生起而偏向煩惱、惡業。因此心識本身是唯明唯知的體性,它的本質並沒有「暫時」煩惱的污穢,煩惱只是短暫,是可以斷除的。如果煩惱的性質與我們是一體,那么容易生氣的人,他的?心的性質就是他的意識的性質,如果這樣,就不可能生起慈悲心,因為?心與慈悲心是對立的,事實上他還是可以生起慈悲心。我們透過緣起性空的道理,瞭解心識的本質沒有煩惱的性質,由此可知解脫是可能的,解脫不是問題。為了斷除最細微的煩惱根本------無明,一定要證得證空現量(慧),為了得到這種慧,要持戒讓自己內心安住在空性那一點上,因此需要定的能力,戒定慧三學是如此安立。

 

第三步不只要斷除煩惱,而且要斷除一切的煩惱以及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也是大乘法所要修行的步驟。

 

10.無始時來憫我者 母等若苦我何樂 為度無邊有情故 發菩提心佛子行

 

11.諸苦由貪自樂起 佛從利他心所生 故于自樂他諸苦 修正換是佛子行

 

    入行論說「菩提心如如意寶」,如意寶有許多功德,所以菩提心是很殊勝的。菩提心的本質善良,修習菩提心要有好的因才會生起,所生的果當然是好的果。修習菩提心的人要有很寬厚的心量,還要具有智慧,是唯有謀求他人利益的心識,具有許多的殊勝。當內心產生貢高我慢時,會壓抑不讓生起,而且讓自己謙虛尊敬他人;當內心沮喪灰心時,會使我們提起心力繼續做事,也不會有自殺的危險。菩提心讓我們時常保持內心的平衡,如同燈光太強或太弱,它都會控制能量使之柔和,由於內心平靜安穩,所以身心都愉快,不只自己快樂,他人也快樂,自己的家庭也快樂。阿底峽尊者說:假使菩提心的修持是幾千劫、幾萬劫,也應該要修。

 

    佛陀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是我們最尊敬的導師。佛陀斷除二障的正對治是空證智慧,但是如果沒有菩提心的輔助攝受,是無法成為二障的正對治。雖瞭解性空的道理非常深奧,但無法對治,所以唯有依菩提心才能轉煩惱所留的習氣。佛陀無論身口意的三業功德,或證道功德都是由菩提心而生。佛陀的事業無止無盡。當時修習菩薩道時,曾經發願有虛空的地方就有眾生,虛空無量無邊,眾生當然也無量無邊,不管何時何處,只要有虛空、有眾生,我願為眾生而住、為眾生做事。因為曾發了如此大願,所以成佛之後事業也不會斷、不會盡。所謂佛陀的事業不是暫時的因緣而生,是從以前行菩薩道,慢慢培養心力到最強大時,產生這樣的果報。菩提心很難生起,但自己必須堅持下去,雖然無法生起真正的菩提心,但沾上一點邊,就很容易盡除罪障以及得到許多的功德。

 

無論外道、內道對空性都有許多的諍議,佛教內部也說應成所講的緣起性空墮入于斷邊。但是對於捨棄自己愛他人的心,愛他舍己有誰說這是不正確呢?認識菩提心很容易,但是從內心生起菩提心卻很困難,要靠自己決定不移的信心堅持下去。以我個人而言,菩提心都還沒有生起(法王謙虛),何況是空性?但是我覺得菩提心和空性,距離我越來越近,是跟我越來越好的好朋友。當我三十歲時對空性下功夫,對空性的認識覺得比較容易,但菩提心我老是覺得太殊勝、太困難,絕對無法生起;可是菩提心的好處又是無量,所以我決定堅持下去修習菩提心,於是我開始串習菩提心的法門,現在我覺得菩提心不再離我那么遠,而且是越來越近。希望你們也能堅持修習菩提心,不要說菩提心太殊勝、太至高無上、太困難,甚至沮喪灰心覺得自己不可能修行,其實只要有心,每個人都有智慧,運用智慧提起心力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到。實際上大家都是人,我堅定修持都能使菩提心越來越近,你們為什么做不到呢?就看你願不願意做而已。菩提心雖是為他人著想,但快樂卻是自己得的,這種法門不是很殊勝、很稀有嗎?無始以來我們經過無數的輪回,都是為了自己,得到的是什么?我們內心的愛我執以及無明把我們綁的太緊了,所以無法得到最究竟的快樂。應該想無始以來都是做煩惱、無明、以及愛我執的僕人。從今天開始不再當他們的奴隸,不再受他們的控制,我要建立我新的道路。因此諸苦由貪自而生,諸佛由利他而生。

 

