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智慧

鳩摩羅什
 


法開示 (1) 利美園地 (2) 利美知識 (1) 新聞報導 (0) 部落格 (1) 其他資訊
迴響 總覽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喇嘛網 日期:2012/06/13   報導

鳩摩羅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姓名 鳩摩羅什
出生 西元334年
於西域龜茲國
逝世 西元413年
國籍 龜茲國
著名成就 翻譯經典
頭銜 四大譯師
徒弟與學生 四聖:{道生僧肇道融僧叡}
道融慧觀等三千餘人
著作 大乘大義章
譯作 三藏經論74部,凡384卷。有名的有
金剛經》、《法華經》、《阿彌陀經》、
中論》、《大智度論
法輪

本文屬於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基本教義
四聖諦 八正道 十二因緣

五蘊 涅槃 緣起 三無漏學
三寶 波羅密 三法印 佛性

修行位階
菩薩 辟支佛 阿羅漢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人物
釋迦牟尼 十大弟子 龍樹 無著
聖天 世親 鳩摩羅什 菩提達摩
慧遠 智顗 蓮花生 玄奘 惠能
宗派
部派 大乘 小乘 顯教 密教

南傳 藏傳 漢傳

佛教典籍
法華經 華嚴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般若經 心經 金剛經 維摩經
阿含經 法句經 大日經 楞嚴經
圓覺經 藥師經 地藏經 淨土經
大智度論 俱舍論 瑜伽論 壇經
聖地
八聖地 四道場 漢地
相關內容
藝術 制度 歷史 音樂
維基主題:佛教

鳩摩羅什梵文कुमारजीव Kumārajīva334年413年,一說350年409年,又名鳩摩羅什婆鳩摩羅耆婆,漢語的意思為童壽,常略稱為羅什),是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師之一,十六國時期佛教

目錄

 [隱藏

[編輯] 生平

鳩摩羅什生於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一帶),其父鳩摩羅炎是從印度逃亡到西域印度貴族後裔,其母是龜茲國王的妹妹。7歲時同母親一同出家,開始學習的是原始經典《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日誦經千偈,每偈三十二字,凡三萬二千言;在受具足戒後遇須利耶蘇摩轉學大乘佛教、主要研究了中觀派的諸多論著。前秦建元十五年(379年),僧人僧純曇充等自龜茲歸來,稱鳩摩羅什才智過人,深明大乘佛學。長安高僧道安力勸苻堅延請羅什入中土。苻堅求之不得,於建元十八年(382年),派大將呂光領兵七萬出西域,伐龜茲。

建元二十年(384年),呂光俘獲羅什,因呂光的脅迫,被迫娶龜茲王女阿竭耶末帝,並賜醇酒,淫、酒雙戒俱捨。呂光部隊回程途中,羅什以天文堪輿贏得了呂光的信任,不久前秦滅亡,呂光稱涼王。此後18年間,被呂光、呂纂軟禁在涼州。後秦弘始三年(401年),姚興攻滅後涼呂隆出降,是年十二月二十日羅什抵長安,以國師之禮待之,信徒數千人,公卿以下皆奉佛[1],鳩摩羅什育有二子[2],又在姚興的逼迫之下娶了十名伎女,「諸僧多效之。什乃聚針盈缽,引諸僧謂之曰:『若能見效食此者,乃可畜室耳』。因舉匕進針,與常食不別。諸僧愧服,乃止。」[3]。此後在俗10年間,潛心鑽研佛學,將梵文經卷譯成漢文,並廣收門徒。

[編輯] 譯經事業

鳩摩羅什譯版《佛說阿彌陀經

鳩摩羅什對東亞佛教經典的貢獻巨大。羅什於西明閣和逍遙園開始譯經,據《出三藏記集》載,羅什一生翻譯三藏經論74部,凡384卷,有《金剛經》、《阿彌陀經》1巻、《坐禪三昧經》3巻、《法華經》7巻、《摩訶般若波羅蜜經》27巻、《維摩經》3巻、《大智度論》100巻、《中論》4巻等。此外還有,與廬山慧遠的書信問答集《大乘大義章》3巻,弟子僧肇編撰的《注維摩詰經》10巻遺世。入室弟子有僧肇道生道融慧觀等三千餘人,後世有什門四聖、八俊、十哲之稱。他翻譯的經卷準確無誤,對後世佛教界影響極為深遠。並留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名句。贊寧稱讚鳩摩羅什翻譯《法華經》「有天然西域之語趣」,《金剛經》雖有眾多譯本,在佛教界一向傳誦的是鳩摩羅什的譯本。鳩摩羅什的譯文已臻於精美,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四字句爲主的行文體制,稱「譯經體」。胡適在《佛教的翻譯》一文指出:「在當日過渡時期,羅什的譯法可算是最適宜的法子。」

儒家韓愈曾自嘆不如鳩摩羅什。[4]陳寅恪推崇鳩摩羅什,認為他的譯經藝術實優於玄奘,有三個特色:「一為刪去原文繁重,二為不拘原文體制,三為變易原文」。但羅什卻認為「改梵為秦,失其藻蔚,雖得大意,殊隔文體,有似嚼飯與人,非徒失味,乃令嘔噦也。」[5]。弘始十五年,鳩摩羅什在長安大寺去世,臨終前他自豪的說:「今於眾前,發誠實誓: 若所傳無謬者,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焦爛」。果然火化之後「薪滅形碎,唯舌不灰」。另外,唐朝玄奘等人的譯經被稱為新譯,此前的鳩摩羅什等翻譯的經卷被稱為舊譯

[編輯] 注釋

  1. ^ 《資治通鑒》卷一一四記載:「秦王興,以鳩摩羅什為國師,奉之如神!親帥群臣及沙門聽羅什講經。又命羅什翻譯西域經論三百餘卷。大營塔寺。沙門坐禪者常以千數。公卿以下皆奉佛。由是州郡化之,事佛者十室而九!」
  2. ^ 《晉書·羅什傳》:羅什「嘗講經於草堂寺,(姚)興及朝臣、大德沙門千有餘人,肅容觀聽。羅什忽下高座謂興曰:有二小兒登吾肩,欲鄣,須婦人。興乃召宮女進之,一交而生二子焉!」
  3. ^ 《晉書》卷九五《羅什傳》
  4. ^ 張商英《護法論》載:「韓愈與大顛論議往復數千言,卒為大顛一問曰:公自揣量學問知識,能如晉之佛圖澄乎?能如姚秦之羅什乎?......愈曰:吾於斯人,則不如矣。大顛曰:公不如彼明矣,而彼之所從事者,子以為非,何也?愈不能加答。」
  5. ^ 高僧傳‧鳩摩什傳》

[編輯] 外部連結

 

 


回首頁