    為得知母的心,對於親人和心愛的人不貪著,對仇人不?恚,把自己內心保持平衡。當內心平衡之後,再進一步瞭解所有眾生好比自己的母親,回憶過去對我們的恩情有多大,因此知母、念恩、報恩,最後生起悅意的慈心。有了悅意的慈心,因愛護眾生不忍一切眾生受痛苦而產生悲心,有了悲心不只是發願「願有情早日離苦得樂」,而是要承擔這個責任,即清淨意樂。這種清淨意樂是希求他利之發心,有了這種發心自己也願意負起責任,但實際上唯有佛陀才有能力圓滿一切眾生的意樂,唯有佛陀了知眾生所需,所應學習之道,因此為一切眾生欲求佛果位。假如只為自己證得二乘阿羅漢,不但他利無法圓滿自利也不圓滿,真正圓滿自他利唯有佛陀,因此由希求他利的發心(因),而引發希求無上大菩提的發心(果),稱為菩提心。

 

自他換的修持,如何使內心平衡(離愛憎親疏具平等舍的心)。一切眾生都想離苦得樂,一點點小痛苦都不想要,一點點小快樂都想要,每個人都有這種心態,所以他人和我的離苦得樂心態是一樣,因此講到平舍。不只自己有權利離苦得樂,也有能力使他人離苦得樂;但是自己離苦得樂畢竟只有一人,如果承擔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則是為了無量無邊的眾生。平時總認為他人的痛苦和我的痛苦,好象此山和彼山有很大的距離,其實自己的快樂和痛苦和他人是息息相關的,覺得有距離是錯誤的觀念,他人痛苦不見得自己會快樂,因由自己的原因使他人快樂,內心也會覺得快樂,所以自己內心所造的一切感受與他人是密切相關的。太重視自己,會因為自己而損惱他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粗惡口,惡因會感惡果,造惡業自己也會感到痛苦。反而不貪著自己,處處為他人利益著想;不殺生救護眾生甚至小動物、佈施給因過去偷盜而貧窮的人、不邪行尊敬他人、不妄語說實話、不出惡口讚歎他人功德、不損惱他人使他人得到快樂,雖然對自己沒好處,以因果來講,自己也會快樂。行十善業必須依他人才能成就,若要奠定戒定慧三學的好基礎,持戒非常重要,戒也要依他人才能圓滿。

 

大乘法的根本是慈悲心及菩提心,此二心必須緣不忍他人受苦才會生起,因此尊貴的眾生使我們得到一切的道功德。寂天菩薩的入行論說:既然成佛是因為一切的眾生以及佛陀的教導,為何只尊敬佛陀、供養佛陀,而不供養尊敬的一切眾生?又說:我不多說,只想說一句話,佛陀是由愛護他人利益眾生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凡夫是因為愛自己、貪著自己而成為凡夫。我們所皈依敬仰的佛陀,從菩提心生起之後,到未成佛之前都是尊敬一切眾生,既然我們尊敬佛菩薩,我們更應該尊敬佛菩薩所尊敬的眾生。以世間而言,假使我們招待好朋友吃飯,而好朋友又帶了一位元不認識的朋友來,我們絕不會在不認識朋友面前做出奇怪的事或壞事,同理我們怎么可以在佛陀面前輕視佛所尊敬的眾生,損惱眾生呢?前面講過無始以來太貪著自己什么也沒得到,但是愛護他人最後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佛陀教導我們何者該取,何者該舍,為何我們不能放棄該舍的,跟隨佛陀取該取的;佛陀覺得菩提心如此殊勝,為何我們還要忍受愛我執的擺佈,應該承擔一切的責任讓眾生離苦得樂,由此產生希求他利的發心,希求菩提的發心。以坐禪方式修習菩提心時,最主要是觀想菩提心,出定時會遇到許多的逆緣,但不要被逆緣所控制,把逆緣轉為菩提道用,這是很重要的。

 

 12.彼縱因貪親盜取 或令他奪一切財 猶將身財三時善 回向於彼佛子行

 

13.吾身雖無少過咎 他人竟來斷吾頭 於彼還生難忍悲 代受罪是佛子行

 

14.縱人百般中傷我 醜聞謠傳遍三千 吾猶深懷悲憫心 贊他德是佛子行

 

15.縱人于眾集會中 攻吾隱私出惡言 於彼還生益友想 倍恭敬是佛子行

 

以上就是把四種逆緣轉為菩提道用的方法。

 

16.我以如子愛護人 彼若視我如寇仇 猶如母對重病兒 倍悲憫是佛子行

 

    以世間法而言,自己愛護百倍的人竟視自己為仇人,恩將仇報,當然是可以還擊的,但是這裡說不可還手,應該更加悲憫才是佛子行。

 

17.同等或諸寒微士 雖懷傲慢屢欺淩 吾亦敬彼如上師 恒頂戴是佛子行

 

   以上是二種難忍的逆緣轉為菩提道用。強烈的貪?會使得菩提心退失。

 

18.雖乏資財為人賤 複遭重病及魔侵 眾生罪苦仍取受 無怯弱是佛子行

 

19.雖富盛名眾人敬 財富量齊多聞天 猶觀榮華無實義 離驕慢是佛子行

 

    如何修習勝義菩提心(證空現量)。證空現量與緣起性空很有關係,前面緣起贊已講到緣起性空的道理。

 

20.倘若未伏內?敵 外敵雖伏旋增盛 故應速興慈悲軍 降伏自心佛子行

 

21.五欲本質如鹽鹵 任幾受用渴轉增 于諸能生貪著物 頓時舍是佛子行

 

    太貧窮或太富有,都可能成為菩提道的逆緣。

 

22.諸所顯現唯自心 心體本離戲論邊 知已當於二取相 不著意是佛子行

 

    此偈頌有二種解釋,唯識派和應成派。是根本智及解脫道所要修習的緣起性空。

 

23.設若會遇悅意境 應觀猶如夏時虹 雖見美麗然無實 離貪著是佛子行

 

    後得位,即初禪出定時所要修的。

 

24.妄執實有起憂惱 諸苦猶如夢子死 故於違緣會遇時 觀為虛幻佛子行

 

夢幻如何觀空。

 

以下六偈頌是六度波羅蜜多:佈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能。

 

25.求覺尚須舍自身 何況一切身外物 故於身財盡舍卻 不望報是佛子行

 

26.無戒自利尚不成 欲成他利豈可能 故於三有不希求 勤護戒是佛子行

 

27.欲享福善諸佛子 應觀怨家如寶藏 于諸眾生舍怨心 修安忍是佛子行

 

28.唯求自利二乘人 猶見勤如救頭燃 為利眾生啟福源 發精進是佛子行

 

29.甚深禪定生慧觀 能盡除滅諸煩惱 知已應離四無色 修靜慮是佛子行

 

    四無色指,空無所有處天、識無所有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天。應離是無漏的四無色界的禪定。 

 

30.無慧善導前五度 正等覺佛不能成 故具方便離三輪 修智慧是佛子行

 

31.若不細察己過失 道貌岸然行非法 故當相續恒觀察 斷己過是佛子行

 

觀察自己內心是否有起伏。

 

接著是清淨意樂經講:要修習的十法。

 

32.因惑說他佛子過 徒然減損自功德 故契大乘諸行者 不道人過佛子行

 

33.貪圖利敬互爭執 聞思修業將退修 故于親友施主家 離貪著是佛子行

 

34.粗言惡語惱人心 複傷佛子諸行儀 故於他人所不欲 絕惡言是佛子行

 

35.煩惱串習則難治 勇士明持念正器 貪等煩惱初生時 即摧壞是佛子行

 

36.隨於何時行何事 應觀自心何相狀 恒系正念與正知 修利他是佛子行

 

37.咸以三輪清淨慧 為除眾生無邊苦 勤修諸行所生善 回向菩提佛子行

 

   佛子行三十七頌是引經據典,有根據的。

 

 我依經續諸論典  及眾賢聖所說義  為欲修學佛道者  撰佛子行卅七頌

 

 然佛子行諸巨浪  愚鈍如我難盡測  故祈智者慈寬恕  違理無開諸過失

 

 才淺學疏文不精  碩學閱之難生喜  然依經教聖者故  佛子行頌應無誤                   

 

   回向文 

 

 吾以此善願眾生  皆發真俗菩提心  不住有寂得自在  咸成怙主觀世音

 

    我所介紹的緣起贊與佛子行三十七頌,有時間多念誦、多思惟、多憶念,對你們非常有幫助。學佛法是遇到強烈的貪心和?心時,能以佛法教理馬上對治,這些必須依平時的串習,才有辦法正對治強烈的煩惱。西藏有許多大師曾經說過,我們西藏人吃飽了、休息夠了、穿暖了、太陽也溫暖了,才像個修行者;當肚子餓、穿不暖、侍候不滿意,馬上翻臉,這不是修行者。我不希望你們如此。法是內心的良藥,有病時可治療的才稱為良藥,沒病時不叫良藥,因此當你被煩惱控制,可以制伏煩惱的法才是內心的良藥。

 

還未登上法座之前,我對著法座頂禮三拜是為了調伏我慢。當我站在法座上,請大家站起來,我會念偈誦: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如陽焰、如星、如燈火、如水中月,然後觀無常。觀無常不是低估自己,而是我所講法的意樂與法是相應的。

 

進階搜尋

發表Blog文章

回心靈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